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52
1
作者 吕树庭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以百年嬗变进程的中国社会为背景 ,通过对城乡生活方式趋同与体育 ;城市生活方式的新特点与家庭体育 ;生活方式多元化及消费阶层化与体育 ;消费新潮中的体育消费 ;老人生活与体育等的讨论 ,粗略地透视了 2
关键词 21世纪 社会变迁 社会生活方式 体育 社会学透视
下载PDF
高校趋同化发展缘由的组织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清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关键词 社会学透视 高校 大学发展 趋同现象 价值取向 管理体制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晓俊 刘玉琴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
以市场经济进程与中国社会形态的嬗变为背景,通过社会结构变化、生活方式转变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等社会学角度透视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下降、健康水平下滑的这一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相应提出可行的战略规划,从而促进我... 以市场经济进程与中国社会形态的嬗变为背景,通过社会结构变化、生活方式转变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等社会学角度透视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下降、健康水平下滑的这一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相应提出可行的战略规划,从而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青少年 体质健康 社会学透视
下载PDF
秩序·变迁·和谐——社会学透视下的改革开放及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雯 何雨 《改革与开放》 2008年第7期23-23,I0001-I0002,共3页
现代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既揭示了传统社会变迁理论的局限和错误,也是一种立足现实的理论深化和发展,更为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学者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视角。正如在中国.时至今日.“社会转型”已经成... 现代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既揭示了传统社会变迁理论的局限和错误,也是一种立足现实的理论深化和发展,更为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学者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视角。正如在中国.时至今日.“社会转型”已经成为描述和解释中国改革以来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理论范式.同时也成为其他学科经常使用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中国改革 社会学透视 改革开放 和谐 秩序 社会变迁 社会学
下载PDF
食品安全问题的法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军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3年第3期6-10,共5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亿万人心,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牛肉膏、三聚氰胺奶粉……,每一次问题食品的曝光似乎都在考验着公众忍受的极限。“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亿万人心,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牛肉膏、三聚氰胺奶粉……,每一次问题食品的曝光似乎都在考验着公众忍受的极限。“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公信力,因此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学透视 党和政府 三聚氰胺 执政能力 苏丹红 瘦肉精 生命权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彩虹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大学生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必然性具有多重的社会原因。大学生自杀的家庭影响、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是其基本成因,这对于构建一个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自杀防控体系具有重... 大学生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必然性具有多重的社会原因。大学生自杀的家庭影响、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是其基本成因,这对于构建一个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自杀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成因 社会学透视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侯为义 胡勇 《农技服务》 2008年第9期164-165,共2页
运用社会变迁、社会冲突、社会控制等社会学理论对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强调其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农村社会冲突是其重要诱因,做好农村社会控制促使农村社会和谐是其重要举措。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路径 社会学透视
下载PDF
电大德育教师的社会学透视
8
作者 李洪军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6-38,共3页
德育教师就是指从事"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促使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①的教师。在电大,就是指那些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和从事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其角色的社会责任决定他们肩负... 德育教师就是指从事"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促使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①的教师。在电大,就是指那些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和从事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其角色的社会责任决定他们肩负着直接塑造电大生"人格灵魂"的特殊任务。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常常导致电大德育教师的角色失调以至失败,给电大德育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对此,笔者拟通过电大德育教师的社会学透视,分析角色与宏观社会的联系,研究角色的实践活动,探寻角色社会化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完善角色形象,发挥角色功能,从而为推进电大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一、角色分析所谓角色,是指社会对一个社会位置占有者的应有行为方式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德育教师 角色功能 社会学透视 角色社会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电大生 社会期待 角色失调 电大德育工作 社会地位
