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戴红莲 李世普 +4 位作者 闫玉华 卢旭辉 江昕 郑启新 杜靖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61-1165,共5页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了β-磷酸三钙基多孔陶瓷人工骨在体内降解后所产生的Ca2+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β-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在动物体内的部分降解产物进入血液参加循环,到达肝、肾、脑、心、肺、脾、胃等脏器及组织中...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了β-磷酸三钙基多孔陶瓷人工骨在体内降解后所产生的Ca2+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β-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在动物体内的部分降解产物进入血液参加循环,到达肝、肾、脑、心、肺、脾、胃等脏器及组织中进行代谢,且不发生积累,不造成脏器组织的损害及病理性钙化。一部分Ca2+进入股骨近端,尺骨干及颅骨中被机体重新利用,参与全身生命骨组织的钙化或被储存于“钙库”(骨组织)中。在循环过程中,还有一部分Ca2+经过肾和肠进入尿和粪,并通过尿和粪排泄出体外。可见钙磷可降解陶瓷人工骨,降解后的产物可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 体内示踪 新陈代谢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支架-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牟善松 毛萱 +1 位作者 石海涛 汤顺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9-571,共3页
本文通过多孔 β 磷酸三钙陶瓷的性能研究 ,发现将孔度提高到 4 0 %以上、孔径在 10 0~ 5 0 0微米之间时 ,陶瓷还保持一定强度 ;X 射线衍射证实陶瓷组成为 β 磷酸三钙晶体。预期该支架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支架 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 制备 性能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兔颅骨骨膜下埋植可吸收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晓兵 薛振恂 +3 位作者 周树夏 胡开进 白振西 杨耀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 :通过多孔块状 β -磷酸三钙 (β -TCP)陶瓷兔颅骨骨膜下的埋植实验 ,定量观察β -TCP陶瓷在骨膜下和未造成新鲜骨创面的皮质骨表面之间的可吸收速度 ,为其应用于萎缩牙槽嵴加高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 :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 ... 目的 :通过多孔块状 β -磷酸三钙 (β -TCP)陶瓷兔颅骨骨膜下的埋植实验 ,定量观察β -TCP陶瓷在骨膜下和未造成新鲜骨创面的皮质骨表面之间的可吸收速度 ,为其应用于萎缩牙槽嵴加高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 :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 ,采用“数点法”测量各时间点标本中材料的剩余含量 ,并和羟基磷灰石 (HA)陶瓷组对比。结果 :术后 12周时 β-TCP组材料剩余含量为 35 .40 % ,被吸收的材料量占原来材料含量的 38.6 5 %。 结论 :多孔块状 β-TCP陶瓷在骨膜下的皮质骨表面在引导新骨生成的同时可以被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 颅骨骨膜 可吸收性 磷酸 牙槽骨质丢失 牙槽骨加高术 埋植实验
下载PDF
磷酸三钙陶瓷和钙离子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晖 杜靖远 +1 位作者 郑启新 刘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06-808,共3页
目的:观察鼠成骨细胞在体外与磷酸三钙(TCP)陶瓷和钙离子混合培养时的生长情况,研究TCP和钙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通过扫描电镜对生长于 TCP陶瓷材料上的成骨细胞进行观... 目的:观察鼠成骨细胞在体外与磷酸三钙(TCP)陶瓷和钙离子混合培养时的生长情况,研究TCP和钙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通过扫描电镜对生长于 TCP陶瓷材料上的成骨细胞进行观察,利用[3H-TdR掺入法检测TCP对成骨细胞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钙离子(2.5~10mmol/L)作用于成骨细胞,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分析测定钙离子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不仅很好地贴附于陶瓷表面及培养孔底,而且细胞的增殖活性未受到抑制。钙离子则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无负效影响。结论:TCP陶瓷人工骨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成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磷酸 磷酸三钙陶瓷 离子
下载PDF
可吸收的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与兔颅骨表面之间骨界面的观察
5
