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婉秋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4-127,共4页
刑法思想是指导立法和司法的理论基础。司法效果是产生刑法思想的实践源泉。中华民族从封建王朝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再到新中国成立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quo...
刑法思想是指导立法和司法的理论基础。司法效果是产生刑法思想的实践源泉。中华民族从封建王朝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再到新中国成立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直至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宽严相济以及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它们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其宗旨在于注重教化挽救,打击极少数,争取大多数,减少社会对立面,增加和谐因素。以此为指导思想,则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反之,重典治乱,虽救弊一时,但衰败亦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主刑辅
礼法并用
宽严相济
控制死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子》中“礼法并用”的再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磊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手,认为《管子》中言"礼",很大程度上是从综合手段的意思上来说的,以教为本的意思不强。在这一点上,与先秦儒家的"礼"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较为准确的认识,应该是"礼治"与"法治"并存于以法为本的政治体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礼治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我国古代“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被引量:
4
3
作者
戴者春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44-48,共5页
“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它的确立经历了“周公制礼,明德慎罚”,儒法之争,儒法合流等几个阶段,并被西汉以后历代王朝继承和坚持。这一治国方略的运作是通过:修订礼制,梳理纲常名教,使之社会化;引礼入法,使道德法律...
“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它的确立经历了“周公制礼,明德慎罚”,儒法之争,儒法合流等几个阶段,并被西汉以后历代王朝继承和坚持。这一治国方略的运作是通过:修订礼制,梳理纲常名教,使之社会化;引礼入法,使道德法律化,法律儒家化;德礼至上,法律依循道德,使司法伦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礼法并用
德主刑辅'
治国方略
道德
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心论、圣凡论到治国模式的确立——孟荀政治哲学建构理路之比较
4
作者
李友广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7,共8页
身处周秦之变的时代潮流,诸子多以思考救世良方为要务。就儒家中的孟荀而言,心论是各自建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而对心的不同理解与认知,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圣凡论与治国模式建构上的不同理路及特征。孟子认为,人人皆具道德本心,强调心的...
身处周秦之变的时代潮流,诸子多以思考救世良方为要务。就儒家中的孟荀而言,心论是各自建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而对心的不同理解与认知,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圣凡论与治国模式建构上的不同理路及特征。孟子认为,人人皆具道德本心,强调心的普遍性意义,主要关注凡圣同源、凡圣无别。荀子主张心是待解蔽、可解蔽之心,以是否成就大清明之心作为考量圣凡异心、圣凡之分的重要依据与标准。在此理路的映射下,孟荀分别形成了仁政教化治国与礼法并用治世的治国模式与政治哲学理论。孟荀为应对时代困境所做出的理论探索及所彰显的人文情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论
圣凡论
仁政教化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贾谊论礼与法的关系
被引量:
1
5
作者
方红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28,共4页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基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及现实的双重原因,贾谊重新反思法的不足,并详细论述了法以及法和礼的关系,提出当以儒家之礼为核心精神,礼法并用,重建社会政治秩序。贾谊对礼与法的论述,兼综儒法,是对先秦...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基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及现实的双重原因,贾谊重新反思法的不足,并详细论述了法以及法和礼的关系,提出当以儒家之礼为核心精神,礼法并用,重建社会政治秩序。贾谊对礼与法的论述,兼综儒法,是对先秦以来礼治与法治论争的一个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礼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子思想与秦汉政治
6
作者
马亮宽
《管子学刊》
1992年第1期20-24,共5页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著名的思想家。在思想意识方面,他继承了孔子以后儒家各派的思想精华,又博采其他学派之长,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方面,他一生关心时势,投身社会,总结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并提炼为理论,为封...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著名的思想家。在思想意识方面,他继承了孔子以后儒家各派的思想精华,又博采其他学派之长,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方面,他一生关心时势,投身社会,总结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并提炼为理论,为封建统治阶级制造了指导思想。他的学生称赞他:“德若尧禹”,“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荀子·尧问》。下引该书,只具篇名)。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政治思想史
秦汉政治
思想家
李斯
社会实践
政治思想体系
韩非
指导思想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元璋法律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玉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法律思想的形成是离不开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的。统治阶级运用法律这个工具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创立、巩固新政权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封建法制的建设与实践。并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中 ,...
