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效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 被引量:1
1
作者 傅一明 张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 :探讨中效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6 6例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 3组 ,A组 (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拜糖苹 ) ,B组 (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 )... 目的 :探讨中效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6 6例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 3组 ,A组 (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拜糖苹 ) ,B组 (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 ) ,C组 (中效胰岛素加拜糖苹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测定 FBG、PBG、Fc、Pc、CH、TG、L DL- ch、HDL- ch。结果 :A、B、C3组治疗 3个月后 ,FBG、PBG、CH、TG、L DL- c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HDL- ch均升高 (P <0 .0 5 ) ,Fc、P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BG下降的幅度 A组 >C组 ,B组 >C组 ,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BG下降幅度 A组 >C组 >B组。结论 :小剂量中效胰岛素联合非磺酰脲类降糖药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而有效 ,且以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 中效胰岛素 降糖 治疗 疗效 联合用
下载PDF
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建华 徐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0-591,共2页
磺酰脲类药物是促胰岛素分泌剂,在临床应用已有50余年,目前全球大约有2千万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通过关闭β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促进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1954年研究发现,氨磺丁脲能有效降低那些... 磺酰脲类药物是促胰岛素分泌剂,在临床应用已有50余年,目前全球大约有2千万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通过关闭β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促进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1954年研究发现,氨磺丁脲能有效降低那些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尿糖。不久,人工合成了第一代磺酰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甲苯磺丁脲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药 2型糖尿病 物治疗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促胰岛素分泌剂 降糖 甲苯 降血糖作用
下载PDF
磺酰脲类药治疗2型糖尿病时不成比例提高胰岛素原
3
作者 张伟(摘译) 吴佳(校译)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6期579-579,共1页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人的高胰岛素原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还已确定,高胰岛素原可通过胰岛β细胞刺激淀粉不溶素,在胰岛内淀粉样物可导致胰岛分泌功能减退。在使用磺酰脲类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尤其关...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人的高胰岛素原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还已确定,高胰岛素原可通过胰岛β细胞刺激淀粉不溶素,在胰岛内淀粉样物可导致胰岛分泌功能减退。在使用磺酰脲类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尤其关系到胰岛素前体肽,尚未充分弄清楚。初步研究显示,在使用磺酰脲类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空腹胰岛素原血浓度高于匹配良好仅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原血症 2型糖尿病 磺酰脲类药 胰岛素治疗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独立危险因子 糖尿病人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梁伟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5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继发性磺酰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包括磺酰脲类在内的降糖药物,改服瑞格列奈和拜唐苹,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治疗前后空... 目的:观察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继发性磺酰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包括磺酰脲类在内的降糖药物,改服瑞格列奈和拜唐苹,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前后,可见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较前显著下降,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 诺和灵N 瑞格列奈 拜唐苹
下载PDF
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潘思策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6期28-30,共3页
目的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采用诺和灵N联合瑞和列奈、拜糖苹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所收治的43例磺酰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停止服用磺酰脲类等降糖... 目的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采用诺和灵N联合瑞和列奈、拜糖苹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所收治的43例磺酰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停止服用磺酰脲类等降糖药物,换服瑞格列奈与拜糖苹,并在晚上睡觉前注射诺和灵N。对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 A1c、体重指数进行对比,对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对该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空腹血糖进行对比,治疗前为(12.3±2.4)mmol/L,治疗后为(6.1±1.3)mmol/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对比,治疗前为(17.3±3.5)mmol/L,治疗后为(9.2±1.9)mmol/L,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治疗前为(11.3±2.6)mmol/L,治疗后为(7.1±1.3)mmol/L,前后对比,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方面,治疗前为(25.3±2.3)mmol/L,治疗后为(25.2±2.4)mmol/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6.98%,未发生严重低血糖。结论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灵N联合瑞和列奈、拜糖苹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2型糖尿病 诺和灵N 瑞格列奈 拜糖苹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降糖药结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
6
作者 刘晓东 张志勇 郑丁还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磺酰脲类降糖药结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惠安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分析磺酰脲类降糖药结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惠安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基础治疗后对照组给予丁苯肽软胶囊+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皮肤瘙痒、腹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指标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神经功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酰脲类降糖药结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丁苯肽软胶囊 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快速筛查降血糖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添加磺酰脲类化学降糖药 被引量:35
