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检测结果回顾及试剂盒分析
1
作者 陈德柱 陶月 +5 位作者 蔡敏琪 古慕峰 孙志明 顾寿永 姜坤 柏兵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56-262,共7页
目的:对南京鼓楼医院检验科所开展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p-Tau)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对该检测方法更加全面的认识。方法:收集已有的检测数据,对其进行疾病诊断分类,并观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减退、痴呆及其它各类... 目的:对南京鼓楼医院检验科所开展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p-Tau)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对该检测方法更加全面的认识。方法:收集已有的检测数据,对其进行疾病诊断分类,并观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减退、痴呆及其它各类疾病下的p-Tau阳性率。利用细胞与脑组织类参照样品对该方法试剂盒的性能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共包括546例患者数据。其中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p-Tau阳性率为16.7%,诊断为痴呆和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阳性率为23.7%、12.1%。试剂盒对梯度稀释于血清中的参照品不能有效显示线性,不能有效检测出细胞与脑组织参照样品中的p-Tau,对手工加入临床血清标本中的参照品也不能提供预期的叠加值,显示较差的回收率。结论:该试剂盒对p-Tau检测的阳性率较低,其准确性仍需要改进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认知障碍 血清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及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韩丽珠 王文静 +4 位作者 褚忠海 吴元波 吴蕾 程昭昭 孙安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79-3081,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MCI患者和14例认知功能正常者脑脊液标本中Aβ42和P-tau水平,并对MCI患者脑脊液中P-tau和MMSE评分进...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MCI患者和14例认知功能正常者脑脊液标本中Aβ42和P-tau水平,并对MCI患者脑脊液中P-tau和MMSE评分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MCI组脑脊液中Aβ42水平低于对照组,P-tau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相关分析及校正受教育程度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CI组脑脊液中P-tau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中Aβ42和P-tau水平可能为MCI诊断提供依据。MCI患者中脑脊液P-tau水平可能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β-淀粉样蛋白42 磷酸化tau蛋白 脑脊液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源 刘颖 +6 位作者 袁海峰 马新欣 张欣 李明 侯吉星 权乾坤 李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0-1641,共2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周龄雄性大鼠脑片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放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周龄雄性大鼠脑片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放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在模型组和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冈田酸,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P-tau、Ch AT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au表达显著增加(P<0.01);Ch AT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g1各组P-tau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Ch A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Rg1三个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以高浓度组效果最佳。结论人参皂甙Rg1可通过降低P-tau表达水平,提高Ch AT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功能的途径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阿尔茨海默病 磷酸化tau蛋白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下载PDF
益肾化浊方对SAMP8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伟明 崔远武 +2 位作者 王凯 程汝珍 张玉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2-885,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表达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SAMP8随机分成SAMP8组、益肾化浊方(YSHZ)组,选择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作为对照;益肾化浊方按照6. 24 g/kg灌胃干...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表达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SAMP8随机分成SAMP8组、益肾化浊方(YSHZ)组,选择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作为对照;益肾化浊方按照6. 24 g/kg灌胃干预,SAMR1组和SAMP8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日灌胃1次,持续4 w;治疗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Aβ和p-tau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水平、二乙酰-肟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与SAMR1组比较,SAMP8、YSHZ组Aβ、p-tau表达量、ALT水平显著升高(P<0. 05),AST水平显著降低(P<0. 05),Cr、BUN水平无显著变化(P>0. 05);与SAMP8组比较,YSHZ组Aβ、p-tau表达量显著降低(P<0. 05),ALT、AST、Cr、BUN水平无显著变化(P>0. 05)。结论YSHZ可降低7月龄SAMP8海马CA1区Aβ和p-tau的表达,从而减轻两者的神经毒性作用,对肝肾功能未出现明显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浊方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Β淀粉样蛋白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庆新 罗星星 +3 位作者 陈家强 蓝燕玲 朱嫦琳 李炜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3期1772-1773,177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磷酸化tau(p‐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51例AD患者、5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50例对照者脑脊液p‐tau蛋白浓度,比较不同组别中p‐ta... 目的:探讨脑脊液磷酸化tau(p‐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51例AD患者、5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50例对照者脑脊液p‐tau蛋白浓度,比较不同组别中p‐tau水平的差异,同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 )曲线分析p‐tau蛋白对AD的诊断价值,并确定其p‐tau检测AD的最佳临界值及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AD组、VD 组及对照组脑脊液 p‐tau蛋白浓度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 P25~ P75)依次为76.3(59.1~89.8)ng/L、36.4(28.3~44.2)ng/L和34.9(27.7~41.6)ng/L ,其中AD患者脑脊液p‐tau浓度高于V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组脑脊液p‐tau蛋白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p‐tau蛋白诊断A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95% CI:0.904~0.985)。选择55.5 ng/L作为脑脊液p‐tau蛋白检测AD的最佳临界值(Cut‐off),此时检测AD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96.1%。结论脑脊液p‐tau蛋白在AD患者中特异性增高,可作为检测AD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为AD的诊断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
下载PDF