法律思想的形成是离不开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的。统治阶级运用法律这个工具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创立、巩固新政权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封建法制的建设与实践。并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中 ,形成了自己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思想。该思想成为明初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虽有偏颇之处 ,但对明初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法律思想
刑用重典
法贵简当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律》中的“礼”——以服制为中心
被引量:
2
8
作者
陈奇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96-97,共2页
最初丧服制度传达的是人们对死去的亲人的哀痛与敬畏,后由于国家权力的干预,丧服制度获得了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效果并被极力法律化。可以说丧服制度与古代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等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服制原则对法律的影响在...
最初丧服制度传达的是人们对死去的亲人的哀痛与敬畏,后由于国家权力的干预,丧服制度获得了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效果并被极力法律化。可以说丧服制度与古代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等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服制原则对法律的影响在《唐律》中达到最高水平。可以说对服制深入、系统、全面地认识与把握是研究中国法制史尤其是研究《唐律》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德主刑辅
礼法并用
丧服
准五服以治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管仲的法律思想对齐国法治的影响
9
作者
赵玉环
张迎秀
《管子学刊》
1998年第3期4-8,共5页
管仲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国语·齐语》)。这里的“旧法”,指旧礼法制度,既包括礼,也包括法。“业”,即改造创新的意思。这是管仲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一、管仲的法律思想1、“四维不...
管仲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国语·齐语》)。这里的“旧法”,指旧礼法制度,既包括礼,也包括法。“业”,即改造创新的意思。这是管仲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一、管仲的法律思想1、“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西周时期,经过周公制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想
管仲
“法治”思想
《晏子春秋》
齐桓公
法治思想
齐国
重刑主义
礼法并用
战国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封建主流法律思想的形成和特点
10
作者
尹天佑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西汉初年,刘邦集团因农民起义而得天下。他们为巩固政权,探讨过秦亡的教训。各种思想政治派别曾一度活跃非常。陆贾请求事诗、书,奉礼义。贾谊主张定经制,礼法并用,约法省刑,弃法尚儒,显现出法律思想由法向儒的转化势头。陆贾提出:“万...
西汉初年,刘邦集团因农民起义而得天下。他们为巩固政权,探讨过秦亡的教训。各种思想政治派别曾一度活跃非常。陆贾请求事诗、书,奉礼义。贾谊主张定经制,礼法并用,约法省刑,弃法尚儒,显现出法律思想由法向儒的转化势头。陆贾提出:“万世不易法,古今同纪纲。”①要求建立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指导的法度,继承中国的宗法制,达到“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百姓以德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想
封建主
宗法制
儒家思想
伦理纲常
礼法并用
儒家文化
定经制
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宗元为政思想浅析
11
作者
高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4期138-140,共3页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他在为政之道和礼法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影响着后世。柳宗元倡导"郡县制",主张"吏为民役,官为民役",以及礼法统一。
关键词
封建论
官与民
礼法并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秦之际诸子政治理想的法家转向
12
作者
华云刚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9期17-24,共8页
先秦诸子是“轴心时代”中最具原创精神的思想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战国末,诸子百家逐步融合互鉴。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诸子后学大都青睐法家在规范整饬政治秩序、治理天下、约束臣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逐渐背离该学派的原始精神而向法...
先秦诸子是“轴心时代”中最具原创精神的思想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战国末,诸子百家逐步融合互鉴。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诸子后学大都青睐法家在规范整饬政治秩序、治理天下、约束臣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逐渐背离该学派的原始精神而向法家倾斜。此时,儒家坚持礼法并用,以规范社会秩序。诸多稷下道家由道入法,以“道”和“无为”重构法治观念与君臣职责。同时,阴阳、四时、五行等自然规律被融入法家,形名之学也一步步走向循名责实的刑名法术之学,因政治改革而形成的法、术、势思想融合为一,诸子百家逐步汇聚并建构成新的政治理论体系。可惜的是,这一政治设想并未得到实践,融合诸家精华而建构的新法家政治设想也淹没在历史当中,直至近代才被重新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礼法并用
由道入法
制度阴阳
循名责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制建设中借鉴历史经验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乔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9-66,共8页
历史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所以历史对后人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无论那一个阶级的政治家,在他们探索治国的方略和制定政策措施时,都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有的是吸取历...
