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新时代社会劳动实践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艳红 赵宏岩 陆亚男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15-17,共3页
随着社会快节奏地发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适应社会、人格素养等均有着重要影响。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社会劳动实践序列。通过社会劳动实践,不仅锻炼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促进他们的... 随着社会快节奏地发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适应社会、人格素养等均有着重要影响。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社会劳动实践序列。通过社会劳动实践,不仅锻炼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有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劳动实践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功能调查研究
2
作者 曾俊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157-159,共3页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锻炼自我的重要方式,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调...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锻炼自我的重要方式,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调查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的影响等4个维度,系统分析社会实践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行为、态度影响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社会实践劳动 功能
下载PDF
马克思类本质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
作者 张力元 《理论观察》 2017年第10期20-22,共3页
在对人的类本质的认识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类存在物",他的类本质思想涵盖了自然、精神、社会等空间维度。其中,社会维度是最本质的视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存在目的。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提出... 在对人的类本质的认识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类存在物",他的类本质思想涵盖了自然、精神、社会等空间维度。其中,社会维度是最本质的视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存在目的。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提出的自然基础之上感性的类本质的思想,上升到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人的现实活动,着眼于人的根本属性——社会属性,提出了人类社会矛盾的根源——异化劳动,都体现了社会维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本性。本文探讨类本质的社会维度,并将这一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以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的理论依据,对全面把握人的本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本质实践社会关系劳动
下载PDF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实践理论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立群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3,共9页
马克思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哲学有着内在的继承、超越关系。马克思以“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三个范畴转换了“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传统的基本范式,开创了“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它以“... 马克思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哲学有着内在的继承、超越关系。马克思以“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三个范畴转换了“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传统的基本范式,开创了“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它以“劳动”作为普遍实践的原型,把传统实践哲学当作非人活动的劳动提升为人类普遍的本质活动,赋予劳动阶级以一种普遍的实践主体性,使实践不再是一种“精英”主义的贵族活动;把实践由伦理政治领域转换到人类活动的基础层面——社会领域,拓展了实践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用社会解放代替了传统实践哲学狭隘的政治解放,使实践理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与传统的“实践-政治共同体-人的政治本质-政治革命-政治解放”不同,马克思构建了“劳动(实践)-社会共同体-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革命-人类解放”的全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 “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 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