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IF1基因敲低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影响的探究
1
作者 房梦桃 刘众 +4 位作者 吴琪 黄冬艳 叶昱 万根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6-1274,共9页
【目的】旨在构建甲基转移酶——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CIF1)敲低细胞系,为探索PCIF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PCIF1基因敲低(PCIF1-KD)细胞系。首先构建... 【目的】旨在构建甲基转移酶——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CIF1)敲低细胞系,为探索PCIF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PCIF1基因敲低(PCIF1-KD)细胞系。首先构建PCIF1基因特异性靶向干扰载体——pcDNA3.1-Double U6-mCherry-sh PCIF1,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81),并通过遗传霉素筛选、富集PCIF1-KD重组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CIF1基因的敲低效果,并验证PEDV在获得的重组敲低细胞上的增殖能力。【结果】(1)重组干扰质粒经测序显示基因序列正确,证明成功构建PCIF1干扰质粒;(2)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重组Vero-81细胞中PCIF1被显著敲低,获得了稳定的PCIF1-KD重组细胞系sh-△PCIF1-Vero-81;(3)PEDV感染验证发现PEDV在sh-△PCIF1-Vero-81细胞的增殖水平被显著抑制,且在感染后24~36 h病毒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被进一步抑制。【结论】利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一株稳定敲低PCIF1基因的细胞系sh-△PCIF1-Vero-81,PCIF1基因的沉默对PEDV的复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PCIF1对PEDV的影响或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工具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c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洲绿猴肾细胞 RNA干扰
下载PDF
IgA肾病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澍琴 卫建平 +4 位作者 姚舒蕾 王晨 张晓琴 魏荣 吴丽然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13-14,26,共3页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参考IgAN病理类型HAS...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参考IgAN病理类型HASS分级标准,把39例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分为轻度增生组(HaasⅠ、Ⅱ型)、局灶增生组(HaasⅢ型)和增生硬化组(HaasⅣ、Ⅴ型)。据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评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1、p-JNK、α-SMA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结果 IgAN各病变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TGF-β1、p-JNK、α-SMA表达均增高,且p-JNK与TGF-β1、α-SMA表达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正相关。结论在IgAN患者肾组织中,JNK可能是调控TGF-β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关键细胞内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N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m6Am修饰酶PCIF1调控靶基因ACOT8参与胃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彭进 王伟宁 +2 位作者 谭智 叶冠男 周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8-376,共9页
背景与目的:最新证据显示N6, 2’-O-二甲基腺苷(N6, 2’-O-dimethyladenosine,m6Am)修饰酶磷酸化C末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hosphorylated c-terminal domain-interacting factor 1,PCIF1)可能是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 背景与目的:最新证据显示N6, 2’-O-二甲基腺苷(N6, 2’-O-dimethyladenosine,m6Am)修饰酶磷酸化C末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hosphorylated c-terminal domain-interacting factor 1,PCIF1)可能是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这种新的PCIF1分子机制与胃癌进展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分析PCIF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及其调控靶基因酰基辅酶A硫代酯酶8(acyl-CoA thioesterase 8,ACOT8)在胃癌进展中的机制。方法:使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分析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非胃癌组织中的PCIF1表达,并分析了PCIF1表达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收集2019年——2021年长沙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的89对胃癌组织和匹配的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CIF1表达。在体外实验中,将SNU5细胞分为PCIF1敲低(shPCIF1)组和相应对照(sh-NC)组,将AGS细胞分为载体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和PCIF1过表达(PCIF1)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和transwell法分析了PCIF1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此外,在PCIF1过表达的AGS细胞中敲低ACOT8并进行了拯救实验。采用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来测定PCIF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效应。结果:PCIF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并且PCIF1高表达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与sh-NC组相比,sh-PCIF1组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NC组相比,PCIF1组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在PCIF1过表达的AGS细胞中,敲低ACOT8的表达可降低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在体内实验中,与NC组相比,PCIF1过表达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PCIF1在胃癌细胞系和组织中上调。