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叙事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学习文化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绪辉 沈书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当前学习文化领域对社会叙事研究的漠视,可能导致人工智能学习文化走向异化的深渊。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叙事视角下文化生成的一般原理,即在个体层面,社会叙事为人们提供了感悟生活境遇、理解新技术内涵的基础;在群体层面,建构集... 当前学习文化领域对社会叙事研究的漠视,可能导致人工智能学习文化走向异化的深渊。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叙事视角下文化生成的一般原理,即在个体层面,社会叙事为人们提供了感悟生活境遇、理解新技术内涵的基础;在群体层面,建构集体记忆能够将个体的语言行为提升为广泛的文化现象。接着,文章从社会叙事的传播学、语言学、发生学三种生成机制,阐释了其对人工智能学习文化成型的推动作用。随后,文章揭示了社会叙事影响下人工智能学习文化在技术和文化方面蕴藏的潜在危机。最后,文章指出学习者可从技术工具、资源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四个层面调整未来学习文化的基调,消解叙事泡沫的负面影响。文章的研究不仅能帮助学界厘清学习文化生成及其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可以促进教育人工智能及其学习文化的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习文化 社会叙事 生成机制 文化危机
下载PDF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毓海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迟发展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首先依赖于“体制的优先合理比”,即合理化的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优先确立,但在本世纪的40年代,国家与市场二者间却存在着矛盾...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迟发展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首先依赖于“体制的优先合理比”,即合理化的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优先确立,但在本世纪的40年代,国家与市场二者间却存在着矛盾悖论的悲剧性关系。这是指: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意识形态 社会叙事 现代性 通商口岸 民间社会 普遍主义 “新儒学” 现实主义 知识分子
下载PDF
社会叙事翻译视角下的《戏剧之精华》英译研究
3
作者 张智义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2期24-29,共6页
戏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传统戏曲的英译工作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戏曲英译本《戏剧之精华》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社会叙事翻译视角下,... 戏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传统戏曲的英译工作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戏曲英译本《戏剧之精华》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社会叙事翻译视角下,不同转述类型在戏曲翻译中的综合应用,试分析相应的转述建构策略。在译界经历语言及文化转向后,为传统戏剧英译的社会转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叙事翻译 戏剧之精华 选择性转述 转述类型 转述建构策略
下载PDF
试论当代散文中的社会叙事
4
作者 郭毅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散文的创作大多离不开叙事,而个人叙事总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纯粹的孤立的个人表达。体现强烈的个人化倾向并不意味着文学就此完全放弃了对时代与社会责任的承担,真正的个人化存在方式必然离不开对时代的关心与对现实的思考。... 散文的创作大多离不开叙事,而个人叙事总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纯粹的孤立的个人表达。体现强烈的个人化倾向并不意味着文学就此完全放弃了对时代与社会责任的承担,真正的个人化存在方式必然离不开对时代的关心与对现实的思考。过分强调散文的个人叙事,无视或丢弃其社会叙事功能,必然导致散文创作的萎缩和疲弱。在散文中,社会叙事中的自我确认是人的个性得以肯定和张扬的结果,要在个体丰富的个性精神中体现出人类精神、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谋求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社会叙事 叙事功能
下载PDF
网络新词产生的社会叙事背景及其文化价值批判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银 《互联网周刊》 2022年第7期30-32,共3页
网络新词是在一定的社会叙事背景基础上产生的。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说,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汉语语言系统;从社会媒介传播形态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预示着话语权的转变;从社会文化价值意蕴角度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为大... 网络新词是在一定的社会叙事背景基础上产生的。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说,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汉语语言系统;从社会媒介传播形态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预示着话语权的转变;从社会文化价值意蕴角度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从语言的语用价值角度来说,网络语言需要规范引导甄别借鉴。广大青少年要用理性思维的眼光对网络语言进行甄别,了解其文化内蕴,在批判中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词 社会叙事 语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个人视角下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社会叙事性分析
6
作者 张恒 邱钰婷 《艺术品鉴》 2024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本文从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获奖作品的社会叙事性。通过对获奖作品分析,以个人视角下纪实摄影中的叙事性的表达,创新性的提出了“社会叙事性”与“个人视角性”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以解构纪实摄影的多重维度,重新定义其作... 本文从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获奖作品的社会叙事性。通过对获奖作品分析,以个人视角下纪实摄影中的叙事性的表达,创新性的提出了“社会叙事性”与“个人视角性”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以解构纪实摄影的多重维度,重新定义其作为视觉文化载体的功能,揭示了视觉叙事如何通过影像符号传达复杂的社会现实,并推动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登科 个人视角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社会叙事
原文传递
去蔽·互构·共生: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的新路向
7
