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磷酸酶法在体外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学清 杨晓鸥 +1 位作者 潘国宗 朱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7-478,共2页
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必需在体外筛选出对肿瘤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并针对个体治疗为目的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这些化疗药物敏感试验都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测定瘤细胞数的方法。常用的有3HTdR掺入法和MT... 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必需在体外筛选出对肿瘤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并针对个体治疗为目的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这些化疗药物敏感试验都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测定瘤细胞数的方法。常用的有3HTdR掺入法和MTT法[1,2],以及结晶紫染色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酸酶法 药物筛选 肿瘤 药物疗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万楚成 刘瑜 +5 位作者 周培一 夏云金 姜铧 章正华 杨华强 郭仁慈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5-386,共2页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免疫分型 急性白血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大鼠尺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酸性磷酸酶法研究
3
作者 胡圣望 李应续 +2 位作者 胡振武 钱月楼 宋铁山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尺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建立模型 ,采用酸性磷酸酶法观测。结果大鼠尺神经的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纵向投射 ,主要到脊髓C6中段至T1中段胶状质 ,其横向投射则均在胶状质中线以内 ... 目的研究大鼠尺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建立模型 ,采用酸性磷酸酶法观测。结果大鼠尺神经的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纵向投射 ,主要到脊髓C6中段至T1中段胶状质 ,其横向投射则均在胶状质中线以内 ,主要位于胶状质内侧半的外侧 1 /2 -3/4区域。结论尺神经投射居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尺神经感觉纤维 脊髓 胶状质 定位投射 酸性磷酸酶法 研究
下载PDF
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酸性磷酸酶法研究)
4
作者 胡圣望 胡松林 蔡丽霞 《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渍变的原理,以酸性磷酸酶(ACP)法研究了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内的定位投射。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主要至脊髓C6上段至C4下段肢状质;少数动物还投射至C6下段及T1上段.其横向投射均在肢状质中线...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渍变的原理,以酸性磷酸酶(ACP)法研究了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内的定位投射。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主要至脊髓C6上段至C4下段肢状质;少数动物还投射至C6下段及T1上段.其横向投射均在肢状质中线以外,且主要位于肢状质外侧半的内和中1/3区域,部分动物的投射区占居肢状质外侧半的内侧/2范围.投射柱从上至下有向外扩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腋神经 感觉纤维 脊髓胶状质 定位投射 酸性磷酸酶法 酶活性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磷酸酶法测定血清锂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波 贾黎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磷酸酶法测定血清锂,进行两种方法学之间的比较。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离子选择电极法为比较方法,磷酸酶法为试验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在两台仪器上面进行测定,记... 目的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磷酸酶法测定血清锂,进行两种方法学之间的比较。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离子选择电极法为比较方法,磷酸酶法为试验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在两台仪器上面进行测定,记录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在血清锂检测中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磷酸酶法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提高了生化项目检测的自动化程度,离子选择电极法适合于急诊检测,方便,快速。在血锂检测中,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方便检验工作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锂 离子选择电极 磷酸酶法 可比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磷酸酶法研制的微囊藻毒素自动检测仪
6
作者 魏峰 毛芳芳 +2 位作者 汤杰 黄升 崔海松 《分析仪器》 CAS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研发了一种采用磷酸酶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定量进样、清洗、反应、检测、系统控制等模块。仪器采用微流芯片、微量注射泵进行各种试剂的定量,避免交叉污染;采用三维运动机械臂进行各个加样位点的精确定位及... 研发了一种采用磷酸酶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定量进样、清洗、反应、检测、系统控制等模块。仪器采用微流芯片、微量注射泵进行各种试剂的定量,避免交叉污染;采用三维运动机械臂进行各个加样位点的精确定位及加样,并与磷酸酶法检测方法结合,设计得到一种能够自动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检测仪。仪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仪器检测精密度为9.1%;检出限为0.075μg/L;实际水样比对测试,仪器测试结果与标准方法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法 自动检测仪 微囊藻毒素
下载PDF
磷酸酶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血清锂的检测效果比较
7
作者 李绍玲 吴梅丹 刘亚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4期56-59,共4页
