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状胬肉中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彦利 安美霞 +4 位作者 许汉春 鲁志卿 轩亚玲 蔡丽 王丽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研究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ribosomal S6 protein phosphorylation,P-S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在翼... 目的研究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ribosomal S6 protein phosphorylation,P-S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翼状胬肉组织31例,正常结膜组织1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进行P-S6和CyclinD1的检测及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6例翼状胬肉组织中P-S6蛋白/S6蛋白表达(1.196±0.101)显著高于正常结膜组织(0.295±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翼状胬肉中P-S6、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25/25),正常结膜组织中P-S6阳性表达率为18.2%(2/11)、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9.1%(1/11),正常结膜组织与翼状胬肉组织中P-S6与CyclinD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5)。翼状胬肉组织中P-S6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2,P<0.05)。结论 mTORC1信号通路在翼状胬肉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调控CyclinD1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翼状胬肉 细胞周期蛋白D1 核糖体s6蛋白磷酸化
下载PDF
p-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洋峰 蒋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NP)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96只全雄SPF大鼠,随机分为ANP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ANP模型组经胰胆管逆行方...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NP)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96只全雄SPF大鼠,随机分为ANP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ANP模型组经胰胆管逆行方向注射1 m L/kg的5%牛磺胆酸钠;雷帕霉素组在ANP模型组基础上,腹腔注射0.5 mg/kg的雷帕霉素。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12、24 h,随机取8只大鼠分别收集血清,检测血清淀粉酶(AMY)、TNF-α、IL-6、IL-10水平;采集胰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m TOR和p70S6K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各时间点,雷帕霉素组大鼠血清中AMY、TNF-α和IL-6水平低于ANP模型组(P均<0.01),IL-10高于ANP模型组(P均<0.01);雷帕霉素组及ANP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雷帕霉素组胰腺组织中p-m TOR与p70S6K蛋白的表达量低于ANP模型组(P均<0.01),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雷帕霉素组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低于ANP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大鼠胰腺组织病变程度较ANP模型组轻。结论 p-m TOR/p70S6K通路活性降低可改善ANP大鼠炎症反应及减轻胰腺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 雷帕霉素 炎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p-mTOR、p-4EBP1及p-S6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斌 于跃利 韩丽红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p-4EBP1及p-S6K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常见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肿瘤边缘5 cm处)胃组织40例...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p-4EBP1及p-S6K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常见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肿瘤边缘5 cm处)胃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胃组织中p-mTOR、p-4EBP1及p-S6K1的表达情况。结果 p-mTOR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7%和10.0%,p-4EBP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60.0%,p-S6K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0.0%。p-mTOR、p-4EBP1和pS6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TOR、p-4EBP1及p-S6K1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4E结合蛋白1 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mTOR信号通路中p-p70s6k与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海东 赵全年 +2 位作者 宋卫东 莎仁高娃 刘芬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2年第2期78-79,72,共3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等多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核糖体蛋白S6激酶是该通路中的重要成分,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是其活化形式。该分子在众多癌组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等多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核糖体蛋白S6激酶是该通路中的重要成分,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是其活化形式。该分子在众多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了解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潜在靶点,无疑对结肠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结肠癌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p-Tyr、p-Akt和p-p70S6K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江辉 李代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p-Tyr、p-Akt和p-p70S6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导管内癌组织中p-Tyr、p-Akt和p-p70S6K的表达。