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改进对策分析——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 被引量:2
1
作者 荆伟伟 顾宁 王彩萍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I0017-I0017,共1页
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将重心设置在“实施过程”层面,即通过社会实践范围界定、资源供应、项目设计及方法指导等一系列举措,将大学生引入到特定的社会实践场景,按部就班地执行社会实践任务。在这种因果思维模式下,行动过程与目标结果往往... 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将重心设置在“实施过程”层面,即通过社会实践范围界定、资源供应、项目设计及方法指导等一系列举措,将大学生引入到特定的社会实践场景,按部就班地执行社会实践任务。在这种因果思维模式下,行动过程与目标结果往往发生不对称现象,换言之,即便完整、严格地执行社会实践过程,大学生也未必能达到社会实践预设培育效果。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强调通过“逆向思维”分析教学活动,也就是“成果导向”或“目标导向”,教师应将要达到的教育顶峰成果作为教学设计起点,逆向反推整个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再有的放矢地提供资源、调整手段、安排步骤等,这有助于教师洞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掌握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不对称现象 调整手段 社会实践过程 目标导向 成果导向 逆向思维 资源供应
下载PDF
社会实践“无形课堂”的内涵特征、功能导向及实践路径
2
作者 符茂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2-36,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增强实践本领、增长真才实学的“无形课堂”,有着启发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内涵特征。广泛深入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锤炼意志品... 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增强实践本领、增长真才实学的“无形课堂”,有着启发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内涵特征。广泛深入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锤炼意志品格、提升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扩充思政教育内容,增强思政教育功能,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 无形课堂 大学生思政教育
下载PDF
社会实践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秋菊 刘阳 印华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为探索社会实践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认为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赛事、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支教活动、有偿体育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同时... 为探索社会实践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认为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赛事、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支教活动、有偿体育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同时,要建设“全员育人”教育环境、强化“人、财、平台”全方位保障并将就业指导融入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高职体育专业 就业能力 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科生社会实践育人水平提升探析——基于河南农业院校的统计调查
4
作者 徐会苹 李劼 +1 位作者 赵友平 张旭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化农业类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以河南省农业院校为例,通过...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化农业类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以河南省农业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农业院校文科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得出结论:社会实践次数和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要,造成社会实践效果达不到学生满意程度,社会实践不能有效带动学生到农村就业。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重视程度;增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实践基地建设;组建完整的社会实践教师队伍;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社会实践对培养麻醉学专业医学生思政素养影响的探讨
5
作者 陈少娟 陈德坚 温晓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讨社会实践对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2020级和2021级本科麻醉学专业共131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医学生对自我认识的评价、社会责任感与对弱势群... 目的 探讨社会实践对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2020级和2021级本科麻醉学专业共131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医学生对自我认识的评价、社会责任感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及收获、对人文、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反思与提高。结果 2020级医学生总体参与社会实践次数比2021级医学生多;59.83%(70/117)医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55.56%(65/117)认为有必要参与社会实践;85.47%(100/117)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倾向于“自己感兴趣的”;88.89%(104/117)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87.18%(102/117)认同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了对患者的同情心与责任感;92.31%(108/117)“愿意参与社区服务或公益事业”;94.87%(111/117)认为社会实践对于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形象起重要作用。2020级医学生在专科体格检查、椎管内药物的使用、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穿刺点的选择、脊神经阻滞相对应的体面标志、椎管内麻醉相关并发症、颈丛神经阻滞、术后禁饮禁食时间等临床麻醉相关知识了解人数上多于2021级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于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医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引导医学生对未来医疗发展进行思考,努力培养具有当代社会发展特色所需的医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麻醉专业 思政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 人文素养 创新实践
下载PDF
社会实践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6
作者 罗文 杨金华 任崇玺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对照教育部有关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内涵,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征,以衡阳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为例,从课程主题与目标体系设计、课程模块与内容体系构建、课程模式与教... 对照教育部有关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内涵,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征,以衡阳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为例,从课程主题与目标体系设计、课程模块与内容体系构建、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等三方面,阐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思路,介绍“传承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旅游”的综合实践课程主题和“能力导向、任务驱动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管理 社会实践 课程建设 一流本科课程
下载PDF
优化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选择权:社会实践理论的应用与策略
7
作者 何芸 蒋玉兰 侯文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6-29,20,共5页
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考察场域动力学、惯习模式和资本转换三个维度,揭示了实习选择权的社会生态结构。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惯习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积累的不平等问题,是实习选择权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 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考察场域动力学、惯习模式和资本转换三个维度,揭示了实习选择权的社会生态结构。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惯习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积累的不平等问题,是实习选择权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提出了构建全面的实习评价与反馈体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优化实习资源配置和深化校企合作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习选择权 社会实践理论 实习质量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双一流”畜牧学科大学生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8
