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全息论纲
1
作者
石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5,共13页
社会全息论认为,组成社会的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所属社会整体的全部信息。哲学、数学、生物学、光学、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从不同角度为全息理论提供了依据和支撑。“全息”包括“显信息”和“潜信息”两个层面。“显信息”为可数据化信息,...
社会全息论认为,组成社会的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所属社会整体的全部信息。哲学、数学、生物学、光学、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从不同角度为全息理论提供了依据和支撑。“全息”包括“显信息”和“潜信息”两个层面。“显信息”为可数据化信息,反映事物表层和局部属性;“潜信息”不可数据化,隐藏着事物带有根本性和趋势变化的整体属性。全息认知可区分“粒子视角”和“波动视角”两个维度。社会全息论的本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整体性和“整体即关联”的量子整体观。依社会全息论观照人类社会: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遗传基因,是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不确定性社会最大的确定性因素。依据母语文字类型进行文化聚类、划分文明形态,比之宗教文化圈的划分更为科学、更有意义。“象形文明”和“拼音文明”恰好对应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两大文明形态,也对应于波动性整体思维和粒子性分析思维两种思维模式,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体两面。二元文明已深度嵌入对方,相互学习、互鉴互补,必将创造出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全息论
量子整体观
显信息
潜信息
象形文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监视资本主义及其技术手段的社会主义运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1,共12页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本对劳动过程的监视手段更加隐蔽,监视范围更加广泛,在这种无孔不入的监视中,劳动者不得不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社会大众的日常数字活动也在监视中成为剩余价值的新来源。技术本身并不具备社会属性,监视技术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其社会主义运用将极大地提高整合“分散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人类掌握“总体知识”的障碍,为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全息社会主义”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视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数字劳动
数字活动
全息
社会
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息对话式社会科教学初探
3
作者
黄西梅
《中国农村教育》
2004年第9期57-58,共2页
英国作家阿尔道斯·赫胥黎曾指出:宇宙中只有一个角落是你一定能够改善的,那就是你自己。人改善自己最主要的途径是学习,儿童也不例外,需要自主感悟,用情感去描摹社会。这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
全息
对话式
社会
科教学
小学
合作学习
创新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石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共14页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秉持科学主义立场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面临理论困境,困境的症结在于“科学性”与“人文性”难以兼容。然而科学技术史表明,诞生于“人文”土壤的“科学”,其自身发展正愈益展现出向“人文”融合回归的趋势。应当在新...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秉持科学主义立场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面临理论困境,困境的症结在于“科学性”与“人文性”难以兼容。然而科学技术史表明,诞生于“人文”土壤的“科学”,其自身发展正愈益展现出向“人文”融合回归的趋势。应当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重新理解和把握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和本质,走出“重数轻人”的分析思维范式,培育基于经验直觉的社会学想象力,探索科学的“社会全息”理论,倡导“双重性格”融合互补的质性社会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是走出社会学理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从学术自信找回并重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工程。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应当回应时代需求,回答时代之问,为深化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研究做出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中国特色
社会
学
复杂性科学
社会
全息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全息论纲
1
作者
石英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质性社会学理论建构”(19ASH001)。
文摘
社会全息论认为,组成社会的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所属社会整体的全部信息。哲学、数学、生物学、光学、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从不同角度为全息理论提供了依据和支撑。“全息”包括“显信息”和“潜信息”两个层面。“显信息”为可数据化信息,反映事物表层和局部属性;“潜信息”不可数据化,隐藏着事物带有根本性和趋势变化的整体属性。全息认知可区分“粒子视角”和“波动视角”两个维度。社会全息论的本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整体性和“整体即关联”的量子整体观。依社会全息论观照人类社会: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遗传基因,是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不确定性社会最大的确定性因素。依据母语文字类型进行文化聚类、划分文明形态,比之宗教文化圈的划分更为科学、更有意义。“象形文明”和“拼音文明”恰好对应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两大文明形态,也对应于波动性整体思维和粒子性分析思维两种思维模式,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体两面。二元文明已深度嵌入对方,相互学习、互鉴互补,必将创造出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
社会全息论
量子整体观
显信息
潜信息
象形文明
分类号
C91-0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监视资本主义及其技术手段的社会主义运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研究”(21ZDA0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的百年道路与经验总结研究”(21JZD008)。
文摘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本对劳动过程的监视手段更加隐蔽,监视范围更加广泛,在这种无孔不入的监视中,劳动者不得不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社会大众的日常数字活动也在监视中成为剩余价值的新来源。技术本身并不具备社会属性,监视技术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其社会主义运用将极大地提高整合“分散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人类掌握“总体知识”的障碍,为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全息社会主义”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
监视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数字劳动
数字活动
全息
社会
主义
Keywords
surveillance
capitalist labor process
digital labor
digital activities
holographic socialism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息对话式社会科教学初探
3
作者
黄西梅
机构
山东苍山县教育局
出处
《中国农村教育》
2004年第9期57-58,共2页
文摘
英国作家阿尔道斯·赫胥黎曾指出:宇宙中只有一个角落是你一定能够改善的,那就是你自己。人改善自己最主要的途径是学习,儿童也不例外,需要自主感悟,用情感去描摹社会。这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
全息
对话式
社会
科教学
小学
合作学习
创新意识
分类号
G6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石英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质性社会学理论建构”(19ASH001)。
文摘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秉持科学主义立场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面临理论困境,困境的症结在于“科学性”与“人文性”难以兼容。然而科学技术史表明,诞生于“人文”土壤的“科学”,其自身发展正愈益展现出向“人文”融合回归的趋势。应当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重新理解和把握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和本质,走出“重数轻人”的分析思维范式,培育基于经验直觉的社会学想象力,探索科学的“社会全息”理论,倡导“双重性格”融合互补的质性社会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是走出社会学理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从学术自信找回并重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工程。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应当回应时代需求,回答时代之问,为深化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研究做出中国贡献。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中国特色
社会
学
复杂性科学
社会
全息
文化自信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全息论纲
石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监视资本主义及其技术手段的社会主义运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周绍东
刘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息对话式社会科教学初探
黄西梅
《中国农村教育》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
石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