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社交称谓词中的通称词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1
作者 王冠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6期86-89,共4页
社交称谓通常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用以唤起交际对象注意的,通称称谓词则是指用于社交场合的一般通用称谓。通称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社会制度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与社会的社交人员结构关系密切,更为重要的是通称词的使用与... 社交称谓通常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用以唤起交际对象注意的,通称称谓词则是指用于社交场合的一般通用称谓。通称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社会制度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与社会的社交人员结构关系密切,更为重要的是通称词的使用与民族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往往密不可分,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称谓词 文化心理
下载PDF
范畴化的原型理论与汉英通用社交称谓词语
2
作者 周川鄂 《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4X期159-159,161,共2页
称谓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习言。社交称谓语是人际称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称谓非家庭成员。社交称谓语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有着各自的复杂性和... 称谓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习言。社交称谓语是人际称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称谓非家庭成员。社交称谓语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有着各自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导致不同语言的社交称谓语也是极其复杂和独特。然而英汉社交称谓系统中的通用社交称谓语却是极其相似。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英汉通用社交称谓语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找出为什么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下会却有着几乎共同的通用社交称谓语这一有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原型 通用社交称谓词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 被引量:37
3
作者 陈月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6,共5页
现代汉语与许多语言一样,社交称谓几乎是成人们的专利,除“小朋友”一语外,似乎没有别的用于儿童、幼儿的称谓了。我们这里将撇下“小朋友”,专谈成人的社交称谓。 亲属称谓用于社交活动,如“叔叔”“张阿姨”等,虽带有一些社交特征,... 现代汉语与许多语言一样,社交称谓几乎是成人们的专利,除“小朋友”一语外,似乎没有别的用于儿童、幼儿的称谓了。我们这里将撇下“小朋友”,专谈成人的社交称谓。 亲属称谓用于社交活动,如“叔叔”“张阿姨”等,虽带有一些社交特征,如带上姓,我们这里也不讨论。 现代汉语中专门的社交称谓词语不多,如“同志”“师傅”“老师”“先生”“女士”“小姐”等,用作或用于社交称谓的却不止这一些,还有“老”、“小”、姓名、职务、职称等,如“老张”、“小李”、“李处长”、“张工程师”、“老张同志”、“李明先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 文化印记 现代汉语 职业 师傅 语用规则 社交称谓词 太子 小姐 组合成分
下载PDF
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 被引量:79
4
作者 陈建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4,共5页
称谓强烈地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与整个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确实值得研究。 社会的变动引起社会和语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名与实之间的不协调,反映在现在的称谓上便是有实无名和名实... 称谓强烈地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与整个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确实值得研究。 社会的变动引起社会和语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名与实之间的不协调,反映在现在的称谓上便是有实无名和名实不符的变异现象比较突出。因而出现缺环与泛化的混乱。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在某种场合下找不到合适的称谓陷入尴尬局面的经验。这里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原因。语言学工作者对称谓的不断涌现不能充当“交通警察”,指手划脚,强求一致。由于交际上的需要,最终总会有合适的称谓出现的。语言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当称谓发生局部混乱,暂时失去平衡时,它能主动调节,从局部的无序走向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化问题 缺环 师傅 信封 社交称谓词 “爱人” 现代汉语 亲属谓词 邮递员 姓名
下载PDF
试论俄汉称谓的差异
5
作者 宋丽霞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56-57,共2页
对俄汉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和社交称谓词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同时阐明了其文化差异。
关键词 亲属谓词 社交称谓词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语言变异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6
作者 刘玉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语言变异 社会心理因素 语言的变异 崇拜心理 新词语 语言变体 中老年人 外来词音译 社交称谓词 人的心理
下载PDF
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语言活动
7
作者 陈建民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语言活动陈建民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日益增长的交流思想的需要,汉语本身也在不断进行自我调节... 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语言活动陈建民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日益增长的交流思想的需要,汉语本身也在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已经产生出一大批新词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人民群众 新时期 粤方言 语言活动 语言生活 文化词汇 “广场” 社交称谓词 新词语
下载PDF
由汉语修辞义观照汉民族的价值观
8
作者 乔俊杰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6-40,共5页
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曾准确地阐述了语言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的载体功能以及语言对文化性质的折射价值。80年代初,我国文化语言学派进一步提出了“词汇是社会文化的镜象”的主张,认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 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曾准确地阐述了语言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的载体功能以及语言对文化性质的折射价值。80年代初,我国文化语言学派进一步提出了“词汇是社会文化的镜象”的主张,认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词汇中占据着核心份量的是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义 汉民族 价值观念 汉语 社交称谓词 亲属谓词 妇女解放 社会文化 “根” 词语修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