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的礼部贡院与省试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忠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92,共11页
科举制度虽然开始于唐朝,但正式形成是在宋朝,所以宋朝科举对后世的选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省试(类同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是科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自唐代至北宋,礼部贡院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省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南宋建立后... 科举制度虽然开始于唐朝,但正式形成是在宋朝,所以宋朝科举对后世的选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省试(类同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是科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自唐代至北宋,礼部贡院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省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南宋建立后,开始有了独立的礼部贡院,意义重大,也为元明清三代所仿效。南宋礼部贡院在现今杭州的延安路以东,中山北路以西,凤起路以南,观巷以北的区域内,面积约五万多平方米。省试考官有帘内官(直接参与试卷的考校)和帘外官(负责封弥、誊录、对读、巡舖、监门和从事行政事务)的分别。他们分工明确,防弊措施严密,以确保实现公平取士的原则。这也是宋朝所以能够人才辈出,知识分子对这个政权有着较大向心力,从而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科举 省试 礼部贡院 帘内官 帘外官
下载PDF
辽朝礼部贡院与知贡举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福顺 《考试研究》 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
礼部贡院与知贡举是辽朝科举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礼部贡院是职掌辽朝科举事务的常设机构,辽太宗会同元年获取燕云后沿袭唐五代制度,即于南京置礼部贡院岁开贡举,以收汉族士人。而主持礼部贡院考试的主考官则称为知贡举,属临时差... 礼部贡院与知贡举是辽朝科举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礼部贡院是职掌辽朝科举事务的常设机构,辽太宗会同元年获取燕云后沿袭唐五代制度,即于南京置礼部贡院岁开贡举,以收汉族士人。而主持礼部贡院考试的主考官则称为知贡举,属临时差遣,在礼部贡院考试结束后即卸任去职。由于辽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知贡举常由既有较高的儒学水准、深受辽朝统治者信任,又在辽朝担当高级官职的官员来充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礼部贡院 知贡举
下载PDF
论辽的礼部贡院及科举
3
作者 杨惠玲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辽代科举研究在科举制度史研究中相对薄弱,而关于辽代礼部贡院的研究内容更少。关于辽代礼部贡院设立的具体时间,以往研究中有两种说法。文章试图通过有限的史料对辽代礼部贡院设置的时间及科举制的规范化、礼部贡院职掌范围的扩大、&qu... 辽代科举研究在科举制度史研究中相对薄弱,而关于辽代礼部贡院的研究内容更少。关于辽代礼部贡院设立的具体时间,以往研究中有两种说法。文章试图通过有限的史料对辽代礼部贡院设置的时间及科举制的规范化、礼部贡院职掌范围的扩大、"知贡举"的人选等问题加以论述,以期对辽代的礼部贡院及科举制有进一步的认识。作者认为,辽代统和六年(988),随着辽朝科举制的规范化,辽代礼部贡院才达到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礼部贡院 科举制度 开科取士 辽承唐制
原文传递
欧阳修在礼部贡院会试视察时的讲话稿——改写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诗歌鉴赏《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4
作者 于飞 《高考》 2017年第30期236-236,共1页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欧阳修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注】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被选入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诗歌鉴赏试题高...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欧阳修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注】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被选入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诗歌鉴赏试题高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所选取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近年来,又数次出现了以科举考试为创作背景的诗词作品。古代的'高考'与现时的高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生碰撞,颇有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 礼部贡院 诗歌鉴赏 欧阳修 讲话稿
原文传递
唐代考功贡院略考
5
作者 毛晓阳 严鑫才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3-59,共7页
根据《唐会要》《玉海》《长安志》《雍录》等文献的记载,唐代前期115年间省试设有“考功贡院”,其所处位置在尚书省六部的南边,开元二十年(732)后改称“吏部南院”。与礼部贡院一样,唐代考功贡院应亦是省试的主管部门,而非专门的科举... 根据《唐会要》《玉海》《长安志》《雍录》等文献的记载,唐代前期115年间省试设有“考功贡院”,其所处位置在尚书省六部的南边,开元二十年(732)后改称“吏部南院”。与礼部贡院一样,唐代考功贡院应亦是省试的主管部门,而非专门的科举考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考功贡院 南院 礼部贡院
下载PDF
辽朝“进士”称谓考辨 被引量:5
6
作者 高福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礼部贡院 乡贡进士 前进士 殿试进士
下载PDF
《太平治迹统类·祖宗科举取人》补正
7
作者 祖慧 《文献》 2001年第2期25-38,共14页
《太平治迹统类》(以下简称《统类》)三十卷,南宋人彭百川撰.该书主要取材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按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体例对北宋160余年间的重要史事进行编排,于朝廷大政、典章制度、诸臣事迹等尤为详备,是研究北... 《太平治迹统类》(以下简称《统类》)三十卷,南宋人彭百川撰.该书主要取材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按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体例对北宋160余年间的重要史事进行编排,于朝廷大政、典章制度、诸臣事迹等尤为详备,是研究北宋历史,特别是北宋政治制度、职官科举制度的重要史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会要 进士第 奏名 统类 亲试 殿试 将作监主簿 《宋史》 礼部贡院 科举
下载PDF
2017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解析
8
作者 张良惠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7年第7期12-13,共2页
【原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原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卷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 礼部贡院 宋诗 阅读鉴赏 宋词鉴赏辞典 复习备考 整体感知 选文
下载PDF
论宋代的殿试制度
9
作者 穆朝庆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1期82-88,共7页
唐五代间的科举取士,礼部贡院考试即是最高一级的选拔,一切取舍权力归礼部掌握。北宋开宝六年(973)正式确立殿试制,礼部贡院考试仅仅成了殿试的预试。皇帝直接控制科举,不仅剥夺了礼部的取士权,而且部分剥夺了吏部的任官权。可以说。
关键词 知举官 覆考官 封弥官 礼部贡院 编排官 进士科 公荐 唐五代 详定官 糊名
下载PDF
大夫
10
作者 李春光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05年第8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文武官员 七品 职官志 北宋末年 廷对 礼部贡院 行医者 赵升 商周 类要
下载PDF
宋代科举考试机构与考官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延明 《科举学论丛》 2013年第1期1-13,共13页
论文旨在全面论述宋代自中央到地方科举考试机构的设置,及三级科举考试官员的组成与分工等制度。由三部分组成:一、宋代科举考试机构主要有:礼部、中书省礼房、礼部贡院、御药院、地方贡院等。二、宋代三级科举试:发解试(含漕试)、省试... 论文旨在全面论述宋代自中央到地方科举考试机构的设置,及三级科举考试官员的组成与分工等制度。由三部分组成:一、宋代科举考试机构主要有:礼部、中书省礼房、礼部贡院、御药院、地方贡院等。二、宋代三级科举试:发解试(含漕试)、省试(含类省试)、殿试考官的资历、任命、职责分工等。三、结语,即对宋代科举考试机构的设置、运行,与考试官的职责履行与监督等的总体评价。学术界关于宋代三级考试研究果较多,但系统地将考试机构与三级考试考官两者结合起来考察与论述,则还是第一次。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登记科总录》的一项前期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礼部贡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