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民至上理念的“强政府-强社会”协同路径升级与中国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
作者 邱杨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面对国家治理过程中表现出的工具属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自治空间与权限范围有限压缩,“强政府—强社会”良性局面构筑的核心要点即在于实现不同治理构件间的协调统一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最优治理效能,使有为政府下的管控与约束不仅不... 面对国家治理过程中表现出的工具属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自治空间与权限范围有限压缩,“强政府—强社会”良性局面构筑的核心要点即在于实现不同治理构件间的协调统一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最优治理效能,使有为政府下的管控与约束不仅不阻碍社会主体自治效能的科学发挥,而且可以减少无谓试错和风险误差。社会自治的实施则应成为科学动态响应国家意志、完成国家目标的有效助力。这就要求“强政府—强社会”中介连接点的设置体现一种致广大而又聚精微的治理智慧:在贴近人民的基本理念下,确保政府治理优化深入群众,完善自下而上的沟通交流机制,确保“强社会”可正确实现,同时又以扎根基层的做法优化自上而下的政策传达与灵活运用机制,构建更具人民性、共享性、包容性和系统性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理念 “强政府—强社会 政府治理 社会自治 国家权力
下载PDF
“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振清 孙留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2-47,共6页
政党、国家和社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变量,三者之间关系的良性变迁和动态平衡是政治发展的实质和内在要求。"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国家-社会关系中的最佳状态,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中。中国治理的基... 政党、国家和社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变量,三者之间关系的良性变迁和动态平衡是政治发展的实质和内在要求。"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国家-社会关系中的最佳状态,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中。中国治理的基本主题是现有国家治理体系如何应对社会快速变迁产生的大量社会问题,这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理念转变和治理主体多元化。因此,"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耦合性决定了后者的构建要以前者为目标导向。为此,根据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选择,在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政府转型是关键、社会组织培育是基础,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国家治理中,以形成一个高效、有活力的网络化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国家-强社会”模式 国家治理现代化 有效政府 社会组织
下载PDF
强国家-强社会: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模式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文木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4,共7页
国家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不断型塑一个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国家与社会结构模式。到目前为止,人类在治理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大致形成了"小国家(政府)-大社会"和"... 国家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不断型塑一个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国家与社会结构模式。到目前为止,人类在治理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大致形成了"小国家(政府)-大社会"和"强国家-强社会"两种结构模型,前者主要是建立在西方自由主义国家学说基础之上,与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相一致的一种现代化方式,后者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们在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失败教训以及中国近代百年现代化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出了一套既适合国情又符合"强国家-强社会"内在要求的国家治理结构模式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强社会 国家(政府)-社会 国家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下载PDF
论“强国家—强社会”模式在5.12抗震救灾中的彰显
4
作者 邓春红 杨振凯 《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13期369-371,共3页
5.12大地震发生以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救援。政府的行为高效有力,社会力量积极主动,令我们在悲恸之余,欣喜地看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共生共强。文章阐释了我国"强国家—强社会"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强国家—强社会"模式... 5.12大地震发生以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救援。政府的行为高效有力,社会力量积极主动,令我们在悲恸之余,欣喜地看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共生共强。文章阐释了我国"强国家—强社会"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强国家—强社会"模式在5.12抗震救灾中已然彰显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政府 社会“强国家-强社会”模式 抗震救灾
下载PDF
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89
5
作者 朱健刚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7年第4期42-53,共12页
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朱健刚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社会逐步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过渡,街道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城市的街道往往由几条马路和数十个里弄或胡同组成,它们以行政空间的... 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朱健刚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社会逐步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过渡,街道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城市的街道往往由几条马路和数十个里弄或胡同组成,它们以行政空间的划分为依据,但内部的胡同和里弄又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强社会 街道办事处 居委会 组织网络 权力结构 城市社区 国家社会 城区管理 城市街区 基层社会
下载PDF
治理式团结:一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理解——基于WK公益基金会的案例研究
6
作者 高端阳 王晓莉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4年第1期222-239,300,301,共20页
本文试图为“强国家强社会”的“双强”格局下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新的理解。基于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拔尖环保社会组织WK公益基金会的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治理式团结”的概念,并分析了“治理式团结”的生成过程。“治理式团结”以制度... 本文试图为“强国家强社会”的“双强”格局下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新的理解。基于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拔尖环保社会组织WK公益基金会的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治理式团结”的概念,并分析了“治理式团结”的生成过程。“治理式团结”以制度环境条件、组织资源条件作为生成基础,以行动深耕与公众倡导、治理网络互嵌与政策企业家形成以及结构势能的转化与传递作为具体的生成路径。“治理式团结”打破了现有研究中隐藏的社会组织被资源约束的前置假设,丰富了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想象。同时,“治理式团结”也揭示出社会组织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与专业化能力吸引政府主动与其展开合作,反向为政府输送资源,深化了对于社会组织作用空间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格局的完善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关系 社会组织 治理式团结 国家强社会