结果p-Akt表达与p-Tyr和p-p70S6表达呈... 目的探讨p-Tyr、p-Akt和p-p70S6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导管内癌组织中p-Tyr、p-Akt和p-p70S6K的表达。结果p-Akt表达与p-Tyr和p-p70S6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21;r=0.199,P=0.03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Tyr、p-Akt和p-p70S6K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9,P=0.002和P=0.044),与绝经状态、年龄、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0.05)。p-Tyr、p-Akt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06;r=0.229,P=0.012),p-Akt和p-p70S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4,P=0.022),p-Akt表达还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与PR表达呈负相关(r=-0.201,P=0.028)。结论p-Tyr、p-Akt和p-p70S6K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Akt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磷酸化酪氨酸 磷酸化蛋白激酶B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
下载PDF
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p-mTOR及p-P70 S6K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玲 张菊新 李丹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及磷酸化40S核糖体蛋白6S激酶(p-P70 S6K)在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4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A组)、1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C组)、10...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及磷酸化40S核糖体蛋白6S激酶(p-P70 S6K)在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4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A组)、1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C组)、10例子宫内膜增生期组织(D组)。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四组中的p-mTOR、p-P70 S6K。结果A组p-mTOR、p-P70 S6K的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B、C、D组(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期不同,其p-mTOR、p-P70 S6K表达亦不同(P<0.05)。结论p-mTOR、p-P70S6K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的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40s核糖体蛋白6s激酶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T淋巴细胞内p-mTOR、p-S6、IFN-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锦 华海应 +5 位作者 高华强 朱文艳 周晔 王志清 张艳 何广胜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9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骨髓CD3^(+)T淋巴细胞内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phosphorylated ribo...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骨髓CD3^(+)T淋巴细胞内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phosphorylated ribosomal protein S6,p-S6)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解析其治疗难治/复发AA的机制。方法:采集初发AA 13例、难治/复发AA 15例及对照组14例研究者的骨髓液,分别加入补肾健脾化瘀中药、雷帕霉素进行孵育,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处理前后各组CD3^(+)T淋巴细胞胞质内p-mTOR、p-S6与IFN-γ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处理前,复发/难治AA患者CD3^(+)T淋巴细胞p-mTOR、p-S6、IFN-γ表达均高于初发AA与对照组(P<0.01);初发AA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mTOR、p-S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AA患者IFN-γ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处理后,复发/难治AA组中,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及雷帕霉素均能降低CD3^(+)T淋巴细胞p-mTOR、p-S6与IFN-γ表达(P<0.01),雷帕霉素与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AA与对照组中,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不能明显降低CD3^(+)T淋巴细胞p-mTOR、p-S6表达(P>0.05);初发AA组中,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能降低CD3^(+)T淋巴细胞IFN-γ表达(P<0.01);对照组中,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不能降低CD3^(+)T淋巴细胞IFN-γ表达(P>0.05)。结论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通过抑制难治/复发AA患者CD3^(+)T淋巴细胞内p-mTOR、p-S6、IFN-γ表达,进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异常激活,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难治/复发 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 干扰素γ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
下载PDF
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闫斌 马铎 +1 位作者 于跃利 韩丽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217,共4页
