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现实针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成志 覃武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此消彼长,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错综复杂、不断演进的发展态势。价值观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对...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此消彼长,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错综复杂、不断演进的发展态势。价值观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遏制和清除剥削阶级腐朽价值观的历史抉择,是改造传统社会小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传统价值观扬弃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现实针对性
下载PDF
儒家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文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儒家礼乐起源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地祗的活动。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礼乐制度。孔子继承和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建构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儒家礼乐文化的精华及其精神价值意蕴,对... 儒家礼乐起源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地祗的活动。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礼乐制度。孔子继承和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建构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儒家礼乐文化的精华及其精神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具有借鉴意义或启迪意义: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的参照系和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儒家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儒家礼乐文化的德治价值取向,启示我们在注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德治与法制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礼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精神 人文精神 德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儒家伦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迟成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16,共8页
儒家伦理价值观指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领域中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儒家伦理价值观主要有德主刑辅、以德王天下、内圣外王等政治伦理价值观;重义轻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经济伦理价值观;守成创新、和而不同等文化伦理价值观;天人合... 儒家伦理价值观指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领域中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儒家伦理价值观主要有德主刑辅、以德王天下、内圣外王等政治伦理价值观;重义轻利、重农抑商、崇俭黜奢等经济伦理价值观;守成创新、和而不同等文化伦理价值观;天人合德、天人相通、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价值观。从价值观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建设等方面,都是对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批判继承与本质超越。儒家伦理价值观的合理性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主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构
下载PDF
论文化自觉机制的三重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罗诗钿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
文化自觉机制集认识论、价值论、方式论三重意蕴。就认识论而言,文化自觉是特定历史境域中文化的自我反思,即作为精神向度中的本质层次的文化在"反思"中自觉其为文化,其认识结果以"真"为判断标准。就价值论而言,文... 文化自觉机制集认识论、价值论、方式论三重意蕴。就认识论而言,文化自觉是特定历史境域中文化的自我反思,即作为精神向度中的本质层次的文化在"反思"中自觉其为文化,其认识结果以"真"为判断标准。就价值论而言,文化自觉应在回归人文精神中彰显人的自由,这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资本的扩张容易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因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限制物化关系的消极作用",逐步摆脱物化、异化,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就方式论而言,文化自觉是民众评价活动与权威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民众的文化自觉通常以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批判、民谣等形式表达出来,而党的文化自觉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以典型的意识形态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历史境域中文化自觉的"中国式话语",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在文化意识上的合理性阐释,因而能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机制 认识论 价值 方式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认同路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爱民 于海威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9,23,共4页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由利益分化引起社会分化,从而引起价值和信仰领域的危机,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的建构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展开和整...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由利益分化引起社会分化,从而引起价值和信仰领域的危机,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的建构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展开和整合。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关注国民利益、教育体系、现代传播方式、理论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机制保障等措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建构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
下载PDF
志愿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意义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荆海涛 郭昭君 《社科纵横》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的框架中,除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理想信念的引导、正确荣辱观的要求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而弘扬时代精神是由人、为了人而提出并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主体是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的框架中,除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理想信念的引导、正确荣辱观的要求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而弘扬时代精神是由人、为了人而提出并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体现人民的主体性,才能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志愿精神内涵的特质及其志愿精神的现实化,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内涵。因此,充分发扬志愿精神,将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者行动的现实,体现了人民主体性原则,就是为了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得到最大限度的社会认同,并深植于最广大人民的心中。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实现国民认同的量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社会信仰的质的实现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 人民主体性 志愿精神
下载PDF
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迟成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儒家伦理包括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定的存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地位具有根源性、民族性、母体性、前提性和不可回避性等重要的地位... 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儒家伦理包括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定的存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地位具有根源性、民族性、母体性、前提性和不可回避性等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着其他文化体系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及大同思想等儒家伦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方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民为邦本 天人合一 大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建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江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2-93,共2页
高校作为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 校园文化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 大学生 校园精神文化 和谐 荣辱观 价值体系
下载PDF
儒家道德修养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迟成勇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儒家道德修养论强调个体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内省、内讼、慎独、居敬穷理、省察克治和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以及内圣外王的修养境界等,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批判地继承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道德修养论强调个体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内省、内讼、慎独、居敬穷理、省察克治和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以及内圣外王的修养境界等,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批判地继承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论借鉴:提倡德性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全民的德性;注重知行结合,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为;树立先进价值典范,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德性养成 知行结合 先进价值典范