作者 程晓兵 刘彦普 +2 位作者 薛振恂 周树夏 张浚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通过可吸收的多孔块状 β 磷酸三钙 ( β TCP)兔颅骨表面骨膜下的种植 ,观察材料及新生骨和颅骨间是否有软组织间隔 ,或者是否为直接的骨粘连 ,并观察 β TCP的骨引导性 ,为临床筛选合适的可在颜面皮质骨表面贴敷的具有可吸收性... 目的 :通过可吸收的多孔块状 β 磷酸三钙 ( β TCP)兔颅骨表面骨膜下的种植 ,观察材料及新生骨和颅骨间是否有软组织间隔 ,或者是否为直接的骨粘连 ,并观察 β TCP的骨引导性 ,为临床筛选合适的可在颜面皮质骨表面贴敷的具有可吸收性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方法 :全麻下对动物 (家兔 )进行手术 ,将多孔块状 β TCP种植在兔颅骨骨膜下的顶骨表面 ,术后 12周取材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和颅骨之间的界面 ,并和对照组羟基磷灰石 (HA)组对比。结果 :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 ,材料、新生骨和兔颅骨间为直接的骨性结合 ,无软组织间隔 ,β TCP能引导新骨向材料内长入。结论 :可吸收的多孔块状 β TCP陶瓷是一种较好的可在皮质骨表面贴敷的具有可吸收性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 骨代用品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 颅骨表面 骨界面察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陶瓷的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张启焕 齐志涛 +1 位作者 戴红莲 曹献英 《佛山陶瓷》 2004年第11期4-7,共4页
由于β-磷酸三钙陶瓷(β-TCP)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无毒性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骨替代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β-TCP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在骨科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陶瓷 制备 应用 生物降解性 生物相容性 生物无毒性 生物陶瓷
下载PDF
巨噬细胞对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的降解──体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启新 杜靖远 夏志道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将分离出的小鼠巨噬细胞与磷酸三钙陶瓷颗粒作体外混合培养,第7天测得培养液中Ca和P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磷酸三钙陶瓷颗粒组培养液中Ca和P浓度(P<0.01);例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可伸出细小突起将磷酸三... 将分离出的小鼠巨噬细胞与磷酸三钙陶瓷颗粒作体外混合培养,第7天测得培养液中Ca和P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磷酸三钙陶瓷颗粒组培养液中Ca和P浓度(P<0.01);例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可伸出细小突起将磷酸三钙陶瓷颗粒包绕并吞噬入胞浆内,同时,一些突起则可紧密帜附于较大或致密颗粒团表面。这表明巨噬细胞以吞噬和细胞外吸收两种方式参与了磷酸三钙陶瓷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降解 体外培养 磷酸三钙陶瓷 人工骨
原文传递
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启新 杜靖远 +1 位作者 夏志道 王洪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将磷酸三钙(TCP)陶瓷与L929细胞体外混合培养,MTT法检测显示细胞增殖活性未受抑制;TCP陶瓷与成骨细胞体外混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见细胞长满培养孔底玻片上,其生长行为与单纯成骨细胞组无区别;TCP陶瓷与骨髓细胞... 将磷酸三钙(TCP)陶瓷与L929细胞体外混合培养,MTT法检测显示细胞增殖活性未受抑制;TCP陶瓷与成骨细胞体外混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见细胞长满培养孔底玻片上,其生长行为与单纯成骨细胞组无区别;TCP陶瓷与骨髓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见大量骨髓细胞生长贴附于材料表面、孔道内及培养孔底,其生长行为与单纯骨髓细胞组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TCP陶瓷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相容性 磷酸三钙陶瓷 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骨内植入后界面变化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启新 朱通伯 杜靖远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植入Wistar大鼠股骨髁骨腔洞内,扫描电镜观察见界面处新骨与材料直接紧密接触,新骨经历由交织骨向极层骨的转变,材料晶粒间连接中断,体积缩小,边缘缺损或不规则,微孔扩大成形成微空洞,同时,界面处可见... 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植入Wistar大鼠股骨髁骨腔洞内,扫描电镜观察见界面处新骨与材料直接紧密接触,新骨经历由交织骨向极层骨的转变,材料晶粒间连接中断,体积缩小,边缘缺损或不规则,微孔扩大成形成微空洞,同时,界面处可见破骨细胞;X线能谱(EDAX)显示界面处新骨中Ca含量增高,Ca/P比高达2.1;电子探针(EP)扫描显示界面处新骨与材料中Ca浓度接近,材料周围有游离Ca分布.这些结果表明界面处材料活跃的降解交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植入 多孔陶瓷 人工骨 磷酸三钙陶瓷
原文传递