作者 窦秀静 王鑫 +5 位作者 王羿阳 盛一 于文皓 毕重朋 董娜 单安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大学生“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实践是中国当代农业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育人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劳动参与者与知识传递者。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 大学生“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实践是中国当代农业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育人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劳动参与者与知识传递者。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畜牧学科大学生“三下乡”助农实践小队实践过程为例,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寻找解决方案。以“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总结全面、实践分析透彻、实践意义重大”为实践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引面,总结当前“三下乡”活动中的创新和不足,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为今后的大学生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提供经验,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培养肩负重任的社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 农业高校
下载PDF
虚拟仿真结合社会实践任务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光启 孙书琴 +2 位作者 张正芬 秦素霞 武江涛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7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结合急救科普社会实践任务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方法于2023年9—12月选取2022级18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训教学法,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结合急救科普社会实践任务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方法于2023年9—12月选取2022级18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训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结合急救科普社会实践任务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训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实训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结合急救科普社会实践任务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教学效果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学 虚拟仿真 实训教学 社会实践任务 急救科普
下载PDF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建设路径探究
10
作者 唐先滨 王莎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推进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是完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探究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困境,提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完善课程配... 推进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是完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探究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困境,提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完善课程配套设施、优化课程评价体系、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等课程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实践课程 路径
下载PDF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11
作者 马野 《辽宁高职学报》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全国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探索新拓展,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接触社会和丰富阅历。要建立“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的机制体制,服务学生成... “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全国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探索新拓展,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接触社会和丰富阅历。要建立“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的机制体制,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 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绩效提升:意义、困境和对策
12
作者 刘正妙 陈蔚懿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化与实践能力提升、身体素质提高与精神品质涵养、自我本质寻绎与社会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存在着实践活动形式同实践育人的内容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化与实践能力提升、身体素质提高与精神品质涵养、自我本质寻绎与社会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存在着实践活动形式同实践育人的内容要求相脱节、实践主体具身性在场同参与意识隐退相矛盾、少数精英实践模式同全员实践需求相冲突等问题,制约着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功能的发挥。新时代提升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绩效,需要着力打造党领导下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育人体制,完善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基础的全员暑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以制度改革为指引的全方位全过程科学育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劳动教育 暑期社会实践 绩效
下载PDF
工程地质勘察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探讨
13
作者 黄河 禇程程 +1 位作者 翟晓荣 鲁海峰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该文以放牛山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点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索了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内容。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实践、现场监测实践、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实践、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期间,通过做好充分的教... 该文以放牛山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点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索了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内容。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实践、现场监测实践、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实践、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期间,通过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创新教学形式、制定安全措施保障等,确保社会实践课程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基地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14
作者 石群 刘倬言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大思政课”打破了思政课的时空限制,体现了本源性、辩证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它强调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赋予其鲜明的社会实践性。“大思政课”视域下,教师把握大趋势、整合大资源、争取大多数、转化大成果等社会实... “大思政课”打破了思政课的时空限制,体现了本源性、辩证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它强调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赋予其鲜明的社会实践性。“大思政课”视域下,教师把握大趋势、整合大资源、争取大多数、转化大成果等社会实践能力,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升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既要加强社会协同机制建设,也要加快自我养成机制培育。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故“大思政课”视域下探讨思政课教师实践能力结构及其养成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教师 社会实践能力 协同机制 自我养成机制
下载PDF
“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以土地管理学课程为例
15
作者 张婷 戴崴巍 +1 位作者 陈美球 黄宏胜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0期147-150,共4页
该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分析“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实践路径。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差异化设计土地管理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 该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分析“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实践路径。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差异化设计土地管理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推进的交叉点。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等思想政治及专业素养方面的思政元素贯穿社会实践始终。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式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社会实践 土地管理学 交叉融合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塑造绿色新常态:社会实践论视角下的农业绿色转型
16
