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中国观演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李波 张宇静 +1 位作者 方志诚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厘清全国观演建筑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从构图形式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其不同形式背后的特定内涵与文化,既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语境提供历史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观演建筑 外部形态特征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武汉历史建筑遗产刍议
2
作者 陈李波 刘宇哲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无论是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还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实例,探寻建筑的科学价值... 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无论是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还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武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实例,探寻建筑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尝试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背景下的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历史建筑发展概况 建筑艺术特征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宾馆类建筑立面特征研究
3
作者 陈李波 叶烽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宾馆类建筑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新式多层宾馆类建筑调研,从宾馆立面构图,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挖掘宾馆类建筑发展脉络及其与国内社会... 宾馆类建筑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新式多层宾馆类建筑调研,从宾馆立面构图,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挖掘宾馆类建筑发展脉络及其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异性,探讨其在指导思想和政策背景的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时代实践特征。为国内宾馆类建筑的保护与价值提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也有助于补充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1949—1976) 宾馆类建筑 立面特征 差异性
下载PDF
武汉高校苏式建筑形式与艺术研究初探(1949—1976)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志诚 陈李波 +1 位作者 徐宇甦 王锦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6-9,共4页
要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武汉受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持续性影响,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诞生了一批重要的高校苏式建筑,见证了中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文通过归纳这批武汉高校苏式建筑的类型,分... 要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武汉受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持续性影响,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诞生了一批重要的高校苏式建筑,见证了中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文通过归纳这批武汉高校苏式建筑的类型,分析其在思潮背景、形式内涵、装饰细部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建筑文化认识,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提供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重点工业城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高校苏式建筑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后省级以上和省级行政区划的沿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刚 《党史博采(上)》 2018年第7期45-50,共6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设置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大多数是沿用旧中国已存在的名称,极少数是沿用了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设置的行政区的名称,只有一个中央直辖地区的名称是建国后设置时命名的。后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设置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大多数是沿用旧中国已存在的名称,极少数是沿用了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设置的行政区的名称,只有一个中央直辖地区的名称是建国后设置时命名的。后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曾撤销了建国后设置的省级以上的六大行政区,又多次把建国初期设置的省级行政区进行了撤销、增设等变更。现把新中国成立后所设置的省级以上行政区和省级行政区划的沿革分阶段概说如下,供读者备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时期 1949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