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近代外交礼仪略论
- 1
-
-
作者
王开玺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1期85-91,共7页
-
文摘
外交礼仪是各国在长期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是外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或环节 ,与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即重礼好义 ,号称礼仪之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东渐而来后 ,与清王朝发生过多次外交礼仪之争。中外礼仪之争 ,原本基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是可以通过外交磋商途径逐渐消除的。清廷要求外国公使对清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无疑是错误当改的 ,但西方列强将其外交礼仪模式强加于清廷 ,甚至以此作为侵略借口 ,更属错误。
-
关键词
外交礼仪
中国
近代
国家主权
礼仪趋同
-
分类号
D80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传统服饰与近代外交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开玺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5-48,共4页
-
文摘
清代官员传统的服饰特点,是身着长袍马褂,顶戴花翎,脑后蓄留发辫。19世纪60年代,清廷官员走出国门,开始与西方国家发生外交关系时,传统服饰却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羞辱,既不利于外交活动的顺利开展,又有损国家形象。改变传统服饰,服装西化,势在必行。清驻外使臣首先向清廷提出“请定外交公服”奏请。与此同时,国内的其他进步人士也纷纷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20世纪初,清廷驻外使臣及国内的军、警、学、政各界,都有相当多的人改穿“新制短衣”。传统服饰的改变,既是中国与世界外交礼仪从冲突到趋同的进步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半殖民地不断深化的屈辱过程。
-
关键词
传统服饰
近代外交
服装西化
外交礼仪趋同
-
分类号
K25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