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 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4EBP1及p-S6K1的表达情况。p-mTOR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71.7%和42.5%;p-4EBP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0.0%;p-S6K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5.0%和12.5%;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表明,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大鼠胆管缺血术后磷酸化p70S6激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田田 郑方 +2 位作者 李虎城 杨广顺 李为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9-1941,共3页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后磷酸化p70S6激酶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A组为对照组(假手术组)28只,B组为假手术+雷帕霉素组28只;C组为缺血组32只,D组为缺血+雷帕霉素组32只.雷帕霉素按每天2.0 mg/k...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后磷酸化p70S6激酶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A组为对照组(假手术组)28只,B组为假手术+雷帕霉素组28只;C组为缺血组32只,D组为缺血+雷帕霉素组32只.雷帕霉素按每天2.0 mg/kg大鼠胃内注入.各实验组于术后第1、3、7天分别处死6只大鼠,术后14 d处死全部大鼠.切取肝脏组织,Western blot 检测磷酸化p70S6激酶(p-p70s6k)含量.多个独立样本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样本间的比较经秩转换处理后行One Way ANOVA检验,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缺血组p-p70S6k含量增加,术后7d达峰值(4.81 &#177;0.45),为对照组9.64倍(P<0.01);雷帕霉素处理后,p-p70S6k含量术后无明显增加,术后3、7d其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结论 雷帕霉素抑制胆管缺血后p70s6k磷酸化,影响p-p70S6k的生成,这是雷帕霉素抑制胆管缺血后代偿性增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胆管缺血 磷酸化p70s6激酶
原文传递
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系统评价
10
作者 孙蓉菲 潘琳 +2 位作者 张立 蒲丹 李为民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S6K)这一肿瘤相关标志物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p-p70S6K在肺癌中表达及临... 目的系统评价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S6K)这一肿瘤相关标志物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p-p70S6K在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2月4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8个研究共953例患者。p-p70S6K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波动于41%~70%,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波动于17%~91%。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p-p70S6K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OR=5.08,95%CI(2.96,8.71),P〈0.000 01]。在低分化与中高分化的肺癌组织中,p-p70S6K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0,95%CI(0.50,3.92),P=0.53]。p-p70S6K在有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1,95%CI(0.56,2.23),P=0.76]。结论 p-p70S6K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肺癌 淋巴结转移 细胞分化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抑制mTOR信号通路对幼鼠肺损伤时p-AKT1分子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木林 党红星 +3 位作者 鲁雪 方芳 刘成军 许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514,共9页
目的:探讨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致SD幼鼠肺损伤时对磷酸化AKT1(p-AKT1)分子的影响和意义。方法:72只SD幼鼠(3周龄)随机分为空气+生理盐水组、高氧+生理盐水组... 目的:探讨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致SD幼鼠肺损伤时对磷酸化AKT1(p-AKT1)分子的影响和意义。方法:72只SD幼鼠(3周龄)随机分为空气+生理盐水组、高氧+生理盐水组、高氧+OSI-027组及高氧+雷帕霉素组(n=18),分别构建动物模型。高氧选择90%氧气持续干预,生理盐水、OSI-027和雷帕霉素干预分别在观察期第1、3、6、8、10和13天时经腹腔注射给药。在造模第3、7和14天时取各组幼鼠进行体重测量、肺湿干重比(wet/drg weight ratio,W/D)计算、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肺泡间隔宽度测定和肺损伤评分,肺组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S6K1(p-S6K1)和p-AKT1的分布与水平。结果: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幼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肺损伤急性期肺W/D增高(P<0.05),肺泡间隔宽度及肺损伤评分明显增加(P<0.05),肺组织p-S6K1阳性细胞增多(P<0.05),肺组织p-AKT1阳性细胞减少(P<0.05),p-S6K1蛋白显著升高(P<0.01),p-AKT1蛋白明显减低(P<0.01);与高氧组比较,高氧+OSI-027组的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p-S6K1阳性细胞减少(P<0.05),p-AKT1阳性细胞增多(P<0.05),p-S6K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AKT1蛋白水平增加(P<0.05);高氧+雷帕霉素组的肺损伤进一步加重(P<0.05),p-S6K1阳性细胞减少(P<0.05),p-AKT1阳性细胞增加(P<0.05),p-S6K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AKT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高氧+雷帕霉素组比较,高氧+OSI-027组的肺组织损伤减轻(P<0.05),肺组织p-AKT1阳性细胞减少(P<0.05),p-AKT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p-AKT1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其调控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高氧肺损伤时,p-AKT1蛋白水平下降,mTOR抑制剂能增加p-AKT1蛋白水平,但只有mTORC1/2双重抑制剂OSI-027能减轻高氧所致SD幼鼠的肺损伤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肺损伤 磷酸化AKT1 磷酸化s6K1 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m-3、p-S6、STAT-3在脂肪肉瘤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寇天雷 何轩 +3 位作者 朱金磊 孙书磊 刘继尧 郑淑芳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4175-4179,4184,共6页