下载PDF
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迟成勇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4-40,共7页
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儒家伦理包括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定的存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地位具有根源性、民族性、母体性、前提性和不可回避性等重要地位。... 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儒家伦理包括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定的存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地位具有根源性、民族性、母体性、前提性和不可回避性等重要地位。儒家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着其他文化体系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及大同思想等儒家伦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方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民为邦本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大同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有神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影响
11
作者 刘爱莲 缪文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6,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党基于新的时代条件所作出的战略决策。而以宗教为代表的有神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且有所发展。同作为思想价值体系且同时作为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党基于新的时代条件所作出的战略决策。而以宗教为代表的有神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且有所发展。同作为思想价值体系且同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有神论的传播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影响。有神论中合理、有用内容的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神论在本质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又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神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作用 消解作用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核心命题之一
12
作者 黄卫星 李彬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8-21,共4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媒介化的迅猛来袭,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西方文化以其自视的价值优越性,占据话语霸权,强势输出文化产品,与此相应,一些国人的文化心态自卑心虚,视西方文化为圭臬...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媒介化的迅猛来袭,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西方文化以其自视的价值优越性,占据话语霸权,强势输出文化产品,与此相应,一些国人的文化心态自卑心虚,视西方文化为圭臬,因此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趋同性和同质化;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球化语境 核心命题 经济全球化 西方文化 文化趋同性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仁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成勇 《唯实》 2011年第4期42-45,共4页
儒家仁学涵盖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恭、宽、信、敏、惠及孝、悌的仁德规范,基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博爱和"忠恕之道"的仁德境界,"省刑薄赋"、"制民之产"及"尊王道反霸道"的仁德... 儒家仁学涵盖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恭、宽、信、敏、惠及孝、悌的仁德规范,基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博爱和"忠恕之道"的仁德境界,"省刑薄赋"、"制民之产"及"尊王道反霸道"的仁德政治取向,"为仁由己"、"能近取譬"及"克己复礼"的仁德实践途径。儒家仁学的合理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 伦理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14
作者 韦崇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26,共3页
进入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正建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典范。在这种背景下,厘定德性人格,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认为德性人格具有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德性人格 特征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实践维度
15
作者 黄旺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价值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我国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应对社会利益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背景西方价值观冲...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价值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我国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应对社会利益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背景西方价值观冲击的现实提出的要求而构建,并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进行有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 实践维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16
作者 陈秉公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8年第9期94-94,共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体建构包含理论体系建构、认同体系建构和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三个部分。“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严密完整的内在结构。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体建构包含理论体系建构、认同体系建构和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三个部分。“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严密完整的内在结构。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实践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全民族团结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撑和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 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精神 本体建构 内在结构
下载PDF
哲学视角下焦裕禄能力、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启示
17
作者 张昌强 牛军伟 庞强强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6期49-49,共1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焦裕禄的"能力"理念的动态哲学表征以及其精神的哲学形态作了简要分析,结合焦裕禄精神时间、空间维度发展特征的探讨,以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些许裨益。
关键词 哲学表征 焦裕禄 能力 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生产属性
18
作者 陈胜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意识层面,而意识及其具体形式是与历史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这是我们当下讨论人们价值意识或价值观生成的前提与基础。就当代社会主义现实矛盾与价值观现状来看,资本拜物逻辑、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消解仍然是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意识层面,而意识及其具体形式是与历史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这是我们当下讨论人们价值意识或价值观生成的前提与基础。就当代社会主义现实矛盾与价值观现状来看,资本拜物逻辑、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消解仍然是价值观建构的核心内容,它指向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实价值观的内在引导和人们和谐意识的形成。以共产主义为指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并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产属性 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
下载PDF
意识形态的无意识研究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启示
19
作者 黄晓坚 徐钟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意识形态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模式、手段、强调的重点和人们的态度上,其中无意识层面的影响是最潜移默化和最根深蒂固的。无意识研究最先源于弗洛伊德、继承并发展于拉康、阿尔都塞和马克思主义经典... 意识形态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模式、手段、强调的重点和人们的态度上,其中无意识层面的影响是最潜移默化和最根深蒂固的。无意识研究最先源于弗洛伊德、继承并发展于拉康、阿尔都塞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意识的应用十分重要,若引领不当,其负面影响则会出现,主要表现有集体失忆、理念冲突和负面跟随几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层面研究,从无意识的理论基础和无意识负面影响的原因研究出发,希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无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儒家中和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20
作者 迟成勇 《新东方》 2011年第3期25-29,共5页
"中和"概念最早见于《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中"是适中、中正、中道之意;"和"是和谐、协调之意,具有多样性的统一和创新性功能,其最高境界是"太和"。儒家和谐思想包含人与... "中和"概念最早见于《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中"是适中、中正、中道之意;"和"是和谐、协调之意,具有多样性的统一和创新性功能,其最高境界是"太和"。儒家和谐思想包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身心的和谐。儒家中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其合理内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了方法论借鉴、伦理智慧和可资利用的思想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和 中庸 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实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