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亿平 程敏 +3 位作者 王东 章雪莲 金华 茅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激酶(IκK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按随...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激酶(IκK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1)、模型组(n=9)、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组(n=9)、清肾颗粒组(n=10).采用UUO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后缝合,但不结扎输尿管;清肾颗粒组按10 mL/kg的剂量灌胃清肾颗粒(溶于温水制成含药量为0.4 g/mL的混悬液);PDTC组按10 mL/kg的剂量灌胃PDTC(溶于温水制成含药量为0.015 g/mL的混悬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温水,疗程均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组织中NF-κB p65、p-lκB α、IκK α的蛋白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治疗前后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PDTC组、清肾颗粒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模型组BUN、SCr和U-Pro/24 h及肾组织NF-κB p65、p-IκBα和Iκ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UN(mmol/L):14.19±1.53比4.68±0.50,SCr(μmol/L):115.82±8.79比55.23±3.27,24h尿蛋白定量(mg/24 h):11.56±1.07比2.88±0.34,NF-κB p65(A值):0.81±0.16比0.20±0.04,p-IκBα(A值):3.64±0.32比2.21±0.66,IκK α(A值):1.48±0.27比0.53±0.08],清肾颗粒组、PDTC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且清肾颗粒组的降低程度较PDTC组更显著[BUN (mmol/L):8.01±0.95比9.78±0.93,SCr(μmol/L):84.48±5.58比92.45±7.47,U-Pro/24 h(mg/24 h):4.70±0.59比6.05±0.52,NF-κB p65(A值):0.47±0.10比0.64±0.13,p-IκB α(A值):2.82±0.47比3.03±0.55,IκKα(A值):0.83±0.06比0.93±0.18,均P<0.01].结论 清肾颗粒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改善UUO模型大鼠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清肾颗粒 转录因子-κb P65 磷酸化转录因子-κb p65抑制蛋白
下载PDF
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孔双明 申文 +3 位作者 胡学铭 刘彦楠 张婷 曹守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脊髓水平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uclear factor—κB,p-NF-κB)的表达位置及表达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体重160g-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组...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脊髓水平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uclear factor—κB,p-NF-κB)的表达位置及表达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体重160g-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bonecan cerpain,BCP)组(BP组),每组24只。选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3、7、14、21d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评价疼痛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S组和BP组术前1d及术后7、14、21d大鼠脊髓L4-6节段背角Ⅰ、Ⅱ板层p-NF-κB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脊髓L4-6节段背角Ⅰ、Ⅱ板层p-NF-κB与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ronal nuclei,NeuN)、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 aptormolecule-1,Iba-1)、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共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肿瘤细胞接种前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BP组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天MWT[(3.57±1.29)g]、第14天MWT[(1.66±0.39)g]、第21天MWT[(1.40±0.16)g]降低(P〈0.05);S组各时间点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BP组大鼠术后7d脊髓L4-6节段背角Ⅰ、Ⅱ板层p-NF-κB表达水平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p-NF-κB几乎都与GFAP共表达,而很少与NeuN、Iba-1共表达。结论BCP大鼠脊髓背角水平星形胶质细胞内p-NF-κB参与介导BCP大鼠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磷酸化转录因子-κb 脊髓背角 星形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益气化痰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p-NF-κB(p65)、p-I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杨志 杜娟 +1 位作者 姜敏 郭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方调脂通脉颗粒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主动脉弓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kappa B,p-NF-κB)及腹主动脉p-NF-κB、磷酸化κB抑制蛋白(...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方调脂通脉颗粒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主动脉弓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kappa B,p-NF-κB)及腹主动脉p-NF-κB、磷酸化κB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kappa B,p-I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和调脂通脉颗粒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及相应药物干预;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饮食,连续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弓病理改变;荧光免疫染色观察主动脉弓p-NF-κB(p65)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观察腹主动脉p-NF-κB(p65)、p-IκB表达。结果连续用药12周后,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主动脉弓p-NF-κB(p65)表达增多(P<0.05),腹主动脉p-NF-κB、p-IκB表达增多(P<0.05);调脂通脉颗粒组血清TG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缓解,主动脉弓p-NF-κB及腹主动脉p-NF-κB、p-IκB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调脂通脉颗粒具有降低血清TG水平,抑制血管内皮NF-κB磷酸化,减少p-NF-κB(p65)、p-IκB蛋白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调脂通脉颗粒 载脂蛋白E 磷酸化核因子κb 磷酸化κb抑制蛋白
