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友善与公共生活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小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6,共8页
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乡村和城市单位这两大"熟人社会"趋于解体,带来生活的碎片化和"原子化的个体",这容易导致冷漠与暴戾。因此,人们呼唤着社会友善,友善是在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呈现出来的,需要生活共同体... 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乡村和城市单位这两大"熟人社会"趋于解体,带来生活的碎片化和"原子化的个体",这容易导致冷漠与暴戾。因此,人们呼唤着社会友善,友善是在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呈现出来的,需要生活共同体的支撑,社会友善构建的重要方面就是重建良好的生活共同体和公共空间。具体路径有: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精神存在;通过对话来构建理性、平和的公共舆论空间以弥合社会撕裂,促进社会团结;促进和引导社会组织建设,重建生活共同体;延伸高校服务缓解失业大学生的精神焦虑,重建其家园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友善 公共空间 生活共同体 家园感
下载PDF
论社会友善的缺失及其化解
2
作者 盛邦跃 李姝慧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29,共4页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社会转型下传统友善思想的制约、市场经济下价值观念的泛功利化以及友善实践下主体利益回报的缺失,造成了社会友善情感、友善德性以及友善实践的缺失...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社会转型下传统友善思想的制约、市场经济下价值观念的泛功利化以及友善实践下主体利益回报的缺失,造成了社会友善情感、友善德性以及友善实践的缺失。社会主义友善理念,能为社会矛盾的缓解、社会交往的和谐提供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因此,实现传统友善思想的现实转化、友善德性的内在养成以及友善回报机制的有效建立,是化解社会友善缺失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友善 友善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友善回报机制
下载PDF
社会友善与交往空间的良性构建
3
作者 邹小华 梁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9,共8页
交往空间作为主体交互活动的场域,体现并内在于社会关系,其发展变迁影响并型塑社会友善,二者呈现矛盾运动、相互建构的关系;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浪潮,我国原本基于“熟人社会”的友善也部分失去了社会基础而走向式微。现代友善建... 交往空间作为主体交互活动的场域,体现并内在于社会关系,其发展变迁影响并型塑社会友善,二者呈现矛盾运动、相互建构的关系;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浪潮,我国原本基于“熟人社会”的友善也部分失去了社会基础而走向式微。现代友善建设需要交往空间的良性构建,其路径包括:在个体交往空间中构建爱与温馨的家庭生活空间;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以缓解个体的孤独、焦虑与隔膜;在现代化进程中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在公共交往空间中注重抑恶扬善;净化公共交往空间的道德风气;强化公共交往中的人际信任。在网络交往空间中构建理性、平和的网络对话空间;加快网络空间的多元自律机制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友善 交往空间 良性构建
下载PDF
社会主义友善观融入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4
作者 张伟 吴宝宁 张利国 《科教导刊》 2015年第06X期77-78,共2页
"友善"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友善观既是对传统友善观的继承,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道德修... "友善"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友善观既是对传统友善观的继承,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追求。以社会主义友善观作为切入点,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校园文化核心主题相融合,创新思路,总结经验,为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 社会主义友善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感恩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友善观引领大学校园亚文化建设
5
作者 刘波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大学校园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承、传播和创新文化的价值功能。从文化、文化生态与文明的进路看,大学校园亚文化生态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大学精神的底蕴融合在友善价值观教育的生态视域、生态功能和生态层次之... 大学校园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承、传播和创新文化的价值功能。从文化、文化生态与文明的进路看,大学校园亚文化生态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大学精神的底蕴融合在友善价值观教育的生态视域、生态功能和生态层次之中,这落细、落小、落实了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载体与活动,锻造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和美丽校园系列文化生态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社会主义友善 亚文化 生态
下载PDF
友善社会视阈下的公民责任解读
6
作者 孟凡辉 胡晓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8-91,共4页
作为社会的主体,公民必须肩负构建友善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建设。在友善社会的背景下,公民责任具体包括关怀责任、公共责任以及正义责任等,其中关怀责任重视对他人的关心、爱护,意图加强公民间的情感联系;公共责任强调公... 作为社会的主体,公民必须肩负构建友善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建设。在友善社会的背景下,公民责任具体包括关怀责任、公共责任以及正义责任等,其中关怀责任重视对他人的关心、爱护,意图加强公民间的情感联系;公共责任强调公民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巩固友善社会形成的公共纽带;至于正义责任则突出强调了对其他公民正当权益的维护,保障公民权益不受侵害。不同责任在不同的方面对公民提出了不同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友善社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社会 公民责任 关怀 公共正义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路径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有武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4-50,共7页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生动实践是其历史渊源,同时也要借鉴西方社会友善观的积极成分。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协调与关爱自然等是其本质内...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生动实践是其历史渊源,同时也要借鉴西方社会友善观的积极成分。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协调与关爱自然等是其本质内容与特征。培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化解社会心理矛盾、改善不良社会风气、增进社会信任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历史渊源 培育路径
下载PDF
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友善社会构建研究
8
作者 郑士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美好生活是人民的心之所向,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诠释,同时也是友善社会发展的理想样态和道德升华。友善社会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载体和前提,体现出和谐共生与合作共进、和睦相处与和平共益、秩序共构与价值共享等鲜明特点,并承载着人与... 美好生活是人民的心之所向,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诠释,同时也是友善社会发展的理想样态和道德升华。友善社会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载体和前提,体现出和谐共生与合作共进、和睦相处与和平共益、秩序共构与价值共享等鲜明特点,并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网络等多重逻辑关系。在美好生活视域下构建友善社会,应重构兼容、平等、文明、理性的社会秩序,重塑个体、家庭及社会伦理,重建公共危机之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并营造现代媒体的友善平和环境,继而依托友善社会的逐步成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友善社会 社会有机体 社会秩序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友善观的特点及践行路径分析
9
