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校本《旧唐书·礼仪志》疑义考辨举例
1
作者 尤炜祥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3-46,64,共5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公认为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错讹和校勘不精比比皆是。现以点校本《旧唐书·礼仪志》为例,对其中疑义举例加以考辨。
关键词 点校本 旧唐书 礼仪志 考辨
下载PDF
东汉皇帝即位礼、立皇后礼及皇帝丧葬礼时代考--以《续汉书·礼仪志》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晨亮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6-41,共6页
《续汉书·礼仪志下》中“即皇帝位礼”的内容存在脱文,可运用考据方法借助《尚书·顾命》篇恢复其原貌。东汉有“即皇帝位礼”,无“即天子位礼”;“即皇帝位礼”与《尚书·顾命》“顾命仪”存在密切关系,但行礼的场所不同... 《续汉书·礼仪志下》中“即皇帝位礼”的内容存在脱文,可运用考据方法借助《尚书·顾命》篇恢复其原貌。东汉有“即皇帝位礼”,无“即天子位礼”;“即皇帝位礼”与《尚书·顾命》“顾命仪”存在密切关系,但行礼的场所不同;《续汉书·礼仪志中》注引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立宋皇后礼”的时间前后存在错谬、内容亦有脱字,根据大唐开元礼可推测其全貌;《续汉书·礼仪志下》关于丧葬礼的内容根据其行礼的时间与史源学方法,可推定为胡广所记汉顺帝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礼仪 即皇帝位礼 《续汉书·礼仪志
下载PDF
《旧唐书·礼仪志》会昌庙议错简、阙载及史源考
3
作者 范云飞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唐武宗会昌年间有过关于东都太庙存废的大讨论,相关史料见于《旧唐书·礼仪志》《唐会要·庙议》《册府元龟·掌礼部·奏议》。三书皆有错简、阙载、时间线错乱等问题,《旧唐书》《唐会要》错简情况相同,史源是崔铉《... 唐武宗会昌年间有过关于东都太庙存废的大讨论,相关史料见于《旧唐书·礼仪志》《唐会要·庙议》《册府元龟·掌礼部·奏议》。三书皆有错简、阙载、时间线错乱等问题,《旧唐书》《唐会要》错简情况相同,史源是崔铉《续会要》;《册府》史源是唐朝诏令奏议等档案。经过调整,可恢复郑遂、顾德章两议的原貌。据《册府》可补《旧唐书》《唐会要》所阙陈商之议,据李涪《刊误》可补三书皆阙载的李福之议。对于晚唐典章史料,应逐篇逐条考辨其史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唐书·礼仪志 会昌庙议 史源
原文传递
十二兽与十二鬼新论
4
作者 黎国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对《东京赋》及《后汉书·礼仪志》所载东汉宫廷大傩仪的"十二鬼"和"十二兽"作出比较和考证后,可以得出以下观点:《赋》所描写的傩仪形态要略早于《志》所载的傩仪形态;《赋》中的十二鬼在傩仪施行时以土偶的... 对《东京赋》及《后汉书·礼仪志》所载东汉宫廷大傩仪的"十二鬼"和"十二兽"作出比较和考证后,可以得出以下观点:《赋》所描写的傩仪形态要略早于《志》所载的傩仪形态;《赋》中的十二鬼在傩仪施行时以土偶的形式呈现,是鬼神像形化的结果,体现了东汉人巫术思维的一种新变;《志》中的十二兽在十二鬼基础上进一步想象产生,它们与十二鬼均为东汉宫廷大傩仪与前代大傩仪的重要区别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赋 后汉书·礼仪志 大傩仪 十二鬼 十二兽 巫术思维
下载PDF
贞观时期的礼制改革 被引量:3
5
作者 雷庆 郑显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42-46,共5页
贞观时期关于讳礼、婚礼、尊亲礼等的改革,直至《贞观新礼)的颁布,不仅使传统的礼制更加完善和进步,而且对贞观之治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贞观礼制改革后的礼的世俗化,使礼摆脱了“礼不下庶人”的桎梏,成为社会上人与人交往中所应... 贞观时期关于讳礼、婚礼、尊亲礼等的改革,直至《贞观新礼)的颁布,不仅使传统的礼制更加完善和进步,而且对贞观之治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贞观礼制改革后的礼的世俗化,使礼摆脱了“礼不下庶人”的桎梏,成为社会上人与人交往中所应遵循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礼 礼学 唐前期 礼部尚书 敦煌文书 旧唐书·礼仪志 凶礼 劝善经 女人社 封建帝王
下载PDF
送“寒衣”风俗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全波 《寻根》 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
俗谚有:十月一,送寒衣。说的就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人们为逝去的先人送去在冥间御寒的衣服、鞋帽等物品,使他们在冥间不至于受寒挨冻,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之情。送寒衣风俗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在怀念先人的节日里。
关键词 送寒衣 授衣 十月朔 烧包袱 飨坟 清俗纪闻 假宁令 旧唐书·礼仪志 天圣令 刘侗
原文传递
“瑟轸”文献举疑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珂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后汉书·礼仪志》、《春秋后语》、《太平御览》卷五七七录《周书》中均有"瑟"与"轸"并见的文句,但这些记载并不能视为乐器瑟有调弦部件"轸"的信史资料。《春秋后语》、《周书》所见"琴瑟无轸... 《后汉书·礼仪志》、《春秋后语》、《太平御览》卷五七七录《周书》中均有"瑟"与"轸"并见的文句,但这些记载并不能视为乐器瑟有调弦部件"轸"的信史资料。《春秋后语》、《周书》所见"琴瑟无轸"是后代学者改动前代文献的词语而成,《后汉书·礼仪志》的"轸间"实指"隐间"。"瑟轸"之说尚无有力的文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瑟轸 《春秋后语》 《周书》 《后汉书·礼仪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