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新传统与社区治理——以珠海市为例
1
作者 张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811-819,共9页
社区作为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成为不同学科学者讨论的焦点。从社会主义新传统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为重建社会团结提供了"传统"的借力。整体性的社会革命和改造给现代中国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关系网络遗产和传... 社区作为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成为不同学科学者讨论的焦点。从社会主义新传统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为重建社会团结提供了"传统"的借力。整体性的社会革命和改造给现代中国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关系网络遗产和传统文化遗产。在体制外调动"传统"所内生的适应性策略,是社会整合和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传统 社会整合 社区治理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麻国庆 朱伟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67,8,共15页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依托革命化与国家化的历史而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传统",推动了民间文化在革命、社会运动语境下的改造、重构与复兴。进入21世纪,国家从文化行政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既为隐藏在乡野边陲的各种...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依托革命化与国家化的历史而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传统",推动了民间文化在革命、社会运动语境下的改造、重构与复兴。进入21世纪,国家从文化行政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既为隐藏在乡野边陲的各种民俗提供了合法化生存的契机,也为国家化、革命化的文化形式提供了追根溯源的理由。笔者试图将社会主义新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探讨民间文化是如何被革命和国家话语所解构、重建,进而形成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新文化传统,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身份进入国家话语体系。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传统在话语体系上的结合,以及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文化实践,系统呈现出意识形态、文化行政对社会文化的重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识形态 国家化 文化重构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法”与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评《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作者 萧放 赵慧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传统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成为国家文化行政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法”理念和文化本质特征,在反思中探索“国家在场”的非遗保护实践的发展,探讨实践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 传统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成为国家文化行政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法”理念和文化本质特征,在反思中探索“国家在场”的非遗保护实践的发展,探讨实践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并以“社会主义新传统”视角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新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关联与冲突,探索二者在交织中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该著作强调文化的“文法”与非遗的文化本质性,为非遗在社会主义新传统及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提供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文法 社会主义新传统 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视野中土家族地区农村民间信仰传统的变迁——以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晓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22-129,共8页
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的"汉化",并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传统。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制推行破坏了传统民间信仰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和村落内部的文化结构,动摇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村庄基础。... 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的"汉化",并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传统。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制推行破坏了传统民间信仰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和村落内部的文化结构,动摇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村庄基础。在政府的推动下,乡村社会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新传统的民间信仰替代形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出现了祖先崇拜为主体的传统民间信仰形式的复苏,社会主义新传统的变异以及西化的教派教支泛滥发展的现象。三足鼎立的民间信仰格局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土家族 民间信仰 祖先崇拜 社会主义新传统 基督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