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离了社会历史范畴的π还有效吗——与张江教授对话 被引量:11
1
作者 南帆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159,共8页
张江教授采用正态分布描述各种阐释观点获得接受的概率,很大程度上,正态分布肯定的概率默认了公共理性的前提。然而,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滤掉了社会历史范畴——数学语言擅长的是表述各种超历史的现象。因此,概率无法说明为什么另一些偏执... 张江教授采用正态分布描述各种阐释观点获得接受的概率,很大程度上,正态分布肯定的概率默认了公共理性的前提。然而,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滤掉了社会历史范畴——数学语言擅长的是表述各种超历史的现象。因此,概率无法说明为什么另一些偏执的文本阐释可能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突如其来地成为正统,并且形成特殊的效应。阐释的有限与无限构成一个巨大的理论漩涡,剧烈地冲击着见仁见智的多元阐释。必须穿过数学语言的帷幕持续地追溯社会历史范畴,探寻何种历史土壤促成了现代阐释的急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共识 公共理性 社会历史范畴
原文传递
环境警察制度创建的历史探微与现实路径——评《现代环境警察制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圆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I0007-I0007,共1页
任何制度的合理性都属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范畴,制度变迁总是与社会变迁同步,其进程、动因、特点及结局均是时代需求的回响。环境警察制度的变迁亦是如此,它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警察职能的演进而丰富。因此,遵循历史制度主义的... 任何制度的合理性都属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范畴,制度变迁总是与社会变迁同步,其进程、动因、特点及结局均是时代需求的回响。环境警察制度的变迁亦是如此,它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警察职能的演进而丰富。因此,遵循历史制度主义的发展轨迹,现代环境警察制度的创建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作为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现代环境警察制度既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的有效路径。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邢捷教授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环境警察制度研究》一书正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方略所作的学理阐释与现实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警察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法治化治理 警察职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生态现代化 社会历史范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科学技术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3
作者 徐祥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共4页
一、科学技术及其特征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多结构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且它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 一、科学技术及其特征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多结构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且它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必须考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的科学技术。 从科学整体上看(广义说来),科学属于社会历史范畴,是人们各种社会实践的结果。一般认为,科学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的理论知识体系。相应地,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门类。自然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中提到科学一般指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又分化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知识体系 社会历史范畴 社会历史现象 思维科学 社会作用 人类实践 认识自然 科学文化水平 人类社会 社会进步
下载PDF
社会规律和人的价值
4
作者 任达远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13,共6页
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认识人的本质和价值则具有首要意义。研究这一复杂问题,首先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它看成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放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考察。虽然这并... 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认识人的本质和价值则具有首要意义。研究这一复杂问题,首先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它看成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放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考察。虽然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也不能代替对人的具体方面的研究,但是,如果离开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理论基础,就势必陷入迷宫,而不能沿着科学轨道不断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规律 社会历史范畴 人类社会 封建思想残余 人民群众 精神文明建设 人的能动性 无产阶级价值观 社会经济
下载PDF
关于国家的起源、发展、消亡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解析
5
作者 杨波 刘秀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5,共3页
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全面认识,有助于理解关于国家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诸多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分析,可以摒除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条化""片面化""神秘化"的理解:国家的产生不仅是阶... 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全面认识,有助于理解关于国家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诸多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分析,可以摒除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条化""片面化""神秘化"的理解:国家的产生不仅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诸多作用的社会历史过程;国家具有暴力统治和公共管理的二重性质,并在其发展历程中有多种具体形态;国家也不是永世不灭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自然消亡。此外,要全面理解国家,还应将其当作单纯社会管理形态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管理形态 社会历史范畴
下载PDF
孙中山人民观述论
6
