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儒家思想精髓——礼乐相济
1
作者 张欣 《神州》 2010年第12Z期22-23,共2页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一言以蔽之——礼乐相济,它对后世的音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他们都重功利,重善,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教化作用,轻视人们的审美欲求,轻视音乐的艺术形式,娱乐作用,要求音乐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一言以蔽之——礼乐相济,它对后世的音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他们都重功利,重善,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教化作用,轻视人们的审美欲求,轻视音乐的艺术形式,娱乐作用,要求音乐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统治的手段。正是在此基础上,此后的各朝各代都很重视礼乐思想的政治作用。正是其美学思想的实质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礼为本,故又使其束缚音乐的发展,使之远离人民,异化为统治的手段、政治的工具,这正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最终背离音乐本质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音乐思想 礼乐相济
下载PDF
礼乐相济 润物无声——读《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例》
2
作者 于澜 《北方音乐》 2020年第8期77-78,共2页
胡晓东教授的《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例》一文,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并结合了传播学、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宏观动态的文化传播视野审视佛教及其用乐,关注到了国家在场这一"生... 胡晓东教授的《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例》一文,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并结合了传播学、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宏观动态的文化传播视野审视佛教及其用乐,关注到了国家在场这一"生境"下佛教及其用乐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理论意义,可以为学界提供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新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相济 国家在场:佛教及其用乐
下载PDF
“巫祭之源”與“情俗之根” 禮的歷史發源綜合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劉悦笛 《中国文化》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禮的來源乃是多元而非一元,在這種多元來源當中,包括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化巫入禮',這是從巫到祭祀之路,禮最初來自巫,但是要經由祭祀的中介,祭祀是有特定規儀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二,'禮源於俗',這是從俗到儀式之路,禮... 禮的來源乃是多元而非一元,在這種多元來源當中,包括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化巫入禮',這是從巫到祭祀之路,禮最初來自巫,但是要經由祭祀的中介,祭祀是有特定規儀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二,'禮源於俗',這是從俗到儀式之路,禮恰是集體性的民俗使然,民俗是有特定規矩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三,'禮樂相濟',這是從樂到情感之路,由於承繼了禮樂合一的遠古傳統,由此,禮與情也是合一的,禮本身就葆有情。本文試圖把'禮源於巫'與'禮源於祭'的兩種觀點合而爲一,化作禮之'巫祭之源';與此同時,又試圖把'禮源於俗'與'禮源於情'的兩種觀點合而爲一,化作禮之'情俗之根'。中國禮樂文明之所以具有'情理合一'的大智慧,恰恰是源於這樣的歷史實情:禮來自於巫術的理性化,經由了祭祀的中介,但其中亦留了情;禮來自於民俗的規儀化,經遇了樂的環節,但其中亦有了情,這才塑造了中國人至今具有的那種'情理結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禮的發源 巫祭之源 情俗之根 化巫入禮 禮源於俗 禮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