作者 郭英楠 《未来与发展》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习近平代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新时代、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焕发出新的... 习近平代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新时代、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焕发出新的时代特色。互联网不仅搭建出社会主义友善传播的新平台,还影响了其传播的稳定性。借助互联网工具传播社会主义友善观,就要从个人、社会、国家等三方面入手,守住友善的底线、注重友善的宣传、制定严格的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主义友善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探究
10
作者 钱锐 侯保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还存在一些思想观念误区和践行不足问题。高校应当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教育、加强友善校园文化建设和强化法律制度的激励与惩戒等方面来培育大学生...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还存在一些思想观念误区和践行不足问题。高校应当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教育、加强友善校园文化建设和强化法律制度的激励与惩戒等方面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友善 培育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社会主义传统友善观的现代转化路径
11
作者 刘凤华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75-79,共5页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在个人层面提倡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友善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并成为其中的重要构成内容,显然是对传统友善观的重视与提倡。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在个人层面提倡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友善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并成为其中的重要构成内容,显然是对传统友善观的重视与提倡。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传统囿于道德范畴的友善是有区别的;特别是现代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趋重,更是将友善的外延拓展至人类生存的整个背景和环境之中,这就大为丰富了友善观的现代化内涵。因此,如何在生态文明视角下重建友善的现代价值,如何将传统友善观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友善观,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传统友善 现代转化路径
下载PDF
仁爱思想对培育和践行友善观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培玲 刘红艳 《贺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7-70,共4页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如何培育和践行友善观以缓解现存人际交往冲突和道德冷漠现象是新时期对友善观提出的新要求。"友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友善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底蕴,...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如何培育和践行友善观以缓解现存人际交往冲突和道德冷漠现象是新时期对友善观提出的新要求。"友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友善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底蕴,尤以儒家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道德原则为其深厚思想资源。因此通过分析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仁者爱人"的基本内涵、"推己及人"的基本原则,寻找仁爱思想对新时期我们国家践行友善观的启示:分别是以爱和尊重为情感起点、以推己及人为原则、以培育自我友善和社会友善相统一,发挥道德榜样对友善观的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 仁爱 推己及人 自我友善 社会友善 道德榜样
下载PDF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正强 何云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墨子的兼爱说产生于兼并战争频发、人民水深火热的战国时代,其以"兼爱""非攻"为思想核心,引导置身乱世的人们培养一种视天下之人为亲人的博爱胸怀,树立济世忘我的献身精神,以引导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友善地发展。这与... 墨子的兼爱说产生于兼并战争频发、人民水深火热的战国时代,其以"兼爱""非攻"为思想核心,引导置身乱世的人们培养一种视天下之人为亲人的博爱胸怀,树立济世忘我的献身精神,以引导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友善地发展。这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友善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有着诸多的一致性。重温墨子的兼爱思想,不仅有助于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日渐麻木的爱的情感,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而且有助于推动现代国际秩序下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交往伦理规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学说 战国时代 墨子 兼爱说 儒家学说 社会主义友善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老年人健康促进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隆文 傅慧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88,共7页
在当前人口新常态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直接决定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质量,依托老年人健康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当前在健康的公共政策、支持性环境和社区行动、精神文化建设与社会参与等供给侧方面的... 在当前人口新常态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直接决定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质量,依托老年人健康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当前在健康的公共政策、支持性环境和社区行动、精神文化建设与社会参与等供给侧方面的不足,今后老年人健康促进需要从制度设计、社会协同以及精准回应等方面入手,通过构建老龄友善社会、安排健康政策、打造治理型供给结构,依托政策促进、服务供给与健康管理三大体系,为我国健康老龄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健康促进 老龄友善社会 智慧养老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实践研究
15
作者 刘玉鹏 时伟超 王崇 《才智》 2017年第23期135-136,共2页
大学生的友善观念是其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的内在支撑。加强对大学生友善观的培育,要坚持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到行为认同的递进式培育。以引导学生形成友善的本能,进行友善实践。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友善 培育实践
原文传递
友善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前军 唐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2,共5页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公共性转变,传统社会生活结构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友善正成为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凸显的公共性道德诉求。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公共性转变,传统社会生活结构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友善正成为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凸显的公共性道德诉求。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纽带,也是维护健康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友善包含善待他人、社会、自然的意义,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友善的价值实现,必须与加强公共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激励体系、培育公民风范和大力弘扬传统友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培育良好的公民关系和公共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善 公共生活 公共道德 公民关系 友善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