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于桥水库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兴旺 刘光逊 +2 位作者 梁丽君 马丽丽 王玉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8-173,共6页
以天津于桥水库作为我国北方湖泊的代表,应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对于桥水库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形态磷之间及各形态磷与沉积物理化特征,如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总... 以天津于桥水库作为我国北方湖泊的代表,应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对于桥水库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形态磷之间及各形态磷与沉积物理化特征,如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总量、颗粒组成、主要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总磷含量为354~581mg·kg-1,其中以无机磷(IP)为主;占总磷含量的57.3%~74.7%;3种主要磷形态含量的大小依次为Ca-P>OP>Al/Fe-P,其中Ca-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随着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的增加,有机质总量与阳离子交换量也逐渐提高,细粉粒(0.01~0.005mm)的含量也有所增加。此外,还对水库调水前后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沉积物在调水期间主要扮演"汇"的角色,其中Fe/Al-P为调水期内变化最为活跃的磷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理化特征 水库调水
下载PDF
贵州百花湖消落区土壤磷赋存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秋华 陈峰峰 +4 位作者 龙健 刘送平 李小峰 高廷进 卢江林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497,共7页
应用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对百花湖(水库)消落区土壤磷赋存形态进行了分级测定,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与样品理化性质如有机质、pH、总氮和含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百花湖消落区1区全磷含量平均为1239.9mg/kg,2区为1097.4mg/kg,3区为1... 应用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对百花湖(水库)消落区土壤磷赋存形态进行了分级测定,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与样品理化性质如有机质、pH、总氮和含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百花湖消落区1区全磷含量平均为1239.9mg/kg,2区为1097.4mg/kg,3区为1041.5mg/kg;各形态磷中有机磷占全磷的百分比1区为58.7%,2区为55.1%,3区降至54.7%;消落带土壤中的磷以有机磷为主,无机磷为辅。铁铝结合态磷则是无机磷的主要组分,其中1区为77.1%,2区为66.7%,3区为61.4%;全磷、有机磷和铁铝结合态磷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为1区>2区>3区;而钙结合态磷含量却呈现出3区>2区>1区。有机磷与全磷显著性相关,是土壤中磷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无机磷与铁铝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显著性相关,二者的增加和减少对无机磷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全磷与有机质、酸碱性显著相关;有机磷与有机质,钙结合态磷与酸碱性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表明土壤的有机质和酸碱性影响磷的含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赋存形态 土壤 消落区 百花湖(水库)
下载PDF
达里诺尔湖磷赋存特征及底泥释放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旭 李畅游 +2 位作者 李文宝 赵胜男 郝世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7,102,共7页
[目的]揭示封闭性内陆湖磷组成特点及底泥释放影响因素,为控制达里湖磷元素污染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达里诺尔湖水体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无机磷(DIP),沉积物形态磷进行监测,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沉积物底泥释放... [目的]揭示封闭性内陆湖磷组成特点及底泥释放影响因素,为控制达里湖磷元素污染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达里诺尔湖水体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无机磷(DIP),沉积物形态磷进行监测,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沉积物底泥释放的因素分类讨论。[结果]达里湖上覆水总磷(TP)均值2.00±0.02mg/L,间隙水TP均值2.50±0.02mg/L,沉积物TP在206.09~940.49mg/kg之间。沉积物中无机磷(IP)占TP的47.9%,是沉积物主要的磷形态之一。钙磷(Ca-P)是IP中含量最多的形态磷(217.76±47.01mg/kg),其次为铁铝结合态磷(Fe/Al-P,62.73±28.34mg/kg)和交换态磷(Ex-P,36.50±19.13mg/kg),有机磷(OP,200.28±135.13mg/kg)含量占TP的41.8%;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底泥释放的因素分为三类:沉积物TP,Ca-P,Fe/Al-P和生物有效性磷含量归为沉积物磷因子;水体pH,DO,Eh值以及间隙水磷含量归为界面影响因子;湖水水深归为湖泊自身特征因子。[结论]达里湖存在沉积物磷底泥释放的风险,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影响沉积物底泥释放的因素分为沉积物磷、水—沉积物界面理化指标和湖水水深3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湖泊磷赋存特征 因子分析法 达里诺尔湖
下载PDF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俞琳莺 孙志高 +3 位作者 陈冰冰 张鹏飞 胡星云 孙文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793-5804,共12页