下载PDF
社区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晓燕 刘敏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8-160,共3页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特征在于“小政府、大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发育,都是在政府的...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特征在于“小政府、大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发育,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塑造的“小政府”同时还应是一个“强政府”,也就是说,“强政府———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的有机结合,应是我国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体制要求及体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国家社会的关系模式 政府 强社会
下载PDF
城市基层权力变迁与社区治理的发展——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21
8
作者 谢金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4,共5页
国家-社会关系决定着城市基层权力体系的建构,也决定着社区治理模式的构筑。街居制度建构了城市基层权力体系,解决了国家力量向社会渗透的问题,增强了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与秩序建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问题... 国家-社会关系决定着城市基层权力体系的建构,也决定着社区治理模式的构筑。街居制度建构了城市基层权力体系,解决了国家力量向社会渗透的问题,增强了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与秩序建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问题激增,街居制度无法再解决现代化的社区治理问题。当前社区制虽然对国家-社会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变革,提高了社会自我治理能力,但是国家与社会在社区治理过程相互合作、良性互动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得以解决",强政府-强社会"的社区治理体系建构还远未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权力 社区治理 治理模式 国家-社会关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考察--“国家-社会”理论是否适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方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三农"问题在政治层面上的反映就是乡村治理问题。从中国农村政治体制历史变迁的本土视角可以发现:从实践角度看,我国乡村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国家政权的把度下进行的,但是,由此将国家权力的下渗设定为国家政权的单一化判断是不... "三农"问题在政治层面上的反映就是乡村治理问题。从中国农村政治体制历史变迁的本土视角可以发现:从实践角度看,我国乡村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国家政权的把度下进行的,但是,由此将国家权力的下渗设定为国家政权的单一化判断是不科学的。过分强调国家对社会的单向影响,忽略了社会对国家的反向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讨价还价的过程及其正向效应。另外,如果仅将基层组织力量作为社会变迁的源动力又无法从国际领域找到经验证据。因此,"国家—社会"分析范式提供了探究农村社会与国家权力互动的分析理路与方法论导向,是研究我国乡村治理问题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研究范式 乡村治理模式 农村政治体制
下载PDF
中国公益慈善“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及其构建路径
10
作者 江亚洲 徐东涛 《中州学刊》 2024年第12期72-80,共9页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需要理清公益慈善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现有研究在阐述公益慈善“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时大多将其分开讨论,而公益慈善“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强调“强国家”与“强社...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需要理清公益慈善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现有研究在阐述公益慈善“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时大多将其分开讨论,而公益慈善“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强调“强国家”与“强社会”之间的强互动关系。构建公益慈善“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推动公益慈善“强国家”与“强社会”互为依托、彼此嵌入和相互赋能。鉴于当前中国公益慈善“强国家—强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公益慈善“强国家”压缩“强社会”发展空间、“强社会”难以与“强国家”形成有效互动以及“强国家”与“强社会”彼此割裂等问题,须强化政府的引导支持和自我革新能力,提升公益慈善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和创新活力,并持续推动公益慈善中国家与社会的协调互动,从而形成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慈善 “强国家强社会 构建路径
下载PDF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评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1-69,共9页
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任务中具有重大现实价值。近十年来,党和国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外环境,将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与社会建设等政治发展的具体目标高度统一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发展了社会... 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任务中具有重大现实价值。近十年来,党和国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外环境,将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与社会建设等政治发展的具体目标高度统一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发展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同时,中国在开创国家与社会关系新格局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实现理念转变、进一步改善民生、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艰巨任务。通过总结经验、正视问题,我们应当在转变理念、培育社会成长、持续改善民生、改善相关政治关系和寻求社会共识等领域持续推动改革,从而开创出中国特色的国家与社会互强共赢的崭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国家社会关系 民生 国家-强社会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三分法”与“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深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雪峰 《学术探索》 1999年第6期23-26,共4页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无法为构建强国家与强社会关系模型提供理论说明,也难以解释在我国某些地方业已存在的国家与社会双强发展的实践。“中央、地方、民众”的三层分析法正是在对国家与社会双强发展的解释及为双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无法为构建强国家与强社会关系模型提供理论说明,也难以解释在我国某些地方业已存在的国家与社会双强发展的实践。“中央、地方、民众”的三层分析法正是在对国家与社会双强发展的解释及为双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方面,深化了“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 三层分析法 市民社会 国家强社会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演进的博弈论分析
13
作者 郭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9-23,共5页