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骏 朱常勤 +2 位作者 梁金玲 麦高阳 李有佳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值将入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168例、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49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磷酸...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值将入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168例、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49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与病情的相关关系。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中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中BDNF的含量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S100B、NSE的含量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MCP-1的含量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异常增高,具体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磷酸化tau蛋白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浆总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康建华 杨立顺 李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以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服务中心≥60岁的22 352例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探讨血浆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以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服务中心≥60岁的22 352例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进行认知功能和日常能力的评分,评分低于标准者再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Hachinski缺血量表进行诊断性评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和物质原因等所致的痴呆患者,最终由神经内科医师确诊AD患者105例,将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无痴呆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共42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T-tau蛋白和P-tau蛋白水平。结果 AD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T-tau和P-tau蛋白水平比较,AD组血浆T-tau水平(15.93±6.59)ng/L高于健康对照组(14.10±6.32)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浆P-tau蛋白水平(1.26±0.75)ng/L高于健康对照组(0.69±0.2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可能对AD患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浆总tau蛋白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急性低压低氧对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ACh水平、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玲 宋永斌 +5 位作者 徐建春 焦岩 王荣 杨遥 刘静 徐江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乙酰胆碱水平(ACh)、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置于模拟海拔6 000 m的低压低氧舱内8 h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海马ACh水平... 目的探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乙酰胆碱水平(ACh)、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置于模拟海拔6 000 m的低压低氧舱内8 h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海马ACh水平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区总tau蛋白(T-tau)和P-tau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常压常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海马区ACh水平和ChAT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P-tau表达增加(P<0.05)。结论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可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海马区ACh水平和ChAT减少以及P-tau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低氧 学习记忆 海马 乙酰胆碱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与总tau蛋白比值对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瑞红 林世和 +3 位作者 于雪凡 赵节绪 江新梅 宋晓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4-5,29,共3页
目的通过对CJD病人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与总tau蛋白比值的研究,探讨其对散发性CJ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例散发性CJD、11例其它痴呆及29例非痴呆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同时测定脑脊液磷酸化tau蛋... 目的通过对CJD病人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与总tau蛋白比值的研究,探讨其对散发性CJ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例散发性CJD、11例其它痴呆及29例非痴呆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同时测定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与总tau蛋白的比值。结果1.CJD组与其它两组相比,p-tau/t-tau的比值有明显差异(P<0.05)。2.在CJD组高浓度的磷酸化tau蛋白与进展快,病程短有关(P<0.01)。结论测定p-tau/t-tau的比值有助于CJD与AD等痴呆类疾病的鉴别,对判定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CJD 脑脊液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微管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在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丽丽 王红阳 +2 位作者 韩广超 禹江涛 王袁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脑的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患者在知觉、注意、言语、记忆以及思维等高级皮层机能方面出现的机能障碍。很多疾病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如缺氧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引发认...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脑的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患者在知觉、注意、言语、记忆以及思维等高级皮层机能方面出现的机能障碍。很多疾病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如缺氧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引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神经中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细胞退变,在这些无功能细胞中可见微管蛋白、磷酸化tau蛋白异常改变。本文主要对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中微管蛋白、磷酸化tau蛋白改变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 磷酸化tau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磷酸化Tau-181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建华 肖利佳 +3 位作者 靳亮 王田园 陈莹莹 张然蓉 《江西科学》 2016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探讨血清中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水平在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AD患者和214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与AD的关系。结果:AD组与健康对... 探讨血清中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水平在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AD患者和214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与AD的关系。结果:AD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性别间血清中p-tau-181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A组、轻度AD、中度及以上AD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水平依次升高,中度及以上AD组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水平相对轻度AD组和健康对照A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轻度AD组血清中p-tau-181蛋白相对健康对照A组有显著差异(P<0.05);以健康老年组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含量建立参考区间,p-tau-181蛋白检测对AD诊断的特异性为89.7%,敏感性为67.5%。结论:血清中p-tau-181蛋白的浓度异常情况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纤维缠结 tau蛋白 血清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
