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关学探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0-64,共5页
元代关学探颐王晓清张载创立的关学学派是宋代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关学洛学化以后①,张载之学基本上缺少传人,尤其是张子学发源的关中地区“亦由完颜之乱,儒术并为之中绝”②。金元之际,关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地理社区,人才... 元代关学探颐王晓清张载创立的关学学派是宋代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关学洛学化以后①,张载之学基本上缺少传人,尤其是张子学发源的关中地区“亦由完颜之乱,儒术并为之中绝”②。金元之际,关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地理社区,人才辈出,直接影响了元代理学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理 丧葬 经济 《元史》 术研究 关中地区 朱子 礼学经典
下载PDF
叔孙通制朝仪与儒“礼”之流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昌德 《茂名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7-50,54,共5页
叔孙通制朝仪是将儒家之“礼”纳入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刑法度的嚆矢,亦是儒“礼”发生流变的一大关节;秦汉之后的儒礼源流概分为三途:制度礼仪、行为礼仪、礼学经典;各自源流形貌及其体现的儒礼精神不尽一致;作此历史“个案”观察分析,有... 叔孙通制朝仪是将儒家之“礼”纳入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刑法度的嚆矢,亦是儒“礼”发生流变的一大关节;秦汉之后的儒礼源流概分为三途:制度礼仪、行为礼仪、礼学经典;各自源流形貌及其体现的儒礼精神不尽一致;作此历史“个案”观察分析,有助于认识儒“礼”现代性文化资源的范畴或层面,庶几厘清有关儒“礼”讨论中某些笼而统之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孙通制朝仪 流变 制度 行为 礼学经典
下载PDF
汉代冠服体系的发展演变及意义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家溧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西汉初期,来自楚、赵、齐等地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冠服进入了官方冠服体系,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多元性。随着经学影响的日益深入,东汉儒生群体开始运用礼学经典对冠服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还利用当时有着普遍信仰基础的五行灾异学说... 西汉初期,来自楚、赵、齐等地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冠服进入了官方冠服体系,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多元性。随着经学影响的日益深入,东汉儒生群体开始运用礼学经典对冠服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还利用当时有着普遍信仰基础的五行灾异学说来帮助其完成礼仪服制系统的建构,体现了礼学经典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冠服 儒生群体 礼学经典
下载PDF
汉代厚葬风俗的成因及教化意义再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家溧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6期122-127,共6页
汉代丧葬仪式具有过程公开、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其中所产生的舆论评价机制,直接鼓动了汉代社会对丧葬仪式的热情与坚守。虽然社会上不可能完全杜绝不忠不孝、伪忠伪孝行为的发生,但是通过丧葬仪式的教化及其所建立的相关社会舆论评价机制... 汉代丧葬仪式具有过程公开、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其中所产生的舆论评价机制,直接鼓动了汉代社会对丧葬仪式的热情与坚守。虽然社会上不可能完全杜绝不忠不孝、伪忠伪孝行为的发生,但是通过丧葬仪式的教化及其所建立的相关社会舆论评价机制,为人们树立起羞耻心,并对这种忠孝的道德行为产生制约。礼教的意义不在礼仪细节本身,而是社会大众普遍意义上的践行以及心理上的乐意接受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 礼学经典 厚葬 社会教化
下载PDF
大、小戴《礼记》关系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祝国红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5,共5页
大、小戴《礼记》作为两部重要礼学经典,其成书有着相同的材料来源,两书内容交错但又不尽相同,但在传世过程中却命运迥异。《小戴礼记》注疏繁多,为《十三经》之一,占据礼类经典中的重要一席;《大戴礼记》则不为人重视,亡佚过半,已非完... 大、小戴《礼记》作为两部重要礼学经典,其成书有着相同的材料来源,两书内容交错但又不尽相同,但在传世过程中却命运迥异。《小戴礼记》注疏繁多,为《十三经》之一,占据礼类经典中的重要一席;《大戴礼记》则不为人重视,亡佚过半,已非完帙。究其原因,一是戴德、戴圣二人政治身份的差异,小戴的政治影响力远大于大戴;二是由于郑玄注《小戴礼记》而不及《大戴礼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戴记》 《小戴记》 礼学经典
原文传递
元代关学试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元代理 墓志铭 丧葬 经济 术研究 朱子 礼学经典 关中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