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金勇兴
-
机构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
出处
《内部文稿》
2001年第8期10-11,共2页
-
文摘
制度文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的进步状态及其积极成果。制度文明立足于一定物质文明成果之上并且受一定精神文明的指导。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文明系统。物质文明主要是相对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成果而言的。精神文明主要是相对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而言的。而制度文明则主要是相对人们改造社会的成果而言的。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文明
资本主义制度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翠华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
文摘
政治文明从其内容上看是一个三维结构,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实体形态,代表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是社会政治进步发展的标志,论文就如何从基本的政治制度、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三方面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
-
关键词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
人的全面发展
-
Keyword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Socialist political- regime civiliza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教育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关系的几点思考
- 3
-
-
作者
邱秀华
刘双
-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理论界》
2005年第11期42-43,共2页
-
文摘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教育作为人类文明传播扩散的主要活动,具有对文化的传递性、对人的内化性以及对生产力的推进性等方面的特性。教育的这些特性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提供高素质主体的重要条件,也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的必要前提。教育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为我们探索如何发展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提供了启示。
-
关键词
教育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关系
启示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制度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主要活动
传播扩散
人类文明
主要途径
文明传承
物质基础
-
分类号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
被引量:9
- 4
-
-
作者
李宏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3期96-10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19ADJ002)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及其意义研究——基于广州市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2018GZGJ170)。
-
文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客观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根本性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国家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好、维护好、把握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我国首创的重大理论,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实践。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构建生态治理多元主体,既要建章立制,又要构建体系,更要凸显效能,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文明
制度创新
生态治理
美丽中国
治理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生态危机与生态治理:基于中西制度差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冉昊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9-6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危机与民主调适机制研究”(17CZZ004)
中共中央党校一般项目“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问题研究”(2019YB006)
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17JJD81003)。
-
文摘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比我国早出现80—100年,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异化有密切关系。由于制度具有稳定的回报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来应对生态危机,其内生要求是生态的稀缺性,具体路径是通过完善产权制度以抑制人性自利的膨胀,而从根本上抑制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使用。相比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理论解释,面对当前我国一系列突出的环境问题,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决心在2020年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为解决生态环境污染这一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的制度经验。
-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治理
公地悲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Keywords
ecologiall crisis
ecological governanc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ystem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D05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自然观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崔悦
-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
出处
《纳税》
2018年第13期240-240,共1页
-
文摘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期开始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的议题。生态思想的本质,实际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研究,经历了主客关系后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和自然应当是共同体下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国也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政治制度进行全面协调的发展。
-
关键词
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
-
分类号
B83-066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