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正丁基锡-N-琥珀酰亚胺苯甲酸酯的合成及其^(125)I标记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振锋 汪勇先 +3 位作者 周伟 王丽华 夏姣云 尹端沚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合成了3-正丁基锡-N-琥珀酰亚胺苯甲酸酯(ATE)和N-琥珀酰亚胺-3-碘苯甲酸酯(SIB),其产率分别为45.4%和71.4%,并用核磁、质谱、红外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ATE进行了125I标记,得到S125IB,标记率可达93.0%,放化纯度>98.0%。本方... 合成了3-正丁基锡-N-琥珀酰亚胺苯甲酸酯(ATE)和N-琥珀酰亚胺-3-碘苯甲酸酯(SIB),其产率分别为45.4%和71.4%,并用核磁、质谱、红外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ATE进行了125I标记,得到S125IB,标记率可达93.0%,放化纯度>98.0%。本方法为放射性药物碘的间接标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正丁-n-琥珀苯甲酸(ATE) N-琥珀-3-碘苯甲酸(SIB) ^125I标记
下载PDF
2-氯苄基-N-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的合成研究
2
作者 程玉婷 彭阳峰 赵红亮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7-610,共4页
以2-氯苄醇和三氯甲基碳酸双酯为起始原料,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合成了氯甲酸2-氯苄酯,并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制备得到肽类保护剂2-氯苄基-N-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两步反应的总收率接近50%,所得产品经1H NMR确证。
关键词 2-氯苄-n-琥珀碳酸 合成 N-羟琥珀
下载PDF
以Peterson烯基化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手性亚胺酯
3
作者 刘剑剑 曾永明 卢崇道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9-737,770,共10页
发展了一种以Peterson烯基化反应合成一系列α,β-不饱和N-叔丁基亚磺酰基手性亚胺酯的方法。以α-三甲基硅基-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酯为底物,KHMDS为碱,再对醛进行亲核加成,诱发硅基C→O的1,3迁移,经过顺式消除,以71%-96%的分离产率得到... 发展了一种以Peterson烯基化反应合成一系列α,β-不饱和N-叔丁基亚磺酰基手性亚胺酯的方法。以α-三甲基硅基-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酯为底物,KHMDS为碱,再对醛进行亲核加成,诱发硅基C→O的1,3迁移,经过顺式消除,以71%-96%的分离产率得到一系列立体专一的E式α,β-不饱和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酯化合物。该方法无论对芳香醛、杂环芳香醛、α,β-不饱和醛还是易烯醇化的脂肪醛都有很好的反应性,对芳环上的给电子基和吸电子基都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大部分反应都可以放大到克级水平,且通过将双键氢化,可得到一系列烷基化的带手性助剂的亚胺酯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三甲-n-叔丁 亲核加成 顺式消除 立体专一性合成
下载PDF
AccQ-Tag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宇堃 梁蔚阳 +1 位作者 薛巧如 王淼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cQ—Tag法,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为衍生试剂,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中17种氨基酸柱前衍生,用Waters2695 HPLC仪器,Acc...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cQ—Tag法,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为衍生试剂,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中17种氨基酸柱前衍生,用Waters2695 HPLC仪器,AccQ—Tag^TM柱,以醋酸钠(pH4.95)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水为流动相C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8nm,柱温为37℃,进样量为5止。结果17种氨基酸的线性回归方程r值为0.9996~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3.3%~104.4%(RSD值为0.88%~3.05%,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Q—Tag法 复方氨酸注射液(18AA—V) 6-氨喹啉-n-琥珀甲酸(AQC) 柱前衍生化法
下载PDF
两种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晓丽 孟磊 +6 位作者 巴吐尔 李琳琳 李新霞 孔彬 勉强辉 王烨 毛新民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2年第3期19-24,共6页
建立以PITC法和AQC法为柱前衍生试剂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e2695操作系统,色谱柱为Shim-vp,ODS(250mm×4.6mm,5μm)(日本,岛津公司),以甲醇/乙腈/水和醋酸钠溶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 建立以PITC法和AQC法为柱前衍生试剂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e2695操作系统,色谱柱为Shim-vp,ODS(250mm×4.6mm,5μm)(日本,岛津公司),以甲醇/乙腈/水和醋酸钠溶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对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衍生化方法灵敏度好、分离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0 0),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75.1%~127.0%),进样精密度好(RSD为0.12%~3.42%)。PITC法在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显示了良好的测试准确性;而AQC法测定尿液中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超出线性范围,需要对尿样的前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硫氢酸苯 6-氨喹啉-n-琥珀甲酸(AQC) 血液 尿液 游离氨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光斌 陈发河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食品中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17种氨基酸的含量.