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社会宗教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西旦·吾甫 田华 《教师》 201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宗教对南疆中小学教育的渗透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南疆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部分南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被传染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是影响新疆乃至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仔细考察南疆社会宗教环境以及分析其... 宗教对南疆中小学教育的渗透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南疆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部分南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被传染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是影响新疆乃至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仔细考察南疆社会宗教环境以及分析其特点,并且深入研究这种社会宗教环境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影响,就如何防止宗教对少数民族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社会宗教环境 少数民族青少年
下载PDF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 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被引量:21
2
作者 金耀基 范丽珠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通过杨庆堃教授对中国宗教极其卓越和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来审视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氏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堪称现代经典的华丽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是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具有极高的... 本文通过杨庆堃教授对中国宗教极其卓越和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来审视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氏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堪称现代经典的华丽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是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相对于西方宗教的制度性,杨氏提出发散性宗教的概念,指出散开宗教的信仰和仪式有机会发展为有组织的社会体系,同时它是作为社会组织模式整体的一部分,在散开的形式中,宗教发挥着多样的功能,以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杨氏是第一个从宽阔的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以及历史传统的华裔学者,对于其后学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庆堃 中国宗教 宗教社会
下载PDF
西方社会宗教性演变——将天神还原为人
3
作者 钱杉杉 《海外文摘》 2018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是对古希腊社会宗教的自我认识与解读,试图指出宗教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诸神是人事的比喻,宗教无形巧妙地用美凝聚或掳获人心,固化现有宗教社会二元程式,又深刻地影响了后世。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社会宗教 英雄崇拜
下载PDF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作者 房兴耀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2期4-4,共1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重要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工作重点。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重要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工作重点。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与党和政府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宗教中国化 积极引导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方针政策 守正创新 前进方向 中共 坚持
下载PDF
从“社会物理学”到“人性宗教的社会学”——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庆熊 《哲学分析》 2023年第5期57-67,197,共12页
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常被批评为是一种只讲预测和操控,不讲道德和教化的社会理论。然而,实证主义开创者孔德本人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他早期提出“社会物理学”概念,后期提出“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概念。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他的前期... 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常被批评为是一种只讲预测和操控,不讲道德和教化的社会理论。然而,实证主义开创者孔德本人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他早期提出“社会物理学”概念,后期提出“建立人性宗教的社会学”概念。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他的前期与后期思想是自相矛盾还是能够互相协调?如何才能正确处理“道德”“秩序”“进步”这三者之间关系?对“道德科学”作实证论证的历史意义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德 实证主义 社会物理学 人性宗教社会
下载PDF
毛泽东对宗教社会作用二重性的认识及当代启示
6
作者 杨延圣 郑斐然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2-98,共7页
以毛泽东自青年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时期对宗教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对宗教社会作用二重性认识不断加深的演进轨迹,反映出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 以毛泽东自青年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时期对宗教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对宗教社会作用二重性认识不断加深的演进轨迹,反映出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宗教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宗教社会作用二重性 马克思主义宗教 境外宗教渗透
下载PDF
2018~2019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
7
作者 李华伟 《宗教社会学》 2023年第1期265-272,273-275,276,共12页
一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孙尚扬、王其勇在《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第4期上发表《进化论与日本宗教:理解贝拉公民宗教概念的新视角》一文。该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考察指出,在过往对贝拉的公民宗教概念的理解中,由于过度重视卢梭与涂尔... 一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孙尚扬、王其勇在《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第4期上发表《进化论与日本宗教:理解贝拉公民宗教概念的新视角》一文。该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考察指出,在过往对贝拉的公民宗教概念的理解中,由于过度重视卢梭与涂尔干的思想对他的影响,轻忽了一个与他的学术兴趣和研究专长关系更为直接的思想环节,即贝拉早期对于宗教进化的理论思考以及他对于日本宗教的经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 贝拉 涂尔干 学术兴趣 学科综述 概念的理解 进化论