下载PDF
电大德育教师的社会学透视
9
作者 李洪军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7年第S1期1-5,共5页
关键词 电大德育教师 角色社会 角色扮演 社会期待 社会学透视 电大学生 社会地位 双重人格 角色失调 社会权利
下载PDF
农村“建房热”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勇昌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5,共2页
本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生产经营责任制,打破了一度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锅饭,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几年下来,农民们第一次拿到了比他们见的还要多的钱。但贫困留在农民生活中的窟窿太... 本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生产经营责任制,打破了一度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锅饭,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几年下来,农民们第一次拿到了比他们见的还要多的钱。但贫困留在农民生活中的窟窿太多了,需要钱的地方也太多了。以前没钱不敢想,现在有钱了,却不知往哪儿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意识 社会现象 社会学透视 中国农村 农村经济 八十年代 生产经营责任制 农业生产力 农民生产积极性 建房
下载PDF
组织经济论——对改革前的中国经济的社会学透视
11
作者 高友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7-54,共8页
如何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近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如何全面地、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两种经济机制的实质、结构、功能及运行原理。作为一种尝试,笔者在本文中通过... 如何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近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如何全面地、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两种经济机制的实质、结构、功能及运行原理。作为一种尝试,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引入政治、意识形态等一系列和经济运行有密切关系,而又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对改革前的中国经济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期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拾遗补缺,提供新的视角和观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经济 改革前 社会学透视 中国经济 党政系统 集体效应 联结模式 经济制度 “政治人” 管理会计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社会学透视
12
作者 马传松 宋桥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3-58,共6页
建立平等竞争、自由贸易、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必备前提。而“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把地方的局部利益置于全国整体利益之上的错误倾向,它不适当地夸大了地方的特殊性,甚至借... 建立平等竞争、自由贸易、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必备前提。而“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把地方的局部利益置于全国整体利益之上的错误倾向,它不适当地夸大了地方的特殊性,甚至借口“特殊”不服从、不执行统一的法令和政策,搞地方割据与封锁。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直接对立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顽固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地方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带有社会性的辣手问题。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情况下,考查和研究“地方保护主义”,对进一步深化和加快改革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主义 社会学透视 困境与出路 政府干部 地方保护行为 经济指标 承包者 产权 平等竞争 大量存在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对劳动积极性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13
作者 黄健全 《探索(浙江)》 1988年第5期25-29,共5页
劳动者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改革的一个基本目的,也是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在改革不断向纵深拓展的今天,研究改革与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关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人的劳动积极性又是国民精神的一个重要侧面,甚至可以说是国民精神的... 劳动者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改革的一个基本目的,也是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在改革不断向纵深拓展的今天,研究改革与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关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人的劳动积极性又是国民精神的一个重要侧面,甚至可以说是国民精神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因此,研究人的劳动积极性,对于追寻社会变革引起的国民精神变化的轨迹,探索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途径,也有着直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积极性 国民精神 劳动者积极性 社会变革 探索改造 必要条件 基本目的 社会学透视 显示器 劳动能力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作家身份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永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80年代中期前只存在事业型作家这一种类型,此后,职业型、产业型作家以及混合型作家类型相继出现;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职业型作家居于主导地位;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产业型作家居于主导地位。事业型、职业型、产业型作家分别遵从文学... 80年代中期前只存在事业型作家这一种类型,此后,职业型、产业型作家以及混合型作家类型相继出现;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职业型作家居于主导地位;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产业型作家居于主导地位。事业型、职业型、产业型作家分别遵从文学的"党性原则"、"审美原则"、"经济原则","创作"、"写作"、"生产"分别构成其关键词。事业型、职业型、产业型作家的文学活动分别创造出了政治文化、审美文化、经济文化三种不同文化形态,他们在其中分别体现为政治人、审美人、经济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治人格、审美人格、经济人格。我们不仅要辩证地看待这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身份 社会学透视 改革开放 80年代 90年代 文学活动 政治人格 审美人格