下载PDF
p38 MAPK/NF-κB/cyclin D1信号传导通路在乳房外Paget's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林能兴 刘厚君 +2 位作者 占部和敬 古江增隆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α)、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nuclear factor kappaB,p-NF-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目的探讨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α)、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nuclear factor kappaB,p-NF-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表达的意义及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p-p38MAPK,p-NF-κB及Cyclin D1蛋白在来源于30例患者的35张EMPD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5张来源于有转移的EMPD淋巴结标本)。结果①在35张标本中EMPD石蜡包埋切片中有30例p-p38 MAPK表达阳性,28例p-NF-κB表达阳性,27例cyclin D1表达阳性,并且在其中5张来源于有转移的EMPD淋巴结标本中,5例均p-p38 MAPK和p-NF-κB表达阳性,4例cyclin D1表达阳性;②在EMPD中,p-p38 MAPK,p-NF-κB和cyclin D1阳性表达两两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p38 MAPK,p-NF-κB和cyclin D1在EMPD中有过度表达,p38 MAPK/NF-κB/cyclin D1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EMPD肿瘤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Paget’s病 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 磷酸化因子-κb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下调p-NF-κB表达减轻大鼠带状疱疹神经痛 被引量:4
5
作者 皮治兵 申邦利 +2 位作者 蔡振 徐旭仲 林海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带状疱疹神经痛动物模型行为学及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的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各20只):C组、D组、Dcur...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带状疱疹神经痛动物模型行为学及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的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各20只):C组、D组、Dcur1组、Dcur2组。C组:后爪注射0.9%氯化钠溶液;D组:将单纯疱疹病毒-1(HSV-1)接种于大鼠后爪,5 d后行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治疗。Dcur1组、Dcur2组:HSV-1接种大鼠5 d后行腹腔内姜黄素注射治疗,剂量分别为100 mg/kg、200 mg/kg。于造模前、造模后5 d(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7、14 d,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治疗结束后14 d检测脊髓和DRG中p-NF-κB表达。结果:大鼠感染HSV-1后MWT从43.8降低到15.0,TWL从10.2降低到6.7,脊髓背角p-NF-κB表达从1.3增加到26.1,DRG中p-NF-κB表达从0.7增加到12.1。2组大鼠注射姜黄素后的MWT和TWL均明显增加,而p-NF-κB的表达均明显降低(Dcur1组脊髓背角和DRG分别降低到5.7和4.8,Dcur2组脊髓背角和DRG分别降低到3.1和2.0)。结论:姜黄素早期注射能明显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其机制与下调脊髓背角和DRG的p-NF-κB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姜黄素 磷酸化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IκB-α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立海 纪艳艳 +5 位作者 杜群 王汝俊 李燕舞 巫燕莉 陈昫 柴玉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核因子抑制蛋白-κB(IκB-α)基因表达及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蛋白表达的作用,对其抗UC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进行不同剂量...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核因子抑制蛋白-κB(IκB-α)基因表达及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蛋白表达的作用,对其抗UC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进行不同剂量药物干预。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结肠黏膜IκB-α基因表达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黏膜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IκB-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高剂量组IκB-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低、高剂量组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溃结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IκB-α基因表达有上调作用及对pIκB-α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其抗UC作用的机理可能为抑制IκB-α的磷酸化,进而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最终抑制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灵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模型 因子抑制蛋白-κb 磷酸化因子抑制蛋白-κb
下载PDF
