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周礼乐制度中的音乐教育及其反思精神 被引量:3
1
作者 梅寒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96-98,128,共4页
西周乐教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独立完善的乐教制度,它不同于现代意义的音乐学科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通才式教育。西周乐教是对此前上古时代音乐教育的理性反思,本文拟从史学的角度分析西周乐教的形成、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 西周 礼乐制 音乐教育 理性反思
下载PDF
从传世文献与音乐考古看商代礼乐制刍形
2
作者 黄敬刚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7,共3页
商代的音乐文字与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在音乐方面也很难见到乐曲乐谱的记载,音乐传承多以先民和乐师以言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作为音乐考古研究者要对殷商时期音乐文物深入探究,不仅是先民所遗存下来的音乐文物,... 商代的音乐文字与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在音乐方面也很难见到乐曲乐谱的记载,音乐传承多以先民和乐师以言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作为音乐考古研究者要对殷商时期音乐文物深入探究,不仅是先民所遗存下来的音乐文物,而且可以见到甲骨卜辞、金文和部分传世文献资料。因为时代越早音乐资料越少,所以到了两周之际在历史文献中有关音乐的记载渐多。故此,音乐考古则是打开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音乐研究的锁钥。在古代文献和甲骨文记载中则有鼓、龠、竽等类型的文字出现,这就是商周音乐考古与音乐文献资料的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世文献 音乐考古 礼乐制 刍形
下载PDF
浅析西周礼乐制的衰落成因
3
作者 张燕 《知识经济》 2010年第21期156-157,共2页
本文通过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的礼乐制度的产生、发展到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现象,结合与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为线索来挖掘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本质的原因,而... 本文通过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的礼乐制度的产生、发展到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现象,结合与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为线索来挖掘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本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驱使西周礼乐制由盛到衰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制 衰落 生产力
下载PDF
昔日礼乐制 今朝爱国情——新时代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之刍见 被引量:3
4
作者 柯云燕 《音乐生活》 2019年第7期73-78,共6页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先贤在两千余年前便阐释出音乐在教育方面发挥出的作用。时至今日,虽奴隶社会的礼乐制度早已遁迹,亦不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大一统社会,但音乐教育的传承却从未中断。在中国政治体制...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先贤在两千余年前便阐释出音乐在教育方面发挥出的作用。时至今日,虽奴隶社会的礼乐制度早已遁迹,亦不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大一统社会,但音乐教育的传承却从未中断。在中国政治体制的自然蜕变与西方文化的'坚船利炮'将沉睡的古老中国由内而外唤醒之后,国内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开始效仿西方而发生变化,民国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使得各中小学校、师范院校纷纷开设音乐课程,并明文规定学制诸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爱国情 《音乐鉴赏》 新时代大学生 红色革命歌曲 礼乐制
原文传递
礼乐制与《诗经》语言风格探究
5
作者 张敏 《汉字文化》 2019年第22期29-30,共2页
在古代的礼乐社会,诗往往依附于乐而存在。《诗经》最初就是汇集各类不同诗乐篇章的曲目集,一方面,其语言和内容都与周代的礼乐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礼乐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诗经》的艺术表达与语言风格的形成产生制约与影响。
关键词 礼乐制 《诗经》 语言风格