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修复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伟 李子荣 +3 位作者 高福强 史振才 王佰亮 郭万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2474-2479,共6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是临床难点,使用各种人工骨替代植骨是临床探索目标之一。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方法:于2008年1至12月间使...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是临床难点,使用各种人工骨替代植骨是临床探索目标之一。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方法:于2008年1至12月间使用此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58例(88髋)。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治疗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后3,6,12个月及每年定期行X射线和CT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与结论:56例患者(85髋)获得随访2-5年,其中ARCO分期:Ⅱ期27髋,Ⅲa 40髋,Ⅲb 18髋,按中日友好医院分型:C型4髋,L1型15髋,L2型28髋,L3型38髋。参考Harris评分系统,优55髋,良12髋,可5髋,差13髋。其中保头失败的患者中有9例11髋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平均为61.2分,治疗后2年平均为85.3分,平均提高了24.1分(P<0.001)。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内成骨明显,植骨区密度增高,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替代时间为1-1.5年。结果可见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满意,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有利于骨坏死的修复和重建,可在坏死区外侧柱起到支撑作用,有效防止进一步塌陷,是股骨头坏死患者尤其是保存自身关节的有效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股骨头坏死 磷酸多孔生物陶瓷 关节功能 生物相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治疗60岁以下Ficat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5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术红 刘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641-3643,3646,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治疗60岁以下Ficat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3月至2009年7月非创伤性FicatⅢ期ONFH患者41例(63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16)仅行单纯髓芯减压治疗;B组(n=25)行髓芯减压+经... 目的探讨磷酸三钙多孔陶瓷治疗60岁以下Ficat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3月至2009年7月非创伤性FicatⅢ期ONFH患者41例(63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16)仅行单纯髓芯减压治疗;B组(n=25)行髓芯减压+经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结合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植入。并对各临床评估指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A组术后各时间点P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个月PR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此后,保持较稳定状态直至术后3年时轻微回升(P=0.033),术后所有时间点内,A组Harris积分均明显低于B组;术后24个月、3、4、5年的比较表明B组的坏死区域较术前明显缩小,且均低于A组。结论 PTCP植入治疗60岁以下Ficat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磷酸多孔陶瓷 FicatⅢ期
下载PDF
α-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充填根尖骨缺损根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雅燕 朱红 施琥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α TCP(α 磷酸三钙生物陶瓷 )作为根充材料对因感染致根尖周骨缺损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方法 应用α TCP糊剂作为根充材料 ,以牙胶尖作为对照组 ,对 1 5~ 70岁的患者 ,共计 1 5 6个因感染致根尖骨缺损的根管进行充填 ,于术... 目的 观察α TCP(α 磷酸三钙生物陶瓷 )作为根充材料对因感染致根尖周骨缺损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方法 应用α TCP糊剂作为根充材料 ,以牙胶尖作为对照组 ,对 1 5~ 70岁的患者 ,共计 1 5 6个因感染致根尖骨缺损的根管进行充填 ,于术后即刻 ,术后 6月进行复诊检查。结果 观察显示除适填 ,欠填外 ,超填和在不同年龄 ,牙位α TCP糊剂治疗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不同牙位、年龄之间α TCP糊剂的治疗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超填时治疗成功率优于适填与欠填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α TCP糊剂与牙胶尖治疗的总成功率分别是 79.1 %和 5 0 .6 %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α TCP糊剂对尖周组织无刺激 ,无年龄及牙位选择 ,适当超填可促进尖周骨缺损修复 ,超填材料可完全吸收 ,但根管内吸收普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生物陶瓷 根管充填 骨缺损
下载PDF
