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思维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京祥 顾朝林 黄春晓 《规划师》 2000年第4期98-103,共6页
作者全面、客观地评介了战后西方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热点问题及规划思潮,反映了城市规划发展的最新方向。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社会规划 社会学思维
下载PDF
桉树发展的社会学思维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国钦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2期78-82,共5页
应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对林学家、生态学家和其它学科专家、新闻媒体、林业部门、地方政府官员、企业、林农等7个不同社会群体对桉树造林的看法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纯技术理性解决不了当前桉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桉树良性发展要抓... 应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对林学家、生态学家和其它学科专家、新闻媒体、林业部门、地方政府官员、企业、林农等7个不同社会群体对桉树造林的看法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纯技术理性解决不了当前桉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桉树良性发展要抓住公平公正、技术创新和价值理性等3个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社会学思维 生态问题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技术创新
下载PDF
社会学思维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会说谎的作文》
3
作者 亢海玲 钟家元 《现代视听》 2012年第10期27-30,共4页
电视新闻评论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如何以逻辑的力量说服观众,打动观众,思维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社会学思维是一种现实分析的方法,一种认知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社会学思维不仅适用于电视新闻评论,更有利于提升电... 电视新闻评论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如何以逻辑的力量说服观众,打动观众,思维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社会学思维是一种现实分析的方法,一种认知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社会学思维不仅适用于电视新闻评论,更有利于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从选题、描述、论证及规范几个方面论述社会学思维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思维 电视新闻评论 会说谎的作文
下载PDF
法社会视角下对于出租车业拒载与社会失范的分析——兼评法社会学思维与法律思维两种理论进路的异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先腾 《中国外资》 2012年第12期172-173,共2页
公共运输部门,存在着我们所熟知的强制缔约义务,然而"拒载"一直是出租业的顽疾,尽管各地相继出台规定打击拒载,但成效甚微,这一现象屡禁不止已表明单纯从典型法律思维的角度分析进路的不足,笔者试图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结构性... 公共运输部门,存在着我们所熟知的强制缔约义务,然而"拒载"一直是出租业的顽疾,尽管各地相继出台规定打击拒载,但成效甚微,这一现象屡禁不止已表明单纯从典型法律思维的角度分析进路的不足,笔者试图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结构性原因,并略论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载法 社会学思维 法律思维
下载PDF
关于在生理学教学中社会学思维结合与应用的考量
5
作者 常惠 牛巧花 梁靖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97-99,共3页
生理学教学仅停留在细胞和器官的功能阐述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稳态与物种生存的学科,其中映射着普遍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学思维渗透到大学生理学教学中去,会对学生的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和三观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生理学教学 社会学思维 适应性 稳态
下载PDF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维及其对教育学研究的启示
6
作者 楚娟 《成才之路》 2011年第32期20-21,共2页
布迪厄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社会学思维对教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这篇文章对其在主观客观主义的批判、关系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中的反思性等几方面的观点及其对教育学研究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布迪厄 社会学思维 教育学研究
下载PDF
广州高校法科学生法社会学思维方式的实证调查研究
7
作者 何莉萍 《法制与经济》 2014年第24期19-21,共3页
法社会学思维方式是借鉴法社会学的立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法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提倡运用活法的观念来分析和看待法律的运行,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法科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实证调查表明,广州高校法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法社会... 法社会学思维方式是借鉴法社会学的立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法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提倡运用活法的观念来分析和看待法律的运行,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法科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实证调查表明,广州高校法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法社会学思维方式的认知,课程教学中也缺乏对它的主动贯彻,已有的教学实践有待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社会学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下载PDF
技术院校学生社会学思维的形成
8
作者 陈云卿 《管理观察》 1996年第3期57-58,共2页
当代社会和政治实践对工程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文化、视野广、新社会思维等个人素质,已同专业知识一起成为工程师职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在高等院校中常常遇到的对培养专门人才的狭窄的单纯技术观点,使工程技术人员劳动的道... 当代社会和政治实践对工程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文化、视野广、新社会思维等个人素质,已同专业知识一起成为工程师职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在高等院校中常常遇到的对培养专门人才的狭窄的单纯技术观点,使工程技术人员劳动的道德一知识潜力大大贫乏化。脱离人的世界的技术世界是荒谬的。这就是为什么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使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越出纯技术范围的广泛的人文科学。作者认为。在技术院校中,应当使社会学的教学占据应有的地位。社会学提供的知识水平,不仅能把社会过程的社会方面,而且能把其经济、技术、组织方面作为复杂有组织的系统进行考察。对年轻专家来说,重要的是不仅善于分析宏观层次,而且还能分析微观层次的社会过程。向市场经济过渡,要求解决与完善管理活动有关的一系列社会和组织的新问题。为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专家应当知道,什么是主体社会行为的基础,知道集体的功能和角色特点,弄清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的原因、推动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和动机、权力与服从问题以及许多其他问题。众所周知,许多重要社会和管理决策的失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领导人不了解社会学、缺乏应有的社会学思维所决定的。因此很清楚.为什么在高等院校就对未来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思维 学生社 工程技术人员 个人素质 社会过程 当代社会 管理决策 等院校 技术世界 社会行为
下载PDF
法社会学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平仁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7,共7页
法社会学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而独特的视角、立场与方法,表现为整体性思维、民间立场、经验研究和法益分析四个方面。
关键词 社会学思维方式 整体性思维 民间立场 经验研究 法益分析
原文传递
往事并不如烟
10
作者 葛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61,共2页
往事并不如烟葛菲就电影的视觉特性而言,心理影片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领域,唯此,著名电影剧作家悉德·菲尔德才在他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一次次强调:动作就是人物;人物的实质是动作!─—希望通过具体的、外部的动作,来表... 往事并不如烟葛菲就电影的视觉特性而言,心理影片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领域,唯此,著名电影剧作家悉德·菲尔德才在他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一次次强调:动作就是人物;人物的实质是动作!─—希望通过具体的、外部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事实上,如我们看到的,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往事干杯》 第一人称叙事 影片 主观色彩 主人公 人物关系 社会学思维 心理特征 人物塑造 “文革”后期
下载PDF
本期导读
11
《社会科学论坛》 1999年第Z4期2-2,共1页
对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不同或者相同时期,都发出了历史的回响,然而声音却不尽相同。这便有了阐释与过度阐释的困惑。作者在种种阐释中力求寻找历史的真实。赵旭东在《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一文中指出,中国社会学第一代知识分子,是通... 对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不同或者相同时期,都发出了历史的回响,然而声音却不尽相同。这便有了阐释与过度阐释的困惑。作者在种种阐释中力求寻找历史的真实。赵旭东在《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一文中指出,中国社会学第一代知识分子,是通过批判社会来改造社会的先驱者。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知识分子则成为国家建设的工程师,更多的是在强化国家政策的正当性和权威性,而缺少了通过社会学思维对社会的批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批判意识 五四运动 过度阐释 正当性 社会学思维 中国人口问题 中国社会学 文化认同 国家建设
下载PDF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Teacher' s Notion of Judging Students Based on Achievements
12
作者 HE Jingl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4期99-101,共3页