原文传递
礼乐制度滥觞阶段之孕育与成型分期探研 被引量:5
6
作者 项阳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1,I0002,共8页
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为中国礼乐制度漫长的滥觞阶段。礼乐制度经历了从礼俗孕育、理念和形态定位成型,转化为国家礼制以至体系化确立的过程3所谓孕育期指形成礼的观念后由礼成俗,而成型期则是由礼俗向国家层面的礼制转化。从乐的视... 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为中国礼乐制度漫长的滥觞阶段。礼乐制度经历了从礼俗孕育、理念和形态定位成型,转化为国家礼制以至体系化确立的过程3所谓孕育期指形成礼的观念后由礼成俗,而成型期则是由礼俗向国家层面的礼制转化。从乐的视角观察,国家礼乐文明孕育当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氏族部落方国乐舞存在为特征,而成型则以龙山时期的陶寺文化、石峁文化,二里头夏文化和殷商文化为典型显现,是为聚落、方国到国家之衍化。回溯中国礼乐制度周代定型阶段之乐制类型和乐器形态特征,可较为明确认知礼乐文明滥觞阶段孕育期和成型期的相应特色以及周之定型阶段从乐的整体意义和乐队组合上的主动定位选择.礼乐文明在滥觞阶段显现多元一体,进入国家阶段后则为一体多元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明滥觞阶段 孕育期 成型期 国家礼乐制度乐类型 多元一体 一体多元
原文传递
梁武帝新制礼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萧芸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3期58-61,共4页
中国古代礼、乐于社会早期虽已有可考历史,但二者真正合并成体系却是周初,于春秋末期经历了"礼崩乐坏"。在礼乐制的发展过程中,齐梁是个特殊时代。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制礼乐制度,将西周礼乐再一次搬... 中国古代礼、乐于社会早期虽已有可考历史,但二者真正合并成体系却是周初,于春秋末期经历了"礼崩乐坏"。在礼乐制的发展过程中,齐梁是个特殊时代。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制礼乐制度,将西周礼乐再一次搬上历史舞台,于音乐史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将从梁武帝时期入手,从音乐方面阐述梁武帝的礼乐制以及他对改编、创新诗歌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武帝 礼乐制 延续研究
下载PDF
叔孙通“起朝仪”的礼乐之制与皇帝制度的重塑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力 李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布衣将相的汉初帝国,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这一乱象令高帝“患之”。探究高帝之“患”,一方面在于其时君臣尊卑的无序,另一方面则是由布衣集团逐鹿而来的西汉政权传统合法性的缺失。叔孙通以“起朝仪”为核心的礼乐之制,不... 布衣将相的汉初帝国,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这一乱象令高帝“患之”。探究高帝之“患”,一方面在于其时君臣尊卑的无序,另一方面则是由布衣集团逐鹿而来的西汉政权传统合法性的缺失。叔孙通以“起朝仪”为核心的礼乐之制,不仅重正皇帝名号与君尊臣卑的政治统治秩序,且让凭“力”而胜的西汉政权在“礼乐”这一神圣传统中获得合法性论证,并由此建立起与暴秦相区隔的统治传统,这对于汉初社会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孙通 起朝仪 礼乐 皇帝之贵
下载PDF
“礼乐之制”——巍宝山青霞宫建筑空间布局的秩序性研究
9
作者 徐应锦 王冬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1期18-20,共3页
秩序性空间通过控制差异,将建筑的诸多矛盾方面平衡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巍宝山青霞宫道教建筑空间布局序列的分析,论述秩序性空间作用于使用者心理时间的礼乐之制,探讨以轴线与礼乐之间相互作用的秩序性空间为出发点的一种动态... 秩序性空间通过控制差异,将建筑的诸多矛盾方面平衡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通过对巍宝山青霞宫道教建筑空间布局序列的分析,论述秩序性空间作用于使用者心理时间的礼乐之制,探讨以轴线与礼乐之间相互作用的秩序性空间为出发点的一种动态的空间布局设计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布局 轴线格局 礼乐 秩序性
下载PDF
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篇》释读补论
10