beagle犬骨髓间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惠宇 阿达来提.阿合买提江 +1 位作者 李静 阿尔孜古丽.吐尔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研究beagle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诱导培养beagle犬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相差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孔隙区的... 目的:研究beagle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诱导培养beagle犬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相差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孔隙区的贴附及生长情况.结果: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自原代、2代、3代及4代培养,贴壁细胞由成纤维细胞样向三角形、棱形、多边形和多角形转化,最终重叠生长形成结节状;将细胞接种于材料上培养2~4 d,孔隙间大量生长增殖,呈细胞交叠覆盖.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表面细胞呈梭形,相互融合成片状,表面有丝状突起,孔隙边缘有大量胶原分泌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结论:β-TCP与细胞的亲和力好,能够为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提供自然的三维空间,是极具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β-磷酸多孔陶瓷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体外复合培养实验研究
14
作者 曾宪海 李娟娟 赵海亮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体外复合培养。方法:体外培养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及细... 目的:研究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体外复合培养。方法:体外培养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在材料孔隙区的贴附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表达情况。结果: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第2代、第3代及第4代培养的细胞形态,贴壁细胞逐渐由成纤维细胞样向多形化方向转化(三角形、菱形等),最终重叠生长形成结节状;将细胞接种于材料上进行培养,见孔隙间有大量交叠细胞生长增殖。扫描电镜下观察:在材料表面细胞呈梭形,并融合成片状,表面见丝状突起,在孔隙边缘的细胞有大量胶原和细胞外基质分泌。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44阳性表达率(89.12±1.57)%,CD45阳性表达率为(2.32±0.45)%。结论:β-TCP与细胞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为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提供自然的三维空间,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和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工程技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多孔陶瓷
下载PDF
注射填充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透明质酸混悬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庆阳 卢建熙 +4 位作者 周智华 郭新雯 潘舒亚 李平 姚宸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与透明质酸混合后形成稳定的混悬液进行注射填充,初步了解其在兔体内的组织反应、有无刺激增生及其诱导骨生成的可能性。方法:按预先设计制成2种不同比例的混悬液(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与透明质酸的比... 目的:通过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与透明质酸混合后形成稳定的混悬液进行注射填充,初步了解其在兔体内的组织反应、有无刺激增生及其诱导骨生成的可能性。方法:按预先设计制成2种不同比例的混悬液(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与透明质酸的比例分别为3∶17、3∶12),分别标记为A、B,对照组为生理盐水。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在三组白兔背部上下区域进行注射,按组别随机注射。注射后分别于第2、4、12周提取标本,行相应观察。结果:混悬液注射区未见明显排异反应,皮肤无红肿,无渗出,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反应,1~12周的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与周围组织结合逐渐紧密,周围组织细胞形态典型,细胞分布致密,未见明显异常。材料周围未见明显的纤维包膜形成,未见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阳性反应。结论: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透明质酸混悬液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刺激性,吸收慢、不会在软组织出现成骨现象,可通过注射方式进行填充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注射性填充剂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生物陶瓷 透明质酸 注射 组织填充剂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硅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16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硅灰石/磷酸复合生物活性材料 制备方法 硅溶胶 PH值 化学共沉淀方法 硅灰石/磷酸复合生物陶瓷