7
作者 施亚琴 姚静 +1 位作者 张启明 金少鸿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添加磺酰脲类化学降糖药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硅胶 GF_(254)薄层板,三氯甲烷-环己烷-乙醇-冰醋酸(8∶12∶1∶1)为展开剂,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测定。结果:5种磺酰脲类化学降糖药格列喹酮、格...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添加磺酰脲类化学降糖药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硅胶 GF_(254)薄层板,三氯甲烷-环己烷-乙醇-冰醋酸(8∶12∶1∶1)为展开剂,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测定。结果:5种磺酰脲类化学降糖药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呈橙红色斑点,在中成药中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每1g 中成药中含0.2,0.3,0.2,0.1,0.2 mg。对16种18个批次的市售降糖中成药及保健食品进行筛查,检出有3种4个批次的降糖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分别添加有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结论:本方法经济、快速简便、灵敏、准确有效。可用于药品检测车上有关中药、保健食品添加化学降糖药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快速筛查 薄层色谱法 中成 保健食品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定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万庆 管玉云 程正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899-900,共2页
目的建立降糖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定性方法专属性强,样品中检出了格列本脲。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 目的建立降糖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定性方法专属性强,样品中检出了格列本脲。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保健食品 降糖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降糖药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冬梅 程景 +1 位作者 丁伯平 黄帧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9期1144-1145,共2页
Ⅱ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机体胰岛素抵抗,导致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状态的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1]。目前我国有上亿人患有T2DM,在疾病后期由T2DM所引发的糖尿病肾病(DN)、心脑... Ⅱ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机体胰岛素抵抗,导致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状态的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1]。目前我国有上亿人患有T2DM,在疾病后期由T2DM所引发的糖尿病肾病(DN)、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磺酰脲类降糖药(SU)是临床应用最早,种类最多,临床应用也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SU用于对饮食、锻炼控制无效,且身体消瘦的T2DM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指纹中的4种磺酰脲类降糖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煜 廖晓曦 何洪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5-1029,共5页
分别使用棉签、滤纸采取指纹后,将棉签头剪下、滤纸剪碎,分别置于1.5mL塑料离心管,分别加入0.25,0.50mL甲醇,超声振荡3min,离心3min,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C18色谱柱(2.1mm×50mm,1.8μm)分离指纹中的格... 分别使用棉签、滤纸采取指纹后,将棉签头剪下、滤纸剪碎,分别置于1.5mL塑料离心管,分别加入0.25,0.50mL甲醇,超声振荡3min,离心3min,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C18色谱柱(2.1mm×50mm,1.8μm)分离指纹中的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和格列齐,以乙腈-0.1%(φ)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4种磺酰脲类降糖药线性范围为0.25~250ng/swab(patch),检出限(3S/N)为0.125ng/swab(patch)。加标回收率在68.0%~12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2%~9.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指纹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餐时血糖调节剂”——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作用优势和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石革 马国辉 宋非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一类具氨基酸结构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相继上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Non-sulfonylureas,NSUR)以"快开-速闭"的作用机制,快速地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2型糖尿病者的糖合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血糖(PBG),与... 20世纪90年代,一类具氨基酸结构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相继上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Non-sulfonylureas,NSUR)以"快开-速闭"的作用机制,快速地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2型糖尿病者的糖合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血糖(PBG),与作用模式互补的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联合应用,借以减轻β-细胞负荷,延迟胰岛细胞的生存,对孤立性餐后高血糖者(IPH)、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障碍者和饮食不规律者显示出卓越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时血糖调节剂 降糖 作用 临床应用 降糖 糖尿病 糖合血红蛋白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降糖药物致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景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致低血糖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40~76岁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以3个月为观察期限,观察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及时监测血糖。结果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致低血糖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40~76岁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以3个月为观察期限,观察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及时监测血糖。结果低血糖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患有的并发症及磺酰脲类药物使用不当等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后,年龄及所患并发症的多少是决定低血糖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年龄大、并发症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卫生宣教,及时监测血糖及调整药物剂量,预防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降糖 护理
下载PDF
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奈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立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年第4期47-48,共2页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相分泌缺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与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奈类药物)能够恢复胰岛素早相分泌,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本文从格列奈类药物的药理特...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相分泌缺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与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奈类药物)能够恢复胰岛素早相分泌,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本文从格列奈类药物的药理特性、药代动力学特点等方面作进一步的论述,评价格列奈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早相分泌 促泌