基于NF-κB/IRF4信号通路研究龙葵总碱抗小鼠浆细胞骨髓瘤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凯 王跃 +3 位作者 聂甜 郝敬全 黄蓉 江劲波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龙葵总碱对骨髓瘤移植裸鼠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kappa b alpha,Iκ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4,IRF4)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明确龙葵总碱抗骨... 目的:研究龙葵总碱对骨髓瘤移植裸鼠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kappa b alpha,Iκ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4,IRF4)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明确龙葵总碱抗骨髓瘤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传代培养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选取9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硼替佐米组,龙葵总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制备多发性骨髓瘤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龙葵总碱14天,皮下注射硼替佐米14天,断颈处死裸鼠,取出瘤体组织。瘤组织细胞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龙葵总碱和硼替佐米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组织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κB-α、磷酸化IκB-α、NF-κB、P65、IRF4表达。结果:龙葵总碱能明显抑制人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能促进骨髓瘤组织细胞的凋亡,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龙葵总碱高、中剂量组磷酸化IκB-α、NF-κB与IRF4表达均显著减少,而其负调控因子IκB-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龙葵总碱通过抑制磷酸化IκB-α,引起NF-κB失活,促进骨髓瘤细胞IRF4表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骨髓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总碱 骨髓瘤移植裸鼠 磷酸化因子-κb抑制蛋白 因子-κb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对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调控作用
8
作者 王泳 龚建苗 +4 位作者 贾彦 赵培 庞广昌 阎亚丽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31,共6页
以结肠癌细胞HT-29为细胞系,在确定乳源性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HT-29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亚单位p65蛋白影响的基础上,在最适作用时间条件下,利用... 以结肠癌细胞HT-29为细胞系,在确定乳源性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HT-29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亚单位p65蛋白影响的基础上,在最适作用时间条件下,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进一步检测乳源CGMP对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IκBα、p-IκBα、E3RSIκB、UBC5表达水平的影响,以阐述乳源CGMP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乳源CGMP组的3种质量浓度(0.001、0.010、0.100?μg/m L)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LPS诱导的HT-29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上IκBα蛋白的降解,0.100?μg/m L作用较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明确地证实了乳源CGMP可通过抑制p-IκBα、E3RSIκB、UBC5蛋白的表达来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进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乳源CGMP可显著降低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κBα的降解,其机制是抑制了IκBα的磷酸化和泛素化,使p-IκBα和泛素化关键蛋白E3RSIκB和UBC5的表达均有所下降,进而减少了IκBα的降解,增加了IκBα-p65-p50蛋白三聚体的数量,使p65蛋白核移位效应降低,进而减少下游基因的表达。因此,研究结果科学地阐释了乳源CGMP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糖巨肽 结肠癌细胞 因子-κb 磷酸化因子-κb抑制因子α 泛素-蛋白连接酶亚单位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晓红 谢英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375-4378,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以及研究相应的药物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妇产门诊或住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同期收集对照...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以及研究相应的药物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妇产门诊或住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同期收集对照组3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组织中NF-κB/p65、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NF-κB/p65、P-NF-κB/p65的表达随宫颈癌病变的级别升高而升高,与宫颈癌病变级别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F-κB/p65、P-NF-κB/p65表达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阳性组的NF-κB表达的染色分值明显高于HPV16型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PV感染可以诱导NF-κB活化,NF-κB可能参与HPV16型的致癌过程,其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升高而升高,与宫颈病呈正相关;NF-κB/p65、P-NF-κB/p65在慢性宫颈炎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P<0.05);NF-κB/p65、P-NF-κB/p65在宫颈癌的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P<0.05)。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能促进NF-κB/p65、P-NF-κB/p65的表达和激活,NF-κB/p65、P-NF-κB/p65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κb 磷酸化因子-κb 免疫组化 宫颈癌
原文传递
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加芬 李新宇 +1 位作者 宋莎莎 王永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利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模式,初探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用佛波酯(PMA)联合脂多糖(LPS)及重组人干扰素-γ(rh 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 目的利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模式,初探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用佛波酯(PMA)联合脂多糖(LPS)及重组人干扰素-γ(rh 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内IL-1β、TNF-α、IL-6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磷酸化P65蛋白(NF-κB p-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物1(p-STAT1)蛋白的表达,确认THP-1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检测PV006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经PMA联合LPS及rh IFN-γ诱导后,THP-1细胞形态由圆形转变为特征的长梭形或纺锤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升高,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增强。不同浓度PV006同步处理后,作M1型极化诱导的THP-1细胞未出现特征性的长梭形或纺锤形,大部分细胞仍为圆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PMA联合LPS及rh IFN-γ可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PV006有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M1型极化 磷酸化转录因子-κb P65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物1