以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为衍生试剂,醋酸盐-磷酸盐缓冲液、乙睛、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ccQ^*Tag(Waters)氨...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食品中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17种氨基酸的含量.以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为衍生试剂,醋酸盐-磷酸盐缓冲液、乙睛、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ccQ^*Tag(Waters)氨基酸分析柱为色谱柱,紫外检测.结果显示,氨基酸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10~80μmol/L,最小检出限为0.23μmol/L,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1.8%~4.9%之间,回收率在89.3%~115.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氨喹啉-n-琥珀甲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组学探究SSO调控SiO_(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
7
作者 张颖书 何海兰 +3 位作者 戚荣 杨洁 王宏丽 刘和亮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8-416,共9页
目的探讨磺基-N-琥珀酰亚胺油酸酯(sulfo-N-succinimidyloleate,SSO)调控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_(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于2023年3月,以常规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SSO染毒组... 目的探讨磺基-N-琥珀酰亚胺油酸酯(sulfo-N-succinimidyloleate,SSO)调控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_(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于2023年3月,以常规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SSO染毒组、SiO_(2)染毒组和SiO_(2)+SSO染毒组,使用SSO和SiO_(2)分别单独或联合染毒NR8383细胞36 h构建细胞模型。免疫荧光和BODIPY 493/503染色分别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6)和细胞内脂质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D36、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胆碱磷酸转移酶1(cholinephosphotransferase 1,CHPT1)的蛋白表达水平,脂质代谢组学筛选差异脂质代谢物及富集的途径。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用LSD检验。结果SiO_(2)染毒导致巨噬细胞CD36、P-mTOR表达增加(P=0.012、0.020),LXR表达降低(P=0.005),细胞内脂质水平升高,给予SSO干预后,与SiO_(2)染毒组比较,SiO_(2)+SSO染毒组巨噬细胞CD36表达降低(P=0.023),LXR表达升高(P=0.000)。代谢组学筛选出C组和SiO_(2)染毒组中有87个差异代谢物,SiO_(2)染毒组和SiO_(2)+SSO染毒组中有19个差异代谢物,两个组中差异代谢物存在5个交集,分别为PS(22∶1/14∶0)、DG(O-16∶0/18∶0/0∶0)、PGP(i-13∶0/i-20∶0)、PC(18∶3/16∶0)、鞘氨酸(SPA)。两个比较组差异代谢物均主要富集在甘油磷脂代谢和鞘脂代谢通路。对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中的差异基因CHPT1进行验证,SiO_(2)染毒后导致巨噬细胞CHPT1表达降低(P=0.041)。结论SSO可能通过调控PS(22∶1/14∶0)、DG(O-16∶0/18∶0/0∶0)、PGP(i-13∶0/i-20∶0)、PC(18∶3/16∶0)、SPA以及甘油磷脂代谢和鞘脂代谢通路改善SiO_(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组学 白细胞分化抗原36 -n-琥珀油酸 矽肺 脂质代谢紊乱
原文传递
AccQ-Tag法测定复方精氨酸胶囊中精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粱蔚阳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3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精氨酸胶囊中精氨酸含量的AccQ-Tag法。方法: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为衍生剂,与复方精氨酸胶囊中精氨酸柱前定量衍生,用Waters HPLC仪,AccQ-Tag^(TM)氨基酸分析柱,以pH4.95醋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A...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精氨酸胶囊中精氨酸含量的AccQ-Tag法。方法: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为衍生剂,与复方精氨酸胶囊中精氨酸柱前定量衍生,用Waters HPLC仪,AccQ-Tag^(TM)氨基酸分析柱,以pH4.95醋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水(3:2)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线性范围:0.1006~0.9054μg,r=0.9995(n=5)。回收率:99.7%,RSD 0.38%(n=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辅料无干扰,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Q-Tag法 含量测定 复方精氨酸胶囊 精氨酸 6-氨喹啉-n-琥珀甲酸 男性不育症
下载PDF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南地方特色食品中的17种氨基酸
9
作者 辛晓晨 卫瑾瑾 +2 位作者 张正尧 鹿尘 孙翠霞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8期608-613,共6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河南地区特色食品中17种氨基酸含量。方法 采用酸水解法处理样品,提取液与等量碱中和后经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衍生化处理,衍生液经Waters AccQ-T...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河南地区特色食品中17种氨基酸含量。方法 采用酸水解法处理样品,提取液与等量碱中和后经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AQC)衍生化处理,衍生液经Waters AccQ-Tag Ultra C18(1.7μm,2.1 mm×100 mm)梯度洗脱,利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在260 nm下检测。结果 17种氨基酸在10~500μ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检出限在0.034~0.187 mg/L,加标回收率在89.7%~104.3%,相对标准差(RSD)为1.5%~4.7%。结论 本方法可在9.5 min内将17种氨基酸完全分离,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河南地方特色食品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特色食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 6-氨喹啉-n-琥珀甲酸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传统发酵酸粥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6