下载PDF
PTEN与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在Aβ_(25-35)诱导的AD样细胞模型中的变化
12
作者 陈洲 陈斌 俞昌喜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392-397,共6页
目的探讨在Aβ25-35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和大鼠胎鼠皮层原代神经元细胞的过程中PTEN及磷酸化tau(Ser396)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40μmol/L和20μmol/L的Aβ25-35分别孵育SH-SY5Y细胞和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孵育后的不同... 目的探讨在Aβ25-35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和大鼠胎鼠皮层原代神经元细胞的过程中PTEN及磷酸化tau(Ser396)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40μmol/L和20μmol/L的Aβ25-35分别孵育SH-SY5Y细胞和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孵育后的不同时间点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印迹法观测各时间点磷酸化tau(Ser396)蛋白水平来确定模型的建立;同时观察在此过程中PTEN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Aβ25-35孵育时间的延长,SH-SY5Y细胞和大鼠皮层原代神经元细胞逐渐出现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胞体变圆,突起回缩甚至消失,细胞间连接断裂等现象,细胞磷酸化tau(Ser396)蛋白水平于诱导后6h升高,12~24h达到高峰;PTEN蛋白水平于3h左右开始升高,6~12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48h甚至低于正常对照组,且PTEN蛋白水平的升高先于磷酸化tau(Ser396)蛋白水平的升高。结论 PTEN与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模型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其发生早期PTEN表达可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AΒ25-35 磷酸化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原代皮层神经元
下载PDF
磷酸化Tau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程明 曹秉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6期157-158,共2页
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无纤维缠结被认为是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后,Tau蛋白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因此Tau蛋白也可能参与了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脑缺血损伤后Tau蛋白在脑组... 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无纤维缠结被认为是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后,Tau蛋白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因此Tau蛋白也可能参与了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脑缺血损伤后Tau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tau蛋白 脑缺血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caspase-3、磷酸化tau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彤 刘海军 徐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β-C)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caspase-3、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OSAS模型组(模型组)和OSAS模型组+β-C干预组(干预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β-C)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caspase-3、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OSAS模型组(模型组)和OSAS模型组+β-C干预组(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低氧舱建立OSAS大鼠动物模型。模型组及干预组小鼠于造模前给予β-C灌胃,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完成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实验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p-tau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均P <0. 05);干预组第2~5 d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均P <0. 05)。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和干预组(均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干预组caspase-3、p-tau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 <0. 05)。结论β-C可减轻OSAS所致的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3、p-tau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缺氧 CASPASE-3 磷酸化tau蛋白 Β-胡萝卜素 学习记忆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神经原磷酸化Tau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惠萍 吕心瑞 +3 位作者 史鸿云 石镇霞 李新春 李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6期8641-8646,共6页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决定轴突的生长,并可参与损伤神经的再生和功能修复。目的:进一步验证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对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月龄雄性Wis...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决定轴突的生长,并可参与损伤神经的再生和功能修复。目的:进一步验证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对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将冈田酸微量注射至拟大鼠海马CA1区建立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预处理组于造模前将神经生长因子注射至侧脑室;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等体积的二甲亚砜作为对照。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上述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分别用改进的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原纤维缠结,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大鼠出现认知、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出现较多神经原纤维缠结,而且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增多;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组大鼠的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提示神经生长因子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减少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纤维原缠结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丙泊酚对仔鼠海马磷酸化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_(1-4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清 张亮 +2 位作者 陈伯成 陈娴 张国琴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怀孕大鼠注射丙泊酚对其后代空间认知探索能力及海马磷酸化tau蛋白(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沉积表达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24只雌鼠与8只雄鼠按雌雄比3∶1合笼受孕。怀孕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鼠分为早期组(E组)... 目的探讨怀孕大鼠注射丙泊酚对其后代空间认知探索能力及海马磷酸化tau蛋白(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沉积表达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24只雌鼠与8只雄鼠按雌雄比3∶1合笼受孕。