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态掩码Transformer网络的社会事件分类
1
作者 陈宏 钱胜胜 +2 位作者 李章明 方全 徐常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9-587,共9页
多模态社会事件分类的关键是充分且准确地利用图像和文字2种模态的特征。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简单地将事件的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连接起来,不同模态之间存在不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导致相互干扰。因此,仅仅考虑多模态数据... 多模态社会事件分类的关键是充分且准确地利用图像和文字2种模态的特征。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简单地将事件的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连接起来,不同模态之间存在不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导致相互干扰。因此,仅仅考虑多模态数据模态间的关系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模态之间不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即区域或单词)。为克服这些局限性,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多模态掩码Transformer网络(MMTN)模型的社会事件分类方法。通过图-文编码网络来学习文本和图像的更好的表示。将获得的图像和文本表示输入多模态掩码Transformer网络来融合多模态信息,并通过计算多模态信息之间的相似性,对多模态信息的模态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掩盖模态之间的不相关上下文。在2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所提模型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社会事件分类 社交媒体 表示学习 多模态Transformer网络
下载PDF
品牌社会分类对中外联名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2
作者 樊骅 韩冰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4-1640,共17页
成为消费者的内群体品牌是获得忠诚度的重要途径。创新性地采用消费者、国产品牌和他国品牌三边视角,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折扣理论,探索品牌社会分类对消费者购买中外联名产品的影响以及产品契合度和文化距离的调节机制。通过实地实... 成为消费者的内群体品牌是获得忠诚度的重要途径。创新性地采用消费者、国产品牌和他国品牌三边视角,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折扣理论,探索品牌社会分类对消费者购买中外联名产品的影响以及产品契合度和文化距离的调节机制。通过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中外联名产品的购买倾向由高到低依次是:国产内群体和他国内群体品牌联名、国产内群体和他国外群体品牌联名、国产外群体和他国内群体品牌联名。此外,随着联名品牌间产品契合度的升高和来源国文化距离的降低,联名品牌社会分类匹配的优势将增加,国产内群体品牌的优势将减少。弥补了品牌联名相关文献中对社会分类匹配研究的不足,以及产品和品牌相关因素中对产品契合度和文化距离研究的缺失,并对国产品牌实施跨文化联名战略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联名 品牌社会分类 产品契合度 文化距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促进分类分层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3
作者 严云鹤 梁西雅 《河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8-23,54,共7页
社会救助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迈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提出为探索构建中国... 社会救助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迈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提出为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指明了方向,是实现弱有所扶的重要保证。社会工作促进分类分层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从入户探访、资源链接、服务评估三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分类分层社会救助 路径
下载PDF
中国STEM领域的性别分化:基于社会分类的视角
4
作者 陈彦冰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242,共34页
本研究利用CGSS2018与CGSS2021的数据构建了“STEM教育”与“STEM职业”两个变量,试图分析中国STEM领域的性别分化。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群体中女性接受STEM教育的比例比男性更低,接受过STEM教育的女性在婚姻与生育的影响下也比男性更... 本研究利用CGSS2018与CGSS2021的数据构建了“STEM教育”与“STEM职业”两个变量,试图分析中国STEM领域的性别分化。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群体中女性接受STEM教育的比例比男性更低,接受过STEM教育的女性在婚姻与生育的影响下也比男性更可能离开劳动力市场;在STEM职业的从业者中,女性也面临着收入上的劣势。另一方面,在接受过STEM教育的劳动力群体中,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从事STEM职业。STEM领域的性别分化并非不平等持久再生产的模式,它与多维度的分类系统密切关联,而且受到情境与主体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STEM教育 STEM职业 性别主体性 社会分类
下载PDF
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
5
作者 张晓斌 佐斌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改进的flanker范式,探讨了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并考察了匹配刺激出现概率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影响社会分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后,按性别分类时,匹配刺激中和不匹配刺激中面孔分类反应时之间的差... 采用改进的flanker范式,探讨了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并考察了匹配刺激出现概率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影响社会分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后,按性别分类时,匹配刺激中和不匹配刺激中面孔分类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但按年龄分类时,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二表明,匹配刺激出现概率为80%时和50%时,匹配刺激中和不匹配刺激中面孔分类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但当匹配刺激出现概率为20%时,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与该刻板印象对应的社会分类有显著的影响,对与该刻板印象无关社会分类不会产生影响。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受匹配刺激出现概率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激活效应 反应冲突 flanker范式 社会分类.