10
作者 秦慧彬 田翔 +3 位作者 王海岗 王君杰 乔治军 杨洪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80,共8页
为了准确测定传统发酵食品酸粥中的氨基酸含量,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衍化氨基酸,衍生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参数为:使用Waters BEH C18柱,甲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 为了准确测定传统发酵食品酸粥中的氨基酸含量,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甲酸酯衍化氨基酸,衍生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参数为:使用Waters BEH C18柱,甲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使用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在260 nm条件下,9 min之内可检测标准品中的17种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15%~5.23%,回收率为96.41%~100.86%,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等优点。酸粥中共检测到15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丙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不同的酸粥样品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对其风味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表明,酸粥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对酸粥特殊的酸香口味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粥 6-氨喹啉-n-琥珀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 游离氨 风味氨
原文传递
SSO促进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聚酯的分子机制
11
作者 陆乃升 束刚 +4 位作者 王丽娜 朱晓彤 王松波 高萍 江青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1-171,共1页
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是介导脂肪酸跨膜转运和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聚酯的重要膜蛋白。近年来最新研究表明,FAT既是转运载体,也是脂肪酸感应受体,属于转运感受体(transceptor)。N-磺酸基琥珀酰亚胺油酸酯(Sulfo-N-succi... 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是介导脂肪酸跨膜转运和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聚酯的重要膜蛋白。近年来最新研究表明,FAT既是转运载体,也是脂肪酸感应受体,属于转运感受体(transceptor)。N-磺酸基琥珀酰亚胺油酸酯(Sulfo-N-succinimidyl oleic acid ester,SSO)是FAT的配体之一。为研究SSO对猪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聚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前体细胞 SSO 转运载体 转位酶 跨膜转运 琥珀 分离培养 油酸 oleic
原文传递
抑制CD36过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2
作者 刘慧敏 施思 +6 位作者 孟庆涛 陈榕 李维 唐玲华 吴洋 雷少青 夏中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CD36过表达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健康大鼠,体重210-240g。大鼠糖尿病模型采取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结扎30min后再灌注2h来制备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抑制CD36过表达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健康大鼠,体重210-240g。大鼠糖尿病模型采取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结扎30min后再灌注2h来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正常大鼠和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被分为3组(n=16):非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CD36的抑制剂SSO处理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S组)。再灌注结束,获取心肌组织和血样本。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CD36表达,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糖,血清中胰岛素、甘油三酯(TGs)和游离脂肪酸(FFAs)。检测血清15-F2t-isoprostane、LDH、CK-MB及BNP。结果:DIR组的心肌CD36表达明显高于IR组而低于DIRS组(P〈0.05),DIRS组的心肌缺血面积和梗死面积均减少(P〈0.05);DIR和DIRS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TGs和FFAs的浓度均高于非糖尿病大鼠IR组(P〈0.05),SSO处理的大鼠血清中胰岛素、TGs和FFAs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DIR组的15-F2t-isoprostane、LDH、CK-MB和BNP浓度均高于IR组(P〈0.05),而经SSO处理后,DIRS组这些指标的浓度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SSO部分抑制CD36过表达,减轻了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FAT/CD36 磺基-n-琥珀酰亚胺酯油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