下载PDF
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震 杜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8周龄SPF级KK-Ay糖尿病小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0 mg/(kg·d)生理盐水]、氨基胍组[100 mg/(kg·d)氨基胍]、梓醇低剂量组[50 mg/(kg·d)... 目的探讨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8周龄SPF级KK-Ay糖尿病小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0 mg/(kg·d)生理盐水]、氨基胍组[100 mg/(kg·d)氨基胍]、梓醇低剂量组[50 mg/(kg·d)梓醇]和梓醇高剂量组[100 mg/(kg·d)梓醇],另选雄性8周龄SPF级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100 mg/(kg·d)生理盐水],每组各7只。五组均连续灌胃8周,并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监测其血糖水平。给药8周后,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改变,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五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视网膜血管内皮钙黏着蛋白(VE-cadherin)、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高于干预前,梓醇低剂量组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梓醇高剂量组干预4周后及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空白组,梓醇低剂量组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低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梓醇高剂量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空白组视网膜表面光滑平整,结构清晰完整;模型组视网膜结构疏松、厚度变薄,视网膜细胞排列无序;梓醇低剂量组视网膜结构疏松、厚度较薄;梓醇高剂量组视网膜结构、细胞排列及视网膜厚度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干预8周后,模型组RGC数量少于空白组;梓醇高剂量组RGC数量多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IL-1β、TNF-α、VEGF、AGE水平均高于空白组,梓醇低、高剂量组IL-1β、TNF-α、VEGF、AGE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模型组VE-cadherin表达低于空白组,RAGE、P-NF-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梓醇低、高剂量组VE-cadherin表达高于模型组,RAGE、P-NF-κB p65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梓醇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GE/RAGE/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磷酸化因子-κb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文文 吴诗卉 +2 位作者 刘春红 包翠芬 闵连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7-1293,共7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对照组(阳性对照,10 mL/kg)和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每组13只。各给药组...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对照组(阳性对照,10 mL/kg)和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每组13只。各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给药结束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复制局灶性CIRI模型。造模完成后,参照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含水量和血清中IL-1β、IL-6含量以及脑组织中p-p38 MAPK、p-NF-κB p65阳性蛋白表达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人参皂苷Rg1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趋势;人参皂苷Rg1中、高剂量组与丁苯酞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CIRI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38 MAPK、p-NF-κB p65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化因子-κb p65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大鼠
下载PDF
肾上腺素联合针刺疗法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治疗过敏性休克:小鼠的实验结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洁 甘才斌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休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过敏性休克模型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0.01mmol/L卵蛋白0.25mL,1周后重复注射1次,第3周...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休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过敏性休克模型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0.01mmol/L卵蛋白0.25mL,1周后重复注射1次,第3周经尾静脉注射卵蛋白0.5mL,诱发过敏性休克;NS对照组均注射等量NS;治疗组于制模后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2μg,同时腹腔注射氨茶碱注射液0.2mg,并配合针刺水沟、内关、合谷穴治疗。分别于制模后1、6、12h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于12h处死小鼠取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免疫球蛋白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取肺标本,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65、磷酸化p65(p-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一κB抑制因子α(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NS对照组12h内无小鼠死亡;治疗组小鼠12h内死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10%比80%,P<0.01)。