历史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所以历史对后人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无论那一个阶级的政治家,在他们探索治国的方略和制定政策措施时,都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有的是吸取历史上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启迪作用
统治阶级
政治家
礼法并用
封建统治者
地主阶级
孔子
借鉴意义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管子的法治思想
14
作者
刘斌
《管子学刊》
1992年第2期18-22,共5页
管子是文武并用,亦即礼法并用的政治家。文武并用或礼法并用的治术,是古今最一般的经制之术。管子所以能够佐齐桓公“保义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晏子春秋·内问》),能够变通周公之法而“以基伯道之始”(赵用贤:《管子书序》),...
管子是文武并用,亦即礼法并用的政治家。文武并用或礼法并用的治术,是古今最一般的经制之术。管子所以能够佐齐桓公“保义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晏子春秋·内问》),能够变通周公之法而“以基伯道之始”(赵用贤:《管子书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能较好地做到德威并施,张弛适度,或曰霸道、王道的杂用。“道无常稽,与时张弛”(《后汉书·崔骃传·达旨》),正是管子“遂武功”、“立文德”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管子
礼法并用
齐桓公
兴利除害
政治家
法令
治术
赵用贤
基本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炎武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5
作者
王义
李园园
《知与行》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亟须社会的大治理、大调整。儒学的经世致用集中体现在如何实现明末清初社会秩序的规范和社会力...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亟须社会的大治理、大调整。儒学的经世致用集中体现在如何实现明末清初社会秩序的规范和社会力量的整合,也就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历史上的儒学传统一直有"内圣""外王"两个维度。"外王"就是要倡导追求社会事业的进步,追求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一般而言,传统儒学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以"礼法兼用"为手段,以"王道政治"为终极目标。在社会治理方面,顾炎武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提倡民本思想、王道政治、礼法兼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另一方面顾炎武对时代的问题也有所回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产生了以"机户"为代表的新型社会阶层,手工业与农业逐步分离,原本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儒家思想,已无法完全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顾炎武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了自己的创新之处,如"分权众治"的社会治理理念、"才足而化行"的社会治理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天下治"的社会治理目标。这些继承和创新,对今天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党中央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在为人民谋福祉的问题上,可以借鉴顾炎武的"民本"思想;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顾炎武所开出的模式也具有参考价值;在加强社会领导方面,顾炎武也做出了合理化建议,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礼法并用
分权众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炎武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6
作者
王义
李园园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在社会治理方面,顾炎武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提倡民本思想、王道政治、礼法兼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另一方面,顾炎武面...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在社会治理方面,顾炎武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提倡民本思想、王道政治、礼法兼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另一方面,顾炎武面对时代的问题,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如"分权众治"的社会治理理念、"才足而化行"的社会治理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天下治"的社会治理目标。这些继承和创新,对今天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礼法并用
分权众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监察委员会设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
17
作者
张志雪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颁布,一种新型权力机关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无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以权力制约权力”使得反腐工作进一步民主化和...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颁布,一种新型权力机关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无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以权力制约权力”使得反腐工作进一步民主化和法治化。尽管如此,很多人对国家的顶层设计及其运行机制不甚明了。其实,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既有历史传统又符合现实国情,其职能有力有效,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权力
礼法并用
合理性
合法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学
18
作者
张先义
李道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
先秦儒学张先义李道湘先秦儒学是指孔子所创立的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承传。有人称为原始儒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主要经典即孔子整理的“六经”。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其中最有地位和影响的是孟子和荀...