与典型"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于"强国家—弱社会"到"强国家—强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不仅体现为国家与社会类型的演进,还包括二者互动程度的转向,以及互动方式的演化。在概述、... 与典型"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于"强国家—弱社会"到"强国家—强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不仅体现为国家与社会类型的演进,还包括二者互动程度的转向,以及互动方式的演化。在概述、总结这一实践经验时,博弈论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国家社会关系 国家强社会 博弈论
下载PDF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
14
作者 李国军 《学习月刊》 2010年第20期44-45,共2页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社会是高度同构的一元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全能主义”的政府职能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育和壮大,使国家与社会呈现出二元化的良性互动...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社会是高度同构的一元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全能主义”的政府职能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育和壮大,使国家与社会呈现出二元化的良性互动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必将影响和制约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职能模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关系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模式 国家社会 计划经济体制 全能主义 市民社会 市场经济
下载PDF
现代大学治理:政府、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厘定与重塑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达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4,共5页
现代大学既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交汇的场所,也是政府与社会分离对立、互嵌交错和有机互动的一个"公共空间"和"治理平台"。百余年来,政府、社会与大学之间复杂的动态关联始终是导引和影响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基本线索与... 现代大学既是政府与社会力量交汇的场所,也是政府与社会分离对立、互嵌交错和有机互动的一个"公共空间"和"治理平台"。百余年来,政府、社会与大学之间复杂的动态关联始终是导引和影响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基本线索与核心问题。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基于合作主义精神之"强政府—强社会"的逻辑走向,政府应该致力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大学则应集中于功能重组和使命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政府 社会 政府-强社会
下载PDF
民族—国家建设视域中的公民身份——以德国模式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台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公民身份理论的马歇尔范式背后悬置了英国民族—国家建设的演化进程。吉登斯的贡献在于从民族—国家建设的视域完善了马歇尔范式的内在演进逻辑及其关系,但其分析不乏简单化。因而有必要在吉登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两个解释模型,并可... 公民身份理论的马歇尔范式背后悬置了英国民族—国家建设的演化进程。吉登斯的贡献在于从民族—国家建设的视域完善了马歇尔范式的内在演进逻辑及其关系,但其分析不乏简单化。因而有必要在吉登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两个解释模型,并可通过德国模式的形成加以验证。俾斯麦政府仅发展少量的公民权利和虚假的政治权利,但优先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主导的社会权利。德国模式有效推进了19世纪后期的民族—国家建设,但为后来酿造历史惨剧铺陈了道路。马歇尔—吉登斯范式之英国经验的公民身份三分法及其与民族—国家建设的脉络关系需要加以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建设 公民身份 社会权利 德国模式
下载PDF
刑事和解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7-23,共7页
刑事和解注重刑事司法过程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对法律一元化思维的突破,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背景、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刑事和解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来源。刑事和... 刑事和解注重刑事司法过程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对法律一元化思维的突破,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背景、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刑事和解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来源。刑事和解的施行是对社会发展的回应,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其目的和效果在于修复和改善社会关系。刑事和解最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及良性的社会运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社会学分析 被害人权利 国家-社会治理模式 恢复性司法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立法转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东 罗卫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62,共7页
改革引发了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市民社会的兴起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更是这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总体特征。“强国家—强社会”模式,应该是建构中国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正确选择。社会变迁呼唤立法转型。在“强国家—强社会”模式... 改革引发了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市民社会的兴起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更是这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总体特征。“强国家—强社会”模式,应该是建构中国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正确选择。社会变迁呼唤立法转型。在“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之下的理想的立法模式应该是:保障公民立法参与以保证立法民主;实行立法听证,构筑博弈平台以实现充分的利益博弈;立法主体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积极介入以保证法律的公正和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立法转型 国家-强社会模式 利益博弈
下载PDF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调节模式
19
作者 周富祥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85期18-18,共1页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与控制方式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主要通过财政、货币和收入分配等政策间接调控手段,调节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信...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与控制方式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主要通过财政、货币和收入分配等政策间接调控手段,调节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信号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政府不直接介入微观的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模式 政府干预经济 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 消费者的行为 社会经济背景 分配领域 自由资本主义 外部经济环境 经济计划
下载PDF
公平与效率: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发展模式比较
20
作者 赵宏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发展模式 瑞典 福利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莱茵模式" 德国 日本 资本社会 经济全球化 美国 英国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