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
作者 李志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不仅是由"三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多...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不仅是由"三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必然要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三个文明 协调发展 必然性
下载PDF
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思考
2
作者 李舒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9-30,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 ,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 ,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 ,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 ,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文明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三位一体”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明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当代启示
3
作者 李艳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列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探索了现实的社会主义文明进步道路。围绕“为何要走社会主义文明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为何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问题,列宁在同各种社会思潮对话的过程中... 列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探索了现实的社会主义文明进步道路。围绕“为何要走社会主义文明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为何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问题,列宁在同各种社会思潮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括批判逻辑、建设逻辑和价值逻辑在内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在“两个一百年”交会的历史关键期,需要深入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明论述的思想精髓,促进思想交流交融,增强社会主义文明自信;要坚持独立自主,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文明进步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政治保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推动人类文明持续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文明 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曼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学生则是这一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方法深刻理解其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学生则是这一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方法深刻理解其内涵,破解其教育教学困境并激发学生的生态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教育教学要着重从深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生态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理解超越资本逻辑重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纬度进行生态治理,通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人民性启发学生生态担当四个层面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行讲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思政课教育教学 生态担当
下载PDF
列宁“政治遗嘱”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蕴涵及现实意义
5
作者 王铁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列宁“政治遗嘱”蕴含着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中央权威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通过发展与改革的双重逻辑叙事,深刻阐述了上层建筑改革在形塑先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大意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 列宁“政治遗嘱”蕴含着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中央权威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通过发展与改革的双重逻辑叙事,深刻阐述了上层建筑改革在形塑先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大意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创设比资本主义文明更先进的新文明形态,这需要提升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同时积极借鉴吸收资本主义优秀资源。列宁论述了制度创设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并从法治制度、专家人才制度、现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度、科学领导干部制度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文明予以深入分析。总结列宁“政治遗嘱”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的论述,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政治遗嘱”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历史超越
6
作者 韩保江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经过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全部物质财富的总称。它与人类社会所经过的各种物质文明形态相比,呈现出“共享性”“和平性”“可持续性“”开放性“”人民共富性“”人的全面发展性”,...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经过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全部物质财富的总称。它与人类社会所经过的各种物质文明形态相比,呈现出“共享性”“和平性”“可持续性“”开放性“”人民共富性“”人的全面发展性”,从而创造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崭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可持续性 开放性 人民共富性 人的全面发展性
下载PDF
民营资本为社会主义文明赋能何以可能
7
作者 刘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深入理解指导中国市场经济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立场,是准确把握中国资本政策的关键。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性与市场经济工具理性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从这一理论逻辑解读资本政策可... 深入理解指导中国市场经济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立场,是准确把握中国资本政策的关键。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性与市场经济工具理性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从这一理论逻辑解读资本政策可以看出:两个“毫不动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被写入宪法,“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对待资本的“两点论”“两手抓”是解读资本限制、划定资本“边界”的理论和政策依据;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战略为民营经济提供了超越资本主义限制、为社会主义文明赋能的广阔发展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商关系范式为民营经济提供了社会主义文明引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资本 社会主义文明 政治经济学 共同富裕 政商关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文明观阐释
8
作者 郝书翠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4年第1期13-18,164,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重大论断,蕴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文明观。从文明观角度思考这一重大论断,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深入地理解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重大论断,蕴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文明观。从文明观角度思考这一重大论断,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深入地理解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继承、发展和强化“尚和合”的传统文化基因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于不同的历史时空,是东西方两个文明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价值观 历史时空 文明 尚和合 契合性 发生学 东西方
下载PDF
“三个务必”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教学探究
9
作者 刘文文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3-105,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三个务必”的政治号召,蕴含着我党精神血脉的历史传承,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蕴含着居安思危的历史清醒,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蕴含着以史为鉴的历史自信。文章从上述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三个务必”的政治号召,蕴含着我党精神血脉的历史传承,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蕴含着居安思危的历史清醒,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蕴含着以史为鉴的历史自信。文章从上述5个方面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将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其科学内涵,认清党在新时代对加强自身建设的作风要求,厚植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对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共识,树立强大信心与坚定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价值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伟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新时代以来既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中领导力量、文明主体、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等方面内容,还在社会主义生态、价值、治理三个文明维度进行了创造和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新时代以来既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中领导力量、文明主体、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等方面内容,还在社会主义生态、价值、治理三个文明维度进行了创造和创新。不仅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延续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了中华文明的斗争品格,丰富了中国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为现代文明如何全面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愿景蓝图,并就全球治理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确定了现代文明的人类共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文明 中华文明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意蕴研究
11