原文传递
谚语格言的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丽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4期58-62,共5页
谚语格言作为社会俗文化的典型载体,是社会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对象.谚语格言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巨大的倡导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建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常常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当成座右铭,成为一种... 谚语格言作为社会俗文化的典型载体,是社会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对象.谚语格言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巨大的倡导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建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常常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当成座右铭,成为一种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谚语格言浓缩、折射社会大众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传统俗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格言 社会学透视 中国人 忠孝节义 人与人 性格 中华民族 女子 常乐
原文传递
对《历史的天空》中的张普景的一种哲学社会学透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业国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9,共3页
张普景这个人物,无论是在《历史的天空》电视连续剧播出之后,还是在《历史的天空》作为.长篇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始终是一个无法从我脑子里抹掉、令我难以释怀的人物。他不像梁大牙,让人从其曲折的成长过程和结局获得一种劳动... 张普景这个人物,无论是在《历史的天空》电视连续剧播出之后,还是在《历史的天空》作为.长篇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始终是一个无法从我脑子里抹掉、令我难以释怀的人物。他不像梁大牙,让人从其曲折的成长过程和结局获得一种劳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欣喜;也不像江古碑,让人从“政治小爬虫”的喜剧性下场产生一种“历史不断前进”的快慰。他是一个颇有“历史反讽意味”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的天空》 社会学透视 哲学 电视连续剧 茅盾文学奖 长篇小说 劳动群众 成长过程
原文传递
农村人口难以控制的社会学透视与对策——江陵县妇女生育调查的例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作富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8,共6页
中国人口问题为全世界所关注,人口学界多次敲响警防“人口溃堤”的警钟,党和政府已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为什么中国人口仍呈膨胀之势,农村一些地区人口生育严重失控呢?就此,我们对湖北省江陵县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从社... 中国人口问题为全世界所关注,人口学界多次敲响警防“人口溃堤”的警钟,党和政府已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为什么中国人口仍呈膨胀之势,农村一些地区人口生育严重失控呢?就此,我们对湖北省江陵县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制约农村人口控制的原因进行微观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生育 农村人口 计划生育 人口控制 中国人口问题 基本国策 人口生育 社会学透视 微观分析 相应对策
原文传递
刘正强《新乡土社会的事件与文本——鲁县民间纠纷的社会学透视》出版
18
作者 胡不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9-169,共1页
刘正强所著《新乡土社会的事件与文本——鲁县民间纠纷的社会学透视》采用主体性研究视角,选择婚姻纠纷作为研究当今中国民间纠纷现状的进路,从事件和文本两个维度比对分析纠纷的展开与当事人的博弈过程,以期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它... 刘正强所著《新乡土社会的事件与文本——鲁县民间纠纷的社会学透视》采用主体性研究视角,选择婚姻纠纷作为研究当今中国民间纠纷现状的进路,从事件和文本两个维度比对分析纠纷的展开与当事人的博弈过程,以期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它所体现出来的乡土秩序,省思法律元素与地方知识在乡村治理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从而整合出一种新的研判当前乡村问题的思路,为乡村的纠纷治理与秩序重建提供启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纠纷 社会学透视 乡土社会 文本 事件 刘正 乡村治理 出版
原文传递
《社会》杂志1991年1—12期总目录 被引量:1
19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问卷调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协调发展 总目录 现代化进程 生活方式 九十年代 社会稳定 社会学透视 农村
下载PDF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五十一):乡土社会的法律作业
20
作者 谢晖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2,共1页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五十一):乡土社会的法律作业】 在写这份主持人手记的时候,我手头正好摆放着两位青年学子寄赠的有关乡土社会法律和秩序研究的新著:刘正强的《新乡土社会的事件与文本——鲁县民间纠纷的社会...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五十一):乡土社会的法律作业】 在写这份主持人手记的时候,我手头正好摆放着两位青年学子寄赠的有关乡土社会法律和秩序研究的新著:刘正强的《新乡土社会的事件与文本——鲁县民间纠纷的社会学透视》,陈柏峰的《乡村司法》和《暴力与秩序——鄂南陈村的法律民族志》。这表明,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性质正在迅速地从乡村主导型向都市主导型转变,但乡土社会无论在人口上、文化上、还是在情感记忆上,仍对中国社会及其变迁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习惯法 民间法 乡土社会 中国社会 社会学透视 民间纠纷 结构性质 情感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