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论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萧冬连
-
出处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年第1期91-119,共29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系列)”(项目批准号:15XNLG07)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
文摘
本文是笔者对拙著《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主要观点的简要说明,同时回应学者们提出的意见,进一步阐述了笔者的观点。本文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一个逻辑梳理,提出一个分析框架,认为1949年以来中国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转向改革开放。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入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无论怎么定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已经相去甚远。笔者认为,路径的选择是受多重因素制约的,包括观念的、历史的、制度的、国际环境的以及个人因素,等等。应当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做冷静和理性的分析,而不是做简单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本文的意义在于,着重于发掘历史自身的逻辑,分析每一次路径转向的内外因素,为学界的中国当代史研究提供一个讨论平台。
-
关键词
社会主义路径选择
新民主主义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2
-
-
作者
林向阳
吴仁春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湖北省孝感市高级中学
-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26,共5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除了生产力现代化外 ,它还包括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以及在自由劳动基础上实现的人本身的现代化。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可以归纳为 :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公平与效率 ,保证生产关系的现代化 ;吸收中国文化精华 ,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促进人本身的现代化 。
-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