此外,PCIF1/ACOT8轴参与介导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 2’-O-二甲基腺苷 磷酸化c末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 酰基辅酶A硫代酯酶8 胃癌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PICK1蛋白C端酸性区域对其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原 黄玉民 +1 位作者 刘俊林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kinase1,PICK1)是调节AMPA(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与分布,引起LTP与LTD现象的重要蛋白.本文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光谱以及... 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kinase1,PICK1)是调节AMPA(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数量与分布,引起LTP与LTD现象的重要蛋白.本文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光谱以及免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C末端酸性区对BAR结构域与膜脂结合能力以及PICK1分子内BAR(Bin/amphiphysin/RVS)结构域与PDZ结构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了钙离子结合C末端酸性区后对上述相互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C末端酸性区的存在使BAR结构域与膜脂的结合能力减弱大约10倍,但PICK1分子内的BAR与PDZ结构域的相互作用与不含C末端的酸性区相比增强了大约4倍.另一方面,C末端酸性区的存在,伴随钙离子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BAR与膜脂的结合,却削弱了PDZ和BAR结构域的作用.当钙离子浓度增加到500μmol/L时,BARC的脂质结合能力以及和PDZ的亲和力与不含酸性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 BAR结构域 c末端酸性区 脂质体 钙离子
下载PDF
用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人IL-2Rα基因NIRS元件结合蛋白的cDNA
5
作者 盛德乔 陆瑜 +2 位作者 李宏帆 吴宁华 沈珝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筛选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基因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从HTLV1转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中筛选与NIRS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经过筛选并排除假阳性后有9个阳性克隆仍保持His+表型和... 目的筛选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基因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从HTLV1转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中筛选与NIRS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经过筛选并排除假阳性后有9个阳性克隆仍保持His+表型和βgal活性;测序后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4个不同蛋白的cDNA克隆。其中一个是已知的反式作用因子Ku抗原,另一个是RNA聚合酶Ⅰ的转录终止因子。它们的C末端分别含有SAP和SANTDNA结合结构域。结论在Jurkat细胞中存在与NIRS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 结合蛋白 人IL-2 筛选 Ra基因 杂交系统 酵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结合结构域 Jurkat细胞 相互作用 HTLV-1 cDNA文库 cDNA克隆 反式作用因子 RNA聚合酶 阳性克隆 Ku抗原 杂交体 gal 假阳性 SAP c末端
下载PDF
真核mRNA转录终止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晓强 王江雁 王仁杰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真核RNA聚合酶II催化的mRNA转录是基因表达中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对它的终止过程却知之甚少。大量实验表明,真核mRNA转录终止涉及到RNA聚合酶II最大亚基(Rpb1)C末端结构域和多种转录终止相关因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初步勾... 真核RNA聚合酶II催化的mRNA转录是基因表达中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对它的终止过程却知之甚少。大量实验表明,真核mRNA转录终止涉及到RNA聚合酶II最大亚基(Rpb1)C末端结构域和多种转录终止相关因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初步勾画了真核mRNA转录终止的一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mRNA 转录终止 c末端结构域 转录终止相关因子 MRNA转录 真核 RNA聚合酶Ⅱ 机制 基因表达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转录终止及其调控 被引量:4
7
作者 夏珺 李建军 王梁华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50-555,共6页
转录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对转录起始和延长水平已了解甚多,但对转录终止,尤其是真核生物转录终止还知之甚少。已知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有两种模式:依赖Rho因子和不依赖于Rho因子的内在型转录终止子。近来在真核生物中也提出了两种转... 转录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对转录起始和延长水平已了解甚多,但对转录终止,尤其是真核生物转录终止还知之甚少。已知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有两种模式:依赖Rho因子和不依赖于Rho因子的内在型转录终止子。近来在真核生物中也提出了两种转录终止模式:依赖poly(A)加工信号和依赖Sen1的转录终止。基因转录时,随着RNA聚合酶C末端结构域(carboxy-terminal domain,CTD)末端磷酸化的变化,可选择不同的转录终止模式。大部分基因在转录时还存在提前终止的现象:如原核生物的色氨酸操纵子;而在真核生物中,依赖Sen1的转录终止模式事实上就是一种衰减模式。最新研究发现,Mpk1可以阻断依赖Sen1的转录而提前终止,这种阻断作用并不依赖Mpk1的激酶活性,而是通过Mpk1与Paf1复合物结合阻断招募Sen1而实现的。由此看出转录终止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poly(A)加工信号的转录终止 依赖Sen1的转录终止 提前终止 c末端结构域磷酸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