作者 蒋予格 杨鑫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从双重镜像视域出发,以“去蔽”“互构”“共生”三大向度探讨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新路向。经由“去蔽”之维揭示了中西方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叙事体系的源流差异,以及其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上的互补性与协同性;又以“互构”之道... 从双重镜像视域出发,以“去蔽”“互构”“共生”三大向度探讨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新路向。经由“去蔽”之维揭示了中西方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叙事体系的源流差异,以及其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上的互补性与协同性;又以“互构”之道寻求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的中间地带,即采用本土性与世界性的“双轨叙事”构建既具地方特色又具国际视野的叙事体系,从而实现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理论探索、实践行动和价值追求三方面的融合发展;并以“多维书写”方式应然抵达全球生态文明叙事的“共生”之境,增强生态文明叙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迈向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镜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叙事 西方生态文明叙事
下载PDF
从老舍、茅盾对笛福的接受看二者市民社会叙事的差异
8
作者 程丽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125,共10页
茅盾和老舍对笛福的接受带入了不同的参符,将之渗透于其对京、沪工商市民社会变迁集中持续的书写之中,形成了二人不同的叙事伦理范式。茅盾善于从时代历史的宏阔视野、从宏观经济角度把握和书写现代中国市民社会,其小说的叙事伦理以时... 茅盾和老舍对笛福的接受带入了不同的参符,将之渗透于其对京、沪工商市民社会变迁集中持续的书写之中,形成了二人不同的叙事伦理范式。茅盾善于从时代历史的宏阔视野、从宏观经济角度把握和书写现代中国市民社会,其小说的叙事伦理以时代经济与历史趋势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老舍则在中西方文化与人性的比较对照之中确立其叙事伦理,以人性美德和民族文化品格为价值衡量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老舍 笛福 市民社会叙事
原文传递
围屋化:族群历史记忆的社会化叙事--广西贺州客家围屋作为叙事文本的文学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郑威 余秀忠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共6页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叙事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社会化叙事:贵州隆里汉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亦君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1,共6页
隆里古城以其独特的汉文化元素区别于贵州乃至西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记录了自有明以降隆里古城的发展、演绎与变化的过程,并以一种与西南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大异其趣的方式表达了当时屯军于隆里的明朝汉人军队及其所依存的... 隆里古城以其独特的汉文化元素区别于贵州乃至西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记录了自有明以降隆里古城的发展、演绎与变化的过程,并以一种与西南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大异其趣的方式表达了当时屯军于隆里的明朝汉人军队及其所依存的汉人社会的变迁史,它既是隆里古城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表述,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进行阐释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也是隆里古城千年来历史记忆的一种综合性的情感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社会叙事 隆里汉文化 情感实录
下载PDF
社会能量叙事与生态美学方法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5,共6页
人类社会的平衡与稳定,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能量交换的过程及其结果;文艺审美活动是社会能量流通和增殖的重要环节;生态美学是对社会能量理想运行状态的书写和守护。社会能量内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之中,... 人类社会的平衡与稳定,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能量交换的过程及其结果;文艺审美活动是社会能量流通和增殖的重要环节;生态美学是对社会能量理想运行状态的书写和守护。社会能量内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之中,其中包含着生态美学的方法论秘密:“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和“包容他者”的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能量叙事 生态美学 包容他者
下载PDF
围屋化:族群历史记忆的社会化叙事——贺州客家围屋作为叙事文本的文学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威 《贺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1-55,100,共6页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叙事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88-93,共6页
随着叙事研究的复兴,强调扎根于教育现场,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意义体验的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尽管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是从叙事学、文艺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但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却有着自... 随着叙事研究的复兴,强调扎根于教育现场,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意义体验的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尽管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是从叙事学、文艺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但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视野。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过程的实质就是从教育现场到研究者在教育现场中形成的现场文本再到凸显研究者意识的研究文本的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声音与签字即是研究者意识的具体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现场 现场文本 声音与签字
下载PDF
社会批判叙事的复兴与重构——关于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承继马克思社会批判的话语分析
14
作者 张程 许苏明 陈良斌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社会批判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始终的精髓。马克思思想的生命与活力,始终是在宏大的社会批判和强烈的现实关照过程中得以体现和验证的。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承继并重构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话语,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不断发起深刻的批判... 社会批判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始终的精髓。马克思思想的生命与活力,始终是在宏大的社会批判和强烈的现实关照过程中得以体现和验证的。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承继并重构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话语,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不断发起深刻的批判,他们以现代性反思作为批判叙事的话语基点,以重构的"异化"作为批判叙事的工具,以意识形态向度的批判作为批判叙事的旨趣,以日常生活视阈的拓展作为批判叙事的解构和发展,从而全面复兴与重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叙事 现代性反思 重构