下载PDF
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若干理论思考
8
作者 晏可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6,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认识和处理我国宗教问题上的光辉典范和具体运用。我国宗教中国化必将给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认识和处理我国宗教问题上的光辉典范和具体运用。我国宗教中国化必将给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宗教带来重大变革,必将对我国宗教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界肃清帝国主义势力、废除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民主管理带来的大变革。本文通过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程,论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宗教的群众性观点,更好地让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理念和实践为广大信教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宗教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宗教的群众性
下载PDF
权力与秩序:西方宗教社会学中的两个主题
9
作者 邵铁峰 《宗教社会学》 2023年第1期3-17,共15页
二战以后的西方宗教社会学主流颠倒了霍布斯式的“秩序的权力化”思路,表现明显的“权力的秩序化”倾向。在秩序的权力化问题上,霍布斯以支配模式来界定权力,将权力欲视为人的基本倾向,并以权力来建立并保证秩序。帕森斯以降的诸多宗教... 二战以后的西方宗教社会学主流颠倒了霍布斯式的“秩序的权力化”思路,表现明显的“权力的秩序化”倾向。在秩序的权力化问题上,霍布斯以支配模式来界定权力,将权力欲视为人的基本倾向,并以权力来建立并保证秩序。帕森斯以降的诸多宗教社会学家则更注重在社会的一般性规范框架中来界定权力,将秩序化倾向作为人的基本倾向,并以规范性秩序作为权力正常运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 权力 秩序 霍布斯 帕森斯
下载PDF
社会合作视角下的宗教演化与社会变迁:以经济伦理变迁为例
10
作者 彭睿 《宗教社会学》 2023年第1期111-147,共37页
从社会合作视角来看,早期经济系统主要是礼物交换模式,礼物经济模式所形成的均衡并没有脱离整体均衡。近现代社会的经济系统,可以被理解为横向合作(商业或市场)和纵向合作(企业内部权力)所构建的一种局部均衡。与此对应的经济伦理变迁,... 从社会合作视角来看,早期经济系统主要是礼物交换模式,礼物经济模式所形成的均衡并没有脱离整体均衡。近现代社会的经济系统,可以被理解为横向合作(商业或市场)和纵向合作(企业内部权力)所构建的一种局部均衡。与此对应的经济伦理变迁,是与社会合作伦理类型变化、整体均衡变迁关联在一起,由此也存在多样性与路径依赖。韦伯解释了,西方近现代经济伦理作为一种“局部均衡”,如何从“整体均衡”中分化和独立的原因与过程。然而,中国社会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经济伦理变迁,两种变迁都始终与各自“整体均衡”保持着密切关联,两者最终也走向了融合。其中,微观层面的经济伦理表达与象征,经历从社稷神到城隍神再到全国性大众普遍神的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 社会合作 宗教演化 社会变迁 经济伦理
下载PDF
斯宾诺莎对上帝的理解:一种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进路
11
作者 王希佳(译) 《宗教社会学》 2023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本篇译文翻译自德国社会学学者赫勒教授的新著《人类要感谢宗教什么?———比较文化的宗教社会学》第一章。全书从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着眼,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类文化族群的“神圣化”(Heiligung)观念与方式,探讨神圣化与信仰群体... 本篇译文翻译自德国社会学学者赫勒教授的新著《人类要感谢宗教什么?———比较文化的宗教社会学》第一章。全书从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着眼,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类文化族群的“神圣化”(Heiligung)观念与方式,探讨神圣化与信仰群体的关系,认为群体中的多数定义“彼岸”与神圣存在的样态,不同宗教的宗教实体取决于信仰群体的想象。在本章的内容中,作者旨在阐明斯宾诺莎的上帝观,将其方法运用在对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的探讨中,认为斯宾诺莎是现代宗教社会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 上帝形象 神圣化 进化论的宗教社会
下载PDF
卢梭:现代形式的社会宗教之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项松林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卢梭被誉为"现代形式的社会宗教之父"。对理性祛魅后的以非政治化的经济、非伦理化的政治、非宗教化的伦理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卢梭敏锐地意识到"用什么东西来代替报塞桥"的现代性难题。卢梭宗教思想的真正独创... 卢梭被誉为"现代形式的社会宗教之父"。对理性祛魅后的以非政治化的经济、非伦理化的政治、非宗教化的伦理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卢梭敏锐地意识到"用什么东西来代替报塞桥"的现代性难题。卢梭宗教思想的真正独创性在于,它变革了基督教的传统,将个人赎罪置换为社会救赎,并试图通过唤醒现代人的"社会性的感情"来建立一种"公民宗教"。卢梭的社会宗教思想及其社会救赎情怀在现代世界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社会宗教 公民宗教 现代性
原文传递
国外宗教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罗英 夏建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近些年,国外关于宗教社会资本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国内研究还较少。笔者对国外宗教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其定义、类型、产生路径、影响因素及功能进...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近些年,国外关于宗教社会资本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国内研究还较少。笔者对国外宗教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其定义、类型、产生路径、影响因素及功能进行了梳理,并反思国外宗教社会资本研究对中国的启示。希望借此来促进国内对宗教社会资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社会资本 宗教社会资本
下载PDF
台湾社会的宗教信仰、阶层结构与两岸关系认同——基于TSCS2009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满 胡安宁 《宗教社会学》 2016年第1期90-107,共18页