选择黄河口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输入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N:对照处理;LN:低氮处理;MN:中氮处理;HN:高氮处理)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氮处理下土壤中闭蓄态磷(HCl-Pi和Residual-P)... 选择黄河口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输入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N:对照处理;LN:低氮处理;MN:中氮处理;HN:高氮处理)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氮处理下土壤中闭蓄态磷(HCl-Pi和Residual-P)均是TP的主体(87.75%—90.04%),而活性磷(Resin-P、NaHCO3-Pi和NaHCO3-Po)和中等活性磷(NaOH-Pi、NaOH-Po、Sonic-Pi和Sonic-Po)占TP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4.81%—5.58%和5.14%—6.57%。相对于NN处理,MN和HN处理下的活性磷含量分别增加了9.16%和12.44%,而LN、MN和HN处理下的中等活性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25%,6.92%和24.24%,说明外源氮输入整体增加了土壤中的活性磷含量。与之相比,闭蓄态磷含量在LN、MN和HN处理下均呈降低趋势,其值相对于NN处理分别降低了3.08%、3.08%和5.22%。尽管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养分条件、水盐及酸碱状况均是影响不同磷形态赋存的关键因素,但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影响磷赋存形态的养分类型发生了明显改变,即由NN和LN处理下主要受N和S影响逐步转变为MN和HN处理下主要受P影响。研究发现,外源氮输入不但可能影响不同磷形态之间的转化,而且亦可能通过改变植物生长节律以及土壤养分及酸碱状况来影响土壤中各形态磷的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赋存形态 氮输入 新生湿地 碱篷 黄河口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对沉水植物的促生效应及其与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会会 李前正 +3 位作者 李亚华 王川 吴振斌 周巧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研究在沉积物高有机质条件下,通过接种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PC2(Bacillus stratosphericus)、H19(Bacillus subtilis)和L3(Bacillus cereus)的方式探讨其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植株的促生效应及... 研究在沉积物高有机质条件下,通过接种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PC2(Bacillus stratosphericus)、H19(Bacillus subtilis)和L3(Bacillus cereus)的方式探讨其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植株的促生效应及其与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组对苦草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空白处理种植的苦草生长受到抑制,PGPR对苦草生长促进的综合影响为PC2>H19>L3,PC2处理组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和根鲜重比空白分别增加了165.0%、17.4%、378.8%和165.1%。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苦草的各种生长指标增量与氮磷赋存形态增量的关系,通过RDA分析及皮尔森相关分析,苦草生长指标增量与沉积物中无机氮(Inorg-N)、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无机磷(Inorg-P)和铁/铝磷(Fe/Al-P)等增量显著负相关,表明PGPR对沉积物中无机态N、P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接种PGPR对解决受污染湖泊沉水植物恢复及内源污染等问题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PGPR 促生效应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下载PDF
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侯诒然 高勤峰 +1 位作者 董双林 温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5,共10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15和30g/头3个刺参规格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S5、S15、S30和S0,每组设置4个重复。通过SMT分布浸提...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15和30g/头3个刺参规格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S5、S15、S30和S0,每组设置4个重复。通过SMT分布浸提法和磷吸附特性实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组沉积物中磷不同赋存形态的含量以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参数。研究表明:(1)S30组大规格刺参生物扰动作用显著增加了无机磷(IP)和铁/铝结合态磷(NaOH-P)的含量,而有机磷(OP)和总磷(TP)的含量则显著减少(P<0.05);生物扰动作用强度随着刺参规格减小而减弱,S5组刺参生物扰动作用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不显著(P>0.05)。(2)底质中钙结合态磷(HCl-P)为磷的主要形态,其性质比较稳定,各规格处理组中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3)S15和S30组底泥K_d值显著降低,ECP_0值显著增大(P<0.05),而S5组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K_d值和ECP_0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S0组MBC和K_f值随着时间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而处理组S5、S15和S30的MBC和K_f值随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随着刺参养殖规格的增加,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沉积物中有机物(包括有机磷)的含量,通过提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机磷(OP)的降解、矿化和部分向铁/铝结合态磷(NaOH-P)转变,增强了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减少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磷赋存形态 吸附特性 沉积物 生物扰动作用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物扰动对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余琦 郑忠明 秦文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物扰动在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对沉积物不同垂直分层的各种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于2016年5—7月在养殖废水处理池的贝藻处理区采集不同缢蛏养殖密度下的实验围隔箱内的底泥,测定不同垂直方向...