下载PDF
自然会话叙事的基本特性及社会认知叙事分析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玉荣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讨论会话叙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认知叙事分析模式。会话叙事是日常会话中自发性的故事讲述行为,兼具叙事和会话交际特征;作为会话交际中的叙事活动,又具有语境内嵌性。社会知叙事分析模式强调会话叙事包含四个层... 在讨论会话叙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认知叙事分析模式。会话叙事是日常会话中自发性的故事讲述行为,兼具叙事和会话交际特征;作为会话交际中的叙事活动,又具有语境内嵌性。社会知叙事分析模式强调会话叙事包含四个层次上的意义空间:经验、故事、叙事和会话;故事世界的建构和理解以经验世界为基础,以叙事世界为框架,而叙事互动又以话语世界的人际交往为框架;在会话叙事活动中社会人际工作、以真实经验为基础的叙事建构和认知理解同时在进行,叙事双方通过会话叙事完成经验、故事、叙事和会话四个层次上的意义建构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叙事 叙事建构 认知理解 社会认知叙事分析模式
下载PDF
八个房间里的社会叙事
16
作者 郝科 《东方艺术》 2011年第9期26-27,共2页
展览:黄灯——汪建伟个展时间:2011年4月01日—2011年6月26日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798)在2009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一位年轻的波兰摄影师拉菲尔·米拉克(Rafal Milach)展示了一组名为《七个房间》的摄影作品... 展览:黄灯——汪建伟个展时间:2011年4月01日—2011年6月26日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798)在2009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一位年轻的波兰摄影师拉菲尔·米拉克(Rafal Milach)展示了一组名为《七个房间》的摄影作品,在这组照片中拉菲尔用照相机的镜头深入到7个居住在俄罗斯的年轻人的不同房间之内进行拍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叙事 房间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9年 艺术中心 摄影作品 拉菲尔 摄影师
原文传递
体育基因与社会叙事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齐鲁周刊》 2016年第28期12-13,共2页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一句话,被人们絮絮叨叨引用了百余年。这一次,又将被用来形容中国体育。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关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任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家...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一句话,被人们絮絮叨叨引用了百余年。这一次,又将被用来形容中国体育。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关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任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两者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 社会叙事 全民健身运动 基因 国家体育总局 群众体育 体育发展 体育事业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环境下CSR叙事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认同和叙事传输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炀 常泽辉 邵丹萍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23-29,共7页
在社交媒体成为企业主流沟通媒介的背景下,依据社会认同和叙事传输理论剖析CSR叙事影响组织吸引力的作用机制及情境条件。通过试验设计,以中部5所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CSR)叙事... 在社交媒体成为企业主流沟通媒介的背景下,依据社会认同和叙事传输理论剖析CSR叙事影响组织吸引力的作用机制及情境条件。通过试验设计,以中部5所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CSR)叙事对组织吸引力产生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和求职者传输在CSR叙事与组织吸引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当企业表现出较高的社交媒体对话导向时,CSR叙事会增强求职者组织认同和心理传输,进而提高组织吸引力。这也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实施更有效的CSR沟通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叙事 组织吸引力 社会认同 叙事传输 社交媒体
下载PDF
表演游戏对5-6岁儿童社会性叙事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李玉花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第10期273-273,共1页
社会性叙事能力作为幼儿语言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大量研究和学术人员均提出合理的使用表演游戏对于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叙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对5-6岁儿童社会性叙事能力受表演游戏的影响展开详... 社会性叙事能力作为幼儿语言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大量研究和学术人员均提出合理的使用表演游戏对于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叙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对5-6岁儿童社会性叙事能力受表演游戏的影响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叙事能力 5-6岁儿童 表演游戏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微博谣言社会动员式叙事研究
20
作者 路雪珂 《新闻传播》 2020年第22期14-15,共2页
谣言被称作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无处不在,文字出现之前谣言是消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如今媒介种类空前丰富,谣言却从未消失[1]。据《微博辟谣2019年度报告》披露,2019年微博(原名新浪微博)站方处理谣言多达77742条,微博已... 谣言被称作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无处不在,文字出现之前谣言是消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如今媒介种类空前丰富,谣言却从未消失[1]。据《微博辟谣2019年度报告》披露,2019年微博(原名新浪微博)站方处理谣言多达77742条,微博已成为国内谣言传播的重要媒介平台,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微博带来了谣言时代[2]。结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等前沿研究方法,对微博谣言特点与传播规律进行量化层面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微博谣言 社会动员式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