目的比较磷酸酶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血清锂的检测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参照EP9-A2标准,对100例服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样抽检,将其血样分别以磷酸酶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并将血样检测结果进行对... 目的比较磷酸酶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血清锂的检测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参照EP9-A2标准,对100例服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样抽检,将其血样分别以磷酸酶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并将血样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观察两种方式的检测的效果。结果根据检测仪器的试剂盒说明和稀释实验,结合朗道的中值质控血清和磷酸酶法检测,本次研究的批内血清锂浓度为1.08 mmol/L,SD=0.03、CV=2.78%;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两种检测方式的系统误差均低于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的系统规误差值,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r2=0.967,回归方程为Y=1.025X+0.002,两者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磷酸酶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均能有效对服用碳酸锂患者的血清锂含量进行检测,并且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磷酸酶法能够有效结合现代化仪器及先进的检测手段,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血清锂项目检测的自动化,对于制定和调整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案,药物中毒的诊断和疗效监控,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法 离子选择电极 血清锂 碳酸锂 过量 相关性 检测效果
下载PDF
应用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亚 尹立红 +2 位作者 浦跃朴 张立将 朱光灿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目的:以DiFMUP为底物,建立微囊藻毒素的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检测法(F-PPIA)并探讨其在水体微囊藻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太湖水华期间水样分别应用F-PPIA和HPLC方法检测微囊藻毒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F-PPIA方法检测南... 目的:以DiFMUP为底物,建立微囊藻毒素的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检测法(F-PPIA)并探讨其在水体微囊藻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太湖水华期间水样分别应用F-PPIA和HPLC方法检测微囊藻毒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F-PPIA方法检测南京玄武湖、莫愁湖、南湖等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同时应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体中叶绿素含量。结果:F-PPIA法对水中MC的检测范围是(0.02~0.5)μg/L。FPPIA和HPLC方法检测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物质的结果相关性较好(r=0.9678,P〈0.001)。南京玄武湖、莫愁湖、南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类物质分别为(6.671~14.579)、(0.096~0.166)、(0.050~0.057)μg/L,叶绿素含量分别为(51.182~183.956)、(40.946~65.513)及40.946μg/L。结论:F-PPIA法能快速、准确检测环境样本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南京7~8月玄武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微囊藻毒素类物质污染程度较莫愁湖、南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 水体污染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磷酸酶抑制检测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雪莲 曲勤凤 顾文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37-440,共4页
对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快速筛选方法——磷酸酶抑制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并提出了该方法的筛选检出限,对标准溶液、加标回收样品及市场采样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就该方法的重复性进行验证。检测结果显示,磷酸酶抑制法检测... 对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快速筛选方法——磷酸酶抑制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并提出了该方法的筛选检出限,对标准溶液、加标回收样品及市场采样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就该方法的重复性进行验证。检测结果显示,磷酸酶抑制法检测准确率高,重复性较好,提出的筛选检出限(200μg/kg)远低于我国相关标准的规定(600μg/kg),是一种对于腹泻性贝类毒素DSP较为理想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类毒素 磷酸酶抑制 筛选检测
下载PDF
检测骨碱性磷酸酶方法诊断小儿佝偻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研 邵莫 《医疗装备》 2016年第6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在小儿佝偻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临床患儿1941例,均为免疫法检测,临床初筛发现有多汗、夜惊等症状,分别以BALP≥300及BALP≥250U/L为诊断界限值,与免疫检测法检测结果进...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在小儿佝偻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临床患儿1941例,均为免疫法检测,临床初筛发现有多汗、夜惊等症状,分别以BALP≥300及BALP≥250U/L为诊断界限值,与免疫检测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简易诊断符合率为25.4%,骨碱性磷酸酶方法符合率为84.1%,差异明显(P<0.05);简易方法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73.1%、7.8%,骨碱性磷酸酶法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16.3%、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小儿佝偻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有助于小儿佝偻病的早期发现,可为早期防治及诊治提供有价值依据,可当做诊治小儿佝偻病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碱性磷酸酶法 小儿 佝偻病 灵敏指标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钙-钴显示法测定冻融蟾蜍皮肤活性
11
作者 原德新 王淑贤 +2 位作者 秦士武 王杰 秦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6期94-95,共2页
