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的政治社会动能、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夏恒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2,共8页
ChatGPT作为一款基于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人机对话应用程序,其广泛运用将对政治社会带来诸多影响。ChatGPT具备较强的政治社会动能,其对多个社会领域、应用场景的嵌入将使得政治社会面临机遇与风险兼具态势、出现技术的不断演化迭代... ChatGPT作为一款基于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人机对话应用程序,其广泛运用将对政治社会带来诸多影响。ChatGPT具备较强的政治社会动能,其对多个社会领域、应用场景的嵌入将使得政治社会面临机遇与风险兼具态势、出现技术的不断演化迭代、迎来更多类人化的替代物、遭遇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同时,ChatGPT也会引发政治社会风险:政治风险方面,ChatGPT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流动会冲击国家主权独立性,数字技术霸权可能威胁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可能面临渗透风险;社会风险方面,就业结构、社会传播、伦理道德、人口安全等领域都可能因为ChatGPT而产生新的风险。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秉持鼓励发展、保障安全、技术规制、协同监管的原则对其加以防范。具体而言,应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加快构建ChatGPT发展的安全生态;坚持积极引导与有效治理并进,加快推进ChatGPT协同监管体系;坚持技术规制与立法保护并举,加快净化ChatGPT风险防范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政治社会动能 政治社会风险 总体国家安全观 人工智能 协同监管 防范原则
原文传递
情报研究的涵义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又华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04X期19-23,32,共6页
本文论述了情报研究工作的属性、涵义及其社会功能,并从综述研究、特定用户的决策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情报研究 定义 社会动能
全文增补中
村规民约何以转化为实质秩序:建构机制与效能——基于18省份36个优秀村规民约的整体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曦凌 梁舒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8,共9页
村规民约需要通过国家建构,在一定的条件和机制下才能转换为乡村社会的实质运转秩序。以全国18个省份的36个村规民约建构的整体性考察入手,在分析国家建构村规民约的行动逻辑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探究转化的条件机制。文本层面建构的村规民... 村规民约需要通过国家建构,在一定的条件和机制下才能转换为乡村社会的实质运转秩序。以全国18个省份的36个村规民约建构的整体性考察入手,在分析国家建构村规民约的行动逻辑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探究转化的条件机制。文本层面建构的村规民约,仍处于“嵌入”而未达到“融入”乡村社会的效果,国家建构的规则要转化为运转的乡村秩序,就必须实现国家主导性政治势能与社会主体性社会动能的良性互动,直接运用的政治势能与间接激活的社会动能需要有机结合。强化教育濡化机制、健全多主体协商机制、探索“以小博大”的奖惩机制,应当成为村规民约“深度建构”阶段的重点行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国家建构 理性规则 社会秩序 政治势能 社会动能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势的社会发展动能转化思维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储学 赵芳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第35期70-72,共3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各领域加速融合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势理论为科学认识和利用信息推进社会发展动能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信息势推进社会发展动能转化应...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各领域加速融合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势理论为科学认识和利用信息推进社会发展动能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信息势推进社会发展动能转化应把握两个维度,即差别和联系的维度、势增和熵增的维度。同时,应树立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协同思维、共享思维等信息势新思维,以思维创新为先导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势 社会发展动能转化 思维创新
下载PDF
让报刊新闻题材在竞争中活起来——从受众生理心理研究处寻求突破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正霖 张艺馨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31期222-222,224,共2页
2009年3月,创刊百年之久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因金融风暴而停刊改为电子版引起反响,也引发业界深思,出版媒体如何应对新兴电子传媒的挑战市场竞争成为新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新闻传播的源与流、客体和主体基础上,提出双向互动的社会功能和物... 2009年3月,创刊百年之久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因金融风暴而停刊改为电子版引起反响,也引发业界深思,出版媒体如何应对新兴电子传媒的挑战市场竞争成为新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新闻传播的源与流、客体和主体基础上,提出双向互动的社会功能和物质保障,并从受众生理心理特点研究为突破,论述了互动的内容线路、基本要素以及实现"双向互动"技巧与表现手段;文章选题新颍,见解独到,信息量大,对于开发思路,创新观念与表现手法,提高报刊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互动 社会动能 受众生理 突破口研究 趋势要素 技巧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