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和谐能力、和谐思维与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
1
作者 马斌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党在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中必须具备坚强有力的和谐能力以及科学的和谐思维方式。和谐思维与和谐能力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和谐能力与和谐思维是党员的基本修养。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任务,决定了党员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原则、路... 党在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中必须具备坚强有力的和谐能力以及科学的和谐思维方式。和谐思维与和谐能力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和谐能力与和谐思维是党员的基本修养。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任务,决定了党员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原则、路径与价值向度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秩序 党的建设 和谐能力 和谐思维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和谐社会秩序及其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才生 王彦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当代中国社会学对于过去三十多年的社会转型给予了极大的理论关怀,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理论。为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需要,当代中国社会学应将其研究核心确定为和谐社会秩序及其建构,并在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理论基... 当代中国社会学对于过去三十多年的社会转型给予了极大的理论关怀,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理论。为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需要,当代中国社会学应将其研究核心确定为和谐社会秩序及其建构,并在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秩序理论。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核心的确定有其坚实的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当代中国社会学开展和谐社会秩序及其建构的研究,必须坚持批判继承前人有关社会秩序研究的积极成果与认真研究三十多年来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基础与整合机制这两项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实现研究态度上由被动的滞后研究向主动的超前研究转变、研究方法上由片面研究向全面研究转变,明确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基本特点、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础与整合机制这两条有效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为成功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秩序理论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从而为顺利建设更加良好、稳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转型 制度型社会秩序 社会失序 制度整合机制 和谐社会秩序
下载PDF
基于社会融合的内生型和谐社会秩序建构三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园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5,共4页
培育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成长的内生动力,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而要引导广大社会成员成为维护和谐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就必须大力培育公平正义的社会主流价值,切实增强社会认同感,通过有效落实和保障社会成员平等的社会权利,... 培育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成长的内生动力,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而要引导广大社会成员成为维护和谐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就必须大力培育公平正义的社会主流价值,切实增强社会认同感,通过有效落实和保障社会成员平等的社会权利,健全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促进社会团结和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社会融合 内生型 和谐社会秩序 公平正义
下载PDF
论胡锦涛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的探求 被引量:2
4
作者 毛振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把维护政治稳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的原则、关键点、价...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把维护政治稳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的原则、关键点、价值取向和具体途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秩序 原则 关键点 价值取向 途径
下载PDF
“一致性民间法”的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之秩序建构
5
作者 李文杰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3-77,共5页
和谐社会秩序之建构与维系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法治目标和任务,同时是中国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基石。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总是与有效的社会控制模式密不可分。作为现代法治社会控制的核心——制定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但由于我国现行... 和谐社会秩序之建构与维系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法治目标和任务,同时是中国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基石。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总是与有效的社会控制模式密不可分。作为现代法治社会控制的核心——制定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但由于我国现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价值的多元性,使得其调控社会之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散落于乡土社会和市民社会的民间法是特定域内确立的一种特定主体共信共行的规范体系总称,其功能在于社会控制。因而,重视并有效协调或整合其与制定法的关系,对于考察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建构诸要素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 一致性民间法 社会冲突 和谐社会秩序
下载PDF
德治、法治与和谐社会秩序 被引量:4
6
作者 储著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5,共8页
德治、法治是构建现代社会秩序的两个根本路径,德治与法治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德治、法治分离、消解、冲突必然导致社会秩序失序,弱化德治、法治对社会治理的积极意义。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德治、法治是构建现代社会秩序的两个根本路径,德治与法治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德治、法治分离、消解、冲突必然导致社会秩序失序,弱化德治、法治对社会治理的积极意义。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自觉将德治、法治融入社会治理实践,遵循互补、结合、共生的构建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秩序优先、全面和谐的运行意识,强化和谐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制度基础、群众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立足国内国际社会互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秩序和人类和谐社会秩序,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培育德治法治兼融的社会治理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秩序一体化创新和运行,着力落实个人、社会、国家和国际四个层面社会秩序的互动构建战略,必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和谐社会秩序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有秩序的和谐社会——爱因斯坦的社会观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德海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4,共7页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他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也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爱因斯坦的社会观,不仅深受他的个人经历和科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他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也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爱因斯坦的社会观,不仅深受他的个人经历和科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他的宇宙宗教的上帝概念在社会领域中的自然延伸。因此,爱因斯坦是在他的宇宙宗教"上帝"概念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和消除他所经历和感受到的种种社会不幸,主张构建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社会。这种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具体表现为"和谐的人"和"健康的社会"的统一。在爱因斯坦的社会观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时代局限和主观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社会 秩序和谐社会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野下政治秩序构建探析
8
作者 盛新培 《现代商贸工业》 2011年第2期55-56,共2页
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宪政秩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中,宪政秩序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宪政秩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中,宪政秩序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也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求和内容所在。我们主要分析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来研究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宪政秩序的建设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秩序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宪政秩序建设
下载PDF
论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德海 《桂海论丛》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在学术界对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表面化和片面性的缺陷。为爱因斯坦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社会-伦理目的",是他的宇宙宗教上帝概念所内含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图景。爱因斯坦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主义,... 在学术界对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表面化和片面性的缺陷。为爱因斯坦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社会-伦理目的",是他的宇宙宗教上帝概念所内含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图景。爱因斯坦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主义,是一个由自由的个人构成、民主治理、人民生活安全和幸福的社会。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直接来源于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冷静分析。尽管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尽相同,但却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有着某种相通之处。爱因斯坦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完全的计划经济,也许是人类奋斗和追求的一个远景目标,它只能随着人类智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社会一伦理目的 秩序和谐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历史正义原则
10
作者 杜建国 陈玲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2-77,共6页
所谓正义,就是人类行动和结果的公平和正当性。按照正义的社会秩序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善。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善:美德的善和合作有效性的善。对这两种善的追求把人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优秀者,一类是胜利者。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分工还不... 所谓正义,就是人类行动和结果的公平和正当性。按照正义的社会秩序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善。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善:美德的善和合作有效性的善。对这两种善的追求把人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优秀者,一类是胜利者。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分工还不尽合理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社会劳动者共同体中的优秀者和胜利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让人们在合作有效性的关系中,按照正义原则分享劳动共同体共同创造的财富和成果,是我们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美德 和谐社会秩序 劳动共同体 合作有效性
下载PDF
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建荣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7,共4页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即开始了社会公共生活,经过千万年的衍生和发展,各社会群体均形成了自我特定的公共秩序规范体系,表现人类特有的德性与理性之美,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社...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即开始了社会公共生活,经过千万年的衍生和发展,各社会群体均形成了自我特定的公共秩序规范体系,表现人类特有的德性与理性之美,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变化,新旧秩序的交融与裂变,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公共秩序规约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公共生活保持在秩序之中。本文从分析传统到现代,从公共秩序是人类德性之美、人类理性之维、社会和谐之基、人类文明之要几个方面揭示了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主要途径,希望引起人们对公共秩序的高度关注,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习惯,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制度理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