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社会再生产模型的扩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慧玲 卢俊杰 《政治经济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172,共29页
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基建部类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扩充为三部类模型,然后纳入信贷因素,对社会生产过程展开跨期分析,结果表明,基建部类易发生过度融资,并得出其债务的安全阈值范围;以此理论阈值为基础,讨论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的可持续... 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基建部类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扩充为三部类模型,然后纳入信贷因素,对社会生产过程展开跨期分析,结果表明,基建部类易发生过度融资,并得出其债务的安全阈值范围;以此理论阈值为基础,讨论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问题,指出在防止过度举债的前提下,其关键在于发挥基建项目的“需求创造”功能,即激活盈利与税基增长机制;并结合最早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干预经济的美国70年历史数据及中国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事实,对上述理论结论加以证明;最后提出政策启示,即在金融支持基建投资过程中,不仅要适度超前布局,更须进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规划,以撬动社会投资需求,确保发挥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债务融资 可持续性 社会再生产模型
原文传递
经济体系循环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透视——基于马克思空间异质再生产模型
2
作者 蔡之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7,共9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体系循环带来巨大冲击。在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属性的基础上,文章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促进区域发展与关联多个产业的属性,奠定了其对经济体系可持续循环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体系循环带来巨大冲击。在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属性的基础上,文章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促进区域发展与关联多个产业的属性,奠定了其对经济体系可持续循环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将空间均质型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模型扩展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空间异质型模型,运用该模型重新探究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发现可变资本由城流乡、不变资本由乡进城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利润率差距是导致包含异质性空间的生产体系难以健康循环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与我国过去经济特征高度吻合,也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异质性问题并实现经济体系健康可持续循环的关键。最后,从城乡之间体系规模匹配、产业体系利润匹配和生活体系匹配等视角,提出了实现经济体系健康可持续循环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系循环 乡村振兴 空间异质性 社会再生产模型
下载PDF
两大部类比例变化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白暴力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总产品 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平衡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