先秦儒学张先义李道湘先秦儒学是指孔子所创立的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承传。有人称为原始儒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主要经典即孔子整理的“六经”。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其中最有地位和影响的是孟子和荀子两家的学说。【孟子及其学说】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民贵君轻
先秦儒学
人性论
主观能动作用
统战理论研究
礼法并用
“制民之产”
“仁”学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与法制建设
被引量:
1
19
作者
乔伟
《政法论坛》
1987年第6期62-67,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来的创造、发展、吸收、融合、批判、扬弃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内容非常庞大而又繁杂的复合体,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它持简单地肯定或者简单地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法制建设
传统文化思想
法学文化
法律制度
中华法系
礼法并用
我国古代
以法治吏
封建统治者
社会主义法制
原文传递
说顾忌
20
作者
崖松
《中国人大》
2005年第20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社会公平
国家领导
小康社会
为政之道
民族精神
治国安邦
法治
德法并重
物质文化需要
礼法并用
原文传递
题名
“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婉秋
机构
榆林学院
出处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4-127,共4页
文摘
刑法思想是指导立法和司法的理论基础。司法效果是产生刑法思想的实践源泉。中华民族从封建王朝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再到新中国成立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直至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宽严相济以及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它们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其宗旨在于注重教化挽救,打击极少数,争取大多数,减少社会对立面,增加和谐因素。以此为指导思想,则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反之,重典治乱,虽救弊一时,但衰败亦促。
关键词
德主刑辅
礼法并用
宽严相济
控制死刑
Keywords
supplementing
ritual and law
the 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
control the death penalty.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子》中“礼法并用”的再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磊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文摘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手,认为《管子》中言"礼",很大程度上是从综合手段的意思上来说的,以教为本的意思不强。在这一点上,与先秦儒家的"礼"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较为准确的认识,应该是"礼治"与"法治"并存于以法为本的政治体系当中。
关键词
《管子》
礼治
礼法并用
Keywords
Guan Zi
Rule of Courtesy
Utilization of Courtesy and Law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古代“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被引量:
4
3
作者
戴者春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44-48,共5页
文摘
“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它的确立经历了“周公制礼,明德慎罚”,儒法之争,儒法合流等几个阶段,并被西汉以后历代王朝继承和坚持。这一治国方略的运作是通过:修订礼制,梳理纲常名教,使之社会化;引礼入法,使道德法律化,法律儒家化;德礼至上,法律依循道德,使司法伦理化。
关键词
'
礼法并用
德主刑辅'
治国方略
道德
法律
Keywords
The simultaneous employment of etiquette and law,morality guiding and punishment sup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Morality
Law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心论、圣凡论到治国模式的确立——孟荀政治哲学建构理路之比较
4
作者
李友广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7,共8页
文摘
身处周秦之变的时代潮流,诸子多以思考救世良方为要务。就儒家中的孟荀而言,心论是各自建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而对心的不同理解与认知,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圣凡论与治国模式建构上的不同理路及特征。孟子认为,人人皆具道德本心,强调心的普遍性意义,主要关注凡圣同源、凡圣无别。荀子主张心是待解蔽、可解蔽之心,以是否成就大清明之心作为考量圣凡异心、圣凡之分的重要依据与标准。在此理路的映射下,孟荀分别形成了仁政教化治国与礼法并用治世的治国模式与政治哲学理论。孟荀为应对时代困境所做出的理论探索及所彰显的人文情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心论
圣凡论
仁政教化
礼法并用
Keywords
theory of Xin
theory of Sage and Mortal
governing through Ren and Education
governing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i and Fa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贾谊论礼与法的关系
被引量:
1
5
作者
方红姣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28,共4页
文摘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基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及现实的双重原因,贾谊重新反思法的不足,并详细论述了法以及法和礼的关系,提出当以儒家之礼为核心精神,礼法并用,重建社会政治秩序。贾谊对礼与法的论述,兼综儒法,是对先秦以来礼治与法治论争的一个总结。
关键词
贾谊
礼
礼法并用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子思想与秦汉政治
6
作者
马亮宽
机构
聊城师范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1992年第1期20-24,共5页
文摘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著名的思想家。在思想意识方面,他继承了孔子以后儒家各派的思想精华,又博采其他学派之长,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方面,他一生关心时势,投身社会,总结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并提炼为理论,为封建统治阶级制造了指导思想。他的学生称赞他:“德若尧禹”,“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荀子·尧问》。下引该书,只具篇名)。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
关键词
荀子
政治思想史
秦汉政治
思想家
李斯
社会实践
政治思想体系
韩非
指导思想
礼法并用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元璋法律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玉婷
机构
济南大学政史系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摘
法律思想的形成是离不开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的。统治阶级运用法律这个工具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创立、巩固新政权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封建法制的建设与实践。并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和法律实践活动中 ,形成了自己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思想。该思想成为明初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虽有偏颇之处 ,但对明初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
朱元璋
法律思想
刑用重典
法贵简当
礼法并用
Keywords
Zhu Yuanzhang
legal thought
stress on laws and regulation in legislation
best laws being both simple and proper
to use both morality and laws
分类号
K248.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律》中的“礼”——以服制为中心
被引量:
2
8
作者
陈奇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96-97,共2页
文摘
最初丧服制度传达的是人们对死去的亲人的哀痛与敬畏,后由于国家权力的干预,丧服制度获得了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效果并被极力法律化。可以说丧服制度与古代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等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服制原则对法律的影响在《唐律》中达到最高水平。可以说对服制深入、系统、全面地认识与把握是研究中国法制史尤其是研究《唐律》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唐律》
德主刑辅
礼法并用
丧服
准五服以治罪
Keywords
Law of Tang Dynasty
taking virtue as the primary ruling tools and laws as the second
the livery of grief
principles of five grades of the livery of grief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管仲的法律思想对齐国法治的影响
9
作者
赵玉环
张迎秀
机构
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1998年第3期4-8,共5页
文摘
管仲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国语·齐语》)。这里的“旧法”,指旧礼法制度,既包括礼,也包括法。“业”,即改造创新的意思。这是管仲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一、管仲的法律思想1、“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西周时期,经过周公制礼...
