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展演·行为实践·社会交流——以丽江玉水寨“东巴法会”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光映炯 黄静华 光映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8-165,共8页
以"祭丁巴什罗"仪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法会"已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交流与旅游展演活动,并主要通过旅游舞台的建构、音声的展演、体化及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表达与展现东巴文化的认同与现代身份的转换、东道主与游客... 以"祭丁巴什罗"仪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法会"已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交流与旅游展演活动,并主要通过旅游舞台的建构、音声的展演、体化及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表达与展现东巴文化的认同与现代身份的转换、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时在增进社会交流中获得所需资本和利益转换并稳固特定的社会秩序。而"旅游展演"则在旅游场景中建构起一套"音声—行为—交流"舞台化呈现的活态机制,不仅透视出旅游社会生活的结构,也凸显出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互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法会 仪式 旅游展演 行为实践 社会交流
下载PDF
从“变色龙效应”到“镜像神经元”再到“模仿过多症”--作为社会交流产物的人类无意识模仿 被引量:9
2
作者 汪寅 臧寅垠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6-924,共9页
人类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其在个体社会认知以及人际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十年来人类无意识模仿的各个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以及分析无意识模仿的行为学效应,... 人类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其在个体社会认知以及人际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十年来人类无意识模仿的各个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以及分析无意识模仿的行为学效应,脑神经机制以及病理学调控,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神经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人类无意识模仿现象都是社会交流的产物。该观点在澄清无意识模仿神经机制以及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而探索孤独症患者无意识模仿障碍的病理机制有望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开启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无意识模仿 变色龙效应 镜像神经元 联想学习学说 模仿过多症 社会交流 孤独症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社会交流交融问题研究——以天等县为例
3
作者 赵盼 周捷飞 张兆龙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3-36,共4页
随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扶贫搬迁人口社会交流交融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以崇左市天等县安置点人口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天等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交流交融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 随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扶贫搬迁人口社会交流交融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以崇左市天等县安置点人口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天等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交流交融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意在拓宽易地扶贫搬迁和人口交流交融研究的视野,更多地体现其人文社会学研究价值,以期对促进当地协调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之意,并为其它边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交流交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天等县 易地扶贫搬迁 社会交流交融
下载PDF
技术预见与社会交流机制的构建与分析——由“禽流感”和SARS等事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中峰 崔志明 +1 位作者 浦根祥 王秋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禽流感”和SARS尽管二者产生的起因有所不同,但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几近相同的,那就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安全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技术的规范发展无疑是对人类相应生活条件保障的最为直接的手段和最为重要的“信心”... “禽流感”和SARS尽管二者产生的起因有所不同,但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几近相同的,那就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安全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技术的规范发展无疑是对人类相应生活条件保障的最为直接的手段和最为重要的“信心”指数。因此,“禽流感”和SARS的出现,对技术预见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那就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预见与社会的交流、沟通与融合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预见 社会交流机制 禽流感 SARS 技术政策
下载PDF
从社会交流的角度看古代档案的产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开森 《浙江档案》 1986年第10期15-17,共3页
档案,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不断深化的人类社会实践对社会交流系统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必然结果;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载录物,档案又是人类的社会交流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 本文所说的社会交流,是一种广义上的交流,它不仅指人际间... 档案,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不断深化的人类社会实践对社会交流系统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必然结果;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载录物,档案又是人类的社会交流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 本文所说的社会交流,是一种广义上的交流,它不仅指人际间的经验和思想的相互沟通,而是泛指人类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在各个方面开展的信息交流。这种社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流 古代档案 人类社会实践 信息交流 群体文化 社会记忆 口头传说 系统的功能 信息反馈系统 文件记录