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物扰动在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对沉积物不同垂直分层的各种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于2016年5—7月在养殖废水处理池的贝藻处理区采集不同缢蛏养殖密度下的实验围隔箱内的底泥,测定不同垂直方向上的磷形态、微生物活性(FDA)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结果表明,在底栖动物缢蛏生物扰动作用下,改变了沉积物内部的微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增大了沉积物中总微生物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而沉积物中有机磷(OP)含量显著减少(P<0.05);非磷灰石态无机磷(NAIP)、磷灰石态无机磷(AP)和无机磷(IP)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在缢蛏的生物扰动下OP可能转变成为AP、NAIP等无机磷成分;总磷含量呈降低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缢蛏生物扰动下对于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沉积物垂直方向上的磷赋存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且高密度组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强于低密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微生物活性 碱性酸酶活性 磷赋存形态
下载PDF
构皮滩电站沉积物分布与磷赋存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思 刘永霞 +1 位作者 郭建阳 黄绍洁 《环保科技》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江段汇水区域内磷矿开采及化工行业分布密集,大量含磷废水通过地下水及地表径流进入乌江,构皮滩电站为这些含磷废水的主要受纳水体。为掌握构皮滩电站沉积物空间分布情况及沉积物总磷(TP)、磷的赋存形态等特征,于2... 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江段汇水区域内磷矿开采及化工行业分布密集,大量含磷废水通过地下水及地表径流进入乌江,构皮滩电站为这些含磷废水的主要受纳水体。为掌握构皮滩电站沉积物空间分布情况及沉积物总磷(TP)、磷的赋存形态等特征,于2016年10月在乌江渡水库、构皮滩电站设置8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并研究了4个沉积物柱芯磷的赋存形态。结果显示,构皮滩电站沉积物分布呈大坝至库尾逐渐变薄趋势,电站坝前沉积物柱芯长度均为10 cm,库底沉积物开始出现在距离大坝30~60 km之间。乌江渡水库沉积物TP含量在970.52~3626.22 mg/kg,构皮滩电站沉积物TP含量范围在1587.88~6346.10 mg/kg。乌江渡水库沉积物中的磷赋存形态以NaOH-P及HCl-P为主,其中又以NaOH-P居多,其占沉积物TP含量的平均占比为33.91%~49.51%。构皮滩电站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以HCl-P、NaOH-P为主。对比国内其他水库、湖泊,构皮滩电站钙结合态磷(HCl-P)占比明显高于乌江渡水库及其他水库、湖泊的HCl-P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皮滩电站 沉积物 空间分布 磷赋存形态
下载PDF
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对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分析
9
作者 刘忠航 常志强 +1 位作者 袁晟译 李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沉积物作为养殖系统中氮磷的蓄积库,对养殖水体氮磷水平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其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和释放。为研究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对海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以400 g/m^(2)生物... 沉积物作为养殖系统中氮磷的蓄积库,对养殖水体氮磷水平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氮磷赋存形态影响其在沉积物中的吸附和释放。为研究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对海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以400 g/m^(2)生物量设计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养殖实验,分别为小规格[(0.7±0.3) g]、中规格[(2.5±0.3) g]和大规格[(4.3±0.3) g]处理组,不放养沙蚕设为对照组,实验周期为45 d,分别于实验初、末期采集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测定其中氮磷各赋存形态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均显著提高了沉积物上、中层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和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含量(P<0.05),中、小规格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沉积物中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含量(P<0.05);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均显著提高了沉积物上、中层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含量(P<0.05),中、小规格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沉积物中有机磷(OP)含量(P<0.05)。本研究表明,中、小规格的双齿围沙蚕可以加速沉积物中有机氮磷的矿化,促进沉积物其他形态氮磷向上迁移,使其更容易分解和释放,进而被水体浮游植物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生物扰动 赋存形态 磷赋存形态 沉积物
下载PDF
山溪性河流不同河段水体与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王贝妮 黄昱诚 +2 位作者 徐田源 武海涛 杨萌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2-369,共8页