对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认同的研究形成了"省籍—族群—本土化"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忽略了宗教这一重要因素,因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与情感确认并塑造着个体对"自我—社会"统一体的认同,华人社会宗教信仰的普遍... 对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认同的研究形成了"省籍—族群—本土化"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忽略了宗教这一重要因素,因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与情感确认并塑造着个体对"自我—社会"统一体的认同,华人社会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与功利性使得宗教对认同的影响可能超越客观社会阶层。本文使用2009年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TSCS2009)和多项逻辑斯蒂模型,着重探讨两大问题:台湾宗教信仰的阶层结构以及宗教信仰与两岸关系认同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台湾地区的宗教信仰模式在阶层结构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中上层阶级更信仰西方宗教和中国传统宗教等制度性宗教,中间阶层是本土性宗教等的信仰主体,而中下阶层在民间信仰上占绝大多数;(2)相较于无信仰的教徒,制度化宗教信仰介入政治的可能性更大,且在两岸关系认同上更趋消极,而民间宗教信徒则没有这种显著差异;(3)制度化宗教信仰内部在两岸关系认同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丰富拓展了两岸关系认同研究的基本模式并表明台湾社会的宗教与信仰除了具有功利性之外,还常常嵌入在政治权力与阶层秩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社会宗教信仰阶层结构 两岸关系认同权力与秩序
下载PDF
宗教社会的生活秩序及其道德生活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芳 吴青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3,共6页
宗教社会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其道德生活具有高度的整体性、较强的单一性和偏执型以及高度的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宗教社会生活秩序的宗教信仰、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对于宗教社会道德生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是宗... 宗教社会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其道德生活具有高度的整体性、较强的单一性和偏执型以及高度的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宗教社会生活秩序的宗教信仰、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对于宗教社会道德生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是宗教道德向生活渗透的自觉的精神力量;宗教戒律是宗教道德向生活秩序渗透的重要中介;宗教仪式则是强化人们宗教信仰的日常生活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 生活秩序 道德生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堂—点模式”——宗教的社会性与公共性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向平 吴小永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基督教的公共价值观是一个应当是如何的问题,而基督教的社会性则是一个本来是如何的问题。这就是说,一个宗教体系的社会性,直接制约着该宗教体系的公共性,左右着这个宗教体系的公共价值关怀及其社会表达形式。在现代社会结构里,凡是具... 基督教的公共价值观是一个应当是如何的问题,而基督教的社会性则是一个本来是如何的问题。这就是说,一个宗教体系的社会性,直接制约着该宗教体系的公共性,左右着这个宗教体系的公共价值关怀及其社会表达形式。在现代社会结构里,凡是具有社会性的,就应当具有公共性。而这个社会性,即存在于国家权力与经济市场之外的领域之中;它的功能发挥,即能使所有的宗教体系呈现出一种现代社会亟需的公共理性,一种发挥在国家权力与经济市场之外、独立自在的公共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 基督教 公共价值观 社会 公共性
下载PDF
“宗教鸦片论”,还是“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新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向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教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宗教社会论"。它说明,宗教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迁,随着社会问题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得以科学实践的基本主题,其目的应是把宗教信仰转换为宗教的社会服务和信仰的社会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鸦片论 宗教社会 执政党 无神论 有神论
下载PDF
李安宅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洪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1,共8页
人类学家李安宅的学习、工作及专业成长与教会学校密切关联。他在宗教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有体系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提出了"族教分离论"、"宗教成分论"、"宗教和谐论"。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 人类学家李安宅的学习、工作及专业成长与教会学校密切关联。他在宗教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有体系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提出了"族教分离论"、"宗教成分论"、"宗教和谐论"。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宗教信仰自由、不同宗教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对边疆宗教与社会建设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提出了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宗教社会 边疆社会建设
下载PDF
《米拉日巴传》中的经济社会与宗教社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雪梅 秦伟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米拉日巴传》记叙了藏传佛教噶举派11世纪时期尊者米拉日巴的生平。传记的目的在于显示米拉日巴解脱和成佛的道路,但同时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了11、12世纪藏族民间经济和宗教生活的大量资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佛教逐渐确立了自己在... 《米拉日巴传》记叙了藏传佛教噶举派11世纪时期尊者米拉日巴的生平。传记的目的在于显示米拉日巴解脱和成佛的道路,但同时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了11、12世纪藏族民间经济和宗教生活的大量资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佛教逐渐确立了自己在藏族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传记描述了这一时期世俗和神圣两个层面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社会对宗教社会的影响和选择,是佛教取代苯教,最终扎根于藏族社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拉日巴传》 经济社会 宗教社会
下载PDF
宗教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师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99,共4页
宗教社会学是“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起步的一个学科。从中国学术界对宗教社会学的学科意识、该学科在中国的主要进展、学科队伍等方面,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同时该学科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宗教社会学是“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起步的一个学科。从中国学术界对宗教社会学的学科意识、该学科在中国的主要进展、学科队伍等方面,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同时该学科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结果,对中国宗教甚至对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 当代中国宗教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