作者 孙鹏宇 孙明哲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对文明作出系统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意蕴丰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其理论渊源,推动人...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对文明作出系统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意蕴丰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其理论渊源,推动人类文明前进是其首要意旨,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其本质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提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自信,昭示了东方文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化解人类文明交往困局的中国方案,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和引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内涵、结构与进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晓如 王仕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其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指在国家治理中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其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指在国家治理中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指在社会建设中促进物质与精神相协调,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方向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实现观念与行为相统一,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根本旨归。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要从深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和优化社会环境等实践进路展开。深刻认识“三个融入”的丰富内涵、逻辑结构和实践进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涵 结构 进路
下载PDF
批判继承与创新超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双重使命
13
作者 虞崇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共8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是简单延续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政治文明模板,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的再版,更不是西方国家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翻版。发展社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是简单延续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政治文明模板,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的再版,更不是西方国家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翻版。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球化时代全新的政治文明发展工程,必须完成批判继承和创新超越的双重使命。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没有割断历史联系,而是在人类既往政治发展基础上的新发展,因此它必须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批判超越现代西方政治文明。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开创未来,要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因此它必须创新超越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代西方政治文明。批判继承是手段,创新超越是目的。没有批判继承,无法创新超越;没有创新超越,批判继承没有意义。同时,批判继承与创新超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错展开和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双重使命 批判继承 创新超越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类经济体制文明新形态
14
作者 张乾元 严楚弘 严世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体制的适当调整,是人类文明对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体制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的最新回应。作为人类经济体制文明的崭新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体制的适当调整,是人类文明对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体制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的最新回应。作为人类经济体制文明的崭新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保障社会生产的稳定性、引导资本的有序发展、化解社会两极分化的矛盾等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时代呼唤下,我们必须坚持持续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方向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统一,坚持建设开放包容的市场经济体系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才能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人类经济体制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经济体制文明 政府作用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丰富与发展
15
作者 乔凯 王佟 解保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而发展。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处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我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引导。为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而发展。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处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我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引导。为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环境视角和生态主题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走来,从反思超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走来,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生态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深刻、逻辑严谨、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其生态思想和原则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所涵盖的“根本保障”“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等理论要素的整体性意蕴,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丰富与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艳霞 《理论研究》 2024年第2期7-17,共11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总结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探索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总结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刻回应当前精神文明领域的现实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为新征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思想共识,为其他国家构建精神家园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论析
17
作者 朱献苏 杨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5,共5页
积极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以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为方向指引,以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为... 积极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以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为方向指引,以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为牢固根基,以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为丰厚滋养,以实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为责任担当,进而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文明建设
下载PDF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8
作者 赵荣锋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2期71-83,共13页
任何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出场语境与逻辑脉络,勾勒出文明形态历史演进的发展轨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出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由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列宁继承和发... 任何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出场语境与逻辑脉络,勾勒出文明形态历史演进的发展轨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出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由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在对资本主义文明辩证扬弃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特殊性,揭示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从主体力量、发展路径和逻辑结构三个方面,阐明了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路。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指明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形塑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基本结构,展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光明前景,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价值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文明 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实践的内涵与路径
19
作者 孟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267-268,271,共3页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根本需求,更是完成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根本需求,更是完成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3个引领:价值引领、理论引领和实践引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引领,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学理论传播、融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志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文明实践 引领 路径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性与阶段性
20
作者 王海静 李俊高 《世纪桥》 2024年第14期1-4,共4页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必然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必然性”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引领,在遵循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下必然出现的文明...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必然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必然性”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引领,在遵循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下必然出现的文明形态。“阶段性”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从初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彰显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舶来与借鉴: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环境保护成为我国基本国策(1972年—2002年)”“反思与创新:在科学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2002年—2012年)”和“超越与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2012年以后)”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必然性 阶段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