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形态的社会复制路径分析
1
作者 夏银平 徐博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复制的主要内容和复制的路径即社会物质条件的复制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意识形态复制),认为社会物质条件的复制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建立的坚实基础,而劳动力的再生产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分析全球化背景下... 通过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复制的主要内容和复制的路径即社会物质条件的复制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意识形态复制),认为社会物质条件的复制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建立的坚实基础,而劳动力的再生产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社会复制的具体路径选择,即制造偶像、通过"故事"以及大众传媒制造"流行",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复制 偶像 故事 流行
下载PDF
征借国家与复制社会——基于鲁中杜庄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
2
作者 刘燕舞 《民间文化论坛》 2009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根据笔者在鲁中杜庄的田野调查经验,从征借国家与复制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民间信仰为获致自身合法生存的具体机制。文章认为,民间信仰既是与国家及民间社会有着紧密联系但同时又相对独立于国家与民间社会的领域,对于国家,民间信仰需要... 本文根据笔者在鲁中杜庄的田野调查经验,从征借国家与复制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民间信仰为获致自身合法生存的具体机制。文章认为,民间信仰既是与国家及民间社会有着紧密联系但同时又相对独立于国家与民间社会的领域,对于国家,民间信仰需要获得其认可,对于民间社会,民间信仰需要获得其承认,征借国家与复制社会即是民间信仰为获致认可与承认而具体运作的策略。理解民间信仰的合法生存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利用民间信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借国家 复制社会 民间信仰
下载PDF
论约翰·B.汤普森对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分析
3
作者 白梅花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汤普森主要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论述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他指出了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的缺点,即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来分析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性质与作用并不是合适的架构;有关意识形态概念在其中被使用的方式也具有缺陷。汤普森也对社会... 汤普森主要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论述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他指出了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的缺点,即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来分析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性质与作用并不是合适的架构;有关意识形态概念在其中被使用的方式也具有缺陷。汤普森也对社会复制总理论的某些基调主张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 社会复制总理论 大众传播 象征形式
下载PDF
“陕西现象”的高教改革
4
作者 柳青华 《时代人物》 2019年第18期100-101,共2页
“陕西现象”问题,是大学教育问题,主要和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学自身的问题。大学引导社会,社会复制大学,“陕西现象”是陕西大学的结果,从陕西大学自身上找原因,勇担责任,更有利于解决“陕西现象”问题。
关键词 高教改革 陕西现象 社会复制 大学 原因
下载PDF
补习教育的地域延展及其社会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全功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负面效应,是维护和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具体通道。虽然各国政府对补习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响应各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理应得到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 地域延展 社会复制 社会分层 政策响应
原文传递
中国学界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现状(2000-2015)
6
作者 刘彦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4-73,共20页
本研究对140篇关于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归纳分析,主要考察样本文献的研究立场、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研究主题的分布、对大众传媒意识形态机制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着双重标... 本研究对140篇关于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归纳分析,主要考察样本文献的研究立场、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研究主题的分布、对大众传媒意识形态机制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着双重标准、对意识形态背后的权力-利益关系关照不足、研究主题分布失衡等问题;但与此同时,该研究领域的体系轮廓已经初显。中国学界对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机制有着多元认识,研究方法和视角也呈现多样化,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结论,并尝试用温和批判的研究思路来改写"对內行政主义"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媒体 意识形态 文化霸权 社会复制 消费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