模型组小鼠类胰蛋白酶和IgE较NS对照组明显升高[类胰蛋白酶(μg/L):1.53±0.28比0.91±0.23,IgE(μg/L):33.3±3.1比21.3±1.9,均P<0.01],治疗组小鼠两者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类胰蛋白酶(μg/L):1.31±0.26比1.53±0.28,IgE(μg/L):25.6±2.2比33.3±3.1,均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μ、IL-1、IL-6水平明显高于NS对照组[TNF-α(ng/L):35.3±4.7比16.4±3.5,IL-1(ng/L):13.8±3.3比4.2±1.8,IL-6(ng/L):15.3±4.8比5.5±2.1,均P<0.01];治疗组小鼠血清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NF-α(ng/L):26.1±4.3比35.3±4.7,IL-1(ng/L):7.2±2.7比13.8±3.3,IL-6(ng/L):8.8±3.8比15.3±4.8,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3组肺组织p65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NS对照组肺组织细胞核内p-p65蛋白表达量极低,模型组显著增加,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IκBα蛋白表达趋势与p-p65结果一致。结论肾上腺素联合针刺疗法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对过敏性休克小鼠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 磷酸化p65 磷酸化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UHPLC-ESI-QE-Orbitrap-MS结合TRIF/p-IκBα/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蛤蚧定喘丸抗炎机制与活性成分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迅 周煜 +3 位作者 王涛 谭梦茹 申兰慧 陈国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908-1918,共11页
目的探讨蛤蚧定喘丸的抗炎机制,推测蛤蚧定喘丸发挥抗炎功效的关键活性成分。方法依次采用石油醚、无水乙醇、超纯水对蛤蚧定喘丸不同极性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利用2、4、8、16、32、64、128μg·mL^(-1)的醚提物、醇提物、水提物处... 目的探讨蛤蚧定喘丸的抗炎机制,推测蛤蚧定喘丸发挥抗炎功效的关键活性成分。方法依次采用石油醚、无水乙醇、超纯水对蛤蚧定喘丸不同极性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利用2、4、8、16、32、64、128μg·mL^(-1)的醚提物、醇提物、水提物处理RAW264.7细胞,分别通过CellTiter-Lumi(CTL)发光法和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PI)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提取物的安全浓度;利用各提取物处理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通过格里斯试剂(Griess)测定一氧化氮(NO)释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提取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HPLC-ESI-QE-OrbitrapMS)对有抗炎活性的提取物进行物质分析,推测抗炎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其对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p-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醚提物、醇提物、水提物在质量浓度低于64μg·mL-1时均未影响细胞活力。与模型组相比,醇提物在质量浓度大于8μg·mL-1时显著降低NO释放量(P<0.05),醚提物和醇提物在质量浓度高达64μg·mL-1时仍未产生抗炎效果;醇提物显著降低了TNF-α、IL-1β的释放量(P<0.05)。醇提物中共分析出36种主要化学成分。经Western blotting实验验证,与模型组比较,蛤蚧定喘丸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内NLRP3炎症小体、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p-IκBα的表达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而对TXNIP、Toll样受体4(TLR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蛤蚧定喘丸通过抑制TRIF/p-IκBα/NF-κB/NLRP3信号通路以及iNOS、MCP-1的合成发挥抗炎功效,推测巴马汀、麻黄碱、伪麻黄碱、小檗碱、甘草素、药根碱、小檗红碱为其抗炎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定喘丸 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 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 因子κb(NF-κb)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 抗炎机制 活性成分 巴马汀、麻黄碱、伪麻黄碱、小檗碱、甘草素、药根碱、小檗红碱
原文传递
乌梅丸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IL-1β、pNF-κB、Foxp3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欢 吕鹏 +4 位作者 侯丽 曾志豪 李亚 范秋月 沈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7-953,共7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及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波尼龙片组(2.0 mg/kg)、乌...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及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波尼龙片组(2.0 mg/kg)、乌梅丸低剂量组(13.4 g/kg)及乌梅丸高剂量组(26.8 g/kg),每组8只。半抗原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加乙醇局部灌肠复制免疫性结肠炎模型。造模3 d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指标。解剖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病变结肠组织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NF-κB蛋白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Foxp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IL-1β水平升高、结肠组织pNF-κB蛋白表达升高、Foxp3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泼尼龙片组血清和结肠组织IL-1β水平下降,Foxp3基因表达升高(P<0.05);乌梅丸低、高剂量组结肠组织IL-1β和pNF-κB蛋白表达下降,血清IL-1β和结肠组织Foxp3基因表达均升高(P<0.05)。与甲泼尼龙片组比较,乌梅丸低剂量组、乌梅丸高剂量组血清IL-1β表达均升高(P<0.05)而结肠组织IL-1β表达降低(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提高Foxp3表达而下调受损结肠组织pNF-κB、IL-1β表达,从而改善结肠的病理损伤,阻止免疫性结肠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免疫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Β 磷酸化转录因子κb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大鼠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对KKAy糖尿病小鼠TLR4/IKKβ/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芬 张丽萍 +2 位作者 王锐 何华亮 刘铜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经方葛根芩连汤对KKAy小鼠部分炎性因子及脂多糖介导的炎症通路中关键靶点的影响,探讨其改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65只及对照C57BL/6J小鼠13只予屏障系统、高脂饲料喂养,随机... 