作者 韩剑锋 夏蕾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孙中山毕生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奔波忙碌。在他众多演讲以及后人整理的书籍当中,人民在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中占有核心位置,孙中山也围绕民、人民以及普通民众进行了阐释,因此,适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 孙中山毕生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奔波忙碌。在他众多演讲以及后人整理的书籍当中,人民在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中占有核心位置,孙中山也围绕民、人民以及普通民众进行了阐释,因此,适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之际,吸收借鉴孙中山的人民群众观的思想精华,为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深厚的理论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人民观 社会历史范畴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略(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连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74-80,共7页
教育思想是社会历史范畴内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史是历史各个时期表现为理论形态的教育意识。教育思想体现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看法和主张,它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更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导向意识,要想全面、深... 教育思想是社会历史范畴内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史是历史各个时期表现为理论形态的教育意识。教育思想体现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看法和主张,它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更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导向意识,要想全面、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好教育思想,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分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从中发现每个历史时期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当时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教育时,要从历史的整体性观点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 教育理想 以法为教 教育实践 历史时期 社会历史范畴 学校教育 兴学育才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青 《民主与科学》 1990年第3期43-45,共3页
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范畴。对它的界定与阐释绝不是... 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范畴。对它的界定与阐释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但从发生学角度看,任何文化的可能性无不植根于文化主体的存在方式以及由这种存在方式所决定的个体心理结构之中。就存在方式而言,人有双重主体性,一方面他作为客观世界的主体而存在,一方面又作为自身生命活动的主体而存在。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化 艺术精神 文化主体 主体性 心理模式 社会历史范畴 儒家思想 自我观照 道德修养 个体心理
下载PDF
对象化含义兼及美的本质问题
9
作者 马启凯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5-60,共6页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对象化”所涉及的是人及其多种多样的本质力量与外部世界的广泛的对象性关系。其基本含义有三:一,狭义地讲是劳动的对象化;二,广义地讲是人与世界多种关系的总计、总和,这是一个范围极为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是对人的...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对象化”所涉及的是人及其多种多样的本质力量与外部世界的广泛的对象性关系。其基本含义有三:一,狭义地讲是劳动的对象化;二,广义地讲是人与世界多种关系的总计、总和,这是一个范围极为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是对人的存在和存在方式的总体性说明;三,异化是对象化历史链条中必然包含的一个有机环节。因而本文认为把“对象化”迳直地定义为“美本身”是不准确的。美,或曰人的“审美存在”应属于对象化的特殊领域,它应有自己的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关系 美的本质 对象化活动 社会历史范畴 《手稿》 劳动活动 费尔 对象性活动 青年马克思 物质力量
下载PDF
阐释学基本问题研究的商榷(笔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南帆 周宪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9,158,共7页
本刊自今年第1期开辟"构建中国阐释学"专栏以来,学者们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多维度、开放性的深度讨论。本刊于2020年第1期刊发了南帆教授的文章《抽离了社会历史范畴的π还有效吗——与张江教授对话》以及周宪教授的文章《作... 本刊自今年第1期开辟"构建中国阐释学"专栏以来,学者们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多维度、开放性的深度讨论。本刊于2020年第1期刊发了南帆教授的文章《抽离了社会历史范畴的π还有效吗——与张江教授对话》以及周宪教授的文章《作为阐释学根据的公共理性》,两文分别围绕阐释的有限与无限、公共理性等话题展开论述。本刊2020年第3期刊发了曾军教授的文章《总体阐释的量化分析是否可能——与南帆教授商榷》,对南帆文进行了延伸讨论,提出建立有关文学意义阐释的总体性观念并引入量化分析作为手段;而傅其林教授则在《究竟什么是公共阐释——与周宪教授商榷》一文中,对公共理性提出质疑,并试图厘清究竟什么是公共阐释。此次刊出南帆教授与周宪教授的回应笔谈,供学界进一步讨论。在回应中,南帆教授对数学语言介入阐释学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不同见解,而周宪教授则强调了公共理性是有效阐释的根本规范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宪 公共理性 南帆 张江 阐释学 有限与无限 量化分析 社会历史范畴
原文传递
小学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11
作者 张丽娟 《山海经(故事)(上)》 2016年第3期52-52,共1页
德育过程理论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它所揭示并阐释的是德育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因此我们研究德育过程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去认识和把握德育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只有正确地理解德育过程,才能找到制定德育原则、选择德育方法、组织德育... 德育过程理论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它所揭示并阐释的是德育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因此我们研究德育过程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去认识和把握德育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只有正确地理解德育过程,才能找到制定德育原则、选择德育方法、组织德育活动的理论依据。虽然德育过程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人们对德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或在短时间内完成,但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向真理逼近的。实践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 德育活动 社会历史范畴 品德形成 思想品德 实践证明 品德的形成 德育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