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影视文化对社会人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薛胜男 胡和平 李秋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4-126,共3页
为了解影视文化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就"观影基本情况、观影元素、受众影响、我国影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四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影视文化对受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一定影响、其主流思想性和艺术性... 为了解影视文化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就"观影基本情况、观影元素、受众影响、我国影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四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影视文化对受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一定影响、其主流思想性和艺术性可相得益彰。发挥影视文化积极作用,营造健康理性的舆论环境,强化人性、价值观、民族文化、爱国主义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 社会人群 影响 研究
下载PDF
社会人群刷牙习惯与行为的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冰垠 台保军 +1 位作者 黄薇 彭彬 《广东牙病防治》 1996年第2期28-29,共2页
社会人群刷牙习惯与行为的再分析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430070)袁冰垠,台保军,黄薇,彭彬多年来,我国广泛开展爱牙日宣传活动,对改善社会人群的刷牙习惯与行为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否使人群刷牙习惯与行为有所改观... 社会人群刷牙习惯与行为的再分析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430070)袁冰垠,台保军,黄薇,彭彬多年来,我国广泛开展爱牙日宣传活动,对改善社会人群的刷牙习惯与行为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否使人群刷牙习惯与行为有所改观,为口腔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牙 行为 社会人群 口腔卫生
下载PDF
社会人群慢性疲劳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雁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的心理影响因素,为慢性疲劳预防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oldberg编制,一般健康问卷(GHQ-20)进行调查。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0,经核对无误后转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应用χ2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 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的心理影响因素,为慢性疲劳预防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oldberg编制,一般健康问卷(GHQ-20)进行调查。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0,经核对无误后转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应用χ2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太原市人群慢性疲劳人口学分布特征:排除有疾病患者121人,981人中非慢性疲劳(非CF)占77.1%(756人),慢性疲劳(CF)占22.9%(225人)。不同文化程度慢性疲劳患病率不同(χ2=13.550,P=0.009)。慢性疲劳与心理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忧郁(t=2.939,P=0.004)、抑郁(t=3.434,P=0.001)是慢性疲劳的危险因素,自我肯定(t=-7.367,P=0.000)是慢性疲劳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高文化程度(OR=1.508)是慢性疲劳的危险因素,自我肯定(OR=0.752)是慢性疲劳的保护因素。结论心理自我肯定水平与慢性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 心理因素 社会人群
下载PDF
社会人群慢性疲劳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4
作者 于雁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728-729,共2页
疲劳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CF)。急性疲劳恢复较快,而CF则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作为社会上心理活动最复杂的一个群体,无时不与社会发生关系,那么人类得到的、体验到的... 疲劳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CF)。急性疲劳恢复较快,而CF则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作为社会上心理活动最复杂的一个群体,无时不与社会发生关系,那么人类得到的、体验到的、利用到的社会支持是否会影响到CF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将对社会人群CF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研究,为预防CF的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 社会人群 急性疲劳 疲劳恢复 持续时间 生活质量 心理活动 发生关系
下载PDF
社会人群慢性疲劳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5
作者 于雁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0期802-803,共2页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现实环境中针对不同的生活事件表现出来的处理模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调查社会人群的应对方式,旨在探讨应对方式对慢性疲劳的影响,为医学工作者进行慢性疲劳的干预和治疗提...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现实环境中针对不同的生活事件表现出来的处理模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调查社会人群的应对方式,旨在探讨应对方式对慢性疲劳的影响,为医学工作者进行慢性疲劳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方式 慢性疲劳 社会人群 医学工作者 生活事件 参考依据
下载PDF
远程教学在社会人群中的应用
6
作者 黎明 张雪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9期293-293,共1页
远程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人群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文探讨了当前社会人群的继续教育状况,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讨论了现代远程教育对满足社会人群... 远程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人群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文探讨了当前社会人群的继续教育状况,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讨论了现代远程教育对满足社会人群终身教育的需求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传统教学 社会人群
下载PDF
贵州省大学生献血与社会人群献血质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盈 刘莉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933-934,共2页
