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谱系、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探赜
1
作者 和思鹏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协商对话"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协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协商,其概念谱系与核心要义渐趋明晰,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合作共治... 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协商对话"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协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协商,其概念谱系与核心要义渐趋明晰,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合作共治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模式。但是我国的社会协商治理突出地面临着价值认同约束、主体边界约束与制度供给约束等多重困境,应从涵养认同基础、重构主体边界、完善制度体系等多维路径入手,全面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 概念谱系 制约因素 路径依赖 价值认同 主体边界 制度体系
下载PDF
追寻“治理之道”:以马克思“个人自主活动”价值观引领社会协商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正滋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协商治理具有通用的"治理术",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社会协商治理更应有"治理之道"。寻求"治理之道",必然要回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文本,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协商治理具有通用的"治理术",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社会协商治理更应有"治理之道"。寻求"治理之道",必然要回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文本,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阐发和祈望的"个人自主活动"价值观理应是"治理之道"的价值依据。马克思的"个人自主活动观"对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和个人本位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与辨证,根本上树立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自由观念的价值自信。依照马克思"个人自主活动观",社会协商治理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改善人性的治理、依靠人民的治理、走向社会自治的治理是其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协商治理 治理之道 马克思 个人自主活动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社会协商治理的理论探析
3
作者 曾正滋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6,共10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自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总结出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社会协商治理”正是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总体框架下得以孕育生发,而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中得以实现...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自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总结出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社会协商治理”正是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总体框架下得以孕育生发,而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中得以实现其成熟形态。社会协商治理是指在党委领导下,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化治理主体,以民主协商、合作共治的方式,形成一系列共识,依法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域下对社会协商治理进行理论剖析,必须仔细辨析社会协商治理的目标、主体、客体、渠道和原则,才能进行总体上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协商治理 社会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