下载PDF
巴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社会交流工作及启示
6
作者 郭子雷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在巴西联邦共和国管道工程项目中的合作,较为深入地了解该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开展社会交流工作的具体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提出石油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学习、借鉴和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巴西联邦共和国 社会交流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 启示
下载PDF
杂文:民众与社会交流的语言——弘扬正义鞭挞腐朽发出共鸣
7
作者 孙松滨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杂文的广阔性。杂文主题庞杂广博包罗万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古今中外,大至国家政事小至民间轶闻,世上一切事件都可成为杂文的主题。
关键词 杂文 社会交流 共鸣 正义 语言 民众 天文地理 广阔性
下载PDF
与社会交流武汉市艺校教学成果
8
作者 宋文 《戏剧之家》 2002年第3期24-24,共1页
作为武汉地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摇篮的市艺术学校近年来始终注重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展示其教学成果。
关键词 武汉市 艺校 教学成果 社会交流 艺术创作
下载PDF
文学是创造与接受的社会交流过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之二
9
作者 朱立元 《临沂师专学报》 1989年第Z1期15-19,共5页
文学是什么?这个文学本体论问题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他们作出了种种回答。然而,在我看来,虽然所有回答或多或少都包含着真理,但都没能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正如韦勒克所说,它们“都只能描述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或... 文学是什么?这个文学本体论问题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他们作出了种种回答。然而,在我看来,虽然所有回答或多或少都包含着真理,但都没能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正如韦勒克所说,它们“都只能描述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而不能穷尽文学的全部本质。我认为,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探讨,应当转换一个方向,从研究文学是什么转向研究文学怎样存在,即研究文学的存在方式问题。这才是文学本体论更为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体论 文学生产 文学理论家 文学作品 社会交流 韦勒克 审美价值 方式问题 金钱关系 文学交流
下载PDF
文献信息的社会交流及其影响
10
作者 高举宏 刘翠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1-72,共2页
当前,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是人类在认识能力上的一个重大飞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的时代。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千方百计获得大量信息,选择... 当前,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是人类在认识能力上的一个重大飞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的时代。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千方百计获得大量信息,选择其基本的、实质性的内容,以各种符号形式记录于各种文献之中,以便加工整理和传播。人类发展的继承性,其一个基本的方面,就是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提取和利用而实现的。所以,我们认为,文献信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精华,是人类认识世界所获全部信息中的核心部分,只要抓住了文献信息,我们就抓住了人类认识的结晶,抓住了人类思维的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流 信息重要性 人类社会 符号形式 加工整理 文化信息 人类历史进程 科学技术成就 二次文献信息 传递手段
下载PDF
社会交流视角中的音乐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吉娅.贾妮珍 刘祥焜 萧梅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6,共10页
我们如何理解音乐选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音乐制品生产及分配过程中的商品化。只有当经济交流的某些特征在我们称之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秩序框架中得以发展,我们才能观察到这一过程。尽管这一阶段中涌现的产物并未像一般意义上的艺术... 我们如何理解音乐选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音乐制品生产及分配过程中的商品化。只有当经济交流的某些特征在我们称之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秩序框架中得以发展,我们才能观察到这一过程。尽管这一阶段中涌现的产物并未像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那样被完全看作市场产品,但无论它们是否情愿,都相继得到了转化。因而,我们真的能选择音乐吗?我们真的是从音乐的角度进行选择,即通过自由的考量而做出行动,而非被迫地满足所有真实或想象中的预期吗?我们真能在现实中精于选择,且真有所可选吗?尽管该论题在科学文献中鲜有论及,但这正是从社会交流视角中讨论音乐选择所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流 环境声音 音响记忆 音乐需求 音乐选择
原文传递
社会性交流、信息整合与新投资者的股市参与决策
12
作者 刘玉珍 孟涓涓 +1 位作者 尤炜 赵龙凯 《经济管理学刊》 2022年第1期113-136,共2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约的方法来估计社会互动对股票市场参与决策的影响。我们使用公开可得的数据,基于相同的股票收益率信息并采取不同的权重函数来逐步调整对社会互动信息的刻画方式,据此构建一系列综合的股票收益率信息衡量指标。我们发...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约的方法来估计社会互动对股票市场参与决策的影响。我们使用公开可得的数据,基于相同的股票收益率信息并采取不同的权重函数来逐步调整对社会互动信息的刻画方式,据此构建一系列综合的股票收益率信息衡量指标。我们发现,这一系列综合股票回报指标对股市参与的解释力在逐步增加。更进一步,社会互动越强、社会沟通成本越低、社交信息更加正面以及处于牛市期间,上述效应越强。本文的方法可应用于研究其他情境下社会互动的总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流 信息整合 股票市场参与
下载PDF
论自然信息交换与社会信息交流
13
作者 程妮 《现代情报》 2002年第8期28-28,30,共2页
文章分别阐述了自然信息交换和社会信息交流 ,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自然信息交换 社会信息交流 信息交换
下载PDF
一部引领译论研究新时代的力作——奈达《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评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乐美儿 黎昌抱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41-43,共3页
奈达博士的《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系统论述了在多种文化视角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所涉及的社会语言学因素。这是把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翻译行为的新尝试。本文拟对该书作一评述。