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无偿献血从此悄然兴起。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率先掀起了无偿献血的高潮。高校大学生作为献血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献血人数和献血量在总献血人数和总献血量中占了相当大比列,... 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无偿献血从此悄然兴起。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率先掀起了无偿献血的高潮。高校大学生作为献血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献血人数和献血量在总献血人数和总献血量中占了相当大比列,因此研究大学生献血质量对于我们取得优质血源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献血质量和社会人群比较进行了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社会人群 大学生 质量分析 贵州省 无偿献血 献血质量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男大学生、焦虑障碍患者和社会人群的吸烟行为与不安全感心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学武 王轶男 耿德勤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男大学生、焦虑障碍患者和社会人群吸烟行为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提出控制吸烟行为的心理学建议。方法采用自编吸烟行为问卷,筛查出男性大学生(37例)、焦虑障碍患者(56例)、社会人群中的规律吸烟者(43例),并对选择的所有样本以... 目的探讨男大学生、焦虑障碍患者和社会人群吸烟行为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提出控制吸烟行为的心理学建议。方法采用自编吸烟行为问卷,筛查出男性大学生(37例)、焦虑障碍患者(56例)、社会人群中的规律吸烟者(43例),并对选择的所有样本以不安全感自评量表(SRF IS)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①男大学生规律吸烟率为14.68%、焦虑障碍组规律吸烟率34.78%、社会人群组的吸烟率44.33%;②非吸烟组在生存安全(因子I)、人际安全(因子II)得分有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12.54、20.62;P=0.000),吸烟组则仅在总分上有差异(F值为66.13,P=0.000);③配对t检验显示:大学生组中,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与他人有关系的人际安全(因子II)(t=-3.42,P<0.01)和爱与被爱(因子III)(t=-3.25,P<0.01)2个因子比较有差异,其他2个因子无明显差异;焦虑障碍组在生存安全(因子I)(t=-3.43,P<0.01)、因子II人际安全(t=-3.39,P<0.01)有明显差异,社会人群组在生存安全(因子I)和个人成就安全(因子IV)有明显差异(P<0.01);④在三吸烟组总分两两比较时,焦虑障碍组较大学生组(t=-4.14,P<0.01)和社会人群组(t=-4.11,P<0.01)比较有明显差异,而大学生与社会人群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男大学生、焦虑障碍患者与社会人群存在不同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大学生的控制烟草行为应注意提高其自身的群体认同感,焦虑障碍患者则要强调学习和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其内心的焦虑,而对社会人群的教育除了强调吸烟的危害性之外,更要注意提高对于个人成就感的认识、增强和提高自身成就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焦虑障碍 社会人群 吸烟 不安全感
下载PDF
社会人群对城市医疗服务状况满意度的调查及分析
9
作者 邓欢 黄科儒 +2 位作者 李宁 杨文宇 易小田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1期218-218,共1页
随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健康生活"已是广大群众的生活追求。本文以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1]为出发点,通过匿名问卷对特定城市的广大人群做城市医疗服务状况满意度的的相关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随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健康生活"已是广大群众的生活追求。本文以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1]为出发点,通过匿名问卷对特定城市的广大人群做城市医疗服务状况满意度的的相关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只有15.6%,问卷平均得分43.9(分)。医疗服务部门应当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考虑,最大化的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满意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群 医疗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社会人群影响医患关系的初步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自西 张磊磊 +1 位作者 陈兵 黄美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9年第6期718-722,728,共6页
从社会人群影响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梳理归纳了负面情绪的高传染性、正向引导的高阻滞性、伤病负担的高代价性、社会认同的高聚集性、就医行为的高便捷性等五个关联属性,简要探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患者满意内容构成、医疗矛盾冲突解... 从社会人群影响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梳理归纳了负面情绪的高传染性、正向引导的高阻滞性、伤病负担的高代价性、社会认同的高聚集性、就医行为的高便捷性等五个关联属性,简要探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患者满意内容构成、医疗矛盾冲突解决、就医行为选择改变等四个关键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平抑医疗费用增长动机、调整患者满意构成要素、制定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就医行为选择策略等对策建议,以期通过社会因素的利好影响带动医患关系的有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群 医患关系 医疗费用 患者满意 就医行为
下载PDF
论“治暑之法”对社会人群具有最为广泛的适用性
11
作者 萧力 《中国疗养医学》 2005年第6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人群 适用性 《黄帝内经》 外界环境 祖国医学 中医经典 七情六欲 外部环境 大自然
下载PDF
社会人群预防流感知识的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兰 李惠聪 +1 位作者 王群 郑艳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报告社会人群预防流感知识的调查情况。方法对150例门诊就诊的流感患者采用由北京佑安医院专家论证通过的呼吸道传染病例调查表,由专人进行调查填写。结果调查显示发病后及时就诊者81例,占54.0%,就诊患者中有流感疫苗接种史者7例,占... 目的报告社会人群预防流感知识的调查情况。方法对150例门诊就诊的流感患者采用由北京佑安医院专家论证通过的呼吸道传染病例调查表,由专人进行调查填写。结果调查显示发病后及时就诊者81例,占54.0%,就诊患者中有流感疫苗接种史者7例,占0.08%;在流感流行期间外出经常戴口罩者42例,占28%;偶尔戴口罩者67例,占44.0%;在卫生习惯中经常洗手者82例,占54.7%;偶尔洗手者123例,占82.0%。结论注重对社会人群患流感及时就医的宣教,积极促进社会人群的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加大预防宣教的力度,提高社会人群对预防流感知识的认知力,使社会人群充分认识到有效的保健计划和教育,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进行免疫预防,可部分减少流感流行对社区活动严重的、经常的干扰。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群 预防 流感知识 调查
原文传递
从努尔人到西南少数民族:试论小地方社会的人群关系建构
13
作者 陈白林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5期191-191,共1页