作者 周琦玥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篇》的释读,前辈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文章首先着眼于其自身的“舞蹈歌辞”属性,分析铎舞表演时的舞姿舞容、舞者所持乐器特征,逆推歌辞如何与伴奏音乐、舞蹈动作相互谐和,而后从汉字音韵与舞蹈动作节奏、伴舞... 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篇》的释读,前辈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文章首先着眼于其自身的“舞蹈歌辞”属性,分析铎舞表演时的舞姿舞容、舞者所持乐器特征,逆推歌辞如何与伴奏音乐、舞蹈动作相互谐和,而后从汉字音韵与舞蹈动作节奏、伴舞音乐节律的互通互鉴的角度讨论《圣人制礼乐篇》的释读,对既有研究做出补充。歌辞中出现的“邪”“乌”“吾”等“声辞”都出现在某一小句的尾部,恰好对应铎舞演出时“踏地低昂,手足相应”的动作。此阶段配乐节奏舒缓,伴乐而唱的歌辞则会拖长,释读时应将其与二合“声辞”前字所表示的相应“声辞”的辅音部分结合起来考虑。从铎舞表演时舞者所持乐器特征来看,振铎发出的声音刚健而清脆,而舞者振铎击节与刚猛浑雄的舞蹈动作共同作用更加深了节奏的脆断感,此时往往与汉语入声字产生关联,入声字后的“邪”“吾”“乌”很可能为单一“声辞”,需要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铎舞 《圣人礼乐篇》 “声辞” 舞乐
原文传递
最近十多年来编钟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世民 蒋定穗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0,共8页
本文对最近十多年编钟的发现、测音结果进行评述 ,进一步探索了礼乐制度等方面问题。西周甬钟 ,年代最早的三件组已提前到康王昭王时期 ,穆王前后存在四件组的提法得到证实。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的高级贵族 ,多兼具钮钟、钟和编磬的组... 本文对最近十多年编钟的发现、测音结果进行评述 ,进一步探索了礼乐制度等方面问题。西周甬钟 ,年代最早的三件组已提前到康王昭王时期 ,穆王前后存在四件组的提法得到证实。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的高级贵族 ,多兼具钮钟、钟和编磬的组合 ,个别等级特高的墓又有甬钟。但是 ,有的大墓仅有甬钟 ,是以大型甬钟代替了大型钟 ;有的大墓仅出钟 ,是以小型的钟代替了甬钟或钮钟 ,我们把礼乐制度上的这种现象解释为“钟互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钟 测音 礼乐制 西周 春秋 战国 考古
下载PDF
论先秦时期音乐文化特点及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25-326,共2页
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活动过程中有节奏的敲击动作。由于敲击乐器更有利于表现节奏,节奏艺术的成熟也就必然先于旋律。所以,先秦时期的音乐是以节奏为主要因素的音乐形式。音乐等级化的制定,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乐队编制,并... 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活动过程中有节奏的敲击动作。由于敲击乐器更有利于表现节奏,节奏艺术的成熟也就必然先于旋律。所以,先秦时期的音乐是以节奏为主要因素的音乐形式。音乐等级化的制定,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乐队编制,并初步向专业化迈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奏 礼乐制 诗经 乐舞
下载PDF
《宋书·乐志》铎舞歌诗二篇考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云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6-152,共7页
《宋书.乐志》载有铎舞歌诗二篇,其中《圣人制礼乐篇》古来无解者。早年逯钦立、孙楷第曾破译过此篇,今从字形相同、字形相近、字音相近、字义相近几个方面来判别,可读出其未及破译的歌词;而据《宋书.乐志》,又可复原出《圣人制礼乐篇... 《宋书.乐志》载有铎舞歌诗二篇,其中《圣人制礼乐篇》古来无解者。早年逯钦立、孙楷第曾破译过此篇,今从字形相同、字形相近、字音相近、字义相近几个方面来判别,可读出其未及破译的歌词;而据《宋书.乐志》,又可复原出《圣人制礼乐篇》的乐诗和徒诗形态。汉有《圣人制礼乐篇》,曹魏当国,改易其词作《太和时》以当之,至晋立,则令傅玄改易《太和时》作《云门篇》以代之,因此《圣人制礼乐篇》与《云门篇》非如孙楷第所说是同一篇歌词。所谓铎舞,其最初可能为北方民间舞蹈,后为汉室所采,参以周《大武》改编而陈于殿庭,舞时振铎以为节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铎舞 《圣人礼乐篇》 《云门篇》 《太和时》 表演形态
下载PDF
论先秦楚地经典配色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盘丽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5期218-218,220,共2页
服装色彩来区分贵贱等级制度森严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礼乐制和五行文化、宗教文化、地里环境客观原因各个方面渗透到先秦楚地大众的对红黑色彩的喜好的。
关键词 礼乐制 五行文化 宗教风俗习惯 红黑
下载PDF
从现代视角看墨子的“民本”思想
15
作者 李伟强 《华夏文化》 2017年第2期56-57,共2页
在西周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财产与人口,都在政权的管辖范围内。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血缘宗法制与等级礼乐制走向崩溃,于是墨子“背弃”周道,创立新说。
关键词 “民本”思想 墨子 现代 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 管辖范围 礼乐制 宗法
下载PDF
从孔子和老子的“出走”论及中国艺术的价值特色
16
作者 刘道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3期8-17,共10页
