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法律文化论——评《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双星 薄振峰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08,F0003,共3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其核心是礼与法的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演进是以礼文化和法文化的冲突、整合为主线的。史广全先生的力作《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正是建立在礼与法融合的基础上,论述中国传统法律文...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其核心是礼与法的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演进是以礼文化和法文化的冲突、整合为主线的。史广全先生的力作《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正是建立在礼与法融合的基础上,论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史先生将全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礼法融合的理性透视。史先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回顾与反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一部分是礼法融合的历史进程。史先生提出了礼与法融合萌芽、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的新分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史先生在成书说理上有着水的品性,把礼与法关系梳理得圆润稳妥。其作是哲学和史学的高度契合,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文化和法文化 法律文化 礼法融合
下载PDF
礼法融合论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史广全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9-62,共4页
所谓礼法融合,系指儒家法律文化和诸家法律文化的融合。礼法融合贯穿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始终,并使其逐渐儒家化。一、礼法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线和根本特征儒家继承了奴隶社会强调宗法血缘的传统,主张“亲亲,尊尊”,代... 所谓礼法融合,系指儒家法律文化和诸家法律文化的融合。礼法融合贯穿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始终,并使其逐渐儒家化。一、礼法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线和根本特征儒家继承了奴隶社会强调宗法血缘的传统,主张“亲亲,尊尊”,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要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 法律文化传统 创造性转化 儒家 法律道德化 中国传统 董仲舒 性恶论
下载PDF
春秋决狱对礼法融合的促动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广全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7期106-110,共5页
春秋决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以礼司法的契入点和以礼统法的审判方法以及对以礼注律的推动,最终达到了以礼入律礼律融合的目的。春秋决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礼法融合主潮的促动者。
关键词 春秋决狱 礼法融合 中国 法律文化 审判方法 司法 司法制度
下载PDF
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秋红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4-26,共3页
礼法融合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一大特征。汉代是礼法融合的发轫时代。本文从汉代礼法融合产生的历史背景、礼法融合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这一现象。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古代法律 礼法融合
下载PDF
浅析汉代伦理社会中的礼法融合
5
作者 黄顺彬 《江东论坛》 2010年第4期45-48,共4页
礼法融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定位于一尊,开始了礼法融合。此后经过近200多年的磨合.董仲舒的政治理论逐步制度化.从而使礼法结合这套封建伦理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礼法融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定位于一尊,开始了礼法融合。此后经过近200多年的磨合.董仲舒的政治理论逐步制度化.从而使礼法结合这套封建伦理思想体系日趋完善,并为其在唐朝最终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礼法融合由此也就成为汉朝法律制度中最为突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伦理社会 汉代 古代法律文化 伦理思想体系 《春秋》 思想定位 礼法结合
下载PDF
论礼法融合对唐宋司法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勤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魏晋南北朝之后,以法律文本儒家化和司法法家化为特征的礼法融合成为法律发展的主流趋势。唐宋的法律传播、鞫谳分司、翻异别勘、集议审判、监察等司法制度都在向秦制回溯。形式司法制度的建立使得唐宋司法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依法裁... 魏晋南北朝之后,以法律文本儒家化和司法法家化为特征的礼法融合成为法律发展的主流趋势。唐宋的法律传播、鞫谳分司、翻异别勘、集议审判、监察等司法制度都在向秦制回溯。形式司法制度的建立使得唐宋司法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依法裁判的效果,但是儒家理念与法家制度的内在冲突、君主意志、官僚知识结构等都对此有冲击,中央、地方均存在以情理为裁判依据的司法实践,情、理、法裁判模式仍有其存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唐宋司法 鞫谳分司 移司别勘 情理法裁判
下载PDF
从礼法融合看金朝养老礼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
女真族与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有着“贵壮贱老”的古老习俗,女真建立政权以后,认同并继承了中原王朝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针对老年群体,创立了本朝的养老优老礼制。金朝在推行养老礼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情与礼、礼与法的直接冲突... 女真族与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有着“贵壮贱老”的古老习俗,女真建立政权以后,认同并继承了中原王朝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针对老年群体,创立了本朝的养老优老礼制。金朝在推行养老礼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情与礼、礼与法的直接冲突,即在国家礼制中融入了法律的因素,以保障老年人利益。金朝在我国北方推行比较先进的礼制文化,推动了文明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礼法融合 尊老养老
下载PDF
礼法融合:古代宫廷茶文化及其延伸
8
作者 卢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78,共7页
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兴盛发展得益于政治对文化的统摄与融合,茶文化在受到统治阶层的认可和推崇之后,逐渐从物质文化向组织制度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本文通过茶史考察梳理,认为宫廷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在礼法... 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兴盛发展得益于政治对文化的统摄与融合,茶文化在受到统治阶层的认可和推崇之后,逐渐从物质文化向组织制度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本文通过茶史考察梳理,认为宫廷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在礼法融合国家治理观统摄之下,贡茶、赐茶、茶宴、茶税、榷茶、茶诗词等在本质上都是宫廷茶文化及其延伸的内容,被赋予了丰富的权力区隔、纲常伦理、公私关系等文化象征和隐喻意涵。在贡茶、赐茶中,茶是尊尊亲亲、睦邻友好、君礼臣忠的纲常伦理象征之物,润滑着封建礼教秩序;在茶法推行中,茶税和榷茶政策的变更折射出国家与社会的公私博弈,是政治主导下对经济、文化与社会的融合管控;在茶宴雅集和茶诗词创作中,茶被视为高洁性灵、通达天人合一之物,包含着君臣互动、教化万民的生生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宫廷茶文化 贡茶 茶税 茶宴