There is a popular notion of teachers that they judge a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 On this basis, teachers developed a systematical thinking method, perspective and way of act. Currently, teachers arrange seats... There is a popular notion of teachers that they judge a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 On this basis, teachers developed a systematical thinking method, perspective and way of act. Currently, teachers arrange seats and interact with students and do many other things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 sub-consciously. This phenomenon, however, has a long-standing basis on which the school evaluates teachers and teachers evaluate themse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nce-Oriented Teacher' s Cul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下载PD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Global Student Mobility: A Study on Undergraduates' Experiences
13
作者 Amy Shumin Chen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5期385-394,共10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udy abroad experiences of undergraduates, explores the students' values and perspectives on being global citizens, and expresses the way they think of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the broader wo...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udy abroad experiences of undergraduates, explores the students' values and perspectives on being global citizens, and expresses the way they think of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the broader world communit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interviewing students who had experiences studying abroad. It aims to open a debate about the meanings and understandings of global student mo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opinions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had either long or short-term study abroad experiences. The study shows that students have grasp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are concerned with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stage. They pointed out that their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are lacking in providing enough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ncounter the broader world. Also, students often cope with culture shock issues such as the way they interact with classmates, the attitude of contributing toward society, and the barrier to communicate using local languages. Proposed changes can start with professors, for example, by bringing the reality of other cultures in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by showing the common values and competencies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and by contributing to critical thin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IZATION global student mobility study abroad PEDAGOGY
下载PDF
Marxism in China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14
作者 Yanhua Zhou Yuwang P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It is a big project of whole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holistic view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us we must work together to make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to advocate the basic value rules of societ... It is a big project of whole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holistic view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us we must work together to make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to advocate the basic value rules of society and guarantee the promotion of human nature, guiding people to think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reality to enhance rational ability of thinking, eventually forming a mutual power of education; in the mean time, we should still exert advantages of strong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d logical factors to achieve double swords with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teaching plus beneficial activities, one-way teaching with activities and schoo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social and media education can achieve soci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we can constantly create new approach suitable to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M ideolog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下载PDF
Computer Skills in Humanistic Discipline: Some Observations
15
作者 Deborah J. Schuster Gerardo M. Aca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3期361-365,共5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yriad capabilities of that contraption, the computer, and its attend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ought and logical thinking; skills (we could have used the word "knowledge" i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yriad capabilities of that contraption, the computer, and its attend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ought and logical thinking; skills (we could have used the word "knowledge" instead of skills; but to avoid the unnecessary ambiguity of the former, we shall drop it and talk of skills instead) which the humanistic discipline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in natural sciences should inculcate.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these skills assumes that one rational animal-the student develops her/his rational powers by studying the wisdom and folly of other rational animals-the authors of various works and/or disciplines the student is set to study. In a word, what is dealt with specifically in the humanistic disciplines, in swimming and riding bicycles, leave us only when decrepitude invades our minds and bodies. In short, students must learn to think. This is an obvious pla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SKILLS critical/logical thinking HUMANISTIC RATIONAL
下载PDF
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金伟 杨璐嘉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年第4期143-144,共2页
当代大学生的性话题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谈及"性",我们会联想到"谈性色变"。但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的性健康和性观念问题却不容乐观。本着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观念进而指... 当代大学生的性话题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谈及"性",我们会联想到"谈性色变"。但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的性健康和性观念问题却不容乐观。本着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观念进而指导生活和学习,笔者在参考多种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问卷法和随机抽样的技术对某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分析了导致性观念现状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观念 性健康 社会学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