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面”人格在现实与虚拟社交空间的呈现——当代大学生人格异化探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方楠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虚拟社交空间,其实质为现实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虚拟社交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认知模糊、责任缺失、理想信念脆弱和情感冷漠等人格异化现象...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虚拟社交空间,其实质为现实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虚拟社交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认知模糊、责任缺失、理想信念脆弱和情感冷漠等人格异化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虚拟社交空间对大学生人格异化的影响,提出要虚实结合,以儒家"慎独"思想完善和深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通过净化土壤,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健全现有网络法律法规;加强沟通,拓宽渠道,建立学生—辅导员—家长联动体系等三个方面,使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消除人格异化现象,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社交
空间
大学生
人格异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主流媒体疫情报道中的媒体融合新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庆
《新闻世界》
2020年第6期31-33,共3页
随着5G商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被重新定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与重大主题报道,各媒体都在探索凸显传播价值、集结受众注意力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以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为着眼点,分析报道中凸显...
随着5G商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被重新定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与重大主题报道,各媒体都在探索凸显传播价值、集结受众注意力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以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为着眼点,分析报道中凸显的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报道主体相互补位、多形态直播融合打造"原生态""实时化"、矩阵化"传播共同体"引发传播"裂变"等媒体融合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
社交虚拟空间
矩阵化传播共同体
裂变式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异地空间到异质空间——90后中国女性旅游者身体的自我建构
被引量:
4
3
作者
郝小斐
陈瀚晖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71,79,共12页
旅游作为休闲活动为空间中的身体实践提供了特定情境,且伴随技术迭代,旅游者可“置身”于地理实体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本文选取90后中国女性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身体于旅游异地空间和虚拟异质空间中的自我建构;采用深度访谈法并对访谈文...
旅游作为休闲活动为空间中的身体实践提供了特定情境,且伴随技术迭代,旅游者可“置身”于地理实体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本文选取90后中国女性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身体于旅游异地空间和虚拟异质空间中的自我建构;采用深度访谈法并对访谈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研究发现:①90后女性具身化模型由内外两个维度构成,身体唤醒、身体建构等构成内部维度,场域空间、自他认知等构成外部维度;②尽管90后女性逐步唤起身体的自我意识,打破女性身体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产生的“商品化”“神话化”现象,但其身体仍受到日常审美标准与他者监视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身体
自我建构
旅游目的地
空间
社交
媒体
虚拟
空间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双面”人格在现实与虚拟社交空间的呈现——当代大学生人格异化探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方楠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团委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文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虚拟社交空间,其实质为现实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虚拟社交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认知模糊、责任缺失、理想信念脆弱和情感冷漠等人格异化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虚拟社交空间对大学生人格异化的影响,提出要虚实结合,以儒家"慎独"思想完善和深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通过净化土壤,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健全现有网络法律法规;加强沟通,拓宽渠道,建立学生—辅导员—家长联动体系等三个方面,使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消除人格异化现象,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
虚拟
社交
空间
大学生
人格异化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主流媒体疫情报道中的媒体融合新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庆
机构
株洲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出处
《新闻世界》
2020年第6期31-33,共3页
文摘
随着5G商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被重新定义。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与重大主题报道,各媒体都在探索凸显传播价值、集结受众注意力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以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为着眼点,分析报道中凸显的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报道主体相互补位、多形态直播融合打造"原生态""实时化"、矩阵化"传播共同体"引发传播"裂变"等媒体融合新特征。
关键词
智能分众化产品生产
社交虚拟空间
矩阵化传播共同体
裂变式传播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异地空间到异质空间——90后中国女性旅游者身体的自我建构
被引量:
4
3
作者
郝小斐
陈瀚晖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71,7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8YJCZH045)。
文摘
旅游作为休闲活动为空间中的身体实践提供了特定情境,且伴随技术迭代,旅游者可“置身”于地理实体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本文选取90后中国女性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身体于旅游异地空间和虚拟异质空间中的自我建构;采用深度访谈法并对访谈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研究发现:①90后女性具身化模型由内外两个维度构成,身体唤醒、身体建构等构成内部维度,场域空间、自他认知等构成外部维度;②尽管90后女性逐步唤起身体的自我意识,打破女性身体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产生的“商品化”“神话化”现象,但其身体仍受到日常审美标准与他者监视的压迫。
关键词
女性身体
自我建构
旅游目的地
空间
社交
媒体
虚拟
空间
扎根理论
Keywords
female body
self-construction
tourist destination space
social media virtual space
grounded theory
分类号
K901.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面”人格在现实与虚拟社交空间的呈现——当代大学生人格异化探究
方楠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主流媒体疫情报道中的媒体融合新特征
陈庆
《新闻世界》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异地空间到异质空间——90后中国女性旅游者身体的自我建构
郝小斐
陈瀚晖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