孔子和老子都有"出走"的念头和行动,都是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反应。联系到他们的学说及思想宗旨,孔子是失望于"人心""私欲"膨胀致"礼乐之制"被突破秩序规范,不能"克已复礼"。老子失望的... 孔子和老子都有"出走"的念头和行动,都是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反应。联系到他们的学说及思想宗旨,孔子是失望于"人心""私欲"膨胀致"礼乐之制"被突破秩序规范,不能"克已复礼"。老子失望的是"礼乐之制"诱惑了人心,把"礼乐之制"看作"天经地义"的制度,将贻害无穷;中国艺术的价值就在孔、老的忧郁中生成而具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礼乐
下载PDF
浅谈西周“射礼”并从中看乐的规范
17
作者 郑芊硕 《黄河之声》 2018年第20期36-37,共2页
随着宗法制度和分封制的建立,西周产生了礼乐制度,其中的乡射礼后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射礼广泛用于从宫廷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具有公平性,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技能,王公贵族的游乐也不可或缺,还在战争预备时起到重要作用。而音乐的使用... 随着宗法制度和分封制的建立,西周产生了礼乐制度,其中的乡射礼后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射礼广泛用于从宫廷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具有公平性,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技能,王公贵族的游乐也不可或缺,还在战争预备时起到重要作用。而音乐的使用则贯穿其中,在等级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深刻体现了西周对"礼"的重视以及深入骨髓的尊卑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礼乐制 射礼 投壶游戏 用乐规范
下载PDF
周代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波 彭超 《艺术探索》 1998年第3期36-37,共2页
《尚书·舜典》云:“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关于音乐教育最早的记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基调也由此确定下来,既重视“八... 《尚书·舜典》云:“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关于音乐教育最早的记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基调也由此确定下来,既重视“八音克谐”的音乐艺术规律,又标榜“神人以和”的音乐艺术境界,同时也提出了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教化标准,所谓“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所谓:“人文”者,乃“文人”之功,就音乐而言,即要以“人为之节”一类音乐之“文”去规制“操牛尾投足以歌”的原始冲动和自然感兴,进而以乐治心,以乐养性,再进而以乐化民,移风易俗。《周易·贲》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所谓人文,正是礼乐权化之意。周代的礼乐之制不离于“人文”之旨,周代的音乐教育遂尤有其“人文”价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缅怀周代其:“文”的肺腑之言。周礼系乎“文”,其“文”系乎“人”,不明乎此则不可以知周代礼乐教化之本,亦不可以知周代音乐教育之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人文价值 礼乐教化 “人文” “文” 音乐教育思想 中国文化 “神人以和” 礼乐 中国古代音乐
下载PDF
中华儒学的产生与古今文经的统一
19
作者 孟令俊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关键词 中华儒学 今文经学 孔子 儒学大师 古文经学 周公 “保民” “六经” 儒家学说 礼乐
下载PDF
从《逸周书·世俘》篇看周初最早的“礼乐”活动——兼及与周公“制礼作乐”的关系
20
作者 李方元 申娟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63,共15页
本文探讨周初武王的“礼乐”活动,以及与周公“制礼作乐”的关系。重点考察的问题有二:一、通过《逸周书·世俘》篇考察周初武王的立国礼乐;二、考察和探讨周代“礼乐”历史的相关脉络:周人传统“礼仪”、武王“旧制”和周公“新制... 本文探讨周初武王的“礼乐”活动,以及与周公“制礼作乐”的关系。重点考察的问题有二:一、通过《逸周书·世俘》篇考察周初武王的立国礼乐;二、考察和探讨周代“礼乐”历史的相关脉络:周人传统“礼仪”、武王“旧制”和周公“新制”。通过研究认为:先周周人已存礼乐的民俗“传统”,周初武王立国礼典已见礼乐“旧制”,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催生礼乐“新制”。同时,周代“制礼作乐”的重大贡献是对乐器“钟”的打造一一通过实现入主主奏乐器、纳入编悬之乐和配合“八音”乐器制度而终成为周代“礼乐制度”建设的一块文化奠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初礼乐 武王立国礼典 周公礼作乐 礼乐 礼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