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齐鲁礼义文化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
1
作者
于媛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和“礼义之邦”的美誉。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礼义文化是山东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之源。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应以习近平...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和“礼义之邦”的美誉。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礼义文化是山东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之源。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多层次、全方位地梳理、挖掘齐鲁礼义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并对其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努力找到传统礼义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契合点,以促进山东传统文化“两创”“两结合”,培育和弘扬齐鲁文明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
礼义文化
美德
“两创”
健康生活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被引量:
5
2
作者
汪高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2,共8页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推进作用。其中,体现在史学家历史撰述与经学家历史理论中的政治统绪认同意识,与汉政权合法性的论证紧密相连;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政...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推进作用。其中,体现在史学家历史撰述与经学家历史理论中的政治统绪认同意识,与汉政权合法性的论证紧密相连;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以神化君权、强化纲纪为思想内容的社会等级制度之汉代国家制度认同意识,蕴含于汉代维护封建制度理论的构建之中;继承并且发展了先秦儒家以礼义文化分辨夷夏的汉代夷夏之辨,表现出了浓厚的礼义文化认同意识,体现了汉代民族关系与民族观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历史
文化
认同意识
统一多民族国家
政治统绪
国家制度
礼义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
被引量:
8
3
作者
汪高鑫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汉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大一统政权通过制定和推行民族政策来主导着民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各少数民族则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作为大一统政权的主体民族——汉族已经形成,在民族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一体性得到...
汉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大一统政权通过制定和推行民族政策来主导着民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各少数民族则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作为大一统政权的主体民族——汉族已经形成,在民族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一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在这样一种民族关系背景之下,普遍重视维护大一统、强调礼义文化而非种族血缘之辨以捍卫华夏文明,便成为汉代夷夏之辨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民族关系
夷夏之辨
礼义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鲁礼义文化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
1
作者
于媛
机构
中共烟台市莱山区委党校教务处
出处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基金
2024年烟台市党校系统调研课题“齐鲁礼义文化与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路径研究”(YDXKT202432)。
文摘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和“礼义之邦”的美誉。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礼义文化是山东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之源。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多层次、全方位地梳理、挖掘齐鲁礼义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并对其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努力找到传统礼义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契合点,以促进山东传统文化“两创”“两结合”,培育和弘扬齐鲁文明新风。
关键词
齐鲁
礼义文化
美德
“两创”
健康生活方式
Keywords
Qilu
rites and righteousness culture
virtue
two innovations
healthy lifestyle.
分类号
B222.9 [哲学宗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被引量:
5
2
作者
汪高鑫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项目编号:10YJA77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推进作用。其中,体现在史学家历史撰述与经学家历史理论中的政治统绪认同意识,与汉政权合法性的论证紧密相连;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以神化君权、强化纲纪为思想内容的社会等级制度之汉代国家制度认同意识,蕴含于汉代维护封建制度理论的构建之中;继承并且发展了先秦儒家以礼义文化分辨夷夏的汉代夷夏之辨,表现出了浓厚的礼义文化认同意识,体现了汉代民族关系与民族观念的发展。
关键词
汉代
历史
文化
认同意识
统一多民族国家
政治统绪
国家制度
礼义文化
Keywords
Han Dynasty
th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unitary multi-national state
political trend
national system
rite and morality culture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
被引量:
8
3
作者
汪高鑫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项目号:10YJA770047)阶段成果
文摘
汉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大一统政权通过制定和推行民族政策来主导着民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各少数民族则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作为大一统政权的主体民族——汉族已经形成,在民族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一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在这样一种民族关系背景之下,普遍重视维护大一统、强调礼义文化而非种族血缘之辨以捍卫华夏文明,便成为汉代夷夏之辨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汉代
民族关系
夷夏之辨
礼义文化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齐鲁礼义文化与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构建
于媛
《济宁学院学报》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汪高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代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
汪高鑫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