目的考察Pim-3、磷酸化S6核糖体蛋白(p-S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在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病理科2009-2016年收治的42例确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的肉瘤和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目的考察Pim-3、磷酸化S6核糖体蛋白(p-S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在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病理科2009-2016年收治的42例确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的肉瘤和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im-3、p-S6、STAT-3在肉瘤和瘤旁组织的表达,分析Pim-3、p-S6、STAT-3表达与脂肪肉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Pim-3、p-S6、STAT-3表达与脂肪肉瘤预后的关系。结果Pim-3、p-S6和STAT-3蛋白表达主要位于脂肪肉瘤细胞核,Pim-3、p-S6和STAT-3蛋白在脂肪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1例(50.00%)、19例(45.24%)和22例(52.38%),在瘤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例(23.81%)、8例(19.05%)和9例(21.43%),与瘤旁组织比较,脂肪肉瘤组织Pim-3、p-S6和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肉瘤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Pim-3、p-S6、STAT-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脂肪肉瘤患者至少5年,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生存25例(59.52%),死亡17例(40.48%),均为脂肪肉瘤复发或恶化引起。Pim-3、p-S6和STAT-3阳性患者死亡率均分别高于Pim-3、p-S6和STAT-3阴性患者(P<0.05)。结论Pim-3、p-S6、STAT-3在脂肪肉瘤均呈异常表达,Pim-3、p-S6、STAT-3表达与肉瘤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也与预后不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3 磷酸化s6核糖体蛋白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脂肪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人肺癌细胞株增殖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莹 曾波航 曾木圣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影响及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K1)的表达在雷帕霉素抑制肺癌细胞增长中的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0、0.1、1.0、10.0、100.0 nmol/L)的雷帕霉素处理人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试验判断雷帕霉素的...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影响及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K1)的表达在雷帕霉素抑制肺癌细胞增长中的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0、0.1、1.0、10.0、100.0 nmol/L)的雷帕霉素处理人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试验判断雷帕霉素的敏感株和不敏感株,MTT法检测其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观察人肺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分子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比较P-S6K1在用药前后的表达。结果:4个浓度(0.1、1.0、10.0、100.0 nmol/L)的雷帕霉素持续作用72 h,除H1299细胞株外,对HLAMP、A549和PAa细胞株的抑制率相应增加(P<0.05),100.0 nmol/L时的抑制率达到最大(P<0.05),A值的变化与抑制率一致。位于mTOR上下游的AKT、S6K1、4E-BP1、eIF4E蛋白在所有细胞株中均有表达,P-S6K1在敏感株中呈高表达,在不敏感株中未检测到。在HLAMP和A549中P-S6K1用药后6、12、18和24 h较用药前有所降低。结论:雷帕霉素能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P-S6K1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肺癌细胞株对雷帕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 肺癌 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p-p70S6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周思欣 程海东 +2 位作者 卢灿荣 郑一琼 陈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0期3876-3878,共3页
目的:检测p-p70S6K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结肠癌组织蜡块以及40例同一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蜡块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其中又随机选取3组新鲜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7... 目的:检测p-p70S6K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结肠癌组织蜡块以及40例同一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蜡块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其中又随机选取3组新鲜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70S6K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免疫组化实验中,癌组织阳性28例,阴性12例,阳性率为70%,正常结肠组织阳性14例,阴性26例,阳性率为35%,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得出x2=9.825,P=0.002<0.05,说明癌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中p-p70S6K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免疫印迹实验中,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重复试验三次,均显示目标蛋白(p-p70S6K)分子量约70 KD,癌组织中p-p70S6K表达较正常结肠组织明显增加,两组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t检验,得出P=0.025<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70S6K在结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提示该分子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结肠癌
原文传递
基于mTOR/p-S6K1探讨加味附子理中汤干预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郝彦伟 张怡 +3 位作者 周雪雷 喻俊榕 曾进浩 郭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9-65,共7页