下载PDF
阿卡波糖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大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4期170-171,共2页
目的评价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65.63%(2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2/32),与对照组的6.25%(2/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73±1.88)mmol/L、餐后2 h血糖(8.23±3.4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6±0.38)%及体质量指数(19.68±1.92)kg/m2均低于对照组的(8.42±1.49)mmol/L、(11.64±4.26)mmol/L、(7.84±0.71)%、(26.44±2.38)kg/m2,日胰岛素使用量(28.54±12.37)U少于对照组的(63.26±22.15)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通过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磺酰脲类降糖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下载PDF
HPLC法研究4种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琳 宋丽明 +2 位作者 蒋庆峰 夏锦辉 雷勇胜 《现代仪器》 2011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4种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油水分配系数,并且采用π加和法计算理论值,比较其试验值、理论计算值和文献值,结果基本一致。简要分析油水分配系数与药物结构的关系,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为其剂型的设计、处方工艺的改进及... 本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4种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油水分配系数,并且采用π加和法计算理论值,比较其试验值、理论计算值和文献值,结果基本一致。简要分析油水分配系数与药物结构的关系,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为其剂型的设计、处方工艺的改进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油水分配系数 HPLC法
下载PDF
阿卡波糖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7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独应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胶囊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联...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独应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胶囊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5.4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12%,不良反应3例。结论阿卡波糖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磺酰脲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 阿卡波糖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降糖药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衣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6-37,共2页
目的 对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 抽取我院2015-04~2017-03间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和病情,统计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结果 在这114例使用磺酰脲类... 目的 对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 抽取我院2015-04~2017-03间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患者1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和病情,统计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结果 在这114例使用磺酰脲类降糖类药的患者中,有32例(28.07%)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感应、低血糖、肝损伤以及血液系统反应等.结论 对使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患者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低血糖是其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通过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不良反应 合理用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糖尿病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辛爱华 于曰彬 马瑞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8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氯吡格雷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缺血性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氯吡格雷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缺血性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氯吡格雷+二甲双胍,研究组予以基础治疗+氯吡格雷+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片)。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并记录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以氯吡格雷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作为治疗方案相对比氯吡格雷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更确切,可促使患者血糖指标进一步改善,提高降糖效果。氯吡格雷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更低,药物安全性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氯吡格雷 降糖 血糖指标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亚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96-99,107,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颈动脉超声、临床评分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代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Fins、2 hPG及HbA1c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颈动脉超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Ds、Dd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HISS及MRS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降糖 脑卒中 血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山东省东明县中医医院接受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的6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磺酰脲类药物的... 目的:探讨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山东省东明县中医医院接受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的6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磺酰脲类药物的全部患者中,共有14名患者(20.59%)出现了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以低血糖反应最为常见,其他还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损伤及血液系统反应。结论:临床应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时,患者可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以低血糖为主。用药前对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能有效改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不良反应 合理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