下载PDF
社会分类的特性、维度及心理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佐斌 温芳芳 +1 位作者 宋静静 代涛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社会分类是个体基于共享相似性将人群分为不同类别的一种主观心理过程,具有自动化、灵活性和潜在模糊性等特性。社会分类的维度既包括性别、年龄和种族等自然线索,也包括语言、职业和社会身份等重要社会线索。在社会分类过程中,不同维... 社会分类是个体基于共享相似性将人群分为不同类别的一种主观心理过程,具有自动化、灵活性和潜在模糊性等特性。社会分类的维度既包括性别、年龄和种族等自然线索,也包括语言、职业和社会身份等重要社会线索。在社会分类过程中,不同维度往往具有相对重要性,表现为优势维度效应;不同维度相互之间也会发生作用,产生交叉分类效应,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种交叉分类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从分类主体、分类目标、分类情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角度探讨社会分类的心理加工机制,构建更具整合性的社会分类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类 心理特性 线索维度 优势维度效应 交叉分类
下载PDF
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 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 被引量:33
7
作者 潘泽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7,共20页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的生成的最初动力;其次,这种社会分类形成于某种社会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即通过社会认知系统、社会比较和自我类别化,完成再社会化或自我类别化运作,并通过行为的互动模式,进一步内化这种群体符号边界,实现这种群体符号边界的再生产;最后,社会分类是一种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通过社会建构和知识的再生产,达成了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固"和"强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分类 群体符号边界
下载PDF
网络新闻报道人物的社会分类:维度及对信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华维 姚琦 +1 位作者 张涔 乐国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642,共7页
面对海量网络新闻,直觉或自动化加工过程在信息可信度判断中起重要作用,而与报道人物相关的社会类别信息是重要认知线索。本研究基于社会分类理论,探究网络新闻报道人物的社会分类维度及其与信任知觉的关系。以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取层... 面对海量网络新闻,直觉或自动化加工过程在信息可信度判断中起重要作用,而与报道人物相关的社会类别信息是重要认知线索。本研究基于社会分类理论,探究网络新闻报道人物的社会分类维度及其与信任知觉的关系。以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取层级分类任务对预备实验中得到的128个人物群体词语进行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新闻人物的社会分类涉及社会地位高/低,社会距离远/近,传统/非传统三个维度,且后两个维度对信任知觉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人们对网络新闻报道人物的认知方式,拓展了信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类 信任 多维标度 社会认知
下载PDF
社会分类的概念、线索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5-401,共7页
作为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和重要途径,社会分类对预测刻板印象和群际感知、减少多元文化群体中的关系冲突、促进推理与决策以及指导社会关系推断等都有重要作用。人们进行社会分类的线索可以概括为明显线索和模糊线索、自然线索和社会线... 作为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和重要途径,社会分类对预测刻板印象和群际感知、减少多元文化群体中的关系冲突、促进推理与决策以及指导社会关系推断等都有重要作用。人们进行社会分类的线索可以概括为明显线索和模糊线索、自然线索和社会线索以及静态线索和动态线索。社会分类会受到分类对象、情境和感知者等的作用,同时对人们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产生一系列影响。未来可以基于跨文化和发展视角探讨社会分类的线索偏向、潜在机制及立足本土文化检验社会分类的影响及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类 线索 影响机制 社会认知 社会认同
下载PDF
社会分类法(Folksonomy)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洁 司莉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文章介绍了社会分类法(Folksonomy)的产生背景、概念及其形式,详细分析了Folksonomy的特点及应用实例,认为社会分类法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揭示微内容以及由用户自己组织与利用信息上具有较强优势。
关键词 社会分类 标签
下载PDF
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双轨策略”探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海滨 杨龑 《环境卫生工程》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特点与难点,针对当前分类工作推进缓慢的现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化分类模式与专业化分类模式并举的"双轨策略",并就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以期稳步并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社会分类 专业化分类 双轨策略
下载PDF
关系和信息量双维度下的社会化媒体分类及营销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德胜 祁晓丽 韩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迭代迅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成为企业营销的利器。为了更深入了解社会化媒体,将其应用于企业营销中,提出了关系和信息量的新分类维度,并构建了社会化媒体分类矩阵。在此基础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迭代迅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成为企业营销的利器。为了更深入了解社会化媒体,将其应用于企业营销中,提出了关系和信息量的新分类维度,并构建了社会化媒体分类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利用弱关系--小信息量营销,获取关注度;实现弱关系情形下小信息量营销到大信息量营销的快速转化,使消费者对产品有全面认识;加强强关系营销,提升消费者黏性;需控制各社会化媒体信息数量,提升信息质量,获取消费者信任。最终为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分类 营销策略
下载PDF
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社会行为学分类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虹 吴尊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 传播途径 社会行为学分类 输血 吸毒 献血
下载PDF
文化与边界:社会如何分类 被引量:5
14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70,共8页