作者 耿言虎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农业绿色转型及其常态化运行是社会学的重点研究对象。系统论、个体论和多层次论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机理阐释都有一定局限,社会实践论具有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宏观与微观,揭示农业绿色实践的动态性、关系性、过程性等优势,成为农业... 农业绿色转型及其常态化运行是社会学的重点研究对象。系统论、个体论和多层次论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机理阐释都有一定局限,社会实践论具有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宏观与微观,揭示农业绿色实践的动态性、关系性、过程性等优势,成为农业绿色转型研究的分析范式。文章以芒田村生态茶的成功推广为案例,阐述农业绿色实践新常态塑造的内在机理。实践元素链接、实践规范塑造和实践复合体构建是塑造农业绿色新常态的动力机制,以乡村能人、地方知识、社会资本、地域文化等为代表的乡村社会基础是农业绿色新常态塑造的关键因素。社会实践论视角下的农业绿色新常态塑造需要探索绿色农业实践的意义赋能、优化农业绿色实践的物质供给、推进绿色农业实践的技能培育、塑造绿色农业的实践规范、打造绿色农业的实践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转型 社会实践 乡村社会基础 新常态
下载PDF
融入乡村振兴的动画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研究——以影视动画联合作业为例
17
作者 涂先智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4期120-122,共3页
该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影视联合作业为例,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动画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发展方向、策略。课程实践证明,将动画专业课程融入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使学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植乡村文化关怀,提升原创能力,... 该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影视联合作业为例,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动画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发展方向、策略。课程实践证明,将动画专业课程融入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使学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植乡村文化关怀,提升原创能力,融入乡村振兴的动画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研究对其他艺术类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影视动画 社会实践课程 策略
下载PDF
公安院校毒品预防社会实践课程改革探索
18
作者 李晨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毒品预防课程存在的学生认同度低、能力和素质培养途径欠缺、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效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学专业毒品预防课程组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探索毒品预防社会实践课程的创新性改革路径,通过增... 为了解决传统毒品预防课程存在的学生认同度低、能力和素质培养途径欠缺、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效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学专业毒品预防课程组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探索毒品预防社会实践课程的创新性改革路径,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反向教学设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多元化评价体系、打造协同育人平台等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态度,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水平,提高学警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助力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促进育人水平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公安院校 毒品预防 社会实践
下载PDF
“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与农民双主体互动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
19
作者 陈梅英 黄妍琳 +4 位作者 林婉莹 仲建兰 郭贞妤 上官小汇 汤晓玉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需要在大学生与农民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基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视角,探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提供服务大学生主体和受服务农民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三下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需要在大学生与农民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基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视角,探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提供服务大学生主体和受服务农民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三下乡”中大学生和农民仍存在建立身份认同效率低、学生团队与农村之间协调连续性差的问题,影响着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发挥村干部和村庄能人的协调功能、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等相应措施,以进一步增强“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和农民双主体的互动效果,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的时代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 农民 互动关系
下载PDF
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为例
20
作者 马静 任忠诚 孟秋实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日益受到重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也更加突显。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参与生态环...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日益受到重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也更加突显。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参与生态环保类活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环保价值发挥、学生自身科学性、响应地方需求、与时政有机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环保实践活动科技含量的提升方面;在育人效果方面,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情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效果显著,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效果较为明显,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素养的效果有限,增强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较差。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开展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与专业学习缺乏结合,各类型活动的举办频次不均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活动的普及率和参与度有待提高。二是活动的管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畅,开展活动所依托的各类平台在沟通的有效性和顺畅度方面尚需提升;活动指导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机构参与和重视不够且与高校间未建立完备的合作机制;活动开展情况的考核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学生在环保实践中“知行不一”,活动的育人实效欠佳。三是活动的保障力度不够,活动经费以学校和学院提供为主且不稳定,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投入的较少;而且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在参与活动指导和与学校共建活动基地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公益性作用。为此,提出完善和促进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对策。一是积极探索活动内容的创新路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科学融合,赋予环保实践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探索科学合理的活动组织运行和管理路径,建立健全各级组织管理机构,对活动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和步骤内容、工作职责要求、专项经费划拨、指导教师队伍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的考核等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开展社团化、立项制的大学生环保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探索实行多种形式的导师制,同时辅以建设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并加强队伍管理和激励。三是探索校地合作建设活动基地的路径,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依托校院原有合作单位,遵循互惠共赢原则,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环保实践活动示范基地,为推动活动开展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提供基础性保障。四是探索多渠道且稳定的活动资金保障路径,学校在设置专门活动经费的同时,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开展互惠共赢的合作,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环保类科研项目,多渠道获取活动经费支持。五是探索多元化的活动绩效考核评价路径,创新和丰富活动开展成果的认定方式和标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活动受欢迎程度的线上线下调查结果纳入考核评价参考范围;重视和规范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的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针对活动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问卷调查 内容 管理 经费 考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