下载PDF
聚乳酸膜管复合钙磷陶瓷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雷 靳安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采用可降解的生物活性材料钙磷陶瓷人工骨置于膜管内、骨断端间。观察其引导性骨再生的效果,探讨机理。方法:选用新西兰成年大白兔30 只,平均体重2 .5 kg 。按体重分成5 组,每组6只,以双前肢为对象。采用标准的骨... 目的:采用可降解的生物活性材料钙磷陶瓷人工骨置于膜管内、骨断端间。观察其引导性骨再生的效果,探讨机理。方法:选用新西兰成年大白兔30 只,平均体重2 .5 kg 。按体重分成5 组,每组6只,以双前肢为对象。采用标准的骨缺损模型,12 个对象随机分到M + TCP 处理,对侧为对照侧。术后1 、3 、6 、9 、12 周进行大体、组织和影像学观察分析。结果:处理组随时间全部动物骨缺损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处。钙磷陶瓷逐渐吸收,组织相容性好。而对照组3 周后两断端被增生的皮质骨封闭,未能形成有效连接。结论:引导性骨再生可有效地修复骨缺损,钙磷陶瓷的应用有利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聚乳酸 磷酸三钙陶瓷 骨再生
下载PDF
以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为载体建造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常勇 薄斌 +5 位作者 赵强 郭希民 段翠密 王永红 范明 卢建熙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通过将软骨细胞接种到三维多孔 β 磷酸三钙 (β TCP)陶瓷支架材料上 ,探讨以β TCP为载体建造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 将 β TCP多孔陶瓷加工成圆片状 ,并将其作为构建人工软骨的细胞支架。在支架材料上接种从兔关节软... 目的 通过将软骨细胞接种到三维多孔 β 磷酸三钙 (β TCP)陶瓷支架材料上 ,探讨以β TCP为载体建造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 将 β TCP多孔陶瓷加工成圆片状 ,并将其作为构建人工软骨的细胞支架。在支架材料上接种从兔关节软骨分离的软骨细胞 ,将细胞———陶瓷复合体置于旋转细胞培养系统 (RCCS)内 ,培养 1周后 ,将其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植入术后 4 ,8,16周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等观察。结果 复合体体内移植后 ,在裸鼠皮下有新生软骨形成 ,形成的软骨基本保持了支架材料原有形态。结论 β TCP多孔陶瓷是软骨细胞较适宜的贴附基质 ,以其为支架能够在体内建造出具有精确解剖形状的人工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陶瓷 软骨细胞 人工软骨 β-磷酸三钙陶瓷
原文传递
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骨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芳纯 郝永强 卢建熙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万患者因严重创伤、关节置换、骨肿瘤、骨髓炎、畸形等而需要进行骨修复的手术,在骨移植中采用何种修复材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体骨移植一直是植骨材料评价的... 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万患者因严重创伤、关节置换、骨肿瘤、骨髓炎、畸形等而需要进行骨修复的手术,在骨移植中采用何种修复材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体骨移植一直是植骨材料评价的“金标准”,但因供区受限、二次手术、引发感染、供区结构破坏及残留疼痛等缺点,使其应用局限。同种异体骨具有组织形态、结构、强度及骨诱导能力等优点,但存在免疫排斥及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异种骨有类似异体骨的优点,但有无法回避的伦理学问题,且排异反应和疾病传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生物陶瓷 骨科应用 自体骨移植 同种异体骨 β- 二次手术 疾病传播 “金标准”
原文传递
大鼠牙髓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郭红延 郭希民 +2 位作者 王常勇 吴补领 张玉富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细胞与β-TCP复合培养后的生长情况及细胞活性,探讨β-TCP作为大鼠牙髓细胞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两组,实验组为大鼠牙髓细胞与β-TCP复合培养,对照组为大鼠牙髓细胞常规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细胞与β-TCP复合培养后的生长情况及细胞活性,探讨β-TCP作为大鼠牙髓细胞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两组,实验组为大鼠牙髓细胞与β-TCP复合培养,对照组为大鼠牙髓细胞常规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贴附情况;采用MTT、细胞蛋白检测、碱性磷酸酶检测的方法评价大鼠牙髓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活性。结果:大鼠牙髓细胞复合β-TCP后生长良好,贴附于材料表面及孔隙内壁。MTT及细胞蛋白检测复合培养组和对照组无差异,6 d、9 d时复合β-TCP培养的大鼠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β-TCP进行培养的大鼠牙髓细胞生长良好,没有出现生长抑制现象,其细胞活性更明显增强,表明β-TCP完全符合牙髓细胞支架材料的要求,是一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组织工程 β—磷酸多孔陶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