下载PDF
苏轼的礼法融合及其意义
9
作者 彭林泉 《法律史评论》 2017年第1期105-128,共24页
“礼与法一直是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核心范畴。中国传统法律中也就是礼与法的关系。可以说,礼与法的融合与冲突构成为中国传统法律发展、演变的主旋律。[1]这揭示了礼与法两者的核心概念及其关系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重要性。可是,长期以来,... “礼与法一直是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核心范畴。中国传统法律中也就是礼与法的关系。可以说,礼与法的融合与冲突构成为中国传统法律发展、演变的主旋律。[1]这揭示了礼与法两者的核心概念及其关系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重要性。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礼的起源、本质、特点、作用、与法的关系(如礼是否具有法的规范性)等,存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一些误解,如认为礼是保守、落伍的同义词等,直到近期才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融合 中国传统 意义 苏轼 传统法律 法律发展 主旋律 同义词
下载PDF
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
10
作者 吴秋红 《琼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礼法融合 礼法结合 法典化 汉律 确立 法律制度 制度化 汉代 大一统 汉武帝
下载PDF
合一、相分与融合——试论中国古代礼法关系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广全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礼法关系 礼法合一 礼法相分 礼法融合
下载PDF
礼法融合的人性基础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止戈 付鸿栋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本文通过剖析儒家礼治、法学刑治的实质,以及儒法合流后德主刑辅这一正统法律思想的人性基础,探讨了不同的人性论的特质及其对社会秩序控制方式的影响,并从人性论的角度。
关键词 人性 礼法融合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
13
作者 宋鑫 《行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礼法融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礼法融合不仅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在其近代转型过程中亦充当了主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然是建构法治秩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礼法融合 文化研究 演进 历史 力作 文化发展 转型过程
原文传递
中华法系的连续性特征及其主要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治勋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8,F0002,共12页
中华法系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法系之一,中华法系的连续性是一种总体的、复合的连续性,是时间上的延续性、内容上的延续性和思想上的延续性的统合。中华法系的发展和持久延续是多种历史与现实因素叠加累积、互相推动的... 中华法系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法系之一,中华法系的连续性是一种总体的、复合的连续性,是时间上的延续性、内容上的延续性和思想上的延续性的统合。中华法系的发展和持久延续是多种历史与现实因素叠加累积、互相推动的结果,蕴含着必然性发展逻辑和能动性力量。中国历史上历代法制成就的叠加与推进,法典传统的逐步定型和精湛系统的法典编纂技术的形成,礼法融合、德法共治的互构与互相支撑,都是中华法系繁荣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华法系为当今法治建设留下了众多优质要素和资源,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当今法治建设者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法治资源,通过将中华法系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续写中华法系连续性的全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连续性 法典编纂 礼法融合 德法共治 要素化存在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荀子》礼法关系的三重解读
15
作者 胡可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在《荀子》中,礼法不仅走向了高度的融合,而且获得了崭新的内涵。荀子吸收了法家狭义上的"法",即"刑",这是礼法融合的第一重内涵;礼法融合的第二重内涵是礼的"法"化,即礼的外在化、规范化、客观化;更为... 在《荀子》中,礼法不仅走向了高度的融合,而且获得了崭新的内涵。荀子吸收了法家狭义上的"法",即"刑",这是礼法融合的第一重内涵;礼法融合的第二重内涵是礼的"法"化,即礼的外在化、规范化、客观化;更为重要的第三重涵义是",礼法"被赋予儒家意义上的道德修养的内涵。通过对法家之"法"的道德化改造,荀子不仅克服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的对立,而且也推动了"道德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过渡与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礼法融合
下载PDF
礼法关系与中国和谐制度的构建刍议
16
作者 秦英 《大观周刊》 2012年第5期233-233,211,共2页
礼与法具有历史的渊源和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发展的美系。“礼法融合”对我国当前和谐制度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礼法礼法融合和谐
下载PDF
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现代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广全 《求索》 CSSCI 200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法律道德化 道德法律化 礼法融合 现代化
下载PDF
“以礼入法”法律文化微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洁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7-9,共3页
关键词 法律文化 以礼入法 民本主义 道德教化 “礼” 儒家思想 礼法融合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中国传统法律 君主专制
下载PDF
荀子政治法律思想批判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师群 《北方法学》 2010年第2期118-125,共8页
荀子思想在有关性恶、法制方面颇有创意,其礼法融合、圣王之治诸内容成为中华法系之内核。然而论及法为工具、礼为根本的基础上演化出的"化性起伪"、"君上之势"、"圣王之治"等有关的政治法律思想时,其思... 荀子思想在有关性恶、法制方面颇有创意,其礼法融合、圣王之治诸内容成为中华法系之内核。然而论及法为工具、礼为根本的基础上演化出的"化性起伪"、"君上之势"、"圣王之治"等有关的政治法律思想时,其思路却相当幼稚,使中国的制度文化深陷专制之泥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恶论 化性起伪 礼法融合 君上之势 圣王之治
下载PDF
晋代“引礼入律”论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秋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较为典型儒家化法典 ,“引礼入律”是晋代法律发展的重要特点 ,它在《晋律》中有突出表现 :刑罚实用上“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 ;保护士族、官僚政治、经济特权的政治经济立法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婚... 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较为典型儒家化法典 ,“引礼入律”是晋代法律发展的重要特点 ,它在《晋律》中有突出表现 :刑罚实用上“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 ;保护士族、官僚政治、经济特权的政治经济立法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其产生根源有 :从文化根源看 ,是因为礼有区分贵贱等级、定分止争的功能 ;从政治方面看 ,司马氏所建立的是门阀士族统治 ,所以任用儒家制订、解释法律 ;从经济方面看 ,民本思想是礼的重要内容 ,“引礼入律”有助于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礼入律 等级制度 《泰始律》 儒家化法典 法律发展 礼法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