目的:探讨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嘧啶组(0.5 g·kg^-1),加味附子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23.62,11.81,5.91 g·kg^-1)。运用2,... 目的:探讨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嘧啶组(0.5 g·kg^-1),加味附子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23.62,11.81,5.91 g·kg^-1)。运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造模法复制UC大鼠模型,连续灌胃治疗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取结肠组织。运用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半定量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结肠黏膜组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S6K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MDI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IL-4,IL-10含量显著下降,IL-6,TNF-α含量显著上升(P<0.01),结肠黏膜组织mTOR,p-S6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附子理中汤高剂量组大鼠CMDI评分明显下降(P<0.05),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促炎因子IL-6,TNF-α显著降低(P<0.01),抗炎因子IL-4,IL-10明显升高(P<0.05,P<0.01);加味附子理中汤高剂量大鼠mTOR,p-S6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高剂量组可显著减轻UC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扭曲、排列紊乱等病理表现,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TOR/p-S6K1信号、调控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附子理中汤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s6K1)
原文传递
雷帕霉素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郭泳钿 任光阳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5-6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A172,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MTT检测两组细胞增殖;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p-P70S6K)1蛋白表达;TUNEL检测A172凋亡...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A172,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MTT检测两组细胞增殖;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p-P70S6K)1蛋白表达;TUNEL检测A172凋亡。结果:MTT表明,实验组细胞存活增殖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P70S6K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可诱导A172凋亡(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有效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A172增殖,也可诱导其凋亡。雷帕霉素可能通过m TOR/P70S6K1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雷帕霉素 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1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邵换璋 许隽颖 +3 位作者 丁军利 阮婷彦 陈敏斌 陆培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浓度为1—5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分别作用结肠癌细胞或转染小干扰RNA(siRNA)的结肠癌细胞,噻唑蓝(MTY)法观察冬凌草甲素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冬...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浓度为1—5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分别作用结肠癌细胞或转染小干扰RNA(siRNA)的结肠癌细胞,噻唑蓝(MTY)法观察冬凌草甲素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的HT-29细胞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磷酸化AMPKα(p-AMPK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ACC(p-ACC)、磷酸化p53(p-p53)、磷酸化S6K(p-s6K)及磷酸化S6(p-S6)的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活力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曲线,5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HT-29细胞72h后的细胞活力最低,为21.6%。随着作用时间和剂量的增加,HT-29细胞P—AMPKot、p-ACC和p-p5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S6K及P—S6的蛋白表达减弱。转染AMPKotsiRNA的结肠癌细胞活力为(73.3±2.8)%,明显高于转染错义siRNA组的细胞活力[(19.5±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MPKα、p-ACC、AMPKα和p—p53蛋白表达强于转染错义siRNA组,而p—S6的蛋白表达弱于转染错义siRNA组。结论冬凌草甲索通过AMPKα活化通路抑制HT-29细胞活力。冬凌草甲素抑制结肠癌细胞活力与p-AMPKot、p-p53蛋白激活及p-S6K与p-S6的蛋白抑制相关,p53、S6可能是冬凌草甲素抑制结肠癌细胞p-AMPKα活化通路的下游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结肠癌 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化p53 磷酸化s6
原文传递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改丽 李冰 +7 位作者 赵永旺 李鹏飞 毕亮亮 杨晓青 杨濛 张霞 张建 翟文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27-4730,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干预IgA肾病的作用机制及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的方法制备IgA肾病模型...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干预IgA肾病的作用机制及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的方法制备IgA肾病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TOR信号通路下游信号蛋白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pS6)、磷酸化真核细胞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的表达部位,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pS6、p-4EBP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pS6、p-4EBP1主要在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球足细胞及壁层上皮细胞中表达,肾小管中散在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6表达量模型组最高(P﹤0.05),益气组次之(P﹤0.05)。各实验组p-4EBP1蛋白表达量模型组最高(P﹤0.05),复方组、空白组最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同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可通过抑制mTOR下游信号蛋白pS6、p-4EBP1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A肾病 益气化瘀清热方 MTOR信号通路 磷酸化真核细胞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