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的法典化——论荀子的礼法观变革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亚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7-60,共4页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礼为国家法典之主导的思想。荀...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礼为国家法典之主导的思想。荀子的礼法思想,以"重建"整个社会制度为归旨,故而为儒家进入政治生活领域打开了通道,提供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礼的法典化 礼法观
下载PDF
孔融礼法观之“孝”与“不孝”
2
作者 姜晓敏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5-61,共7页
4岁即能让梨、千百年来被奉为道德楷模的孔融,却在56岁时因"不忠不孝"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杀,这一结局令人匪夷所思。前人多从孔融的性格特点及其与曹操的政治恩怨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则侧重于从孔融的礼法观入... 4岁即能让梨、千百年来被奉为道德楷模的孔融,却在56岁时因"不忠不孝"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杀,这一结局令人匪夷所思。前人多从孔融的性格特点及其与曹操的政治恩怨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则侧重于从孔融的礼法观入手予以分析,认为尽管孔融在"孝"与"不孝"的问题上,呈现出矛盾的两面,但是在礼法观上,却表现出与正统思想的高度一致,这可能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融 礼法观
下载PDF
荀子的礼法观
3
作者 王兰香 《发展》 2009年第9期83-83,共1页
一、荀子礼法论的理论依据 (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苟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即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责。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力图从人类社会本身来探求礼法等社会现象,而不诉诸于天命神权,从而改变以往儒家的“礼义出白天性”的... 一、荀子礼法论的理论依据 (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苟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即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责。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力图从人类社会本身来探求礼法等社会现象,而不诉诸于天命神权,从而改变以往儒家的“礼义出白天性”的观点。他认为,“天行有常”,即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观 苟子 天人之分 社会现象 人类社会 自然界 荀子 探求
下载PDF
二程的礼法观评析
4
作者 王超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二程是北宋洛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礼法观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受到了当时理学思潮的影响。他们将"礼"视作天理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为礼寻找到了形而上的依据。同时他们并没有忽视作为刑罚的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二程是北宋洛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礼法观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受到了当时理学思潮的影响。他们将"礼"视作天理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为礼寻找到了形而上的依据。同时他们并没有忽视作为刑罚的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为为政先善法,并且强调了法的教化作用。在礼法关系上,他们继承了儒家传统的礼主法辅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理学 礼法观
下载PDF
以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审视先秦儒家礼法观
5
作者 衣红梅 《神州》 2016年第18期70-70,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具体包括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五个方面的教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先秦儒家礼法观深邃、广博,本文旨在梳理先秦儒家礼法观的形成过程,论述先秦儒家礼法观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挖掘有...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具体包括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五个方面的教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先秦儒家礼法观深邃、广博,本文旨在梳理先秦儒家礼法观的形成过程,论述先秦儒家礼法观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挖掘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成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先秦儒家礼法观
下载PDF
从孔子对郑、晋颁布成文法的不同态度看孔子的礼法观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92,共2页
通过孔子对郑、晋两国先后"铸刑书"、"铸刑鼎"的不同态度对比,可以看出孔子的礼法观。孔子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非常重要,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为政的好与坏。孔子认为,郑子产"铸刑书"是为维护礼制,应该得到赞... 通过孔子对郑、晋两国先后"铸刑书"、"铸刑鼎"的不同态度对比,可以看出孔子的礼法观。孔子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非常重要,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为政的好与坏。孔子认为,郑子产"铸刑书"是为维护礼制,应该得到赞赏,而晋荀寅"铸刑鼎"是为私利,理应批判。孔子的礼法观是以礼为主,以法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产 郑国 铸刑书 铸刑鼎 礼法观
原文传递
荀子与稷下学宫 被引量:4
7
作者 宣兆琦 张杰 《邯郸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3-8,12,共7页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赵国 ,受学于稷下 ,成名于稷下。荀子一生三游稷下学宫 ,稷下学对荀子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荀子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稷下学的发展 。