关于组织器官的保存和移植国内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但是,对皮肤的保存以及最佳的温度观察组织细胞的活性还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Olympus ALPase钙-钴测定皮肤酶的活性,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钙-钴 皮肤 蟾蜍 显微镜
下载PDF
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FRAP法)
12
作者 蔡丽霞 《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 1994年第3期97-99,共3页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段。C6-T2各节段SG...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段。C6-T2各节段SG水平向“眉”长所测均值(mm)分别为0.995、0.996、0.918、0.783、0.642,而尺神经向C6-T2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354-0.556、0.333-0.542、0.214-0.515、0.144-0.319、0-0.223的范围,这主要显示了SG的中间区逐渐迁移至内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尺神经 一级传入纤维 脊髓胶状质 定位投射 定量分析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法
下载PDF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雪莲 俞漪 +1 位作者 曲勤凤 顾文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为了满足当前对于食品安全实时监控的需要,对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两种快速筛选方法———蛋白磷酸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开展了研究,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规定制定了这两种方法的筛选检出限,再对标准溶液及模拟阳性样品进行了检测,... 为了满足当前对于食品安全实时监控的需要,对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两种快速筛选方法———蛋白磷酸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开展了研究,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规定制定了这两种方法的筛选检出限,再对标准溶液及模拟阳性样品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重复性验证,最后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原理并进行了优势比较。检测结果显示这两种筛选方法均具有准确率高,重复性较好的优点,本文提出的筛选检出限(200μg/kg)远低于我国相关标准的规定(600μg/kg),都不失为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理想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 蛋白磷酸酶抑制 酶联免疫
下载PDF
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寡核苷酸探针不同显色方法对结核患者痰标本的检测
14
作者 张灵霞 庄玉辉 +2 位作者 杨华卫 李邦印 夏湘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评价 16S~ 2 3SrDNA间隔区序列寡核苷酸探针碱性磷酸酶显色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法对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 5′端 18bp的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的碱性磷酸酶显色反应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 目的 评价 16S~ 2 3SrDNA间隔区序列寡核苷酸探针碱性磷酸酶显色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法对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 5′端 18bp的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的碱性磷酸酶显色反应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检测 90例结核患者和 30例非结核患者痰标本。结果 痰标本基因组DNA直接与探针杂交 ,碱性磷酸酶显色反应检测阳性率为 2 2 2 % ,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检测阳性率为 33 3% ;痰标本经引物PL1、PL2扩增 (扩增产物 35 0bp ,)与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碱性磷酸酶显色反应检测阳性率为 77 8% ,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检测阳性率为 83 3% ;痰标本经引物b扩增 (扩增产物 2 5 0bp)与探针杂交 ,碱性磷酸酶显色和化学发光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75 6 %、80 0 % ,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痰涂片。寡核苷酸探针与 30例非结核患者痰标本DNA杂交则全为阴性。结论 寡核苷酸探针和 2 5 0bpPCR扩增产物相结合 ,经化学发光显色是分枝杆菌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23rDNA间隔区 寡核苷酸探针 斑点杂交 化学杂光 碱性磷酸酶显色
下载PDF
水体中蓝藻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陆羚子 刘婷 +3 位作者 吴俣 倪鲁波 蒋玲波 唐雷鸣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155-157,162,共4页
蓝藻多肽类代谢产物(Cyanopeptides)占已知蓝藻生物活性物质数量的60%以上,具有多器官毒性、遗传毒性、强致癌性等特点,会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蓝藻藻华频繁暴发,对饮用水体中蓝藻毒素进行检测刻不容缓。本... 蓝藻多肽类代谢产物(Cyanopeptides)占已知蓝藻生物活性物质数量的60%以上,具有多器官毒性、遗传毒性、强致癌性等特点,会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蓝藻藻华频繁暴发,对饮用水体中蓝藻毒素进行检测刻不容缓。本文对不同类型蓝藻毒素进行阐述,重点归纳了不同毒素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各种检测方式的优缺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蓝藻毒素的精准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酶联免疫吸附 蛋白磷酸酶抑制
下载PDF
三氯乙烯诱发SD大鼠产生免疫反应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晓燕 庄志雄 +1 位作者 黄海雄 吴敏仪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SD大鼠对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TCE)免疫刺激的反应 ,拟建立大鼠对TCE免疫反应的模型。方法 背部皮内注射体积分数为 15 %的TCE免疫SD大鼠 ,1周 1次 ,免疫 5次后于大鼠左后足跖膜下注射TCE攻击 ,6h后称左右后足重量... 目的 研究SD大鼠对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TCE)免疫刺激的反应 ,拟建立大鼠对TCE免疫反应的模型。方法 背部皮内注射体积分数为 15 %的TCE免疫SD大鼠 ,1周 1次 ,免疫 5次后于大鼠左后足跖膜下注射TCE攻击 ,6h后称左右后足重量计算肿胀度。取TCE免疫大鼠心脏血 ,分离并培养单个核细胞。将培养的细胞与系列浓度的TCE共同培养 2d后 ,检测细胞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据此判断细胞的活化增殖程度。结果 TCE免疫大鼠攻击足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0 5 )。体积分数为 3 %的TCE可使培养的大鼠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达到峰值。结论 重复皮内注射TCE ,可使SD大鼠产生某种免疫反应。SD大鼠的单个核细胞可被TCE刺激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肿胀度 酸性磷酸酶法 SD大鼠