目的:观察经方葛根芩连汤对KKAy小鼠部分炎性因子及脂多糖介导的炎症通路中关键靶点的影响,探讨其改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65只及对照C57BL/6J小鼠13只予屏障系统、高脂饲料喂养,随机血糖≥13.9 mmoL·L^(-1),为成模小鼠44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1只。正常组(生理盐水20 mL·kg^(-1))、阿卡波糖组(3.9 mg·kg^(-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1.82、0.45 g·kg^(-1))及模型组(生理盐水20 mL·kg^(-1)),连续灌胃给药8周,1次/d,系统评价血糖及体质量。末次给药12 h后,摘眼球取血,提取血清及肌肉、肝脏组织。采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肌肉组织IκB磷酸化激酶β(IKKβ)蛋白、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及血糖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卡波糖组及葛根芩连汤组能够明显降低体质量及血糖水平(P<0.05,P<0.01)。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GluT4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阿卡波糖组与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GluT4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KKβ、NF-κB及TLR4蛋白表达均有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卡波糖组与葛根芩连汤组IKKβ、NF-κB及TLR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可能在调节肠道菌群的基础上,通过下调TLR4通路中关键炎性因子的水平,抑制其激活,提高GluT4的转位及活性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级联效应,改善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糖尿病 Toll样受体4(TLR4)/Iκb磷酸化激酶β(IKKβ)/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 KKAY小鼠
原文传递
金草消毒颗粒对D-GalN/LPS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巍 许立拔 +5 位作者 张卓 张宇薇 林彩霞 高玲 巫玲玲 蒋伟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目的:研究金草消毒颗粒(JCG,由肿节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组成)对D-氨基半乳糖(D-GaIN)/脂多糖(LPS)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JCG(1.7,3.4,6.8g·kg^-1)连续给药10d后,采用腹腔注射给予D.... 目的:研究金草消毒颗粒(JCG,由肿节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组成)对D-氨基半乳糖(D-GaIN)/脂多糖(LPS)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JCG(1.7,3.4,6.8g·kg^-1)连续给药10d后,采用腹腔注射给予D.GalN(700mg·kg^-1)和LPS(10μg·kg^-1)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记录8h小鼠存活率,生化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磷酸化型核转录因子-KBp65(p-NF-KBp65)的表达,采用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草消毒颗粒可提高小鼠存活率,降低血清ALT,AST,TBIL,BUN,CREA,IL-1β,IL-6,TNF-α水平(P〈0.05,P〈0.01),显著升高IgG,IgM水平(P〈0.05,P〈0.01),下调肝组织iNOS,COX-2,p-NF-KBp65表达(P〈0.05,P〈0.01),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金草消毒颗粒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肾功能,减少促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肝组织iNOS,COX-2,p-NF-KBp65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达到保护肝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草消毒颗粒 肝损伤 D-氨基半乳糖(D-GalN) 脂多糖(LPS) 一氧化氮合酶(iNOS) 环氧合酶-2(COX-2) 磷酸化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
原文传递
IKKε、p-IKKε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倩文 陈忆嘉 +3 位作者 严晓璐 王宏刚 沈鹏 季国忠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肝癌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IKKε)、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p-IKKε)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64例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肝癌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IKKε)、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p-IKKε)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64例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IKKε、p-IKKε蛋白的表达。对IKKε、p-IKKε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对其进行生存评估。对患者进行随访1~160周(平均64.90周)。结果 IKKε与p-IKKε蛋白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均不明显,但在肝癌组织中均高表达。IKKε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49)、临床分期(P=0.039)显著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以及有无转移无相关性(P均>0.05)。p-IKKε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7)、有无转移(P=0.031)显著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血清AFP、肿瘤大小以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均>0.05)。与IKKε表达阴性患者比较,IKKε表达阳性的HCC患者其生存时间显著降低(P=0.035)。结论IKKε、p-IKKε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IKKε阳性表达的HCC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IKKε阳性表达与HCC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IKKε的检测可作为HCC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 磷酸化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ε 肝癌 生存时间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