水体与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在环境影响、生物利用度和可恢复性方面差异显著,仅采用水体或沉积物中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浓度评估富营养化风险存在局限性.本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百丈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河段水体及沉积物中各形... 水体与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在环境影响、生物利用度和可恢复性方面差异显著,仅采用水体或沉积物中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浓度评估富营养化风险存在局限性.本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百丈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河段水体及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了水体与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二者含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百丈溪不同河段水体与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存在空间差异,农田段水体中PIP以及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均高于山地与村镇段.村镇段水体中的磷以有机态为主,而农田段水体中的磷则以溶解态为主.山地段与村镇段沉积物中的磷主要存在形态为NaOH-P,占比分别为36.48%,37.56%,而农田段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存在形态为Res-P,占比为38.08%.不同河段水体与沉积物之间的各形态磷的相互转化同样存在空间差异.对于山地段与农田段,WTP与STP以及BAP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对于村镇段,WTP、STP与BAP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深化了对于山溪性河流磷空间分布的认知,并为富营养化的精准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赋存形态 山溪性河流 沉积物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参虾生态养殖池塘系统氮磷收支、赋存与分布特征研究
11
作者 刘峰 董佩谕 +2 位作者 高云芳 朱永安 闫法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941,共11页
为研究生态养殖对池塘氮磷收支、赋存与分布特征影响,采用陆基网式围隔,设置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密度:10、15 ind./m^(2))和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密度:0、2、4、8 ind./m^(2))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结果表明... 为研究生态养殖对池塘氮磷收支、赋存与分布特征影响,采用陆基网式围隔,设置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密度:10、15 ind./m^(2))和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密度:0、2、4、8 ind./m^(2))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结果表明:收获各组刺参个体重、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虾个体重、成活率均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换水是系统氮磷收支主要途径。水层、刚毛藻、渗漏、底质积累、参、虾、吸附等收支都相对较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系统水环境氮磷负荷量分别为N-0.7 g/m^(2)、P-0.5 g/m^(2)。系统沉积物氮磷含量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其中总氮(TN)、铵态氮(NH_(4)^(+)-N)、总磷(TP)、有机态磷(简称O-P)含量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5月、11月低,7月、9月高。特征性磷季节性变化趋势和垂直分布趋势较复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特征性磷的赋存和分布与TP、TN、NH4+-N含量密切相关。初步揭示出不投喂参虾生态养殖系统氮磷变化规律,以期为海水绿色生态养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虾生态养殖 收支 沉积物 磷赋存和分布 相关性
下载PDF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子洋 杜俊涛 +2 位作者 姚庆祯 陈洪涛 于志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2-950,共9页
于2009年4月在黄河口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利用改进后的SEDEX方法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变化范围为12.12-25.37tzmol·g^-1,平均值为20.70μmol·g^-1,其中自生磷灰石磷和碎屑磷... 于2009年4月在黄河口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利用改进后的SEDEX方法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变化范围为12.12-25.37tzmol·g^-1,平均值为20.70μmol·g^-1,其中自生磷灰石磷和碎屑磷灰石磷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式.中值粒径与各形态磷含量密切相关,弱吸附态磷、自生磷灰石磷、活性有机磷含量与中值粒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碎屑磷灰石磷含量与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影响各形态磷在沉积物中含量,弱吸附态磷、活性有机磷、自生磷灰石磷含量均随TOC含量增加而升高.包括弱吸附态磷、活性有机磷和铁结合态磷在内的生物可利用磷含量变化为1.15-6.74μmol·g^-1,平均值为4.27μmol·g^-1,占总磷的摩尔分数为6.35%-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湿地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中值粒径 有机碳
原文传递
南漪湖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对上覆水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发之 罗锟 +5 位作者 朱元荣 李海斌 李国莲 刘站 李婉璐 蔡格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318-5327,共10页