下载PDF
他莫昔芬对结肠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一帆 马保金 +1 位作者 辛国明 蔡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06-508,共3页
目的 研究他莫昔芬 (tamoxifen ,TMX)对结肠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Caco 2和LoVo两种结肠癌细胞株 ,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测定 1× 10 -4~ 1× 10 -9mol/LTMX并联合应用 5 氟尿嘧啶 (5 FU)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他莫昔芬 (tamoxifen ,TMX)对结肠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Caco 2和LoVo两种结肠癌细胞株 ,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测定 1× 10 -4~ 1× 10 -9mol/LTMX并联合应用 5 氟尿嘧啶 (5 FU)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凋亡。结果 TMX对两种细胞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TMX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MX +5 FU有协同作用 ,其作用较单药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TMX组、5 FU组及联合用药组对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尤其是联合用药组 ,TMX可加强 5 FU的作用 ,强烈地诱导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比例为 33.2 6 % (LoVo细胞株 )和 4 5 .87% (Caco 2细胞株 )。结论 TMX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生长 ,并可加强 5 FU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 (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结肠癌细胞株生长 抑制作用 酸性磷酸酶法 雌激素受体Β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人皮肤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静 梁勇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D)对人皮肤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D)对人皮肤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PCNA蛋白表达。结果 AD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A431细胞生长增殖;且同一时间点50mg/L、100mg/LAD组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D组作用A431细胞24h时,部分细胞核染色质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不同浓度AD作用A431细胞24h,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及坏死率均随AD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且50mg/L、100mg/L AD组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D作用A431 24h细胞内PCNA蛋白随AD浓度升高表达逐渐减少。AD作用A431细胞24h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较,50mg/L、100mg/L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可明显抑制A431细胞生长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下调PCNA蛋白表达有关。AD能诱导A431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A431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 流式细胞术 酸性磷酸酶法
下载PDF
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宫瑾 于胜波 +2 位作者 杨文波 高海斌 隋鸿锦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海人酸(KA)癫痫模型中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方法采用KA癫痫模型,在造模后第7天应用碱性磷酸酶法显示海马脑片的微血管,光镜观察,定量分析。结果海马内的微血管呈层分布,构筑模式与神经元的构筑模式相一致;KA组的微血管数目明... 目的观察海人酸(KA)癫痫模型中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方法采用KA癫痫模型,在造模后第7天应用碱性磷酸酶法显示海马脑片的微血管,光镜观察,定量分析。结果海马内的微血管呈层分布,构筑模式与神经元的构筑模式相一致;KA组的微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血管平均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血管总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血管的平均长度略高于对照组(P=0.085)。结论癫痫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是癫痫发病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人酸 海马 微血管 碱性磷酸酶法
下载PDF
薯蓣皂苷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朋 曹同涛 +2 位作者 刘栋 姜涛 王慧林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用酸性磷酸酶法分别检测五种薯蓣皂苷对人源性肝癌BEL-7404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五种薯蓣皂苷对所试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生长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薯蓣皂苷5对肝癌细胞的生...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用酸性磷酸酶法分别检测五种薯蓣皂苷对人源性肝癌BEL-7404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五种薯蓣皂苷对所试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生长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薯蓣皂苷5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达到90%以上。结论体外实验表明五种薯蓣皂苷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其中具有末端β-半乳糖基的薯蓣皂苷5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酸性磷酸酶法 抗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