无意对于努尔人经典的政治制度做出评述,而是通过一个没有现代政体的非洲部落如何运用地方性的知识,将社会有序的组织起来,这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如何组织他们的社会以及建构人群之间的关系是有着积极借鉴意义。从生态学特... 无意对于努尔人经典的政治制度做出评述,而是通过一个没有现代政体的非洲部落如何运用地方性的知识,将社会有序的组织起来,这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如何组织他们的社会以及建构人群之间的关系是有着积极借鉴意义。从生态学特征以及地方性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分类的两个方面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小地方社会关系与人群关系如何调试和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人 西南少数民族 小地方社会人群 关系建构
下载PDF
178例社会人群住院病人死亡状况分析
14
作者 焦建玲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1994年第3期211-212,共2页
本文对我院1984年1月至1993年12月社会人群住院死亡的178例病例的死因进行分析如下:
关键词 社会人群 死亡状况分析 住院病人 1993年 1984年 住院死亡
原文传递
昆明市官渡区社会人群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15
作者 赵曼丽 张华 +8 位作者 王丽萍 施夜 李霞 禹文娟 李春梅 张丽 钟乳青 吕琴 邓继红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昆明市官渡区社会人群中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9月,昆明市官渡区常住人口中,25~55岁自愿参加全免费宫颈癌筛查的2506例有性行为妇女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8.7岁.将其... 目的 探讨昆明市官渡区社会人群中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9月,昆明市官渡区常住人口中,25~55岁自愿参加全免费宫颈癌筛查的2506例有性行为妇女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8.7岁.将其按文化程度、年龄和年经济收入进行分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宫颈癌的筛查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法、醋酸肉眼检查(visual inspection assay,VIA)法,对结果呈阳性患者,进行13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病变组织活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对本地区不同经济收入、年龄和文化程度妇女的宫颈癌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06例受检妇女中,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3.91%(98/2506),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阳性率为0.52%(13/2506),宫颈癌检出率为0(0/2506),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病理学诊断为≥CIN Ⅰ者)为0.199%(5/2506).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越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济条件越差妇女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9~55岁妇女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高于年龄小于39岁妇女,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39~55岁、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妇女,应重点加强定期宫颈癌筛查,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群 宫颈癌 筛查 检出率
原文传递
医院就医人群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佩文 胡靖琛 +2 位作者 骆芳 曾瑜 海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医院 社会人群 调查分析 就医需求 就诊病人 性调查 患者 市场竞争能力 职工 状况
下载PDF
社会稳定学论要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施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58-62,共5页
社会稳定一种社会运行状态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极力维护和追求的最理想的社会目标。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的复杂多变的形势,明确提出了社会稳定学这一概念,并且从宏观上探讨产生社会不稳定的原因。
关键词 社会稳定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人群 社会利益矛盾 社会利益集团 社会不稳定 运行状态 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利益
下载PDF
试论社会稳定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施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4-37,共4页
社会稳定学是研究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新学科。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原因———基本矛盾研究;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条件———基本因素研究;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机制—... 社会稳定学是研究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新学科。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原因———基本矛盾研究;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条件———基本因素研究;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机制———策略与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 社会人群 政治利益矛盾 社会利益关系 相关人群 社会利益集团 社会物质利益 相互转化 分配关系 社会政治
下载PDF
杭州市区15岁以上吸烟居民的生物及社会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亚平 《中国健康教育》 1998年第12期36-37,共2页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15岁以上常驻居民的吸烟状况的调查,考察城市吸烟居民的生物和社会学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吸烟人群在生物学方面主要表现为: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处于50%水平,主要在20~35岁年龄段,40岁达到最高;...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15岁以上常驻居民的吸烟状况的调查,考察城市吸烟居民的生物和社会学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吸烟人群在生物学方面主要表现为: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处于50%水平,主要在20~35岁年龄段,40岁达到最高;而在社会学方面明显可见:在减少社会人群吸烟率方面,职业和文化教育的作用远较家庭经济收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特征 吸烟率 居民 社会人群 吸烟状况 男性 年龄段 生物 初探 文化教育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中公众利益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稳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施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从公众利益观念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公众利益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公众利益观念及其行为的变化状况。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公众利益 社会稳定 社会利益关系 利益矛盾 社会人群 利益目标 社会秩序 分配方式 利益集团 利益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