以宣城市南漪湖为例,采用改进的无机磷分级提取方法对全湖共39个点位沉积物中磷(P)赋存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与上覆水体、间隙水等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漪湖水体磷污染水平已经处于高位,沉积物间隙水磷与上覆水体磷空间分布特征具... 以宣城市南漪湖为例,采用改进的无机磷分级提取方法对全湖共39个点位沉积物中磷(P)赋存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与上覆水体、间隙水等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漪湖水体磷污染水平已经处于高位,沉积物间隙水磷与上覆水体磷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密切关系.南漪湖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为463.3~1016.6mg/kg,其中各形态磷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外源磷输入等密切相关.赋存形态含量大小、相对比例顺序依次为:钙结合态磷(Ca-P)>铁结合态磷(Fe-P)>铝结合态磷(Al-P)>还原剂可溶性磷(RS-P)>残渣态磷(Res-P)>弱吸附态磷(L-P).沉积物中TP含量与Fe-P、RS-P、Res-P极显著正相关,与L-P含量显著正相关.外源磷输入和水产养殖对南漪湖沉积物内源磷中Fe-P和RS-P贡献可能较大.南漪湖沉积物内源磷对上覆水体的潜在风险较高,其中生物有效性较高的L-P、Al-P、Fe-P和Rs-P的总和相对比例可达60%左右.沉积物中磷形态与间隙水磷浓度关系较密切,其中Al-P、Ca-P对间隙水中磷迁移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南漪湖主要出入湖河口沉积物磷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变化范围为0.009~0.014mg/L,均表现为EPC0<总溶解性活性磷浓度(SRP),主要河口沉积物目前仍为外源磷输入的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南漪湖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迁移转化 富营养化风险
下载PDF
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赋存形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越 胡恭任 +1 位作者 袁栋林 谷唯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1-1367,共7页
通过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总量测定、形态分级提取,探讨了该区域磷的分布、赋存形态特征以及环境意义.1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59.6—986.2μg.g-1.该地区与国内典型的河口感潮河段比较,总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通过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总量测定、形态分级提取,探讨了该区域磷的分布、赋存形态特征以及环境意义.1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59.6—986.2μg.g-1.该地区与国内典型的河口感潮河段比较,总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晋江感潮河段的中游>下游>上游.总磷中87.4%以无机磷形式存在,钙磷、闭蓄态磷、有机结合态磷和铁铝结合态磷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总磷的31.2%、28.1%、12.6%和26.6%.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为90.5—424.94μ.gg-1,平均含量为269μ.gg-1.钙磷的分布受到水体中盐度变化的影响,自晋江感潮河段向泉州湾外海方向呈增大趋势;铁铝结合态磷则相反,分布朝泉州湾方向逐步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晋江感潮河段
下载PDF
中国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治理措施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崔键 杜易 +6 位作者 丁程成 李金凤 高方述 常雅军 张继彪 刘晓静 姚东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1-633,共13页
磷是驱动湖泊发生稳态转换的重要环境因子,也是当前中国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探究湖水磷赋存形态和生态修复模式是湖泊生态治理和管理的关键。近30年来,中国在水体磷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磷仍是湖泊污染... 磷是驱动湖泊发生稳态转换的重要环境因子,也是当前中国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探究湖水磷赋存形态和生态修复模式是湖泊生态治理和管理的关键。近30年来,中国在水体磷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磷仍是湖泊污染中的首要污染物,其治理仍任重道远。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统计和整理了中国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梳理了水体磷污染治理的单项技术与联合技术,并对技术进展进行了分类评述。结果发现,(1)中国湖泊水体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磷浓度及沉积物无机磷形态方面,而水体磷形态、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及其与水体间的转化机制和PH3产生机制仍需进一步探明。(2)适用于湖泊水体磷去除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法,而生物-生态法为当前湖泊水体磷治理的主导技术而被广泛应用,在湖泊修复和水生态构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技术仍存在基质和外来动植物等引发的二次生态风险,且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磷去除效果及基质吸附机制上,而对生物特别是植物与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不够深入,工程植物资源化利用开发路径仍需深化。最后,文章指明今后湖泊磷治理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待攻关的湖泊水体有机磷形态的转化机制、水生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PH3产生机制及工程植物残体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等关键科学问题,旨在为中国湖泊生态安全管控和美丽河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 磷赋存形态 污染 生物-生态法 技术进展
下载PDF
太湖草藻型湖区磷赋存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耿雪 文帅龙 +3 位作者 孙培荣 徐楚天 李大鹏 黄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58-5366,共9页
