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法
1
作者 陈瑞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7-22,共6页
马克思在人类的实践和认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建了科学的世界观,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当前,鉴于历史的教训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讨这一科学理论。
关键词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生产关系 辩证法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 列宁 物质生产
下载PDF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
作者 语石 《青海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74-76,共3页
当前,我国哲学界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有两个,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种见解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只有一个,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两种见解虽然都有道理,但也... 当前,我国哲学界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有两个,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种见解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只有一个,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两种见解虽然都有道理,但也有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我认为,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组织机构 社会经济基础 选集 非生产性 人类社会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
3
作者 胡寿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43-49,共7页
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是目下中国最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之一。但该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存在有两个概念;社会意识有两个视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对不上口径;社会存在... 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是目下中国最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之一。但该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存在有两个概念;社会意识有两个视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对不上口径;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的界限不清楚;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划分不恰当;社会存在的界定不明确。本文就这六个问题依次作出了考察和评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自然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社会关系 思想关系 生产方式 界定问题
下载PDF
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被引量:23
4
作者 肖锦全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社会思潮是区别于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社会意识现象,可以把它构想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层次。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结构 普列汉诺夫 社会意识理论 意识系统 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心理因素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观点和精神文明建设
5
作者 汪寿祥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61-69,共9页
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则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因为,它是任何一种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则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因为,它是任何一种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决定着解决社会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物质文明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社会历史观 法律思想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下载PDF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文晓灵 《理论与现代化》 1998年第5期29-31,共3页
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作用,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已经和正在加速“两个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由于推广使用新科技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一)现代科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 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作用,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已经和正在加速“两个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由于推广使用新科技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一)现代科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间接的途径,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文明,从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另一条途径是直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直接的促进推动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1.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马克思认为,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4页),它具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双重属性。西方学者E·卡西尔认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成就,其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价值,包括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值价值和审美价值。科学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现代科学技术 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革命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大众传媒 促进作用 第一生产力
下载PDF
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二芳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1,共4页
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张二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心态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社会心态一词经常见诸书报刊物,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社会心态。的定义不规范,在不同的场合有不... 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张二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心态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社会心态一词经常见诸书报刊物,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社会心态。的定义不规范,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缺乏抽象的理论概括。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思想要素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要素 心理要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体 思想动机 社会理想
下载PDF
社会心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二芳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律教育 社会性格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信仰 社会理想
下载PDF
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社会交往理论──论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
9
作者 石敏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哈贝马斯 交往理论 社会进化 普遍语用学 自我同一性 基本前提 言语行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下载PDF
第九章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0
作者 孙育成 《理论导刊》 1986年第7期31-33,共3页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历史唯物主义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考察社会历史的结果.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关系 历史观 自然界 改造自然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
下载PDF
浅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1
作者 张玉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5,共4页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哲学教科书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持这样的观点:全部社会历史现象可以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二者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而,...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哲学教科书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持这样的观点:全部社会历史现象可以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二者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观 政治上层建筑 哲学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基础和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性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范畴
下载PDF
论区分两种历史观的标准──与孟庆仁先生商榷
12
作者 王建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71-74,共4页
论区分两种历史观的标准─-与孟庆仁先生商榷王建民(一)在一篇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短文里(即王建民同志的《毛泽东的历史观一议》,见本刊1989年第3期。─-编者往),我提到如下一些意见:以物质现象还是以精神现象解释历史... 论区分两种历史观的标准─-与孟庆仁先生商榷王建民(一)在一篇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短文里(即王建民同志的《毛泽东的历史观一议》,见本刊1989年第3期。─-编者往),我提到如下一些意见:以物质现象还是以精神现象解释历史的发展,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历史观 地理环境决定论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世界观 历史事实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阶级斗争学说
下载PDF
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三种倾向
13
作者 张国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掀起了一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热潮。本文认为热潮中出现了三种倾向:否认历史观基本问题,不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认为实践的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否认客体性原... 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掀起了一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热潮。本文认为热潮中出现了三种倾向:否认历史观基本问题,不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认为实践的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否认客体性原则的优先地位:不提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对这一原理作片面的解释。作者对这三个具有倾向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 自然历史过程
下载PDF
从《课程标准》看高二教材的使用(六)
14
作者 张汉云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一、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课程标准》要求“识记”二者的含义。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原文,指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此外,教材还点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所包... 一、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课程标准》要求“识记”二者的含义。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原文,指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此外,教材还点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所包括的内容。讲课时的困难在于,不讲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价值观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价值取向 根本利益 导向作用 一般价值观 极端个人主义
下载PDF
关于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严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93-97,82,共6页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有过两种主要观点:一说文学不属于上层建筑;一说文学属于上层建筑。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值得进一步商榷。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末,苏联和我国对文学...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有过两种主要观点:一说文学不属于上层建筑;一说文学属于上层建筑。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值得进一步商榷。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末,苏联和我国对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全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究竟怎样?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导致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观点的分歧。一方面,持文学不属于上层建筑论者认为,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同是以经济结构为基础,是平行关系,不能划等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文学作品 经济基础 社会意识形态 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统治阶级 再认识 占统治地位 说文学
下载PDF
研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润青 陈仲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3-59,81,共8页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战略方针,回顾前一段讨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一些看法,对研究物质...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战略方针,回顾前一段讨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一些看法,对研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法论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方法论问题 社会意识形态 物质生产 政治制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生产力 精神生产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下载PDF
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唯物史观的贡献——纪念列宁同名著作写作90周年
17
作者 龚天平 李砚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的党性 列宁 马赫主义 波格丹诺夫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下载PDF
“第一生产力”和历史唯物主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践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者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生产过程 投入——产出 生产发展 形式系统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下载PDF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9
作者 王卫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7年第11期44-44,共1页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王卫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王卫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物质生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决议》 天然产物 价值取向 改造主观世界
下载PDF
“第一生产力”解构
20
作者 践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S1期65-68,共4页
一 相互缠绕的怪圈:被设定的难题 在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讨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理论的怪圈,它是一个被设定的难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 相互缠绕的怪圈:被设定的难题 在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讨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理论的怪圈,它是一个被设定的难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总和,生产力是属于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存在范畴,而科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这是每一个学过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同志都清楚不过的。如果把科学作为生产力,岂不混淆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限?进而言之,如果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科学当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你又同时承认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从逻辑的传递关系中又岂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又回到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老路上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岂不被抽掉了基石?这自然使我们想起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劳动者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生产过程 生产发展 形式系统 法国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