关键词 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因素 翻译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社会文化交流中的孔子元素
15
作者 张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0,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但美国的中国信息极为匮乏。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物质交流、人员流动和孔子学院相继启动,成为美国人获取和更新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社会文化交流多与孔子联系紧密。美国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中国信息有...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但美国的中国信息极为匮乏。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物质交流、人员流动和孔子学院相继启动,成为美国人获取和更新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社会文化交流多与孔子联系紧密。美国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中国信息有两大重点。其一,中国纵然屡次反孔并受外界影响,其孔子情结却极为牢固,折射出中国国家性格的传统属性。其二,中国又立足孔子,展开积极进取的外交攻势,是美国文化影响的有力竞争者。交流活动中的孔子元素展现了当代中国延续传统并利用传统参与重建国际权力格局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社会文化交流 孔子 中国形象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巴志超 李纲 谢新洲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4,共9页
基于科技文献的科学信息交流已成为当今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科学信息交流研究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已成为延续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的基础。然而,对于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研究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形成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 基于科技文献的科学信息交流已成为当今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科学信息交流研究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已成为延续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的基础。然而,对于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研究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形成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借助传统基于文献系统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架构探究新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新课题、新思路,并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一般过程概念模型的构建以及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研究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借助理论成熟、已形成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研究当前不具备范式研究框架的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实质上是对信息交流理论从狭义向广义延伸的一种尝试,对构建完整的信息交流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交流 非正式交流过程 科学信息 研究范式 交流模式
下载PDF
社会交流可放大主观恐惧
17
作者 陈梦荷 《新发现》 2015年第6期27-27,共1页
进入信息社会后,如埃博拉病毒和麻疹流行这样的可怕新闻可以像野火那样迅速传播。德国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以及康斯坦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对潜在风险的主观恐惧会在社会交流过程中被强化。该研究现最近已发表于PNAS。
关键词 社会交流 恐惧 信息社会 研究人员 人类发展 潜在风险 研究所
原文传递
社会交流可提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8
作者 方留民 《山西老年》 2017年第11期59-59,共1页
一项研究显示,每周仅仅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与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社会交流,不仅可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烦躁情绪,还能减少医疗费用。英国的研究人员对800多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来自69个疗养... 一项研究显示,每周仅仅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与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社会交流,不仅可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烦躁情绪,还能减少医疗费用。英国的研究人员对800多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来自69个疗养院。他们分别接受为期4天的互动,包括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生活质量 社会交流 患者 医疗费用 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 疗养院
原文传递
论两岸社会交流中“共有观念”的建构
19
作者 林明治 《现代台湾研究》 2016年第5期14-19,共6页
2014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两岸制度化协商进程出现瓶颈,台湾青年开始影响政治发展。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两岸关系是一种双方共同建构的关系,而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文化观念与共同符号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着两岸关系... 2014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两岸制度化协商进程出现瓶颈,台湾青年开始影响政治发展。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两岸关系是一种双方共同建构的关系,而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文化观念与共同符号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当前,在两岸社会交流过程中,创新两岸互动方式,构建两岸"共有观念",将会影响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的身份认同,有助于构筑两岸的文化结构并推动其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社会交流 “共有观念” 建构主义 群体认同
原文传递
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河 《传承》 2011年第8期44-45,共2页
当前大学校园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已经形成。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在正反两面影响着90后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 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 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