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力形态和社会可供性:理解人类行动意图的两种途径
1
作者 刘庆明 董达 高奇扬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8-23,共6页
活力形态与行为的基本特征相关,这些特征代表着思维或行为者的生动体验状态。具体来说,它指的是行为是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即行为的“如何”维度。社会可供性是指由社会实践和规范塑造的社会互动的可能性。活力形态和社会可供性... 活力形态与行为的基本特征相关,这些特征代表着思维或行为者的生动体验状态。具体来说,它指的是行为是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即行为的“如何”维度。社会可供性是指由社会实践和规范塑造的社会互动的可能性。活力形态和社会可供性作为理解人类行动意图的两种途径,近期引起诸多研究者的兴趣。分别对活力形态和社会可供性的概念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对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也进行了简单介绍。未来研究可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对这两种理解人类行动意图的途径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形态 社会可供性 动作 行动意图
下载PDF
新概念识解的可供性路径——以“学术裁缝”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凌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145,共11页
新概念的产生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新发事件往往是新概念产生的直接诱因。本研究应用生态心理科学“可供性”理论,以“学术裁缝”为例,通过设计认知判断的离线实验,探究语言系统可供性和社会认知可供性在新概念识解中的作用。具体探究语... 新概念的产生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新发事件往往是新概念产生的直接诱因。本研究应用生态心理科学“可供性”理论,以“学术裁缝”为例,通过设计认知判断的离线实验,探究语言系统可供性和社会认知可供性在新概念识解中的作用。具体探究语言系统和社会认知如何相互作用为新概念的识解提供可供性。研究发现:语言规约性因素和非规约性环境因素及其互动的社会认知机制能够为新概念的识解提供可供性。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可供性理论的应用可为新概念识解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概念识解 可供性 语言系统可供性 社会认知可供性
原文传递
具身认知向何处去?——兼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肇端、愿景与隐忧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4,共12页
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质疑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及其衍生的计算表征主义,其核心观点旨在解释全部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依赖于自主体身体的各个方面。基于上述共识,4E认知借助突出感知运动系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知可... 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质疑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及其衍生的计算表征主义,其核心观点旨在解释全部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依赖于自主体身体的各个方面。基于上述共识,4E认知借助突出感知运动系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知可供性理论,基于知觉经验的具身概念等一系列观念与证据描绘出一幅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蓝图愿景。然而,神经还原主义的魔咒提醒具身认知研究者,仅仅描述神经元的激活模式无法解释心理活动或认知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解释的贫瘠使得具身认知效应的信度和效度屡被质疑。预测加工对认知“三明治模型”的消解,从认识论根源上超越了两代认知科学围绕身心问题争论的历史僵局。具身认知在当前遇到的诸多困境警示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仍存在方法论隐忧,未来围绕具身认知目的、方法、概念基础和动机的辩论,将持续为认知科学内部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交锋与交融提供新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 具身认知 认知科学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 镜像神经元 社会可供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