通过回顾人类学经典作家关于跨文化范畴分类的讨论,追溯社会分类观在族群边界理论中的运用,试图证明社会分类的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时空感及其出生成长过程中的亲族感和身体物觉,它要同时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与后天的"家系"... 通过回顾人类学经典作家关于跨文化范畴分类的讨论,追溯社会分类观在族群边界理论中的运用,试图证明社会分类的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时空感及其出生成长过程中的亲族感和身体物觉,它要同时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与后天的"家系"感受和身体物觉。社会分类体现了"形物结构"和"超验结构"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类 时空 身体 族群 部分关联 社会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社会分类与面孔识别的内群体偏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红升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7,174,共6页
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外群体成员面孔。在回顾近年来从社会分类角度对该现象所作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并比较了其中的两条主要研究途径。既往的研... 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外群体成员面孔。在回顾近年来从社会分类角度对该现象所作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并比较了其中的两条主要研究途径。既往的研究一致证明单纯的社会分类自身即足以使得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产生更强的整体加工,从而表现出内群体偏向。然而这些研究的实验情境设置过于简单,今后的研究应设置更为复杂的多群体背景来考察分类标准在内群体偏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识别 内群体偏向 本族效应 社会分类 整体加工
下载PDF
知识人:教师角色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分类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39
16
作者 金美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3,共5页
“知识人”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波兰的知识社会学家弗·兹纳涅茨提出知识人是依赖并参与知识系统的社会人,依赖的知识系统和参与知识的方式不同决定知识人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不同,由此决定他的社会圈子、自我、地位、功能也... “知识人”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波兰的知识社会学家弗·兹纳涅茨提出知识人是依赖并参与知识系统的社会人,依赖的知识系统和参与知识的方式不同决定知识人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不同,由此决定他的社会圈子、自我、地位、功能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社会角色分类方法 知识人 知识社会 社会圈子 自我 社会地位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惯习、实践与社会空间——布迪厄论社会分类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春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20-128,共9页
布迪厄对社会分类的分析,是在对社会世界双重性的理解基础上展开其演绎的。他运用独特的分析工具:惯习、实践、资本、场域,从政治运作的视角对社会分类体系的形成、筛选与作用于行动者身上的实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释。布迪厄用一种生... 布迪厄对社会分类的分析,是在对社会世界双重性的理解基础上展开其演绎的。他运用独特的分析工具:惯习、实践、资本、场域,从政治运作的视角对社会分类体系的形成、筛选与作用于行动者身上的实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释。布迪厄用一种生成的结构主义的思考方式,祛除了"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迷雾。对他来说,任何知识社会学或者文化理论,本身必然是一种关于社会分类的政治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惯习 实践 场域 社会分类
下载PDF
发展抑或控制: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分类治理策略偏好——基于中国3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颜克高 林顺浩 任彬彬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22-144,共23页
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组织管理 体制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但由于社会组织具有两面性,既可以缓解 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压力,也会对地方政府的权威形成挑战,地方政 府不得不实施社会组织分类治理策略.分类控制理论是解... 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组织管理 体制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但由于社会组织具有两面性,既可以缓解 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压力,也会对地方政府的权威形成挑战,地方政 府不得不实施社会组织分类治理策略.分类控制理论是解释中国政社 关系的重要范式,为理解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行为逻辑提供了理 论框架,但地方政府分类控制策略的具体运用及变化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文通过收集中国312个地级市2008 -2014年的面板数 据,展开趋势比较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对社会组织采取了“发展数量、抑制能力”的发展策略;优先发展了有利于经济发展 和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而对生态环境、法律以及国际涉外等影响经 济目标实现或政治稳定的社会组织实施严格控制;经济越发达,财政收入越好,地方政府给予社会组织的环境越宽松,社会组织也越发达,但对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的控制并不随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分类控制理论,为解释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而且揭示了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行为逻辑,为理解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社会组织分类 行动策略
下载PDF
社会秩序如何可能?——涂尔干论社会分类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春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3-90,共8页
社会分类使社会秩序的出现得以可能。但人类的心灵天生并不具备建构这种复杂分类的能力,究竟什么是这种观念的安排模型?涂尔干认为这个模型就是社会本身。在他看来,最初的逻辑范畴就是社会的范畴,最初的事物分类就是人的分类;无论类别... 社会分类使社会秩序的出现得以可能。但人类的心灵天生并不具备建构这种复杂分类的能力,究竟什么是这种观念的安排模型?涂尔干认为这个模型就是社会本身。在他看来,最初的逻辑范畴就是社会的范畴,最初的事物分类就是人的分类;无论类别的外在形式,还是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起源于社会;社会分类遵循"差异→分化→差异"的分类图式循环;情感是社会分类之源。尽管在论证方法上和逻辑上存在一些纰漏,但涂尔干第一次把社会学探询的重点转向了理解人类的思维和社会生活这一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社会分类 秩序 情感
下载PDF
社会保障品的经济学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小东 李祖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4,共5页
该文根据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对社会保障品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恩格尔定律、库兹涅茨假说、奥肯“漏桶模型”等经济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品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