关键词 荀子 稷下学宫 发展 影响 务实精神 自由学风 稷下学 天人关系 礼法观 人性论
下载PDF
儒家法律思想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毓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7-10,共4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有重大影响。本文从礼法、立法、司法三个方面对儒家的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礼法观 立法 司法 孔子 儒家 法律思想 民本主义 法律 刑罚 礼治 法治
下载PDF
浅议荀子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荀子之“礼”荡去了孔孟治世思想中的理想主义色彩,具备了严谨性、外律性的特点,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支点。“隆礼重法”、“礼”“法”并存的精神贯彻在他的全部政治思想中。荀子维护君权,倡导专制主义,顺应了中国封建统治意识的形成和发... 荀子之“礼”荡去了孔孟治世思想中的理想主义色彩,具备了严谨性、外律性的特点,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支点。“隆礼重法”、“礼”“法”并存的精神贯彻在他的全部政治思想中。荀子维护君权,倡导专制主义,顺应了中国封建统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方向。荀子的君权思想和礼法观可谓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礼法观 君权思想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下载PDF
杜牧艳诗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其云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1期58-61,共4页
长期以来,文学史上对杜牧的人品颇有微词,说他作风不够检点,放浪形骸,风流自赏。其主要根据就是因为他写过象“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这样一些艳情诗句。
关键词 扬州 人品 统治阶级 封建统治者 唐太宗 兵部尚书 礼法观 牛僧孺 淮南 士大夫
下载PDF
试析清代江西宗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华安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55,共9页
清代的宗族组织是宋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遍及全国城乡,尤以南方数省为盛。 宗族组织以“尊祖敬宗,联宗收族”相标榜,以血缘为纽带,以族产、族祠、族谱相维持,将同一祖宗名下的子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血缘社会群体。这是各省宗... 清代的宗族组织是宋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遍及全国城乡,尤以南方数省为盛。 宗族组织以“尊祖敬宗,联宗收族”相标榜,以血缘为纽带,以族产、族祠、族谱相维持,将同一祖宗名下的子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血缘社会群体。这是各省宗族的共性。 由于具体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差异,各省宗族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仅对江西宗族组织所体现出来的一般特点作些探析,包括宗族的核心部分族产、族祠、族谱的结构特点及宗族组织功能的转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组织 族产 清代江西 族田 族长 结构与功能 宗子 礼法观 试析 氏族
下载PDF
论荀子思想中的礼、法、刑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泽君 《河北学刊》 1986年第4期62-66,共5页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伟大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思想,就其思想体系讲,不是法家,而是儒家.他的思想体系中各类学科思想都很丰富,尤其着重从论“礼”出发,阐述法律理论、法律制度,以及国家制度,更具有前人所不及...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伟大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思想,就其思想体系讲,不是法家,而是儒家.他的思想体系中各类学科思想都很丰富,尤其着重从论“礼”出发,阐述法律理论、法律制度,以及国家制度,更具有前人所不及的精到见解.他的隆礼重法的礼法观,对中国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前期法家 韩非 礼与法 礼法观 新兴地主阶级 孔子 法律思想体系 度量分界 礼的起源
下载PDF
明代前期婚恋小说的阻滞式结构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萌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2-36,共5页
从洪武元年到正德初约一百四十余年,此期的婚恋小说似普遍存在一种阻滞式情节结构模式,这是中国小说思想史上一极值得注意之现象.本文拟对此作一点分析.一、阻滞式憎节结构模式的出现从情节结构这一角度考察,我国婚恋小说到明代已出现... 从洪武元年到正德初约一百四十余年,此期的婚恋小说似普遍存在一种阻滞式情节结构模式,这是中国小说思想史上一极值得注意之现象.本文拟对此作一点分析.一、阻滞式憎节结构模式的出现从情节结构这一角度考察,我国婚恋小说到明代已出现模式化倾向.到洪武至正德初,随着《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小说集的问世,以及《钟情丽集》等单行本的刊行,正是此种倾向的开始.这从本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抽样作品中,可得到一定的说明.本文共抽取此期婚恋小说9篇.9篇中,《凤尾草记》(《剪灯余话》下简作〈余〉卷3)、《秋香亭记》(《剪灯新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小说 情节结构模式 障碍 明代前期 《钟情丽集》 话本小说 封建婚姻 《剪灯余话》 结构方式 礼法观
下载PDF
易象视域下的法学观——论《易传》的法律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丛 张韶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8,共6页
自然界有其固有秩序与法则,礼与法皆本于自然法则而立。但二者无法直接取诸天地万物,因此必须借助于效法自然的易象来实现,即"立象以尽意"。同时,《易传》提出"观象制器",法律作为一种"器",其出现也缘于... 自然界有其固有秩序与法则,礼与法皆本于自然法则而立。但二者无法直接取诸天地万物,因此必须借助于效法自然的易象来实现,即"立象以尽意"。同时,《易传》提出"观象制器",法律作为一种"器",其出现也缘于易象。作为对易象进行专门解释的《象传》中亦含有大量关于断狱与理讼的思想。《易传》以易象解法学,为古代法学的权威性、合理性提供了客观依据,但儒者在对《周易》进行解释时也不乏杜撰与附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立法 易象法自然 易象定礼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