怀孕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鼠分为早期组(E组)、中期组(M组)、晚期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6只。E组、M组、L组经腹腔注射丙泊酚80 mg·kg-1·d-1,连续注射7 d。C组注射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代替丙泊酚。在孕鼠子代30日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取其海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丝氨酸202位点磷酸化tau蛋白及Aβ(1-42)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65.60±7.23)s相比,E组(51.20±8.11)s、M组(36.00±6.44)s、L组(47.20±12.30)s,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组仔鼠海马Aβ(1-42)和P-tau含量较E组、L组、C组高[Aβ(1-42):(27.38±5.90)比(12.65±2.08),(13.79±3.37),(65.60±7.23);P-tau:(26.35±5.83)比(13.65±3.46),(14.56±3.82),(8.49±1.20)]。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亦显示M组仔鼠海马Aβ(1-42)和P-tau含量较E组、L组、C组高[Aβ(1-42):(88.6±7.43)比(71.60±6.79),(13.79±3.37),(65.80±6.28);P-tau:(230.13±8.22)比(210.42±2.20),(210.95±1.75),(200.65±1.57)],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多次注射丙泊酚损伤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孕中期暴露致损伤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海马P-tau、Aβ(1-42)沉积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海马 MORRIS水迷宫 磷酸化tau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经颅电刺激对阿尔兹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_1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玥 刘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对阿尔兹海默病(Alze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_1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经颅电刺激2 w、4 w、6 w组。采用大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凝...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对阿尔兹海默病(Alze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_1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经颅电刺激2 w、4 w、6 w组。采用大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凝聚态β-淀粉样肽,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_1区形态学结构,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_1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Morris水迷宫实验大鼠测试学习和记忆能力,经颅电刺激2 w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电刺激4 w组、6 w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成绩均好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电刺激时间延长,经颅电刺激各组磷酸化tau蛋白量逐渐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能够改善阿尔兹海默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CA_1区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有关,对细胞的重塑有积极影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经颅电刺激 海马CA1 学习记忆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虎杖乙醇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殷紫 张二飞 +5 位作者 齐越 张艳军 刘超 谭东明 陈二华 季润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9-2292,共4页
目的观察虎杖乙醇提取物(醇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方法 66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 3 mg/kg)及虎杖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6、18 g/kg),每组11只,除假手术组单侧... 目的观察虎杖乙醇提取物(醇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方法 66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 3 mg/kg)及虎杖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6、18 g/kg),每组11只,除假手术组单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3μL外,其余各组单侧海马注射3μLAβ25-35(3 nmol/L)造模。给药21 d后,通过Y迷宫、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法测定tau蛋白磷酸化位点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醇提物组可显著增加小鼠自发交替反应率,缩短逃避潜伏期,增加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和穿台次数(P <0. 05,P <0. 01),但各组小鼠进臂总次数和游泳速度无明显变化(P>0. 05);显著减少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199、Ser396、Ser404、Thr231)表达(P <0. 05,P <0. 01),但各组tau-5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 0. 05)。结论虎杖醇提物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25-35致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乙醇提取物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能力 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CA1区VEGF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远君 余昌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292-229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2VO);实验开始后1、2、3月,应... 目的观察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2VO);实验开始后1、2、3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VEGF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VEGF表达在1、2月时明显增高(P<0.05),3月时各组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在1月时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和3月时,模型组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慢性脑低灌注时VEGF表达增高可能是一种自身保护机制,磷酸化tau蛋白参与了慢性脑低灌注认知功能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低灌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磷酸化tau蛋白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老年病人血清Aβ42与磷酸化Tau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茜 陶月 +6 位作者 陈衣强 刘思远 陈德柱 彭鲁 顾寿永 蔡敏琪 柏兵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Aβ42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已开展的425例门诊或住院60岁以上老年病人的血清Aβ42与p-Tau检测结果(两项均为同时检测),分析其在痴呆或其他疾病病人中的阳性率情...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Aβ42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已开展的425例门诊或住院60岁以上老年病人的血清Aβ42与p-Tau检测结果(两项均为同时检测),分析其在痴呆或其他疾病病人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血清Aβ42与p-Tau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6.2%与24.7%,同时阳性率为21.4%。血清Aβ42在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及AD的病人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8%、44.9%与50.0%,血清p-Tau分别为12.4%、22.4%与16.7%。然而,它们在具有肺部炎症或感染的病人中阳性率高达64.7%,并且两者几乎同时为阳性。结论血清Aβ42与p-Tau水平对AD的辅助诊断价值可能有限,但对提示肺部感染可能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认知功能减退 血清β淀粉样蛋白 血清磷酸化tau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