关键词
法律思想
管仲
“法治”思想
《晏子春秋》
齐桓公
法治思想
齐国
重刑主义
礼法并用
战国时期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封建主流法律思想的形成和特点
10
作者
尹天佑
机构
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文摘
西汉初年,刘邦集团因农民起义而得天下。他们为巩固政权,探讨过秦亡的教训。各种思想政治派别曾一度活跃非常。陆贾请求事诗、书,奉礼义。贾谊主张定经制,礼法并用,约法省刑,弃法尚儒,显现出法律思想由法向儒的转化势头。陆贾提出:“万世不易法,古今同纪纲。”①要求建立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指导的法度,继承中国的宗法制,达到“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百姓以德附。
关键词
法律思想
封建主
宗法制
儒家思想
伦理纲常
礼法并用
儒家文化
定经制
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宗元为政思想浅析
11
作者
高媛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4期138-140,共3页
文摘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他在为政之道和礼法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影响着后世。柳宗元倡导"郡县制",主张"吏为民役,官为民役",以及礼法统一。
关键词
封建论
官与民
礼法并用
分类号
K24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秦之际诸子政治理想的法家转向
12
作者
华云刚
机构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9期17-24,共8页
文摘
先秦诸子是“轴心时代”中最具原创精神的思想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战国末,诸子百家逐步融合互鉴。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诸子后学大都青睐法家在规范整饬政治秩序、治理天下、约束臣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逐渐背离该学派的原始精神而向法家倾斜。此时,儒家坚持礼法并用,以规范社会秩序。诸多稷下道家由道入法,以“道”和“无为”重构法治观念与君臣职责。同时,阴阳、四时、五行等自然规律被融入法家,形名之学也一步步走向循名责实的刑名法术之学,因政治改革而形成的法、术、势思想融合为一,诸子百家逐步汇聚并建构成新的政治理论体系。可惜的是,这一政治设想并未得到实践,融合诸家精华而建构的新法家政治设想也淹没在历史当中,直至近代才被重新发掘。
关键词
法家
礼法并用
由道入法
制度阴阳
循名责实
Keywords
the legalist school
to use rites and law simultaneously
from Taoism to legalism
using Yinyang as a system
expecting the reality to correspond to the name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制建设中借鉴历史经验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乔伟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摘
历史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所以历史对后人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无论那一个阶级的政治家,在他们探索治国的方略和制定政策措施时,都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有的是吸取历史上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启迪作用
统治阶级
政治家
礼法并用
封建统治者
地主阶级
孔子
借鉴意义
现实意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管子的法治思想
14
作者
刘斌
机构
莒县史志办公室
出处
《管子学刊》
1992年第2期18-22,共5页
文摘
管子是文武并用,亦即礼法并用的政治家。文武并用或礼法并用的治术,是古今最一般的经制之术。管子所以能够佐齐桓公“保义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晏子春秋·内问》),能够变通周公之法而“以基伯道之始”(赵用贤:《管子书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能较好地做到德威并施,张弛适度,或曰霸道、王道的杂用。“道无常稽,与时张弛”(《后汉书·崔骃传·达旨》),正是管子“遂武功”、“立文德”的根据。
关键词
法治思想
管子
礼法并用
齐桓公
兴利除害
政治家
法令
治术
赵用贤
基本特点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炎武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5
作者
王义
李园园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毕节行政学院
出处
《知与行》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文摘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亟须社会的大治理、大调整。儒学的经世致用集中体现在如何实现明末清初社会秩序的规范和社会力量的整合,也就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历史上的儒学传统一直有"内圣""外王"两个维度。"外王"就是要倡导追求社会事业的进步,追求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一般而言,传统儒学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以"礼法兼用"为手段,以"王道政治"为终极目标。在社会治理方面,顾炎武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提倡民本思想、王道政治、礼法兼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另一方面顾炎武对时代的问题也有所回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产生了以"机户"为代表的新型社会阶层,手工业与农业逐步分离,原本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儒家思想,已无法完全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顾炎武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了自己的创新之处,如"分权众治"的社会治理理念、"才足而化行"的社会治理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天下治"的社会治理目标。这些继承和创新,对今天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党中央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在为人民谋福祉的问题上,可以借鉴顾炎武的"民本"思想;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顾炎武所开出的模式也具有参考价值;在加强社会领导方面,顾炎武也做出了合理化建议,等等。
关键词
顾炎武
礼法并用
分权众治
分类号
B24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炎武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6
