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剧场化理论的网红餐饮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1
作者 邓璐瑶 欧阳国辉 《中外建筑》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流量经济背景下,网红餐饮空间成为城市中备受追捧的新型消费场所,是人们表达自我认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舞台。基于社会剧场化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传统餐饮空间的现状问题,将传统餐饮空间与... 流量经济背景下,网红餐饮空间成为城市中备受追捧的新型消费场所,是人们表达自我认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舞台。基于社会剧场化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传统餐饮空间的现状问题,将传统餐饮空间与网红餐饮空间对比分析,进而总结网红餐饮空间在空间构成要素和传播方式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红餐饮空间场景营造和网络传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在场景营造方面,提出主题性、需求性和体验性原则,以及剧本化主题的设定、舞台化的场景布局和空间事件的加入3种方法;在网络传播方面,分析了影响事物流行的6大原则,提出了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推动情感化空间内容生产和构建多渠道融合传播方法。旨在为网红餐饮空间设计与网络传播的协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剧场化理论 网红餐饮空间 网络传播 场景营造 设计策略
下载PDF
“社会剧场化”之考辨 被引量:5
2
作者 濮波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4期54-60,共7页
"社会剧场化(theatricalization)"是德国戏剧理论家汉斯·蒂斯·雷曼在其代表作《后戏剧剧场》中提出的,指当代社会空间与资本扭结在一起而导致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概念,"社会剧场化"在演进的过程中,具有... "社会剧场化(theatricalization)"是德国戏剧理论家汉斯·蒂斯·雷曼在其代表作《后戏剧剧场》中提出的,指当代社会空间与资本扭结在一起而导致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概念,"社会剧场化"在演进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向度产生,如社会戏剧性、社会在场性、社会奇观化等,其产生的美学、话语和伦理问题颇为复杂。本文着重探讨其不同的延伸向度带来的多维性语境和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剧场 社会戏剧 空间表演 异质同构
下载PDF
社会剧场与自然剧场中的细节——读灵焚散文诗集《剧场》
3
作者 章闻哲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2-59,共8页
灵焚的作品集《剧场》让我们看到一种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转换逻辑,它从"剧场"意义上揭示了社会人在自然立场与社会立场之间的生存建筑和心理建筑在解放和禁锢、瓦解和重建之间的可能形式。在"剧场"这个前提下... 灵焚的作品集《剧场》让我们看到一种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转换逻辑,它从"剧场"意义上揭示了社会人在自然立场与社会立场之间的生存建筑和心理建筑在解放和禁锢、瓦解和重建之间的可能形式。在"剧场"这个前提下,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再在主观上成为互相掩蔽的道具,以及企图在掩蔽中成为彼此赞美的谋略。在其根本上,《剧场》真诚地摒弃了成为道德家的企图,也放弃了纯粹的修辞家对语言美学的意淫和由此衍生的由语言自身延展性所推动的煽情目的,从而开创了属于诗人哲学家自身的那种严肃的、不迎合的、而又不失其美学精神的文本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焚 剧场 自然剧场 社会剧场 审美
下载PDF
“社会剧场”:一种艺术交往理性的构建
4
作者 何桂彦 《艺术当代》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社会剧场”,是在当下的文化情景中,特别是当代艺术在生产—传播—接受的过程中,构建的一种新型的艺术交往理性。“剧场”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也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一个艺术概念。它出现于60年代中期,是现代主义与极少主义... “社会剧场”,是在当下的文化情景中,特别是当代艺术在生产—传播—接受的过程中,构建的一种新型的艺术交往理性。“剧场”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也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一个艺术概念。它出现于60年代中期,是现代主义与极少主义博弈与对抗的产物。“社会剧场”希望改变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公众、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那种长期断裂的状态,致力于两者的联系与沟通,并探索一种新的艺术生产与交流方式。“社会剧场”是一种发现,也是对艺术生产、交往、传播机制的再讨论,其意义在于挖掘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大众的力量,构建一个新的艺术——社会场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寻找新的方向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剧场 参与 共享 社会场域
原文传递
从“社会剧场化”“社会戏剧”到空间表演的路径——再论全球化时代不同空间的异质同构 被引量:3
5
作者 濮波 《大舞台》 2016年第1期71-75,共5页
全球化时代,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从语言、剧场到都市空间之间的同构性。维克多·特纳、理查德·谢克纳和汉斯·雷曼三位社会学、人类表演学戏剧学家之理论的不同出发点和其在"语言社会剧场"之间的交汇、相逢之事实,... 全球化时代,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从语言、剧场到都市空间之间的同构性。维克多·特纳、理查德·谢克纳和汉斯·雷曼三位社会学、人类表演学戏剧学家之理论的不同出发点和其在"语言社会剧场"之间的交汇、相逢之事实,为我们提供了"为什么这些理论家的关切点都不约而同走向空间表演"这个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剧场 社会戏剧 空间表演 异质同构
原文传递
道德、仪式与农民的行为——对1950年代初浙北农村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乐天 《中国研究》 2005年第1期1-21,共21页
1950年代初浙北农村的变化奠定了一个新时代的基础和发展路径,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回顾了解释这种变化的三种主要观点,尝试着开拓文化解释的新视角。文章认为,道德与仪式是文化解释的两个关键词。对"好人"道德的仪式化张扬树... 1950年代初浙北农村的变化奠定了一个新时代的基础和发展路径,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回顾了解释这种变化的三种主要观点,尝试着开拓文化解释的新视角。文章认为,道德与仪式是文化解释的两个关键词。对"好人"道德的仪式化张扬树立了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道德形象,对"坏人"道德的仪式化批判拼凑出阶级分化的图景,而翻身仪式则烘托出一个崇高的道德圣人,一个救星,一个克里斯玛权威。文章认为,共产党对于革命仪式的策略运用在1950年代初的浙北农村建构了革命的表象,而当革命的表象逐渐颠覆了村落传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以至于掩盖(甚至替代)了真实的生活时,一种强有力地左右着农民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式渐渐清晰了起来。文章试图以"剧场社会"这个新概念来指称此后支配着毛泽东时代中国村落与农民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式,以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仪式 剧场社会
下载PDF
“在地性”与“民间化”的转向、挑战——有关“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要观念及动向”论坛
7
作者 徐萌轩 《当代美术家》 2020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篇文章是对于"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要观念及动向"论坛的思考。笔者基于一种艺术史分期的合理性角度,先梳理了金融危机过后的2009年到2019年间当代艺术市场的变化。其次,我们发现在这十年的低迷的当代艺术市场经济... 本篇文章是对于"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要观念及动向"论坛的思考。笔者基于一种艺术史分期的合理性角度,先梳理了金融危机过后的2009年到2019年间当代艺术市场的变化。其次,我们发现在这十年的低迷的当代艺术市场经济中,长时间被经济主导的当代艺术中被遮蔽的项目式艺术开始盛行,它们呈现出"在地性"与"民间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瓦解了此前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并书写了一种新的当代性,然而当代性与危险并存--它们又面临着被庸俗化与被规训的危机。因此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在地性"与"民间化"转向与被庸俗化与被规训的挑战并存的局面。"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要观念及动向"论坛展现的是一种辩证的思考,以此希望引起更广泛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 民间 社会剧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