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BiPO_4的高循环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蒿豪 李佳 +1 位作者 姚一一 王兵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用固相法合成富锂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通过包覆磷酸铋(Bi PO4)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循环稳定性。XRD、SEM及TEM测试结果表明,包覆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Bi PO4的结构与Li[Li0.2Mn0.54Ni0.13Co0.13]O... 用固相法合成富锂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通过包覆磷酸铋(Bi PO4)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循环稳定性。XRD、SEM及TEM测试结果表明,包覆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Bi PO4的结构与Li[Li0.2Mn0.54Ni0.13Co0.13]O2相比没有发生变化,Bi PO4均匀地包覆在材料表面,包覆层厚度约为10 nm。在2.0~4.8 V充放电,当电流为0.1 C时,制备的Li[Li0.2Mn0.54Ni0.13Co0.13]O2/Bi PO4的首次库仑效率从Li[Li0.2Mn0.54Ni0.13Co0.13]O2的75%提高到83%,以0.2 C循环10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在249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bipo4) 包覆
下载PDF
磷酸铋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药物中的铋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凤灵 王丽 +2 位作者 崔延瑞 李全民 王俊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60-1360,共1页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含量 测定 药物 原子吸收光谱法 Bi(Ⅲ) 磷酸 PO4^3-
下载PDF
Ba_(3)Bi_(2)(PO_(4))_(4)∶Tb^(3+)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崔瑞瑞 陈倩 +1 位作者 张鑫 邓朝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Ba_(3)Bi_(2-x)(PO_(4))_(4)∶xTb^(3+)(x=0.05,0.1,0.15,0.3,0.4,0.5)绿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Ba_(3)Bi...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Ba_(3)Bi_(2-x)(PO_(4))_(4)∶xTb^(3+)(x=0.05,0.1,0.15,0.3,0.4,0.5)绿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Ba_(3)Bi_(2)(PO_(4))_(4)纯相,Ba_(3)Bi_(1.7)(PO_(4))_(4)∶0.3Tb^(3+)的带隙估计值为4.21 eV。当激发光的波长为377 nm时,样品的发射光谱的波峰位于543 nm、584 nm和619 nm处,分别对应于Tb^(3+)的^(5)D_(4)→^(7)F_(5)、^(5)D_(4)→^(7)F_(4)和^(5)D_(4)→^(7)F_(3)的能级跃迁。随着Tb^(3+)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x=0.3时,发光强度最大。计算表明最近邻离子在Ba_(3)Bi_(2-x)(PO_(4))_(4)∶xTb^(3+)荧光粉的浓度猝灭中起主要作用。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变化不大,表明样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CIE色坐标图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可以被紫外光有效激发而发出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_(3)Bi_(2-x)(PO_(4))_(4)∶xTb^(3+) 石结构磷酸 高温固相反应法 绿色荧光粉 稀土掺杂 光致发光 能级跃迁 热稳定性
下载PDF
BiPO_(4)/赤铁矿光催化降解气态苯乙烯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浩然 姚洁玉 +1 位作者 彭书传 朱承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9-376,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BiPO_(4)/赤铁矿复合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DRS)、BET比表面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一系列表征,同时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BiPO_(4)/赤铁矿复合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DRS)、BET比表面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一系列表征,同时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复合催化剂对气态苯乙烯降解的影响及其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天然赤铁矿的负载能有效提高BiPO_(4)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提升其光催化活性;当制备BiPO_(4)/赤铁矿的条件为质量比1∶1、溶液pH=1、焙烧温度300℃时,复合材料对50 mg·m^(-3)气态苯乙烯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7.9%,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4次循环实验后,降解率仅下降5.9%,稳定性得以证明.经过机理实验研究证明,BiPO_(4)/赤铁矿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乙烯主要是光生电子-空穴对、氧衍生的超氧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气态苯乙烯 水热法 磷酸(bipo_(4)) 赤铁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