作者
王义
李园园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毕节行政学院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在社会治理方面,顾炎武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提倡民本思想、王道政治、礼法兼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另一方面,顾炎武面对时代的问题,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如"分权众治"的社会治理理念、"才足而化行"的社会治理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天下治"的社会治理目标。这些继承和创新,对今天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顾炎武
礼法并用
分权众治
分类号
B24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监察委员会设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
17
作者
张志雪
机构
北京市昌平区成人教育中心
出处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文摘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颁布,一种新型权力机关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无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以权力制约权力”使得反腐工作进一步民主化和法治化。尽管如此,很多人对国家的顶层设计及其运行机制不甚明了。其实,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既有历史传统又符合现实国情,其职能有力有效,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权力
礼法并用
合理性
合法性
Keywords
Supervision committee
Power
Combination of etiquette and law
Rationality
Legality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学
18
作者
张先义
李道湘
机构
中央社院
统战理论研究所
出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先秦儒学张先义李道湘先秦儒学是指孔子所创立的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承传。有人称为原始儒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主要经典即孔子整理的“六经”。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其中最有地位和影响的是孟子和荀子两家的学说。【孟子及其学说】孟子...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民贵君轻
先秦儒学
人性论
主观能动作用
统战理论研究
礼法并用
“制民之产”
“仁”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文化与法制建设
被引量:
1
19
作者
乔伟
出处
《政法论坛》
1987年第6期62-67,共6页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来的创造、发展、吸收、融合、批判、扬弃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内容非常庞大而又繁杂的复合体,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它持简单地肯定或者简单地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法制建设
传统文化思想
法学文化
法律制度
中华法系
礼法并用
我国古代
以法治吏
封建统治者
社会主义法制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说顾忌
20
作者
崖松
出处
《中国人大》
2005年第20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社会公平
国家领导
小康社会
为政之道
民族精神
治国安邦
法治
德法并重
物质文化需要
礼法并用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刑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
李婉秋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管子》中“礼法并用”的再探讨
侯磊
《管子学刊》
CSSCI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我国古代“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戴者春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心论、圣凡论到治国模式的确立——孟荀政治哲学建构理路之比较
李友广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贾谊论礼与法的关系
方红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荀子思想与秦汉政治
马亮宽
《管子学刊》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朱元璋法律思想探析
朱玉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唐律》中的“礼”——以服制为中心
陈奇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管仲的法律思想对齐国法治的影响
赵玉环
张迎秀
《管子学刊》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中国封建主流法律思想的形成和特点
尹天佑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柳宗元为政思想浅析
高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周秦之际诸子政治理想的法家转向
华云刚
《学术探索》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法制建设中借鉴历史经验的几个问题
乔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也谈管子的法治思想
刘斌
《管子学刊》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顾炎武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王义
李园园
《知与行》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顾炎武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王义
李园园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监察委员会设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
张志雪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先秦儒学
张先义
李道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原文传递
19
传统文化与法制建设
乔伟
《政法论坛》
1987
1
原文传递
20
说顾忌
崖松
《中国人大》
200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