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介关系:走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困境的关键——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
作者 赖志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1-86,共6页
与西方社会关系的间接化、抽象化和普遍化相比,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使关系本身具有间接的、抽象的和普遍性特性。它造成了关系时社会组织和本应是权利主体之个体的消解、公共领域私人化和权力一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由于历史的惯性,... 与西方社会关系的间接化、抽象化和普遍化相比,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使关系本身具有间接的、抽象的和普遍性特性。它造成了关系时社会组织和本应是权利主体之个体的消解、公共领域私人化和权力一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由于历史的惯性,这些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中国社会。虽然梁漱溟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化关系所带来的困境,但是他本人坚持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礼俗中蕴涵着理性精神而试图重建礼俗社会。然而,正像尺子不能度量自身,中国社会要走出伦理化关系的困境,决不能再回到礼俗社会,而必须从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建立起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前提:客观中介、公共空间和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伦理化 中介性关系 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一 被引量:8
2
作者 赖志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111,共6页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是梁漱溟社会结构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开展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从文化的本体意义及其在历史领域中的显现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前一个层面他高度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是梁漱溟社会结构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开展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从文化的本体意义及其在历史领域中的显现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前一个层面他高度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在后一个层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系统深入地分析批判。他认为,社会关系伦理化将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两人之间的个人关系,这是形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时隔半个多世纪,梁漱溟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分析对我们透视中国当代社会种种现象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社会结构理论 伦理本位 社会关系伦理化 中介性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