研究草藻型湖区上覆水和沉积物磷赋存特征及环境意义有助于明晰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过程,对于深入理解不同类型湖区的富营养化过程及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进行四季多点采样,分析草藻型湖区... 研究草藻型湖区上覆水和沉积物磷赋存特征及环境意义有助于明晰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过程,对于深入理解不同类型湖区的富营养化过程及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进行四季多点采样,分析草藻型湖区水体及沉积物中不同磷形态的时空差异,并揭示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藻型湖区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无机磷(DIP)和颗粒态磷(PP)显著高于草型湖区,时间分布上大都表现出夏秋高于冬春的特点,PP是TP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71. 8%~89. 6%.叶绿素(Chl-a)浓度与上覆水中磷赋存形态呈相似的时空分布特征.②藻型湖区表层沉积物TP含量为372. 38~529. 64 mg·kg-1,草型湖区为304. 29~454. 27 mg·kg-1,藻型湖区表层沉积物TP含量明显高于草型湖区,冬季沉积物TP含量最高,夏季最低,这与外源污染的输入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内源磷在沉积物和上覆水间的迁移转化有关.③沉积物中不同磷赋存形态数量分布由小到大依次均为:NH4Cl-P、Fe-P、Org-P、Res-P、Al-P和Ca-P.表层沉积物Mobile-P(NH4Cl-P+Fe-P+Org-P)在TP中的占比藻型湖区为9. 10%~16. 93%,略高于草型湖区8. 11%~13. 50%,Res-P在TP中占比藻型湖区为10. 06%~14. 97%,草型湖区为11. 02%~20. 28%.藻型湖区内源磷释放风险大,不利于磷的固定与埋藏.不同类型的湖区富营养化程度明显不同,在磷的释放与埋藏中也表现出不同变化特点.藻型湖区因其较高的内源磷负荷和释放潜力,值得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藻型湖区 草型湖区 磷赋存形态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福州二水源——山仔水库底泥磷的赋存形态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雪艳 陈文花 张江山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5-18,共4页
通过实验 ,对福州二水源山仔水库低泥中磷的形态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得出了底泥中各形态磷的垂向变化趋势和影响底泥磷释放的主要形态 -铁磷 ,并分析了各形态磷对底泥磷释放的贡献 。
关键词 山仔水库 底泥 赋存形态
下载PDF
姑山铁矿磷矿物的赋存状态及铁精矿降磷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兰松 陈平 《矿业快报》 2006年第7期61-62,共2页
马钢姑山铁矿新采矿石中元素磷超出了工业要求,为降低精矿中的磷,对磷矿物的赋存状态、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同方案选矿实验,为姑山选矿厂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选矿方法及技术指标。
关键词 矿石性质 元素赋存状态 选矿工艺 铁精石矿降
下载PDF
底泥再悬浮状态下生物有效磷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大鹏 黄勇 李伟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24-1830,共7页
研究了底泥再悬浮状态下,不同形态磷及生物有效磷(BAP)含量的变化,并对生物有效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底泥再悬浮对磷的赋存形态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底泥再悬浮时间的延长,铁结合态磷(BD-P),铝结合态磷(Al-P),钙结合态磷(C... 研究了底泥再悬浮状态下,不同形态磷及生物有效磷(BAP)含量的变化,并对生物有效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底泥再悬浮对磷的赋存形态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底泥再悬浮时间的延长,铁结合态磷(BD-P),铝结合态磷(Al-P),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显著增加,而弱吸附态磷(NH4Cl-P)则有所减少.底泥再悬浮后,BAP平均下降6.59%,说明底泥再悬浮促进了BAP向难被生物利用态磷的转化.藻类可利用磷(AAP)主要来自BD-P,但提取AAP后,再悬浮底泥BD-P释放量平均下降了33.4%,而对照试验底泥BD-P释放量则增加了19.8%,说明BD-P的性质对AAP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NaHCO3可提取磷(Olsen-P)主要来自BD-P、Al-P和NaOH-nrP,按照三者的释放量,Olsen-P与BD-P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 形成机制 转化 底泥再悬浮
下载PDF
黑河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亚平 黄廷林 +4 位作者 周子振 张海涵 李扬 龙圣海 刘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77-1983,共7页
水源水库沉积物生源要素形态显著影响上覆水体水质,为给深水型水源水库水质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对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库区和上游入库6个代表性沉积物样的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 水源水库沉积物生源要素形态显著影响上覆水体水质,为给深水型水源水库水质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对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库区和上游入库6个代表性沉积物样的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范围为987~1326 mg·kg^(-1),从上游入库至库区,总磷含量逐渐增加;无机磷(I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成分,占总磷(TP)的比例为62.5%~78.9%;Ca-P是IP的主要组成成分,占IP的比例为72.0%~90.5%。沉积物-水界面存在明显的磷浓度梯度,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时溶解性磷易从间隙水扩散到上覆水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盆水库整体的营养水平。TP与I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TP的变化主要由IP决定,IP的增减因Ca-P和Fe/Al-P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盆水库 表层沉积物 间隙水 磷赋存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